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28)
- 2023(17594)
- 2022(14760)
- 2021(13799)
- 2020(11252)
- 2019(25454)
- 2018(24857)
- 2017(46968)
- 2016(24721)
- 2015(27580)
- 2014(26913)
- 2013(26352)
- 2012(24161)
- 2011(22036)
- 2010(21920)
- 2009(20240)
- 2008(19253)
- 2007(16717)
- 2006(14984)
- 2005(12935)
- 学科
- 济(108071)
- 经济(107970)
- 业(67264)
- 管理(66847)
- 企(50593)
- 企业(50593)
- 方法(43096)
- 农(38411)
- 数学(37185)
- 数学方法(36736)
- 中国(34036)
- 地方(26615)
- 业经(25855)
- 农业(25471)
- 财(23723)
- 贸(21361)
- 贸易(21345)
- 易(20770)
- 制(19630)
- 环境(19403)
- 学(18808)
- 银(17348)
- 银行(17333)
- 发(17321)
- 行(16824)
- 融(16731)
- 金融(16729)
- 和(15611)
- 技术(15386)
- 理论(15232)
- 机构
- 学院(345034)
- 大学(339571)
- 济(147994)
- 经济(145137)
- 管理(133712)
- 研究(119563)
- 理学(114999)
- 理学院(113732)
- 管理学(111909)
- 管理学院(111237)
- 中国(92585)
- 京(71627)
- 科学(69964)
- 财(65119)
- 所(57545)
- 中心(55368)
- 农(55177)
- 研究所(52250)
- 财经(51843)
- 江(50543)
- 范(47817)
- 师范(47392)
- 经(47333)
- 业大(47052)
- 经济学(45583)
- 北京(45205)
- 院(43455)
- 农业(41732)
- 经济学院(40964)
- 州(40629)
- 基金
- 项目(233991)
- 科学(187095)
- 研究(175639)
- 基金(171695)
- 家(148565)
- 国家(147328)
- 科学基金(127768)
- 社会(115428)
- 社会科(109382)
- 社会科学(109361)
- 省(90522)
- 基金项目(90223)
- 教育(79923)
- 自然(79351)
- 自然科(77503)
- 自然科学(77486)
- 自然科学基金(76078)
- 划(75955)
- 编号(70930)
- 资助(69471)
- 成果(56219)
- 发(55375)
- 重点(52773)
- 部(52093)
- 创(49056)
- 课题(48928)
- 国家社会(48766)
- 创新(45788)
- 教育部(45302)
- 发展(44912)
- 期刊
- 济(168731)
- 经济(168731)
- 研究(100937)
- 中国(69776)
- 农(54610)
- 管理(49510)
- 科学(48412)
- 财(47711)
- 学报(46715)
- 农业(37256)
- 大学(37252)
- 教育(36924)
- 学学(35157)
- 融(33764)
- 金融(33764)
- 业经(31092)
- 技术(29912)
- 经济研究(26914)
- 财经(24829)
- 问题(22079)
- 经(21551)
- 业(18784)
- 贸(18065)
- 世界(17099)
- 资源(16971)
- 国际(15874)
- 商业(15847)
- 技术经济(15847)
- 版(15791)
- 科技(15214)
共检索到5170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小颍
生态文明与旅游的融合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二者密切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当前乡村旅游主要存在规模小,基础设施与交通不完善,生态环境质量低,生态保护意识淡薄等问题,因此,要从集约化经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城乡交流平台,提高从业者和村民的素质,发挥地方优势等方面进行改善,以促进生态文明理念下的中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乡村旅游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海波 李少游
我国乡村旅游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以来,在推进我国整体经济结构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再就业,优化农村传统产业结构,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提升农民思想文化素养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乡村旅游作为回归自然,放松身心的休闲旅游产业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但同时,乡村旅游粗放、不计后果的发展方式也引发了许多环境道德伦理问题。文章在生态视角下,研究分析我国乡村旅游集约可持续发展的背景和有效途径,通过对中国目前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及问题的剖析,本着集约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提出一些加强我国乡村旅游的集约、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生态 乡村旅游 集约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敏
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崛起是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在2014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出台后,新型城镇化旅游行业的转型升级让乡村旅游倍受瞩目。可我国乡村旅游集约可持续发展之路尚处于摸索阶段,如何在保持乡村生态文明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议题。本文在生态文明视角下,研究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问题,本着集约可持续发展原则,提出了我国乡村旅游的集约、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重点指出了若要保持乡村旅游集约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生态文明"与"旅游开发"的全面平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岳建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乡村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能够推动乡村地区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但是,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之下,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必须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建立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路径。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对乡村生态建设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就如何能够有效的提升该地区的生态建设水平,以及实现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谢萍
近年来,随着流域旅游和城市旅游不断升温,沿江城市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旅游开发给城市经济注入了活力,但也给城市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如何实现沿江城市旅游产业的绿色转型和提质增效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基于生态文明理论,从"均衡、低碳、高效、集约、和谐"五大理念出发,探讨我国沿江旅游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分析制约沿江旅游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该从"圈层式"布局模式、"低碳化"产业模式、"梯度式"分区模式、"补偿式"臝利模式、"快行慢游"交通模式五个方面入手,共同构建沿江旅游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本研究对于促进沿江旅游城市健康、有序发展,完善...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沿江旅游城市 可持续发展模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茜
