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76)
2023(15334)
2022(13400)
2021(12607)
2020(10454)
2019(24586)
2018(24279)
2017(46504)
2016(25398)
2015(28593)
2014(28385)
2013(27781)
2012(25448)
2011(22535)
2010(22090)
2009(19860)
2008(18940)
2007(16050)
2006(13823)
2005(11419)
作者
(71054)
(59111)
(58572)
(55914)
(37886)
(28691)
(26802)
(23353)
(22787)
(20917)
(20631)
(19824)
(18844)
(18468)
(18417)
(17822)
(17768)
(17493)
(17051)
(17036)
(14603)
(14396)
(14193)
(13572)
(13187)
(13151)
(13034)
(12995)
(11834)
(11802)
学科
(99672)
经济(99576)
管理(70694)
(65275)
(53674)
企业(53674)
方法(47587)
数学(42047)
数学方法(41403)
(27670)
地方(25712)
中国(24022)
(23495)
(22351)
业经(21941)
环境(18699)
农业(18676)
(16669)
贸易(16658)
(16135)
(16066)
理论(15949)
技术(15366)
(15150)
(15131)
财务(15048)
财务管理(15016)
(14380)
企业财务(14114)
地方经济(12449)
机构
学院(343671)
大学(343085)
管理(139141)
(130838)
经济(127930)
理学(121776)
理学院(120369)
管理学(117960)
管理学院(117343)
研究(112668)
中国(81489)
科学(73790)
(73021)
(57218)
(56409)
(55335)
业大(54604)
中心(52511)
(52126)
研究所(51269)
财经(46980)
(46885)
师范(46431)
北京(45002)
农业(43995)
(42802)
(42373)
(42000)
经济学(38202)
师范大学(37771)
基金
项目(251376)
科学(197165)
基金(181155)
研究(181155)
(158449)
国家(157179)
科学基金(135597)
社会(112556)
社会科(106503)
社会科学(106472)
(99497)
基金项目(97479)
自然(90624)
自然科(88394)
自然科学(88372)
自然科学基金(86714)
(83600)
教育(83182)
资助(74435)
编号(74225)
成果(57751)
重点(56457)
(54328)
(53655)
(51889)
课题(50605)
创新(48430)
科研(48423)
大学(46348)
教育部(46155)
期刊
(137849)
经济(137849)
研究(93687)
中国(61906)
学报(56249)
科学(51373)
(49416)
管理(48574)
(42925)
大学(42486)
学学(40044)
教育(37423)
农业(34824)
技术(31882)
业经(24277)
(23941)
金融(23941)
财经(21138)
经济研究(20796)
资源(19166)
图书(18691)
(18178)
问题(18138)
(17941)
科技(17503)
技术经济(16478)
(16464)
理论(15895)
统计(15183)
现代(15008)
共检索到4835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雨村  陆建城  
以工业化推动城市化,是城市发展的重要阶段和基本模式,而伴随着工业化引发的一系列城市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又不断"冲击"着城市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本研究借助ArcGIS软件在空间分析方面的优势,以吴江区的生恋敏感性和交通便捷性的综合评价作为工业布局优化研究的切人点,并结合吴江区工业发展的现状,试图探索一种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布局方法,以便用于对吴江"存量"工业布局的优化和"增量"工业布局的指导。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孙雁  
通过构建生态敏感性分析指标体系,对沈阳市辖区范围内的土地利用进行单因子分析和综合分析,并在ArcGIS支持下,进行空间叠置分析,生成生态敏感性分区图。在此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合理优化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形成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提供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红云  杨桂山  万荣荣  马荣华  段学军  
以长江干流岸线南京段为例,首先从港口布局对岸线资源条件的要求入手,选取岸线稳定性、岸线前沿水深两个主要因子,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划分科学合理的评价单元,对岸线资源进行评价,将其划分为一、二、三级;其次根据岸线承担功能的重要程度及其对港口布局的生态敏感性的大小,将岸线划分为生态敏感岸段、生态较敏感岸段和生态不敏感岸段;最后综合考虑岸线资源条件和生态敏感性,以生态保护优先为原则,确定不同岸段港口布局的取向,将其划分为港口优先布局岸段、港口有条件布局岸段、港口从缓布局岸段、禁止港口布局岸段。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宝武  张远景  秦可娜  肖一夫  
统筹兼顾生态系统稳定发展与建设用地开发利用是今后城乡建设的必然方向。以黑瞎子岛为研究区,选取地形地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水环境缓冲区、动物多样性和人类活动5个评价因子构建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与加权叠加法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评价结果进一步提出研究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用地布局多情景策略。研究表明:(1)研究区分为高级、中高级、中级和低级四级生态敏感区,其中,高级和中高级生态敏感区占全区面积总和的80%以上;(2)根据发展方向及时序的调整,提出三种不同情景模式下的黑瞎子岛用地开发策略:情景一以生态保护为主,严格控制土地开发界限,将黑瞎子岛的生态功能发挥到最大程度;情景二兼顾黑瞎子岛的生态与...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鸿  
通过对奖补政策和实施效果的分析介绍了江苏省免费农民工培训的新模式,并以苏州市吴江区为例提出在新形势下加强农民工培训的应对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辉  刘小凤  杨云峰  
以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在充分调查基地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选择11个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借助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利用层次分析法生成单个评价因子生态敏感性图,再通过加权叠加法获得综合生态敏感性分布图。同时分析评价生态旅游项目的特点。最后根据生态敏感性分析结果和生态旅游项目的分析评价进行科学的生态旅游项目布局,试图为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项目布局提供一种更为科学合理的方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吴金华  李纪伟  朱鸿儒  
