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05)
2023(20110)
2022(16815)
2021(15689)
2020(12902)
2019(29556)
2018(29371)
2017(56170)
2016(30587)
2015(34092)
2014(34112)
2013(33361)
2012(30626)
2011(27480)
2010(27318)
2009(24644)
2008(23790)
2007(20792)
2006(18239)
2005(16079)
作者
(86912)
(72346)
(71616)
(68276)
(46064)
(34733)
(32655)
(28302)
(27522)
(25739)
(24586)
(24573)
(23097)
(22693)
(22279)
(22171)
(21487)
(21351)
(20718)
(20645)
(17852)
(17810)
(17520)
(16618)
(16143)
(16037)
(16017)
(15929)
(14566)
(14325)
学科
(123543)
经济(123412)
管理(84791)
(81460)
(65501)
企业(65501)
方法(51884)
数学(44693)
数学方法(44079)
中国(36341)
(36148)
地方(30416)
(29438)
业经(29244)
(27286)
农业(24485)
(21992)
环境(21329)
(21066)
贸易(21050)
理论(20395)
(20347)
(19566)
技术(19549)
(19543)
银行(19517)
(18941)
金融(18938)
(18667)
(18304)
机构
学院(422559)
大学(422472)
(165955)
管理(163989)
经济(162267)
研究(144861)
理学(141715)
理学院(140079)
管理学(137373)
管理学院(136621)
中国(107759)
科学(91175)
(90923)
(75638)
(72360)
(71933)
中心(66183)
研究所(66113)
业大(64611)
(62931)
财经(60471)
(58609)
师范(58014)
北京(57225)
农业(55947)
(55132)
(53321)
(51308)
经济学(49840)
师范大学(46967)
基金
项目(293224)
科学(230497)
研究(214123)
基金(211423)
(184867)
国家(183274)
科学基金(157402)
社会(134506)
社会科(127285)
社会科学(127253)
(115192)
基金项目(112248)
自然(102446)
自然科(100041)
自然科学(100016)
教育(98678)
自然科学基金(98165)
(97170)
编号(87623)
资助(86209)
成果(70499)
重点(66021)
(65164)
(63944)
(60661)
课题(60605)
创新(56600)
科研(55968)
国家社会(55297)
教育部(54701)
期刊
(183898)
经济(183898)
研究(123123)
中国(84079)
学报(68647)
(66244)
科学(63262)
管理(60125)
(57120)
大学(52337)
教育(50951)
学学(49085)
农业(45674)
技术(37596)
(37230)
金融(37230)
业经(32151)
经济研究(28872)
财经(28651)
(24596)
问题(24557)
(23728)
图书(22982)
科技(20643)
(20487)
资源(19990)
技术经济(19419)
理论(19053)
现代(18881)
商业(18474)
共检索到6218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史茜  
经受了2007年太湖蓝藻事件和2013年多个"雾霾"天气的考验后,以及无锡城镇化率达到72.9%的情况下,要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反思其发展带来的主要问题——生态文明问题。文章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滞后,缺乏明确、统一的"生态文明"评价标准等问题。只有通过城镇化和生态文明的协同发展,才能实现城镇化可持续性发展,从而保证无锡经济的新一轮转型高速增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春雨  刘英英  李萍  陈秋霞  
[目的]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测度泉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明确新型城镇化的优缺点,有利于经济与环境、城市与乡村之间协调发展。[方法]文章以泉州市为靶区,从社会生活、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3个层面构建指标体系,利用变异系数确定指标权重,并通过评价模型定量估算泉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结果](1)在2000—2015年,在社会发展系统和经济发展系统上晋江市发展最好,洛江区发展最差;在生态环境系统上南安市发展最好,发展最差是惠安县, 3个层面内都有一定的波动。(2)泉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处于0.246 5~0.805 0之间,呈现"中间高,边缘低"的空间分布;泉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中晋江市(0.805 0)最高,洛江区(0.246 5)最低,它们之间差距近2倍,城市差异明显,存在一定的聚集状态。[结论]今后,亟需从社会生活系统、经济发展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3个层面同步发展,推动泉州市新型城镇化永续发展,以期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定量研究提供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占纪文  
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需要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城镇化与耕地保护协调发展是福建省宁德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在确定城镇化水平的综合指标后,对耕地面积、城镇化水平变化情况进行了描述。整体来看,随着宁德市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耕地数量呈下降趋势。表明耕地保护任务还很艰巨。利用协调度指标对宁德市1978~2010年的城镇化水平与耕地面积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关系经历了不协调,协调,不协调3个阶段。这反映了城镇化建设与耕地资源保护的矛盾。对耕地与城镇化水平变化的曲线拟合发现有代表两种发展趋势的倒S曲线、倒U曲线,表明随着城镇化水平推进,耕地面积有可能缓慢稳定,但也可能加速减少。后者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红霞  赵爽  金益多  
新型城镇化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热点问题,如何将生态文明的理论融入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生态文明为视角,从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和城乡一体化等五个方面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CritiC方法对河北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测度。测度结果显示: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处于转型后期阶段。本文依据测度结果,从城镇产业结构、城乡公共文化设施以及城镇居民生活方式等角度提出了提升河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冠军  
