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59)
2023(13763)
2022(11651)
2021(10986)
2020(9083)
2019(20637)
2018(20262)
2017(39303)
2016(20855)
2015(23049)
2014(22715)
2013(22217)
2012(20372)
2011(18117)
2010(17963)
2009(16392)
2008(15334)
2007(13166)
2006(11620)
2005(9450)
作者
(54799)
(46077)
(45475)
(43681)
(29410)
(22036)
(20817)
(17740)
(17673)
(16312)
(15860)
(15413)
(14574)
(14165)
(13949)
(13809)
(13640)
(13398)
(13331)
(13102)
(11155)
(11067)
(10953)
(10720)
(10400)
(10271)
(10052)
(9843)
(9213)
(8996)
学科
(83721)
经济(83643)
管理(56611)
(56373)
(41133)
企业(41133)
方法(36040)
(35979)
数学(31553)
数学方法(31107)
农业(23979)
地方(22755)
中国(21710)
(21231)
业经(20774)
环境(15969)
(15228)
(14381)
(14321)
贸易(14312)
(13847)
(13243)
理论(12131)
(11900)
(11785)
技术(11759)
财务(11745)
(11741)
财务管理(11720)
(11544)
机构
学院(280495)
大学(273007)
(114176)
管理(113130)
经济(111644)
理学(98004)
理学院(96965)
管理学(95345)
管理学院(94795)
研究(89164)
中国(67893)
(55487)
科学(53479)
(52276)
(46123)
中心(44419)
(43082)
(41323)
财经(41252)
业大(40201)
(39490)
师范(39198)
研究所(37546)
(37516)
(35663)
农业(34428)
经济学(34250)
北京(33835)
(33048)
师范大学(31371)
基金
项目(197560)
科学(157702)
研究(149536)
基金(143450)
(122556)
国家(121465)
科学基金(106894)
社会(96697)
社会科(91484)
社会科学(91462)
(79882)
基金项目(77246)
教育(67817)
自然(67523)
自然科(65866)
自然科学(65852)
(65047)
自然科学基金(64623)
编号(61725)
资助(57212)
成果(48163)
(44438)
重点(43849)
(43230)
课题(41865)
(41344)
国家社会(39649)
创新(38475)
人文(38037)
(37614)
期刊
(129346)
经济(129346)
研究(77093)
中国(52613)
(46324)
(38773)
管理(37838)
科学(37435)
学报(36520)
农业(31262)
大学(29401)
教育(27954)
学学(27852)
(27165)
金融(27165)
业经(26064)
技术(24766)
财经(18552)
经济研究(18334)
问题(17543)
(15999)
资源(15589)
(14153)
(13527)
(12728)
现代(12406)
科技(12392)
(12335)
技术经济(12335)
理论(12310)
共检索到4073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蔡永海  孙垚  
生态旅游就是将生态文明理念与旅游业相结合,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对第三产业的内涵式增长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并有助于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乡村生态旅游作为我国生态旅游的一种形式,内蕴丰富的现代生态文明理念,它既汲取了我国"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精髓,亦借鉴了国外生态旅游的新经验,是在结合我国地区特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本文以四川省达州市为例,就其乡村生态旅游实际提出了应加强其资源规划与保护、着重挖掘其文化内涵、打造其旅游品牌、实施其管理与引导相结合等对策,从而进一步促进乡村生态旅游的繁荣。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江华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土地流转呈现加速的态势。但是由于思想意识、家庭联产承包模式、缺乏健全的市场机制和有效的管理机构等原因,达州市土地流转步伐仍较缓慢、对农民的增收贡献仍有待提高。文章通过对达州土地流转和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后收入增长幅度的调查,分析达州市土地流转的困境和探寻农民增收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孟秋菊  
文章认为,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各地都应在及时、客观地总结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地找到促进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有效途径。川东革命老区达州、巴中两市,地理位置相邻,经济发展阶段相同、资源禀赋类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状况相当,因此,达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应采取的"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水平;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办社原则;强化政府引导,健全规范运作;加强政策扶持,破解发展困境;强化政府服务,增强发展动力;强化品牌建设,增强带动力;重视社会管理功能发挥,开创农村社会管理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朱世蓉  
作为一种新型旅游发展模式,生态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文章通过文献分析及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四川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有效评价,研究结果显示,九寨沟景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得分最高,生态旅游资源要素为9分;而产品附加值最高的景区为熊猫基地。同时对四川省生态旅游资源中存在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生态旅游模式不合理、监管效能缺失等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并根据评价结果和现存问题提出了加强政府监管、创新旅游模式等开发对策,以期对四川省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及实践指导。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达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王阳星  肖光庆  李世霞  
农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田水利建设对农业发展影响重大,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现代农业以及农村金融等方面的发展。实践证明,农田水利建设需要金融的支持。本文以达州市为例,对农田水利建设基本情况和特点及其金融需求进行分析,寻找金融支持农田水利建设的制约因素与结合点。同时,就推进金融支持农田水利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毛峰  
