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81)
- 2023(15233)
- 2022(13242)
- 2021(12305)
- 2020(10302)
- 2019(23705)
- 2018(23470)
- 2017(45594)
- 2016(24408)
- 2015(27301)
- 2014(27038)
- 2013(26378)
- 2012(23828)
- 2011(21085)
- 2010(20730)
- 2009(18745)
- 2008(18163)
- 2007(15213)
- 2006(12951)
- 2005(10776)
- 学科
- 济(93845)
- 经济(93745)
- 管理(71979)
- 业(64928)
- 企(55625)
- 企业(55625)
- 方法(46705)
- 数学(39868)
- 数学方法(39316)
- 中国(25485)
- 农(24074)
- 财(23730)
- 业经(21620)
- 学(21212)
- 地方(19670)
- 环境(17937)
- 理论(17826)
- 和(16618)
- 农业(16283)
- 务(16162)
- 财务(16092)
- 财务管理(16060)
- 贸(15320)
- 贸易(15315)
- 企业财务(15239)
- 易(14819)
- 技术(14611)
- 制(14365)
- 划(14094)
- 教育(13116)
- 机构
- 大学(335422)
- 学院(334899)
- 管理(136545)
- 济(127628)
- 经济(124731)
- 理学(119812)
- 理学院(118475)
- 管理学(116261)
- 管理学院(115652)
- 研究(105225)
- 中国(75785)
- 京(70223)
- 科学(67564)
- 财(56977)
- 业大(50590)
- 所(50399)
- 农(50123)
- 中心(48392)
- 财经(47266)
- 研究所(46482)
- 江(46212)
- 范(45906)
- 师范(45498)
- 北京(43591)
- 经(43125)
- 农业(39213)
- 院(39015)
- 州(38337)
- 经济学(38245)
- 师范大学(37079)
- 基金
- 项目(242419)
- 科学(191480)
- 研究(176951)
- 基金(176333)
- 家(153166)
- 国家(151892)
- 科学基金(132051)
- 社会(111892)
- 社会科(105985)
- 社会科学(105958)
- 基金项目(94571)
- 省(94371)
- 自然(86787)
- 自然科(84695)
- 自然科学(84675)
- 自然科学基金(83108)
- 教育(81722)
- 划(79669)
- 编号(72510)
- 资助(71215)
- 成果(56901)
- 重点(54042)
- 部(52972)
- 发(51072)
- 创(50489)
- 课题(48831)
- 创新(46961)
- 科研(46307)
- 教育部(45830)
- 国家社会(45814)
- 期刊
- 济(131265)
- 经济(131265)
- 研究(92623)
- 中国(55383)
- 学报(52397)
- 科学(48807)
- 管理(47893)
- 农(43840)
- 财(43566)
- 大学(40296)
- 学学(37946)
- 教育(37865)
- 农业(30922)
- 技术(28884)
- 业经(23218)
- 融(22736)
- 金融(22736)
- 财经(22014)
- 经济研究(20587)
- 经(18753)
- 问题(18618)
- 图书(17933)
- 业(16516)
- 科技(16335)
- 版(16010)
- 资源(15948)
- 理论(15378)
- 技术经济(15197)
- 商业(14917)
- 现代(14883)
共检索到4596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雪敏
城市品牌作为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对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区域内文化资源的稀缺性、独特性以及不可模仿性赋予城市品牌活的灵魂,是城市品牌资产生成的核心要素。内蒙古是草原文化的主要分布地域和核心承载区,草原文化蕴含了绿色、天然、生机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理念,其已然成为内蒙古塑造城市品牌的内生动力。文章以草原文化为视角,从城市品牌资产的内生机制出发,分析草原文化与内蒙古城市品牌资产生成的关系,将草原文化生态理念植入内蒙古城市品牌建设中,循序渐进地实现内蒙古城市品牌的设计、建设和传播,进而提升城市
关键词:
生态理念 草原文化 城市品牌 资产价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雪敏
城市品牌作为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对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区域内文化资源的稀缺性、独特性以及不可模仿性赋予城市品牌活的灵魂,是城市品牌资产生成的核心要素。内蒙古是草原文化的主要分布地域和核心承载区,草原文化蕴含了绿色、天然、生机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理念,其已然成为内蒙古塑造城市品牌的内生动力。文章以草原文化为视角,从城市品牌资产的内生机制出发,分析草原文化与内蒙古城市品牌资产生成的关系,将草原文化生态理念植入内蒙古城市品牌建设中,循序渐进地实现内蒙古城市品牌的设计、建设和传播,进而提升城市品牌资产价值。
