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65)
2023(18609)
2022(15834)
2021(14704)
2020(12044)
2019(27652)
2018(27281)
2017(52255)
2016(28250)
2015(31692)
2014(31594)
2013(30836)
2012(28385)
2011(25542)
2010(25494)
2009(23025)
2008(22316)
2007(19549)
2006(17136)
2005(15023)
作者
(79701)
(66335)
(65651)
(62358)
(42111)
(31777)
(29925)
(26076)
(25161)
(23593)
(22559)
(22325)
(20966)
(20833)
(20438)
(20133)
(19692)
(19471)
(18841)
(18774)
(16286)
(16281)
(16032)
(15099)
(14888)
(14732)
(14603)
(14564)
(13239)
(13010)
学科
(118260)
经济(118150)
管理(79888)
(76985)
(63610)
企业(63610)
方法(49932)
数学(42181)
数学方法(41593)
中国(33451)
(33286)
地方(29768)
业经(29043)
(25755)
(23971)
农业(22519)
(20701)
环境(20692)
贸易(20686)
(20013)
(19996)
理论(19934)
(19542)
技术(19100)
(17699)
银行(17657)
(17083)
金融(17080)
(16960)
(16717)
机构
学院(393824)
大学(391538)
(156032)
管理(155956)
经济(152602)
理学(134917)
理学院(133407)
研究(132505)
管理学(131012)
管理学院(130285)
中国(97898)
(83660)
科学(81975)
(69334)
(65223)
(62100)
中心(60201)
研究所(59500)
(58246)
业大(57888)
财经(55712)
(54486)
师范(53989)
北京(52820)
(50656)
(49165)
农业(47995)
(47514)
经济学(45877)
师范大学(43430)
基金
项目(272286)
科学(214595)
研究(202023)
基金(195322)
(169552)
国家(168070)
科学基金(144857)
社会(126821)
社会科(120177)
社会科学(120148)
(107772)
基金项目(103542)
教育(93135)
自然(93088)
自然科(90866)
自然科学(90845)
(90154)
自然科学基金(89162)
编号(83678)
资助(79502)
成果(67149)
(61670)
重点(61225)
(59193)
课题(57925)
(56872)
创新(52908)
国家社会(51536)
科研(51431)
项目编号(51194)
期刊
(174211)
经济(174211)
研究(114517)
中国(77179)
学报(59797)
管理(58645)
(57205)
科学(56484)
(51039)
教育(49232)
大学(46200)
学学(43315)
农业(39899)
技术(36302)
(33012)
金融(33012)
业经(31277)
经济研究(26967)
财经(26192)
问题(22859)
(22512)
图书(21540)
(20675)
科技(19506)
技术经济(18880)
商业(18323)
资源(18226)
现代(18024)
(18009)
理论(17962)
共检索到5792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国良  俞博  
对安吉竹产业的概况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利润空间压缩,企业资金紧张,缺乏信心,发展后劲不足,管理服务缺失,生产积极性受挫,竹凉席甲醛超标,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等问题。因此建议:加大生态竹产品开发,围绕竹产业升级,逐步建立以龙头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向精深加工、全竹利用、高附加值路径发展;加强建立健全更加完善的生态文化制度体系;推动竹文化与竹产业的互融共进,积极培育集群内企业的生态文化意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萍  
文章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对于国家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文章分析了国外发达国家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的政策体系引领、高强度的产业研发投入、积极的商业模式创新、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根治性的产业选择等有效做法,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和升级、传统产业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驱动,二者并非简单的竞争和替代关系,而更多地呈现出融合协同发展的需求。文章最后从政策协同机制、人才协同机制、金融协同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屈明洋  
生态城市建设是文化产业集群的助推器,有效地促进了产业、城市与生态的融合发展,为文化经济生态化发展提供了内驱力。从生态城市文化产业建设与规划内在需求来看,文化产业集群优化城市的空间布局,改善城市经济与生态产业链网络发展的外部环境,提升了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为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动力。生态文明新时代背景下,文化产业集群建设应不断吸纳与整合生态城市中的实用性绿色技术、优势资源,调整产业生产要素、结构与密度,增强文化产业生产、文化消费带来的经济附加值,推动生态城市经济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通过秉持生态城市、文化产业集群互动与融合的建设理念,转变城市发展模式,强化城市空间效应,建设协调互动机制,促进文化产业集群、生态建设之间的有效衔接,提高文化产业的创新效应、协作效应和社会效应,从而实现城市生态与文化产业集群建设的协同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马俊炯  
本文分析京津冀三地产业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三地产业协同发展的合作方向及路径。从必要性来看,三地产业协同发展是优化国家区域发展布局、形成新的增长动力的必然要求,是减少重复建设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途径,是解决三地发展中面临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从可行性来看,三地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产业发展处于不同梯度,存在一定互补性,为实现区域内产业合理分工、协同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利用潜力模型计算得出北京、天津和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潜力值,根据不同潜力能级划定出三地开展产业合作的空间圈域——京津核心区,唐山、保定、廊坊、沧州、石家庄、邯郸产业协作区和秦皇岛、邢台、衡水、张家口、承德联动支撑区。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朱永法  盛文明  胡正坚  
安吉竹产业已形成了一定的加工规模,并产生了可观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市场建设滞后,行业管理薄弱,新产品开发缓慢,企业规模小,经营管理水平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德弟  宣裕方  李兰英  
