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71)
- 2023(12862)
- 2022(11012)
- 2021(9957)
- 2020(8587)
- 2019(19742)
- 2018(19373)
- 2017(37506)
- 2016(19792)
- 2015(22384)
- 2014(22410)
- 2013(22099)
- 2012(20259)
- 2011(18325)
- 2010(18237)
- 2009(16984)
- 2008(16355)
- 2007(14405)
- 2006(12402)
- 2005(10897)
- 学科
- 济(103959)
- 经济(103873)
- 管理(59093)
- 业(53222)
- 方法(44455)
- 企(43644)
- 企业(43644)
- 数学(39826)
- 数学方法(39383)
- 农(22937)
- 地方(22452)
- 财(22053)
- 中国(21473)
- 学(19546)
- 业经(19408)
- 环境(17185)
- 农业(15446)
- 贸(15145)
- 贸易(15140)
- 易(14622)
- 制(14570)
- 地方经济(14158)
- 和(14146)
- 务(13947)
- 财务(13904)
- 财务管理(13870)
- 企业财务(13154)
- 理论(12610)
- 划(12482)
- 融(12477)
- 机构
- 学院(290695)
- 大学(289124)
- 济(130584)
- 经济(128183)
- 管理(114651)
- 理学(99763)
- 理学院(98739)
- 管理学(97100)
- 管理学院(96571)
- 研究(95613)
- 中国(70995)
- 京(58515)
- 科学(57635)
- 财(55765)
- 所(47152)
- 财经(45642)
- 农(45301)
- 中心(44810)
- 研究所(43122)
- 业大(42282)
- 江(41833)
- 经济学(41430)
- 经(41380)
- 经济学院(37225)
- 北京(36091)
- 范(36022)
- 师范(35669)
- 农业(35540)
- 院(34177)
- 财经大学(33854)
- 基金
- 项目(198073)
- 科学(157328)
- 基金(145808)
- 研究(143320)
- 家(126415)
- 国家(125434)
- 科学基金(108915)
- 社会(93919)
- 社会科(89210)
- 社会科学(89185)
- 基金项目(77795)
- 省(77700)
- 自然(69995)
- 自然科(68319)
- 自然科学(68300)
- 自然科学基金(67061)
- 教育(65440)
- 划(64721)
- 资助(59284)
- 编号(56765)
- 重点(44814)
- 成果(44269)
- 部(44159)
- 发(43537)
- 创(41336)
- 国家社会(39517)
- 创新(38740)
- 科研(38465)
- 课题(38267)
- 教育部(38255)
- 期刊
- 济(141943)
- 经济(141943)
- 研究(81117)
- 中国(47539)
- 财(44128)
- 学报(42424)
- 管理(40430)
- 科学(39961)
- 农(39858)
- 大学(32479)
- 学学(31129)
- 农业(27133)
- 技术(26621)
- 经济研究(23786)
- 融(23042)
- 金融(23042)
- 财经(23027)
- 业经(22273)
- 教育(22063)
- 经(19880)
- 问题(18533)
- 技术经济(16388)
- 统计(16119)
- 策(14549)
- 业(14304)
- 商业(13890)
- 贸(13661)
- 资源(13614)
- 理论(13262)
- 决策(13134)
共检索到4128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谢园园 傅泽强
生态效率是度量循环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方法和理论研究热点。探讨了生态效率与循环经济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循环经济是以生态效率为目标的核心内涵,通过对生态效率概念模型的解析,构建了循环经济的生态效率度量模型,评定不同状态下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得出生态效率值越高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增长速度大于资源环境消耗速度的情况下,为高效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生态效率的基础上,将生态效率指标与循环经济评价相结合,构建较为独特的循环经济的生态效率度量模型,是对循环经济发展生态效率评价的进一步发展、补充和完善。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效率 模型 度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诸大建 邱寿丰
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我国未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但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度量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首先论述循环率并非循环经济的科学测度,然后在阐明循环经济的本质是提高稀缺性自然资本的生产率的基础上,指出循环经济的发展可以用生态效率指标来度量。最后评述了Seiji Hashimoto和Yuichi Moriguchi建议的描述社会物质代谢的六个指标,并根据这些指标在确定政策目标时应该具备的标准和计算这些指标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DMI、DPO和GDP的生态效率指标可以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科学度量指标。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效率 测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孜 鲁芳 彭怀生
文章在对省际循环经济效率用DEA方法评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并检验了影响循环经济效率的具体因素。研究发现,整体循环经济效率在近些年呈现波动式上升的趋势,东部地区循环经济效率最高且区内水平较为均衡,西部省份之间差异大,近些年来有明显增进。就全国而言,循环经济效率最低的有青海、宁夏、山西等省份。
关键词:
循环经济 DEA 影响因素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易文端 吴振先
水资源要素赋予经济增长“生态效率”内涵。循环利用、减量化是水资源循环经济效率的主要途径。水价调整,形成多元的供水价格体系以及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与价格约束机制,是建设节水型社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
水价调整 循环经济 生态效率 价格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史宝娟 许亚平 索贵彬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严重。为解决这一矛盾,经济学家提出要发展循环经济,具体到城市建设中就是要建设生态城市。文章从循环经济和生态城市的内在联系入手,探讨循环经济理念下建设生态城市的方法。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城市 城市规划 对策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琳彦 李晓丹 郭传银
