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32)
2023(9312)
2022(7941)
2021(7424)
2020(6341)
2019(14611)
2018(14235)
2017(27450)
2016(14298)
2015(15738)
2014(15319)
2013(14672)
2012(12833)
2011(11006)
2010(10636)
2009(9359)
2008(8574)
2007(7012)
2006(5542)
2005(4163)
作者
(36415)
(30504)
(30267)
(28769)
(19038)
(14610)
(13897)
(12195)
(11623)
(10446)
(10303)
(10191)
(9365)
(9262)
(9149)
(9138)
(9110)
(8883)
(8644)
(8539)
(7320)
(7174)
(7136)
(6992)
(6823)
(6677)
(6467)
(6456)
(6162)
(5949)
学科
(56412)
经济(56363)
管理(44819)
(40302)
(34512)
企业(34512)
方法(30341)
数学(27324)
数学方法(26940)
(14648)
(14513)
环境(13139)
业经(12252)
中国(12240)
地方(11342)
(10137)
技术(10049)
(9974)
财务(9934)
财务管理(9914)
农业(9829)
(9816)
(9560)
企业财务(9411)
(9039)
贸易(9037)
(8763)
理论(8504)
(7900)
生态(6969)
机构
学院(185793)
大学(185107)
管理(81664)
(76192)
经济(74835)
理学(72331)
理学院(71636)
管理学(70497)
管理学院(70158)
研究(54182)
中国(40111)
(39851)
科学(33250)
(32240)
业大(28329)
财经(27111)
中心(27004)
(25425)
(24997)
北京(24392)
(24373)
(23806)
经济学(23092)
(22817)
师范(22599)
研究所(22240)
经济管理(21878)
经济学院(21080)
(21068)
商学(20897)
基金
项目(143049)
科学(115429)
基金(106455)
研究(104537)
(92139)
国家(91432)
科学基金(81384)
社会(68940)
社会科(65571)
社会科学(65555)
基金项目(57819)
(55571)
自然(53183)
自然科(51952)
自然科学(51941)
自然科学基金(50980)
教育(48146)
(47037)
资助(41753)
编号(40860)
重点(32213)
(31960)
(31094)
(30551)
成果(29781)
国家社会(29063)
创新(28996)
教育部(28037)
科研(27969)
人文(27872)
期刊
(73933)
经济(73933)
研究(45314)
中国(28674)
管理(27746)
(25662)
学报(25282)
科学(25216)
(20803)
大学(20709)
学学(19550)
技术(18177)
教育(15956)
农业(15042)
业经(13242)
财经(12350)
经济研究(11182)
资源(10656)
(10640)
金融(10640)
(10598)
问题(9627)
技术经济(9583)
科技(9506)
(9076)
统计(9034)
财会(8746)
(8558)
商业(8262)
(8187)
共检索到2428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黄杰龙  幸绣程  彭秋原  王立群  
立足生态文明视野,构建北京市平原造林工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专家打分法进行指标权重赋值,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绩效评估。对北京市平原造林工程绩效评价分为环境贡献、经济贡献和社会贡献3个一级指标,资源环境变化和生态服务功能等8个二级指标共34个评价指标内容;平原造林工程绩效得分为75.76,达到良好的评估等级。虽然工程总体绩效水平良好,但是在生态景观特色、退耕农户社会保障和生态意识提升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是后期养护和其他后续平原造林项目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环节。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黄杰龙  幸绣程  彭秋原  王立群  
立足生态文明视野,构建北京市平原造林工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专家打分法进行指标权重赋值,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绩效评估。对北京市平原造林工程绩效评价分为环境贡献、经济贡献和社会贡献3个一级指标,资源环境变化和生态服务功能等8个二级指标共34个评价指标内容;平原造林工程绩效得分为75.76,达到良好的评估等级。虽然工程总体绩效水平良好,但是在生态景观特色、退耕农户社会保障和生态意识提升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是后期养护和其他后续平原造林项目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环节。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笑冰  李宇佳  刘芳  
基于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二期中北京市7个工程区——门头沟区、房山区、昌平区、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区、延庆区69块样地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作业成本方法为主线,配合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收集信息资料,研究测算林业工程各项工序成本。结果显示:由于造林地条件的困难及物价的上升,造林成本增加,各项工序所占的成本比例差异较大。因此,提出加大造林力度,以生态友好促增收;重视因地制宜,以生态产业促扶贫;增强林业技术技能培训,以参与感促就业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宁  刘铭  杨印生  
