- 年份
- 2024(9946)
- 2023(14406)
- 2022(12080)
- 2021(11260)
- 2020(9074)
- 2019(20573)
- 2018(20317)
- 2017(38296)
- 2016(20741)
- 2015(22870)
- 2014(22962)
- 2013(22175)
- 2012(20441)
- 2011(18288)
- 2010(18177)
- 2009(16305)
- 2008(15573)
- 2007(13577)
- 2006(11934)
- 2005(10502)
- 学科
- 济(87203)
- 经济(87124)
- 管理(55564)
- 业(52420)
- 企(40285)
- 企业(40285)
- 方法(34049)
- 数学(28837)
- 数学方法(28416)
- 农(27026)
- 地方(25990)
- 中国(25899)
- 业经(21097)
- 财(19023)
- 农业(18826)
- 环境(17181)
- 学(16281)
- 理论(14489)
- 制(14376)
- 贸(14369)
- 贸易(14356)
- 发(13837)
- 易(13827)
- 银(13410)
- 技术(13399)
- 银行(13392)
- 地方经济(13347)
- 融(13294)
- 金融(13291)
- 和(13211)
- 机构
- 学院(281061)
- 大学(273453)
- 济(110945)
- 经济(108436)
- 管理(106924)
- 研究(93293)
- 理学(91308)
- 理学院(90238)
- 管理学(88591)
- 管理学院(88056)
- 中国(70800)
- 京(57731)
- 科学(57617)
- 财(50967)
- 所(45439)
- 江(44746)
- 中心(44726)
- 农(44635)
- 研究所(41013)
- 范(40956)
- 师范(40563)
- 业大(39983)
- 财经(39948)
- 经(36228)
- 北京(36159)
- 州(36112)
- 院(34775)
- 农业(33988)
- 经济学(33118)
- 师范大学(32381)
- 基金
- 项目(190310)
- 科学(150505)
- 研究(144178)
- 基金(134724)
- 家(116169)
- 国家(115095)
- 科学基金(99886)
- 社会(90962)
- 社会科(86144)
- 社会科学(86126)
- 省(79283)
- 基金项目(72063)
- 教育(66658)
- 划(64266)
- 自然(62693)
- 自然科(61122)
- 自然科学(61110)
- 编号(60192)
- 自然科学基金(59940)
- 资助(54013)
- 成果(46890)
- 发(46867)
- 重点(43327)
- 课题(42250)
- 部(40708)
- 创(40290)
- 发展(37585)
- 创新(37494)
- 国家社会(36984)
- 展(36931)
- 期刊
- 济(130078)
- 经济(130078)
- 研究(80419)
- 中国(59801)
- 农(41697)
- 管理(39370)
- 财(39143)
- 学报(38957)
- 科学(38120)
- 教育(37024)
- 大学(30689)
- 农业(28918)
- 学学(28669)
- 技术(27647)
- 融(26084)
- 金融(26084)
- 业经(24695)
- 经济研究(18922)
- 财经(18462)
- 问题(17078)
- 经(15954)
- 资源(15070)
- 业(14871)
- 图书(13892)
- 商业(13043)
- 技术经济(13041)
- 科技(12955)
- 版(12924)
- 发(12547)
- 现代(12362)
共检索到4245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丹 胡卫卫 施生旭 黄森慰
经济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让人们对养生度假更加重视,养生度假旅游在这一背景下兴起。生态环境是养生度假旅游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养生度假旅游为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了动力。福建省养生度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多元相关主体的协同治理,协同治理的结果是为了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实现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进一步挖掘和整合生态养生度假旅游资源、构建利益驱动机制、走旅游产业化与品牌化道路、构建养生度假旅游发展的支撑体系是促进福建省生态养生度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养生度假旅游 生态理念 福建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晓庆 郑逸芳
从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到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深化和践行,充分彰显了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五位一体"这一伟大战略部署的生命力和行动力。本文在分析生态文明理念与美丽乡村建设之间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强调政府责任,探讨多元共治的发展机制;并从开展农村区域规划,完善功能分区;挖掘农村生态文化;实施农村景区培育工程;发展农村生态经济;整治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健全美丽乡村建设成效的评价制度等方面提出促进福建美丽乡村建设的针对性对策。