为了真实地体现循环经济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特征,将循环经济分为经济发展和污染治理两个阶段,通过参数线性对偶方法构建双前沿面的网络包络模型,对2013—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循环经济效率进行测算,将其分解为经济发展效率和污染治理效率,并通过计算各要素的投影优化要素配置。研究发现:(1)经济发展效率最高,治理效率最低,循环经济效率介于二者之间。循环经济效率和污染治理效率东部地区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2)上海、广东和海南等省份的循环经济效率领先于其他地区,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海南和青海的经济发展效率表现优异,福建、广东、海南、云南和内蒙古等省份的污染治理效率相对较高。(3)山东、河南和云南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年末从业人员数改进程度居前三名,新疆、河南和河北的煤炭改进量最高。(4)北京治理投资显著冗余,山西在废气处理方面具有最大的改进空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琳彦 李晓丹 郭传银
为了真实地体现循环经济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特征,将循环经济分为经济发展和污染治理两个阶段,通过参数线性对偶方法构建双前沿面的网络包络模型,对2013—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循环经济效率进行测算,将其分解为经济发展效率和污染治理效率,并通过计算各要素的投影优化要素配置。研究发现:(1)经济发展效率最高,治理效率最低,循环经济效率介于二者之间。循环经济效率和污染治理效率东部地区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2)上海、广东和海南等省份的循环经济效率领先于其他地区,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海南和青海的经济发展效率表现优异,福建、广东、海南、云南和内蒙古等省份的污染治理效率相对较高。(3)山东、河南和云南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年末从业人员数改进程度居前三名,新疆、河南和河北的煤炭改进量最高。(4)北京治理投资显著冗余,山西在废气处理方面具有最大的改进空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斌 曹万林
绩效始终都是经济发展的最主要指标之一,循环经济发展也离不开对绩效的衡量。环境规制、地区差别对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循环经济绩效理论模型的分析发现,环境规制与循环经济绩效之间呈U型关系。进一步的实证结果分析表明:第一,基于生态创新视角下的循环经济绩效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发展不均衡。第二,政府的环境规制行为对中西部地区的循环经济绩效的U型影响在统计上是显著的。第三,工业企业的治理污染投资所形成的环境规制强度对东、中、西部地区U型影响在统计上是显著的。通过对实证结果的分析提出如下建议:东部地区需继续加强环境规制强度,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继续发挥政府环境规制的主导作用,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老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降低污染密集度,努力提高公民的受教育程度,以促进我国各地区循环经济绩效的提升。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生态创新 循环经济绩效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母爱英 王建超 严飞
本文在对首都圈生态产业发展条件和发展现状评估基础上,从循环经济视角,就构建首都圈关键种钢铁、制药、石化、煤炭、农业等生态产业链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培育首都圈生态产业链的可行性对策建议。
关键词:
首都圈 循环经济 生态产业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宜庆 陈林心 周小刚
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强化,绿色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生态效率的提升促进绿色发展。文章探讨了金融集聚、产业结构优化对生态效率的提升作用,运用空间计量方法检验了金融集聚、产业结构优化和生态效率的空间自相关性,建立空间计量模型。主要发现有:生态效率存在空间集聚效应,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金融集聚对生态效率的提升作用不大,暗示着需要加强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和环境保护力度;产业结构优化对生态效率提升作用明显,贡献度较高。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范正根 邓志康 齐亚伟
房地产业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构建SBM-Undesirable模型和GML指数模型分别测算中国房地产业生态效率及动态生产率,借助Tobit回归模型探究生态效率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我国房地产业生态效率在区域上呈现东部地区领先、中西部地区局部赶超态势,省域上呈现俱乐部收敛现象;(2)房地产业动态生产率由波动转为平稳,省域上房地产业生态发展增速存在差异;(3)经济发展水平、企业利益、居民住房消费能力、政府扶持力度及技术革新程度对房地产业生态效率具有促进作用,行业规模对房地产业生态效率具有抑制作用。基于上述结论,各地应注重改善房地产业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房地产业生产要素之间的流通,推动房地产业协调均衡发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新平
从生态伦理的视角看待循环经济,是基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辩证思维。这种思维会促使人们更加理性地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正确地认识到循环经济不是单纯的经济循环,而是一个在“人类—社会—生态”这三维复合系统整体循环下的经济循环系统,为更好地践行于循环经济实践拓展了新的理论思考空间。
关键词:
生态伦理 循环经济 公正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群钊 贾仁安 梁英培
本文在循环经济理论和现代农作制度理论的基础上设计了兰坡村“猪—沼—粮”循环经济生态系统,并利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对该系统进行了基模研究。研究表明,该系统的良性循环不仅可以达到“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问题的双赢,而且可以有效治理生猪规模养殖带来的二次污染问题。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系统动力学 二次污染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和成 伊金秀
近年的电力短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已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本文从效率角度研究了两个问题:地区单位产出能耗比较分析;基于电力投入的地区产出的DEA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西部地区的单位产出能耗较高,尤以西部地区最高,东部地区则较低;几乎所有地区的电力投入未能有效发挥其作用,以西部地区效率最低。这与我国经济发展伴随着能源高消耗的结论是一致的。因此,如何制订相应的政策以高效利用有限的资源,从而保证经济可持续和安全地发展是政府相关部门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
效率 投入产出 电力消耗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