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37)
- 2023(14619)
- 2022(12791)
- 2021(11967)
- 2020(10046)
- 2019(22996)
- 2018(22774)
- 2017(44362)
- 2016(23777)
- 2015(26780)
- 2014(26526)
- 2013(25870)
- 2012(23362)
- 2011(20793)
- 2010(20475)
- 2009(18423)
- 2008(17505)
- 2007(14984)
- 2006(12686)
- 2005(10475)
- 学科
- 济(94502)
- 经济(94405)
- 管理(69449)
- 业(64493)
- 企(54035)
- 企业(54035)
- 方法(46109)
- 数学(40078)
- 数学方法(39517)
- 农(25536)
- 中国(22797)
- 财(22425)
- 业经(22050)
- 学(20293)
- 地方(19870)
- 环境(17691)
- 农业(16967)
- 理论(16262)
- 技术(15991)
- 和(15692)
- 贸(15472)
- 贸易(15465)
- 易(14987)
- 制(14899)
- 务(14744)
- 财务(14670)
- 财务管理(14636)
- 划(14046)
- 企业财务(13823)
- 产业(13778)
- 机构
- 学院(327983)
- 大学(326680)
- 管理(135270)
- 济(127789)
- 经济(125092)
- 理学(118943)
- 理学院(117703)
- 管理学(115522)
- 管理学院(114943)
- 研究(102628)
- 中国(74058)
- 京(68046)
- 科学(65355)
- 财(55661)
- 业大(50321)
- 农(49823)
- 所(48961)
- 中心(47873)
- 财经(46234)
- 研究所(45300)
- 江(45114)
- 范(43037)
- 师范(42616)
- 经(42189)
- 北京(42089)
- 农业(38962)
- 院(38254)
- 经济学(38027)
- 州(37392)
- 经济管理(35127)
- 基金
- 项目(238440)
- 科学(188313)
- 研究(174843)
- 基金(172912)
- 家(149930)
- 国家(148718)
- 科学基金(129323)
- 社会(110010)
- 社会科(104308)
- 社会科学(104282)
- 省(94039)
- 基金项目(92724)
- 自然(84582)
- 自然科(82546)
- 自然科学(82528)
- 自然科学基金(81002)
- 教育(80439)
- 划(78590)
- 编号(71725)
- 资助(70480)
- 成果(55910)
- 重点(52985)
- 部(52000)
- 发(50846)
- 创(49906)
- 课题(48386)
- 创新(46445)
- 科研(45540)
- 国家社会(45020)
- 教育部(44875)
- 期刊
- 济(131052)
- 经济(131052)
- 研究(88196)
- 中国(54600)
- 学报(50721)
- 管理(47562)
- 科学(46851)
- 农(44411)
- 财(41410)
- 大学(39034)
- 学学(36851)
- 教育(35177)
- 农业(31575)
- 技术(30125)
- 业经(23930)
- 融(21723)
- 金融(21723)
- 财经(21155)
- 经济研究(20752)
- 经(18123)
- 问题(17248)
- 图书(17153)
- 科技(16706)
- 业(15758)
- 技术经济(15568)
- 理论(15462)
- 资源(15316)
- 版(15099)
- 商业(14851)
- 现代(14516)
共检索到4473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进云 张华明
产业生态系统是更为复杂的综合系统,其主要构成要素即经济类影响因素与生态因素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对于产业生态发展而言是否实现了对生态可承载范围的维系是其主要特征之一,除此之外它还强调产业运营过程中生态效率以及产业多样性与主导性的协调;通过构建专门的产业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发现应综合评价社会发展、产业经济、环境压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四个具体方面;未来应以科技为主要突破口,通过对产业科技实力的强化,率先实现发展的生态科技引领;以提升产业自身生态系统协调性为主要手段,最终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共同发展;以延长资源型产业的产业链为主要辅助手段,通过发展静脉循环产业实现对产业生态体系的有效补充。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薛伟贤 郑玉雯
生态文明是由生态环境、经济效率和社会发展构成的复合体系,在现有生态文明内涵的基础上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文明的内涵进行界定。基于此,运用熵值法构建指标体系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选取的42个主要国家,从生态环境、经济效率、社会发展三个方面进行生态文明评价。依据评价结果的分析结合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文明发展现状的现实考量,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理念,提出构建社会—经济—生态一体化的复合生态系统,力求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间基于复合生态系统构建理念互学互鉴,在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薛伟贤 郑玉雯
生态文明是由生态环境、经济效率和社会发展构成的复合体系,在现有生态文明内涵的基础上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文明的内涵进行界定。基于此,运用熵值法构建指标体系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选取的42个主要国家,从生态环境、经济效率、社会发展三个方面进行生态文明评价。依据评价结果的分析结合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文明发展现状的现实考量,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理念,提出构建社会—经济—生态一体化的复合生态系统,力求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间基于复合生态系统构建理念互学互鉴,在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推进生态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洋子 张淑娟
本文基于生态系统的视角,研究我国金融集团构建商业生态圈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重点探讨商业生态圈的关键要素、构建模式及其利益协同机制。研究表明:智能化的金融科技以及开放、共享的应用场景,是构建生态圈的关键要素。现有实践中主要存在平台核心型生态圈、产业协同型生态圈、产品组合型生态圈三种可行模式。针对生态圈当中容易产生的潜在利益冲突问题,需要加强利益协同机制建设。因此,建议我国金融集团加强金融科技的广泛、深度运用,特别是有效解决消费者信息和数据共享问题;以场景为依托,共享为手段,不断拓展和丰富生态圈的功能和内容;重视不同产业、产品间的协同联动和场景迁移,建立各生态主体间的良好关系,释放生态圈潜在价值。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何里文 马瑜彬
文化产业生态系统是一个"文化-技术-经济"相结合共创复合价值的系统过程,如何在兼顾优秀地方与民族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和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推动形成产业优势互补、创新融合、品效兼顾、联动发展的生态系统协同体系,是当代重要的文化产业建设命题。因此,本文对现有文化产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形成机制进行文献梳理,对服务主导逻辑的内涵进行分析,基于服务主导逻辑的视角,构建特色文化产业生态系统运行机制模型及形成机理模型,以期为其产业发展提供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祝杨军