立足新时代的要求,以生态文明为重要依托,探究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并推动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深度分析了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的内在逻辑关系,全面探究了生态文明视角下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障碍,以此为据,提出了新时代下基于生态文明视角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肖宏伟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人口从1978年的1.7亿人增加到2013年的7.3亿人,城镇化率达到53.73%,与世界平均水平大体相当。然而,部分城镇为片面追求规模扩张而牺牲生态环境的现象较为突出,雾霾天气等重度空气污染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沈月琴  李兰英  楼涛  罗亚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逸  黄贤金  张丽君  彭补拙  
根据新桥镇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特点,借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等,选择经济发展指标、社会进步指标、生态与人居环境指标、资源及利用指标以及科技与教育指标等等建立小城镇建设与规划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数据库,并建立模型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系统评价。结果表明,该镇的综合可持续能力持续上升,但是在资源利用方面呈现出明显的不足。最后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一系列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段小力  
以五大发展观为引领,加快民族地区"特色城镇化",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实现"绿色发展"和"特色城镇化"有效互动,具有重大意义。从生态文明视角出发,探讨西部民族地区特色城镇化推进的战略、发展时序与科学布局。该研究对于我国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吴艳霞  罗恒  
城镇化是当前中国农村转型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但随之而来的生态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基于系统耦合视角,以城镇化进程迅速的西部地区陕西省为例,对其2005—2016年城镇化与生态安全的协调发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快速城镇化将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优化了城镇经济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城镇化发展速度超过生态安全发展速度,两者的不协调趋势呈扩大状态;2005—2016年,陕西省的城镇化系统与区域生态安全系统的协调度呈上升趋势,先后经历了不协调衰退、低度协调、中度协调、高度协调4个阶段。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生态安全的滞后将成为阻碍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文秀  李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但在发展过程中常会遇到资源消耗加剧、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失调等问题。生态文明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文章以河北省作为研究对象,从生态文明角度对河北省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城镇化规模盲目扩大、工业农业等产业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环保以及城镇化政策缺失等问题制约了河北省城镇化发展步伐。在此基础上,从改善城乡二元结构,合理规划城镇产业布局,加强环境保护、强化政府引导等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措施,从而更好地促进生态环境背景下河北省城镇化进程的健康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段禄峰  张鸿  
在当今世界"生存和发展"的主题下,生态资源由过去经济发展的外生变量演变成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人地关系日益失调,资源与环境压力空前加剧。只有加强生态文明理念,在生态建设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寻求平衡,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吕惠萍  匡耀求  
通过深入广东省顺德地区实地调研其产业和城镇化发展状况,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把现代产业经济与城镇化发展相关理论结合起来,并依据顺德区2006—2012年的经济发展数据及其在珠三角城镇群产业圈的地位与作用,分析研究顺德区产业发展特点及与城镇化发展历程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顺德的产业发展基本上是依据市场需求自下而上自由发展起来的,带有明显的经济要素自由流动的特点;具有集群式产业联动发展、龙头企业带动中小型企业共同成长、专业市场发动、一镇多产业共同发展等特点;产业的良好发展使顺德具备了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坚实的城镇化发展基础,具有典型的产业带动城镇化发展特点。但是仅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发展道路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城市升级转型迫在眉睫。顺德区的发展应融入到珠三角城镇发展的总体系中,地方政府应在产业升级和城镇空间优化、培育本土商业消费、高等教育科研等方面加强扶持及调控,以实现产业"由大向强",从"以业兴城"到"以城促业"的重大转变,保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趋势。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钱悦斐  杨新海  
以苏南乡村地区城镇化历程为切入点,发现苏南乡村地区经历了以发展乡镇企业、开发区建设和新农村社区建设为代表的三大城镇化阶段,经济腾飞的同时部分村庄逐渐没落,陷入"被动式"城镇化困境,因此提出"主动式"城镇化概念并赋予其内涵,即"自主、民生和可持续发展",提出"微撤并、引低碳、溯本源、固主体和新制度"五位一体的"主动式"城镇化策略,最后以无锡市锡北镇斗山地区为例,通过实践实现苏南"主动式"城镇化复兴之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艳梅  
目前,辽宁省已经进入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刻转变和全域城市化战略的深入实施阶段,提高人文素质已成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提升城市"软实力"、增强城市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工作。辽宁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以支持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核心,加快以沈抚同城为重点的沈阳经济区同城化一体化步伐"。因此,针对城市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所带来的诸多问题,探讨新市民素质提升教育的有效途径势在必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