在对延安市土地生态环境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基于ArcGIS区统计方法进行土地生态敏感性评价,并首次采用了客观确权法——变异系数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与以往叠加评价方法相比,在评价思路、确权方法、评价单元和叠加方法上都有不同程度改进,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客观、实用。土地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显示,极敏感和高敏感区占到了全市总面积的40.11%,不敏感和低敏感区占全市总面积的52.06%,地域分异规律上,敏感性程度由北向南逐渐递减,并进行了土地利用生态敏感性评价。最后,针对不同土地生态敏感性分区因地制宜提出用地策略,为本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指导今后土地科学利用服务。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朱颖  顾春望  李欣  周婷婷  冯育青  
【目的】科学评价水网地区湿地生态安全状况,为区域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水网地区湿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威胁,以苏州市吴江区为研究对象,运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管理(DPSIRM)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组合赋权法赋予指标权重,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格网技术将部分指标进行空间量化,最终通过综合评价法对2012—2020年吴江区的湿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结果】2012、2016、2020年吴江区湿地生态安全值分别为0.394 4、0.455 2和0.516 4,总体由低安全和中度安全向较高安全等级演变;各时期的高值区域集中于太湖沿岸、震泽片区、北麻漾片区、同里湖片区、三白荡片区以及元荡片区;基于DPSIRM模型分析,管理、影响、驱动力子系统安全值明显提升,压力子系统有所下降,状态、响应子系统呈先降低后升高的态势。【结论】研究时段内吴江区湿地生态安全值总体呈上升状态。今后湿地的生态保护应当注重对压力指标的调节,加强对生态安全等级较低区域的管控,并保持较高强度的管理措施。图8表1参31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鸿  庄西真  
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的典型代表,近年来江苏省吴江市农民工培训市场发展较为迅速,形成了以公办培训机构、教育类培训机构和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为主体的完善培训体系,以及以特种培训、双千培训工程及巾帼家政服务员培训等一批特色培训项目。但是,该地区在培训过程中存在培训审核不严、培训条件不足、管理不力、保障不够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未来需要找准定位、科学规划;开展调研、整合机构;注重细节、全盘考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郑仰阳  谢正观  
城市非建设用地在城市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用地不断向外无序扩张和蔓延,侵占了相当一部分数量的城市非建设用地。因此,需要进行城市非建设用地的规划研究来达到对其保护和发展的目的。生态敏感性评价作为应用广泛的技术方法,能够为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本文以龙海市九龙江地区为例,通过生态敏感性评价分析,对其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进行了研究,划分了生态功能区,并提出了各区的控制导则。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广娣  冯长春  曹敏政  
目前我国正处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时期,城镇建设不断加快,城市用地迅速扩张。与传统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应该与区域自然基础和生态环境格局相匹配,科学判别和保护城市空间增长的生态底线,引导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借助SPSS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铜陵市土地利用生态敏感性进行评价分析,得到综合生态敏感性评价分级图,并据此划定城市空间增长的刚性边界和弹性边界,提出相应的空间管制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琦  赵志平  韩煜  史娜娜  全占军  
以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指导区域土地利用模式,可以有效保障区域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论文利用GIS分析方法,选取高程、坡度、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状况、距风景名胜区距离、距水体距离、距道路距离、距居民点距离8个评价因子,对赞皇县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等级进行划分,结果表明,赞皇县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水平较高,土地利用适宜和较适宜区面积为506.23 km2,占总面积的61.2%;较不适宜区和不适宜区面积为194.42 km2,占总面积的23.5%。不适宜区和较不适宜区内工矿用地面积为0.9 km2,需要调整用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琦  赵志平  韩煜  史娜娜  全占军  
以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指导区域土地利用模式,可以有效保障区域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论文利用GIS分析方法,选取高程、坡度、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状况、距风景名胜区距离、距水体距离、距道路距离、距居民点距离8个评价因子,对赞皇县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等级进行划分,结果表明,赞皇县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水平较高,土地利用适宜和较适宜区面积为506.23 km~2,占总面积的61.2%;较不适宜区和不适宜区面积为194.42 km~2,占总面积的23.5%。不适宜区和较不适宜区内工矿用地面积为0.9 km~2,需要调整用地属性,一般适宜区内工矿用地面积为0.9 km~2,需要限制建设项目类别、规模和建设范围。赞皇县现有的非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是工业结构优化的重点。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仇恒佳  卞新民  
在RS和GIS支持下,通过对1984和2002年TM影像解译,分析了研究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并利用逐步回归方法研究了景观变化的人文驱动力。结果表明,研究区景观发生剧烈变化,特别是耕地向水域、城镇用地和其它非农建设用地转变迅速,其中耕地的减少占土地利用总减少面积的79.3%,建设用地和水域的增加分别占土地利用总增加量的63.5%和36.5%。城镇、工矿等人文景观斑块面积增大,并趋向集中;林地与耕地等自然、半自然景观类型斑块破碎度增加,分布趋于分散;耕地与城镇景观类型的斑块形状日趋复杂;耕地的突出优势变小,整体景观异质性程度上升。受区位和地形的影响,在苏州城区附近和东部平原区耕地流失强度较大,18...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