竹产业是一个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于一体的产业。发展竹产业,对于保护自然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帮助山区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安吉县竹产业发展的调查研究,本文总结了安吉县竹产业发展的经验,剖析了竹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安吉县竹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措施。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丁波  姚舜达  
金融控股公司是全球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大势所趋。我国的金融控股公司已初具雏形,但在公司治理、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等方面与国外大型金融集团还有很大差距。本文在借鉴国际金融控股公司主流模式和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协同发展设计了战略转型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松涛  
民族地区的生态开发与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持久性。但随着全球化、现代化、工业化的影响,民族地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正经历着急剧变迁,特别是对正处于工业化初期,或者正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度的民族地区来说,如何才能控制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这是一个时代课题。为此,文章试图在分析民族地区自然与文化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的物质生产论、矛盾统一论、环境危机论分析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以期探索出两者的协同发展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松涛  
民族地区的生态开发与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持久性。但随着全球化、现代化、工业化的影响,民族地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正经历着急剧变迁,特别是对正处于工业化初期,或者正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度的民族地区来说,如何才能控制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这是一个时代课题。为此,文章试图在分析民族地区自然与文化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的物质生产论、矛盾统一论、环境危机论分析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以期探索出两者的协同发展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忠江  艾巧玥  
文章基于对京津冀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探讨了该地区生态农业协同发展的路径和对策。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在农业发展方面各具优势,河北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和供给基地,北京在林业、天津在渔业方面也具有相对优势,这就为京津冀地区农业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而在生态农业的发展方面,京津冀地区既具有人才、自然和政策优势,也具有资源、发展和合作劣势,所以其生态农业协同发展应遵循如下路径:多地区"小生态农业"共同发展,跨地区园区或基地生态农业的发展,一体化的生态农业协同发展体系。为了实现这一路径,应该从建立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完善法律法规、创新农业组织形式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四个方面采取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东霖  田丽  
产业政策是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和催化剂。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作用,运用产业政策扶植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产业发展中协调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促进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管理法规和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布局政策等进行了研究,提出现行政策的不足和改进建议,以确保产业政策全方位落地实施,促进产业长远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尊厚  杨伟静  
河北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离不开科技创新。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河北省近几年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情况,发现河北省高校的科技创新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的关联系数最低,而北京、天津的这一系数都高于河北省企业、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的关联系数。因此,河北省要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不断提高科技创新人才水平,加大科技创新的经费支持,促进科技协同创新平台的搭建,利用国际间的交往加强与国外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特别要加强河北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从而提升河北省科技创新的水平。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彦明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在体制机制、系统动力方面存在瓶颈制约。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积极探索协同发展路径,统筹规划,综合施策,从规划同编、分工同链、市场同体、科技同兴、金融同行、交通同网、生态同建、公共服务同享等方面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郗永勤  丁宗银  
本文从发展阶段、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式等方面入手,在剖析闽台新兴产业协同发展可行性的基础上,对其协同发展的路径进行探索,以促进两地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彦明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在体制机制、系统动力方面存在瓶颈制约。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积极探索协同发展路径,统筹规划,综合施策,从规划同编、分工同链、市场同体、科技同兴、金融同行、交通同网、生态同建、公共服务同享等方面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