关键词:
生态理念 草原文化 城市品牌 资产价值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包晓斌
文章针对内蒙古草原生态建设状况,明晰构建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现实需求。在总结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变化的基础上,分析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效果。从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视角,辨识当前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以草原生态补偿责权认定、范围界定、标准确定、方式选择和制度保障为主要内容,进行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框架设计,并提出新时期完善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
关键词:
生态补偿机制 草原保护 奖补政策 内蒙古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巩芳 王芳 长青 刘鑫
草原生态补偿意愿是确定草原生态补偿标准的重要参考,理论上补偿意愿包括补偿主体的支付意愿和补偿对象的受偿意愿。利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研究补偿主体的支付意愿和补偿对象的受偿意愿。通过采用SPSS软件中的皮尔逊相关分析法得出如下结论:内蒙古地区居民对草原生态补偿的支付意愿是23.10元/hm2.年;内蒙古草原牧区牧民的受偿意愿是1 944.75/hm2.年。影响支付意愿的因素主要是被访者的受教育程度(即学历水平)、对草原生态环境的认知程度和家庭人口;影响受偿意愿的因素主要是牲畜饲养方式和牧民居住地距离旗政府所在地的距离。
关键词:
草原生态 补偿意愿 支付意愿 受偿意愿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振铎 张心灵
结合内蒙古自治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实践,本文研究了领导干部草原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内涵、目标和范围,重点分析了审计的内容和方法,并总结了审计评价依据、标准和定责依据,通过对领导干部任职前后草原资源资产基本状况、草原生态变化、草畜平衡制度实施效果、基本草原划定情况、草原保护与监督检查情况等指标的对比分析,多维度、多视角评价领导干部履职情况,客观、公允地界定领导干部的责任。同时,根据该项审计开展的现状,分析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离任审计 草原资源资产 审计方法 评价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振铎 张心灵
结合内蒙古自治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实践,本文研究了领导干部草原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内涵、目标和范围,重点分析了审计的内容和方法,并总结了审计评价依据、标准和定责依据,通过对领导干部任职前后草原资源资产基本状况、草原生态变化、草畜平衡制度实施效果、基本草原划定情况、草原保护与监督检查情况等指标的对比分析,多维度、多视角评价领导干部履职情况,客观、公允地界定领导干部的责任。同时,根据该项审计开展的现状,分析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离任审计 草原资源资产 审计方法 评价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素华 宫春宁
气候作为生态系统的环境因素之一,对生态系统的演化常常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文章通过分析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至阿拉善盟两部的气候变化特点,指出由于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在各个气候带都形成了一套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生态系统。表现为土壤、动物和植物分布特征的显著差异。
关键词:
气候 生态系统 自然选择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淑英 陈云浩 李晓兵 潘耀忠 李京 史培军
生态资产是生态系统生物资源直接价值及其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总和,对生态资产价值进行评估是政府宏观决策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必要条件。该文提出了基于遥感定量测量的生态资产价值评估模型,并利用MODIS卫星数据和其它辅助数据,对内蒙古自治区进行了陆地生态资产的定量测量。定量测量结果显示,研究区生态资产存量为3913 7×108元,其中草地对区域生态价值的贡献最大,占研究区总生态资产存量的50 2%,但森林对区域生态价值的贡献率最高,达到2144元 hm2,远远超出其他类型生态系统。通过对研究区生态资产空间分布及结构分析,发现该区域的生态资产空间分布极不平衡,东北部到西南部以近似几何级数的方式急剧递减,广大...