山东省作为能源大省虽然在近年来的工业节能减排工作中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生态建设进程的推进中,山东省面临的节能减排任务依然严峻。对山东省工业节能减排绩效进行实时评估与动态监测,可促使其实现"十二五"规划中的节能减排目标,并能够提出针对性的措施确保节能减排工作的有效实施。文章运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从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和污染物综合处理三个方面对山东省2003~2012年工业的节能减排绩效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山东省节能减排工作除2006年出现短暂下降外,整体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并根据测算结果,提出了山东省工业节能减排绩效提升的重点领域及措施。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幸绣程  张超群  黄杰龙  王立群  
基于实地调研和随机抽样的方法,综合生态层、社会层、经济层、景观美化层、管理维护层5个方面对平原造林工程项目区周边居民满意度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研究发现项目区周边居民认为该工程基本取得了预期成效,对平原造林工程效果整体上"比较满意";但针对不同层认可度存在差异性,对平原造林工程不同层面满意度从高到低排序为:社会满意度、生态满意度、景观美化满意度、经济满意度、管理维护满意度。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后继工程项目应坚持民生改善原则,进一步优化生态用水结构,科学规划土地利用空间及树种结构,强化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以及促进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幸绣程  张超群  黄杰龙  王立群  
基于实地调研和随机抽样的方法,综合生态层、社会层、经济层、景观美化层、管理维护层5个方面对平原造林工程项目区周边居民满意度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研究发现项目区周边居民认为该工程基本取得了预期成效,对平原造林工程效果整体上"比较满意";但针对不同层认可度存在差异性,对平原造林工程不同层面满意度从高到低排序为:社会满意度、生态满意度、景观美化满意度、经济满意度、管理维护满意度。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后继工程项目应坚持民生改善原则,进一步优化生态用水结构,科学规划土地利用空间及树种结构,强化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以及促进产业融合等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明刚  
本文在企业实地调研和专家咨询基础上,构建了一套以碳排放、碳减排、生态文明建设为准则层的企业碳排放评价体系,随后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相对权重,并将该评价体系具体应用到10家调研企业。研究发现,大多数企业都重视碳排放指标,尤其是控制CO_2直接排放量以达到环保监管要求,但较少企业重视碳减排和生态文明建设,即有效利用地质碳汇达到减排效果并重点关注生态经济建设投入产生的绿色收益。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龙亮军  
基于强可持续研究范式,以生态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运用两阶段网络Super-EBM模型进行绩效测算和评价,打开生态福利转化过程的"黑箱",基于综合福利视角将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进一步分解为生态经济效率和经济福利效率,实证研究部分选取2006-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水平进行纵向分析,与此同时,选取42个国家2014年的截面数据进行横向的国际对比研究。研究表明:(1)"十一五"到"十二五"期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绩效(0.986)整体水平一般,均未实现DEA有效,但"十二五"期间已呈现出逐年改善的利好趋势。国际比较层面,瑞士(1.647)、印度尼西亚(1.365)、爱尔兰(1.039)依次排名前三位,中国(0.297)排名相对靠后,位列倒数第二。各国之间差异较大,总体上呈现出"OECD国家(0.677)最高、G20国家(0.611)次之、金砖国家(0.417)最低"的态势。(2)从分阶段效率来看,无论是纵向分析还是横向对比,均发现第一阶段的生态经济效率明显低于第二阶段的经济福利效率,生态经济效率偏低是导致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总体水平偏低的主要原因。(3)与传统的单阶段、径向或非径向DEA模型相比,两阶段网络Super-EBM模型综合考虑了径向和松弛变量问题,测算出来的效率值更为精确,能够更为客观地反映现实。同时,对于其他领域涉及两阶段或多阶段生产系统的效率或绩效评估具有较好的借鉴价值。最后,根据上述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杰龙  王旭  王立群  彭秋原  
以北京市平原造林工程为例,利用典型项目区调查数据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影响退耕农户行为意向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农户综合素质、家庭经济基础和农户土地依赖性对农户满意度和农户行为意向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同时,农户综合素质、家庭经济基础和农户土地依赖性还会通过农户满意度对农户行为意向产生影响。据此,后续城市造林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对农户满意度的服务工作,同时根据个体农户特征,对被征地农户在再就业、技能培训、农地补偿等方面开展更具针对性的服务工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仪元  唐萍萍  