关键词:
美丽乡村 生态文明理念 多元共治 福建省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侯志强 樊玲玲
全域旅游发展有效地推进了旅游业与其他行业产业的深度融合,带动了旅游目的地的综合发展。以全域旅游目的地创建为出发点,以福建省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对象,探讨福建省旅游目的地发展路径。研究表明,现有福建省全域示范区在空间结构上具备极核型-点轴型的阶段性特征,并有向网络型发展的趋势,各示范区根据国内现有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可选择龙头景区带动型、特色资源驱动型、全域景区发展型、城市全域辐射型、产业深度融合型等不同的发展路径进行适应性发展,进一步通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管理体制创新、旅游标准建构来提升优化全域旅游发展。
关键词:
全域旅游 旅游目的地 发展路径 福建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帆
乡村旅游现已成为统筹城乡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但随着个性化乡村旅游需求的日益旺盛,游客的出行体验日趋多样化,传统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已无法契合消费者的自主化需求,加之分散在广大农村地区的旅游景点之间具有较大的空间跨度,因而乡村旅游向智慧化方向转变势在必行。本文对构建乡村智慧旅游平台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并针对当前乡村智慧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进而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阮慧娟 吴雪飞
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业态资源;为浙江乡村生态旅游的跨越式发展、旅游业态的丰富创新创造了机遇和条件。同时,也正是乡村生态旅游,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盘活农业资源、做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公共设施,提高文明素质,真正实现了旅游产业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
关键词:
乡村生态旅游 发展研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丽春
东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迅速推动了游客对养生保健型休闲旅游产品的需求,休闲旅游产品的供需平衡不仅可以促进东北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而且可以提升区域经济整体水平,助力东北经济转型升级。本文阐述了东北休闲旅游产品的内涵及开发价值,从东北休闲旅游产品定位、旅游产品开发及旅游产品推介等方面揭示制约东北休闲旅游产品经营绩效的主要问题,并逐一给出优化其产品定位、创新其产品设计及革新其产品推介的对策。
关键词:
养生保健 东北休闲旅游 旅游产品开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丽春
东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迅速推动了游客对养生保健型休闲旅游产品的需求,休闲旅游产品的供需平衡不仅可以促进东北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而且可以提升区域经济整体水平,助力东北经济转型升级。本文阐述了东北休闲旅游产品的内涵及开发价值,从东北休闲旅游产品定位、旅游产品开发及旅游产品推介等方面揭示制约东北休闲旅游产品经营绩效的主要问题,并逐一给出优化其产品定位、创新其产品设计及革新其产品推介的对策。
关键词:
养生保健 东北休闲旅游 旅游产品开发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童佩珊 施生旭
生态扶贫是集绿色发展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可持续性扶贫模式。近年来,福建省生态扶贫成效较为显著,宁德市屏南县、寿宁县等基本完成脱贫任务。因此,在对生态扶贫内涵与生态扶贫模式阐述的基础上,以福建省为例,对其生态扶贫优势与困境进行深入解析。研究表明,当前福建省具有政策、生态环境与产业发展优势;面临扶贫资金分散性与有限性,自我脱贫能力不足、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脱节及自然灾害频发等劣势条件。为提高福建省实施生态脱贫战略成效,针对福建省面临困境与优势条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即建立扶贫与保护部门协调机制;培育发展绿色优势产业;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移民联络制等,保障贫困地区立足绿色发展理念下打赢脱贫攻坚战。
关键词:
生态扶贫 绿色发展 扶贫模式 福建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家明