关键词:
生态服务 生态资产 遥感 空间格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孟雷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著名的牧歌已传唱千年,提起内蒙古,人们脑海里立刻浮现出的总是辽阔草原景观。但近年来,另一类歌声也开始隐约传来——草原在哪里,草原在回忆里,草原在天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伊茹 马占新
文章以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为基础,研究了依据效率评价城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问题,并对内蒙古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4~2004年内蒙古省会城市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总体水平比较高,而且呈现出上升趋势。通过横向比较,发现土地利用经济效益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一定的关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士林
文化城市理论作为我国"人文城市建设"的核心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念,既是内蒙古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大背景,也是重建草原文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在政治型城市化进程中,内蒙古和草原文化的重要价值主要体现为政治、军事和阶级斗争等内涵。在经济型城市化进程中,内蒙古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出对国家经济建设的资源和消费价值。开展文化特色的现代性研究,明确草原文化特色的内涵,建构一套适应现代化需要的传承创新体系,在发展中求自新。开展文化精神的本体性研究,明确草原文化精神的内涵,建构一套符合城市化进程的传播教育体系,在融合中求坚守,在开放中实现振兴。研究民族文化传承与中华文化复兴的深层节点,正面阐释武备文化在中华人文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探索草原文化在中国和世界的时代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
人文城市 草原文化 战略机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若梅
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中,其质量评价是重点和难点。研究以界定草原资源资产管理的概念为逻辑起点,试图揭示出衡量草原资源资产质量的指标,建立起草原资源资产质量的评价框架;基于内蒙古锡林浩特市草原的监测信息,通过分析草原监测样点的草地型、植被盖度、多样性、产草量指标的变化,对草原资源资产的稳定性和退化性做出评价,提出草原资源资产管理和监测制度安排的政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评价中,基于产权单元的资源资产信息的可获得性是重要基础;(2)制定出与草原资源资产质量特征相匹配的政策,是实现自然资源资产有效管理和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重要举措。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戴微著 谭淑豪
草原生态奖补政策的初衷是通过控制牲畜数量、改善草地的不合理利用来遏止草原退化。2015年年底,第一轮草原生态奖补已在我国大部分牧区正式完成。文章利用2015年8月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调研所获取的一手数据和访谈资料,对首轮政策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并对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拟为新一轮生态奖补政策的改进和完善提供参考。研究表明:第一轮生态奖补政策在局部地区实施效果亟待提高,究其原因为多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其中,地方政府的执行疏漏和监管乏力、补偿标准与牧民受偿意愿间的差距、部分牧民态度与行动不相符引起的超载,是导致政策效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邓汉琨 张心灵 范文娟 刘宇晨
草原生态补偿的关键在于界定生态服务的上游供给方和下游受益方,并根据各区域提供的生态服务量建立差异性补偿标准,以提高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效果。文章基于内蒙古自治区10个牧业盟市2010-2020年统计数据,采用能值生态足迹模型测算内蒙古各区域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草原生态外溢价值,再以草原生态外溢价值为依据,对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生态补奖财政资金在不同牧业盟市之间进行重新分配,构建跨区域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近10年来草原生态服务价值和草原生态外溢价值稳居前4位的盟市分别为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鄂尔多斯市和乌兰察布市,平均每年生态外溢价值依次为7.69×10~(24)太阳能焦耳、3.92×10~(24)太阳能焦耳、2.54×10~(24)太阳能焦耳和2.20×10~(24)太阳能焦耳,其他盟市的草原生态外溢价值的排名不断波动;(2)内蒙古东部地区呼伦贝尔市、中部地区锡林郭勒盟和乌兰察布市以及西部地区鄂尔多斯市长期处于补偿赤字状态,两轮补偿资金总赤字分别为11.33亿元、4.75亿元、2.48亿元和5.24亿元;而东部地区通辽市和赤峰市以及西部地区巴彦淖尔市和阿拉善盟长期处于补偿盈余状态,两轮补偿资金总盈余分别为2.99亿元、3.93亿元、1.84亿元和7.27亿元。文章提出在新一轮补偿标准设定时,应适当降低补偿盈余地区的补偿资金,向补偿赤字地区转移,进一步提升赤字地区的补偿标准。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态服务价值供给量建立区域差异性生态补偿标准,不仅能够有效规避生态补偿标准“一刀切”问题,还可以有效提升补偿资金使用效率及政策激励效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姜冬梅 隋燕娜 杨海凤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草原退化带来的严重生态问题,政府组织了一系列生态移民,但在移民搬迁过程中出现了大量贫困现象。文章以迈克尔(Michael M.Cernea)的贫困风险理论为基础,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三个方面因素对牧区生态移民可能面临的贫困风险进行研究,通过研究为草原牧区生态移民贫困风险规避提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
生态移民 贫困风险 规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