随着国民休闲时代的到来,旅游业进入了以休闲娱乐、康体健身、休憩疗养为主要目的休闲度假旅游阶段,传统的乡村旅游和农家乐需要转型升级。美丽乡村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浓郁的乡村风情,独特的空气、气候、山林、水体、食材等休闲度假和养生养老资源,乡村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和养生养老旅游转型升级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和生态优势。通过对乡村生态养生旅游开发的实例分析和经验总结,阐述了乡村旅游转型升级需要从开发理念、产品设计、经营管理、宣传营销、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整体构架和科学规划。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龚兵  刘新宇  谢波峰  甘渠良  
资源型经济是指地区利用自身所拥有的自然资源禀赋,开发利用能源、矿产等自然资源,形成以能源、矿产部门为主导的经济体系。我国以发展资源型经济为主的城市较多,依据《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目前有262个资源型城市,其中包括四川省达州市在内的57个成熟型城市。本文首先应用数据包络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方法,考虑经济结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通川区第七小学校,始建于1965年,辖两个校区,现有教学班49个,学生3600多人,教职工135人。其中获全国荣誉称号的11人,获省级荣誉称号的32人,获市区级荣誉称号的71人。学校党政重学习,强管理,突特色,促发展,不断升华学校特色教育,凸显科技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赖斌  杨丽娟  方杰  
本文以四川省为例对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评价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因子分析确定了三个主导因素,并综合模糊二元对比决策方法,提出了建立模糊因子分析模型的思想,丰富了定量研究该问题的可操作性方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娟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集体验性、知识性、娱乐性于一体的乡村生态旅游在衡阳迅速发展,但存在整体规划不够到位,配套服务设施相对滞后;服务项目缺乏特色,旅游产品缺乏包装;旅游经营模式分散,旅游资源整合不力;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难以形成规模档次等问题与不足。笔者认为,在现代生态文明视阈下,衡阳市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应该采取以下对策措施:一是制定整体发展规划,加强项目科学论证;二是突出农耕文化特色,挖掘乡土民俗风情;三是创新管理体制机制,规范乡村生态旅游管理;四是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打造乡村生态旅游精品;五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乡村生态旅游环境;六是加大营销宣传力度,拓展乡村生态旅游市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荣华  向银  张学兵  
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对解决"三农"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对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影响特别突出。因为当地农民参与到乡村旅游的程度不同,所以他们对自身经济收入影响因素的感知也就不同。本文运用IPA分析法,分别从乡村旅游影响当地农民增收的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着手,进一步地明确乡村旅游对农民增收影响的因素,并且提出大力扶持乡村旅游的多元化发展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以期为我国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和实际的指导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龙飞  陈辉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可以更好地发挥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实现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阳朔为例,通过分析阳朔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机遇,提出发展阳朔乡村生态旅游要加强行业管理与环境整治,分类开发乡村生态旅游项目,凸显地方特色,鼓励当地居民共同参与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权书文  谭益民  张双全  
应用区位熵理论、产业集聚竞争态模型,对四川省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度进行研究,得出结论:(1)四川省乡村旅游产业竞争态势空间分布不均;(2)不同地区集聚度差异明显;(3)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已经形成。完善基础设施、规范市场秩序、创新乡村旅游产品、凸显当地文化特色、加强区域合作等建议,有利于四川省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雷扬  
[目的]乡村旅游集聚是乡村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有利于提升乡村旅游业的区域竞争力,同时,产业集聚作为重要的经济现象,探讨集群过程中涉及的不同利益主体及对乡村旅游的贡献,对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乡村旅游大省四川省为研究对象,建立旅游企业、农户和政府三者的集合,通过合作博弈论以及Shapley值分析乡村旅游集聚过程各参与者的贡献率。[结果] V(F)=V (P)=V (G)=0,V (FP)=60,V (FG)=70,V (PG)=60,V (FPG)=80,说明旅游企业、农户和政府的联盟可以获得最大的集聚度。同时,Shapley值结果表明,旅游企业、农户和政府经过合作后的集聚度均有所提高,且在旅游企业、农户和政府三方合作博弈的前提下,旅游企业、农户和政府对合作均做出了贡献。其贡献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旅游企业、政府和农户。[结论]四川省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旅游企业、农户和政府的合作联盟,有效提高其集聚度,实现乡村旅游集聚和各个参与者的双赢。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何方永  
科学测算四川省在其毗邻省(区、市)中的生态旅游竞争力,并识别主要竞争者是四川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决策依据。通过构建省域生态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熵值法与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并设计省域生态旅游竞争力评价模型与竞争力差距指数模型。结果表明:四川为八省(区、市)中生态旅游竞争力最强者,但彼此之间竞争力差距不大;云南为四川生态旅游业的核心竞争者,陕西、西藏、贵州为一般竞争者,重庆、甘肃与青海为潜在竞争者。四川应认清自身与竞争对手的优劣势,制定生态旅游发展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