绿色创业本质上就是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在创业领域的具象化,离不开运行良好的绿色创业生态系统。当前,绿色创业生态系统存在理论认知不足、培育策略实效性不佳、社会主体协同配合自觉性和机制欠缺等问题,需要从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四个层面对其进行理论认知,并以此为基础探索高质量培育策略。绿色创业生态系统培育必须依靠政府、社会、企业和创业领导者协同努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祝杨军
绿色创业本质上就是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在创业领域的具象化,离不开运行良好的绿色创业生态系统。当前,绿色创业生态系统存在理论认知不足、培育策略实效性不佳、社会主体协同配合自觉性和机制欠缺等问题,需要从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四个层面对其进行理论认知,并以此为基础探索高质量培育策略。绿色创业生态系统培育必须依靠政府、社会、企业和创业领导者协同努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春宇 成铁翔 洪焕州 曹雯
追溯包括旅游生态系统演化、环境承载力、环境税在内的旅游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探寻该领域研究未形成共同纲领与研究范式的内在原因,提出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坚持系统科学动态、演化生存论研究范式,探讨区域人类活动与旅游生态系统耦合交互影响过程及演化机制;深入研究环境承载力合理阈值量测基础上旅游生态系统空间均衡发展量测模型与评价;以系统发展动态合理阈值为参照,引入预警机制,以环境规制等政策为调控手段,探寻旅游生态系统调控机制,从而推动旅游生态系统演化研究由宏观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实证研究转向;由静态机械描述研究向动态生成论研究拓展;由单一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和对策研究向“规律探究—阈值测度—效应分析”深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春宇 成铁翔 洪焕州 曹雯
追溯包括旅游生态系统演化、环境承载力、环境税在内的旅游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探寻该领域研究未形成共同纲领与研究范式的内在原因,提出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坚持系统科学动态、演化生存论研究范式,探讨区域人类活动与旅游生态系统耦合交互影响过程及演化机制;深入研究环境承载力合理阈值量测基础上旅游生态系统空间均衡发展量测模型与评价;以系统发展动态合理阈值为参照,引入预警机制,以环境规制等政策为调控手段,探寻旅游生态系统调控机制,从而推动旅游生态系统演化研究由宏观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实证研究转向;由静态机械描述研究向动态生成论研究拓展;由单一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和对策研究向“规律探究—阈值测度—效应分析”深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曦子 陈进 王彦博
大数据时代,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企业呈现生态化趋势。该文基于商业生态系统视角开展对互联网金融生态圈的研究:主要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生态圈的内涵、特点以及关键要素,并尝试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理论来构建互联网金融生态圈;之后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生态圈与金融生态圈、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认为以云计算、大数据等为底层支撑,支付体系和信用体系为基础,汇聚多样化种群和提供多样化场景金融服务及产品是构建互联网金融生态圈的关键,互联网金融生态圈战略目标是实现生态圈所有成员共赢。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曦子 陈进 王彦博
大数据时代,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企业呈现生态化趋势。该文基于商业生态系统视角开展对互联网金融生态圈的研究:主要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生态圈的内涵、特点以及关键要素,并尝试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理论来构建互联网金融生态圈;之后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生态圈与金融生态圈、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认为以云计算、大数据等为底层支撑,支付体系和信用体系为基础,汇聚多样化种群和提供多样化场景金融服务及产品是构建互联网金融生态圈的关键,互联网金融生态圈战略目标是实现生态圈所有成员共赢。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左文明 丘心心
关于工业互联网这一虚拟产业集群的研究缺乏对构成要素和系统结构的深度解析,如何促进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发展亟需理论支持。从生态系统视角探讨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利用文本挖掘技术开展质性研究。通过新闻热点挖掘与政策演化分析,提炼工业互联网领域关键元素,抽象形成工业互联网核心要素及其关联关系。进而结合生态系统理论,探讨各要素之间的组织方式及作用路径,构建平台核心—链式关联—生态网络三层结构的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模型。通过剖析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的运作机理和结构特性,为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与生态发展提供实践参考和理论支持。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丁亚玲 毛太田
通过分析信息主体引起的网络信息生态失衡,基于信息主体视角,从加快网络设施建设、完善法制伦理制度、加强网络监管和推进信息市场及信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借助技术手段提升信息用户的信息素养等方面探讨和谐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构建策略,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无障碍流转。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新明 王振 张红岩
信息生态已经成为人们在当今时代面临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并且是一个跨越诸多领域的复杂问题。本文对国内外信息生态问题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提出以人为本的生态问题研究的基本理念,并探讨信息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构建以人为本的信息生态系统结构模型,并进行分析和提出建议。
关键词:
信息管理 信息环境 信息生态系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