本文探讨了国内外各种类型旅游度假区的发展规律,指出旅游度假区是由单一疗养功能逐渐转变成集康体、休闲、娱乐、健身、观光多功能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海滨旅游度假区和环城游憩带是当今最主要的度假旅游产品,温泉旅游度假区在一些国家处于衰落,高尔夫、足球、滑雪等专项旅游度假区发展迅速;全年经营运转的四季型旅游度假区应成为现代旅游度假区开发的典范。首次提出一些古代园林具有度假区的性质,并从旅游度假区的视角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解剖。文章最后总结了现代旅游度假区的发展走势以及开发建设应注意的问题和值得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旅游度假区 发展演化 功能 旅游目的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勇,王春雷
研究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战略 ,必须综合分析旅游发展条件、市场竞争态势、旅游产业定位、产业总体布局等相关因素 ,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旅游业的战略发展目标 ,进而提出具体可行的产业发展对策。本文通过深入分析福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对福建省旅游产业进行了重新定位 ,并明确了全省旅游业的战略布局 ,最后提出福建省应重点实施五大旅游发展战略 ,以实现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转变。
关键词:
旅游业 福建省 发展战略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史广峰 高梦彤
生态观光旅游的发展处于三生空间之中,受其空间制约和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反过来也促进三生空间质量提升和结构更新。阐述三生空间理念与发展生态观光旅游的逻辑关系,有利于推动太行山生态观光旅游可持续发展。利用扎根理论系统分析游客对三生环节的需求表达,挖掘游客在太行山生态观光旅游与生态保护、生产效率、生活质量协调发展中所关注的问题,研究发现:(1)三生空间在多因素影响下贯彻生态观光旅游全过程;(2)游客对空间环境的感知大于对人的交流体验感知;(3)对出现次数最多的主题进行排序,发现生态空间起领衔作用;(4)游客对精神层面的需求大于对物质层面的需求。最后从智慧景区建设、旅游项目开发、社会融资结构优化等方面提出推进太行山生态观光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为相关部门规划建设和业内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
太行山 生态观光旅游 三生空间 扎根理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史广峰 高梦彤
生态观光旅游的发展处于三生空间之中,受其空间制约和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反过来也促进三生空间质量提升和结构更新。阐述三生空间理念与发展生态观光旅游的逻辑关系,有利于推动太行山生态观光旅游可持续发展。利用扎根理论系统分析游客对三生环节的需求表达,挖掘游客在太行山生态观光旅游与生态保护、生产效率、生活质量协调发展中所关注的问题,研究发现:(1)三生空间在多因素影响下贯彻生态观光旅游全过程;(2)游客对空间环境的感知大于对人的交流体验感知;(3)对出现次数最多的主题进行排序,发现生态空间起领衔作用;(4)游客对精神层面的需求大于对物质层面的需求。最后从智慧景区建设、旅游项目开发、社会融资结构优化等方面提出推进太行山生态观光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为相关部门规划建设和业内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
太行山 生态观光旅游 三生空间 扎根理论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卢素兰 刘伟平
本研究以养生保健市场现状和特点为基础、以传统养生文化、养生知识为指导,指出森林养生旅游是一种以修养身心,保养生命为目标的新型旅游,它以森林环境为背景,以传统养生文化为基础,以打造"森林——自然养生馆"为核心,以各种形式的养生保健活动为主题,以各种旅游资源和设施为条件开展丰富多样的养生保健旅游活动。鉴于此,运用了旅游市场营销学、经济学、统计学、生态学等相关科学理论和知识开展研究,主要采用实地调查、定量分析等方法对福建省福州市、厦门市、泉州市进行了调查分析,结合其他类别的旅游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先例和森林养生旅游的特殊性和客观实际条件,提出相应的假设,并选取了个人层面的因素来分析影响人们对森...
关键词:
森林养生旅游 消费意向 福建省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晨
对闽西北将乐县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其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优秀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案例,进行多角度分析,探索文化旅游产品的可行开发模式,以此丰富旅游产品样式,推动旅游经济增长。
关键词:
将乐旅游 开发现状 文化旅游产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刚
泸沽湖位于横断山北部山脉金沙江与雅砻江分水岭地带的川滇交界的小凉山腹地,泸沽湖周边千百年来居住着摩梭、普米、藏、汉、纳西、傈僳、蒙古、彝、壮、白、苗等民族。美丽的山水和摩梭人特殊的"走婚"风俗和"母系"继承制度,吸引众多的国内外游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