[目的]近年生态链概念被广泛的应用到农业、林业、工业、环保、文化、教育、经济等领域,以生态链的视角观察及研究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借此为重庆市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文章采用综合分析法,引入自然生态理论对重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开展研究。[结果]重庆市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但与全生态链建设需要相比,还存在生态环境、区域生态和产业生态方面的差距;乡村旅游想要更好地发展,必须完成3个目标:(1)对生产和运营过程中的社会和自然的环境保护;(2)区分市场定位并建立区域旅游生态结构;(3)发展旅游上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茜
[目的]近年生态链概念被广泛的应用到农业、林业、工业、环保、文化、教育、经济等领域,以生态链的视角观察及研究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借此为重庆市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文章采用综合分析法,引入自然生态理论对重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开展研究。[结果]重庆市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但与全生态链建设需要相比,还存在生态环境、区域生态和产业生态方面的差距;乡村旅游想要更好地发展,必须完成3个目标:(1)对生产和运营过程中的社会和自然的环境保护;(2)区分市场定位并建立区域旅游生态结构;(3)发展旅游上游产业链和理顺旅游下游产业链来构建产业生态链。[结论]政策性建议:(1)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加强生产规范和产业管理特别是正向引导性管理加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2)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做好信息和技术的服务,构建信息技术平台,保障专业技术发展和人才梯队建设加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3)通过资本信贷、管理和技术培训,竞争性奖励政策和"互联网+"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提高乡村旅游的发展速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林 王超恩
作为人与人之间围绕财产或者资源等客观对象而建立的经济权利关系,产权内在地具有排他性、有限性、可交易性、可分解性等性质,不同的产权机制具有不同的制度绩效。本文在产权基本属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公共地悲剧现象"、外部效应和失地农民补偿问题,针对现状对构建我国乡村旅游产权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协调各方的利益,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产权机制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柳菲 李惠青
在乡村经济全面振兴过程中,乡村旅游产业也得以快速发展,不断推动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乡村旅游能快速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加速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文章在乡村振兴战略视角基础上,采用SWOT方法分析四川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而全面阐述四川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为如何推动乡村旅游市场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 可持续发展 农村经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段禄峰 张鸿
在当今世界"生存和发展"的主题下,生态资源由过去经济发展的外生变量演变成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人地关系日益失调,资源与环境压力空前加剧。只有加强生态文明理念,在生态建设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寻求平衡,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 经济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娟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集体验性、知识性、娱乐性于一体的乡村生态旅游在衡阳迅速发展,但存在整体规划不够到位,配套服务设施相对滞后;服务项目缺乏特色,旅游产品缺乏包装;旅游经营模式分散,旅游资源整合不力;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难以形成规模档次等问题与不足。笔者认为,在现代生态文明视阈下,衡阳市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应该采取以下对策措施:一是制定整体发展规划,加强项目科学论证;二是突出农耕文化特色,挖掘乡土民俗风情;三是创新管理体制机制,规范乡村生态旅游管理;四是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打造乡村生态旅游精品;五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乡村生态旅游环境;六是加大营销宣传力度,拓展乡村生态旅游市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廖光萍
[目的]基于乡村旅游发展背景,对阿坝州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其发展水平及变化趋势,以期对阿坝州生态环境保护及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建议。[方法]基于阿坝州生态环境现状,以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利用以及乡村旅游发展4个系统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计算各指标权重,通过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2010—2016年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结果]阿坝州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综合得分在2010—2016年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从2010年的0. 133增长到2016年的0. 820,变化幅度明显,阿坝州生态环境可持续性与经济社会发展处于相互协调的良性发展水平。[结论](1)社会发展可持续水平在4个系统中的权重值最大,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对平衡生态环境承载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2)协调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开发与乡村旅游开发的关系,是实现阿坝州生态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3)阿坝州乡村旅游发展在整体生态环境可持续系统中的贡献值逐渐增大,如何通过乡村旅游发展提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是阿坝州实现乡村振兴和全面小康目标的重要途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自力 张洋
中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 ,为西部乡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充分发挥西部旅游资源优势 ,优化西部乡村地区资源配置 ,发展乡村旅游业 ,优化乡村产业结构 ,是西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杜江 向萍
乡村旅游在我国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旅游形式,其市场需求将随着我国都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如果对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供需矛盾缺乏科学的认识和妥善的处理,则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必将陷入困境。本文旨在运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理论,探...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姚宁萍
乡村旅游是传统农业的后续产业或替代产业,对新农村建设影响深远。本文通过对江西乡村旅游的现状进行剖析、乡村旅游对解决江西“三农”问题积极意义的探讨,提出了江西乡村旅游如何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办法和举措。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