基于PSR模型构建水源地水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汉江水源地汉中、安康、商洛、十堰四市2014年水生态文明建设调查分析数据为基础,实证评价分析目前水源地的水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情况。结果表明,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状况是汉中>安康>商洛>十堰,这与实际情况相符。四市都面临着的最大难题是生态保护与脱贫致富难以兼容,其最大的生态补偿诉求是提高生态补偿标准、丰富生态补偿模式。鉴于此,提出应积极发展绿色产业、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推进法律政策体系改革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等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仪元  唐萍萍  
基于PSR模型构建水源地水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汉江水源地汉中、安康、商洛、十堰四市2014年水生态文明建设调查分析数据为基础,实证评价分析目前水源地的水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情况。结果表明,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状况是汉中>安康>商洛>十堰,这与实际情况相符。四市都面临着的最大难题是生态保护与脱贫致富难以兼容,其最大的生态补偿诉求是提高生态补偿标准、丰富生态补偿模式。鉴于此,提出应积极发展绿色产业、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推进法律政策体系改革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等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燕  王煦  赵凌云  
绿色发展是制造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要求,钢铁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从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新的视角,考虑钢铁产品全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从产品设计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能源利用高效化、废物回收资源化、环境影响最小化、财务业绩最大化六个方面构建了包含反映财务业绩和环境业绩指标的指标体系,确定各指标权重时运用层次分析法。该指标体系为定量科学评价我国钢铁企业环境绩效提供指导。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胡彪  李健毅  
通过构建非期望产出模型,并选择全国30个省市作为研究对象,从时空的角度对其环境效率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角度上看,2003—2012年环境效率水平总体在平稳进步,东南部地区领先于中部、西南部和北部地区。从效率分解变化上看,整体上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呈规模效率变化>纯技术效率变化>技术进步变化。从空间角度上看,北部和东南部地区的环境效率已呈现两极化趋势,中部和西南部地区环境效率的集聚型由"低-高"进入"高-低",并与东南部地区的集聚特征日趋接近,使得原有的三类型集聚空间格局分布正逐渐转变为二类型格局分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进云  张华明  
产业生态系统是更为复杂的综合系统,其主要构成要素即经济类影响因素与生态因素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对于产业生态发展而言是否实现了对生态可承载范围的维系是其主要特征之一,除此之外它还强调产业运营过程中生态效率以及产业多样性与主导性的协调;通过构建专门的产业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发现应综合评价社会发展、产业经济、环境压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四个具体方面;未来应以科技为主要突破口,通过对产业科技实力的强化,率先实现发展的生态科技引领;以提升产业自身生态系统协调性为主要手段,最终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共同发展;以延长资源型产业的产业链为主要辅助手段,通过发展静脉循环产业实现对产业生态体系的有效补充。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继敏  杨波  
综观历史时期典型的城市空间结构及相关研究,评价城市空间结构绩效也必须要从包括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在内的多个目标进行综合考虑。目前,已有研究主要采用基于专家打分判定权重后加权集成的多指标综合评价和基于线性规划的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但是,学术界对于如何在两种方法中进行选择尚缺乏研究。文章通过对北京市包括16个区县的城市空间结构绩效的评价比较了两种方法,主张二者都能对城市空间结构的绩效进行可靠的评价,测算的结果呈现出类似的趋势。但是,二者的方法策略不同,关注的重点也有所不同。如果将两种方法评价的结果放在一起分析,相比于单一的结果更能对现实问题给予解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