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89)
- 2023(16646)
- 2022(13930)
- 2021(12942)
- 2020(10497)
- 2019(24172)
- 2018(23907)
- 2017(46019)
- 2016(24937)
- 2015(27932)
- 2014(27818)
- 2013(26949)
- 2012(24289)
- 2011(21607)
- 2010(21208)
- 2009(19101)
- 2008(18019)
- 2007(15343)
- 2006(13307)
- 2005(11363)
- 学科
- 济(98463)
- 经济(98367)
- 管理(72473)
- 业(66013)
- 企(54139)
- 企业(54139)
- 方法(46121)
- 数学(40272)
- 数学方法(39709)
- 农(27938)
- 中国(26536)
- 财(23106)
- 业经(22875)
- 学(22498)
- 地方(21397)
- 环境(19685)
- 农业(18872)
- 理论(16224)
- 和(16182)
- 贸(16038)
- 贸易(16029)
- 技术(15654)
- 制(15544)
- 易(15495)
- 划(15193)
- 务(14978)
- 财务(14894)
- 财务管理(14864)
- 企业财务(14083)
- 银(13625)
- 机构
- 大学(344488)
- 学院(343806)
- 管理(138500)
- 济(132908)
- 经济(130022)
- 理学(121438)
- 理学院(120076)
- 管理学(117592)
- 管理学院(116996)
- 研究(112718)
- 中国(81752)
- 京(73586)
- 科学(73017)
- 财(57791)
- 农(56234)
- 所(54917)
- 业大(54441)
- 中心(51708)
- 研究所(50863)
- 江(49103)
- 财经(47803)
- 范(46498)
- 师范(46030)
- 北京(45083)
- 农业(44045)
- 经(43742)
- 院(42089)
- 经济学(39551)
- 州(39538)
- 师范大学(37492)
- 基金
- 项目(250538)
- 科学(197977)
- 基金(182825)
- 研究(180267)
- 家(160092)
- 国家(158828)
- 科学基金(137650)
- 社会(114078)
- 社会科(108175)
- 社会科学(108145)
- 省(97976)
- 基金项目(97965)
- 自然(91129)
- 自然科(89007)
- 自然科学(88988)
- 自然科学基金(87325)
- 教育(82487)
- 划(82408)
- 资助(74011)
- 编号(72991)
- 成果(56713)
- 重点(56208)
- 部(54173)
- 发(53167)
- 创(51719)
- 课题(49488)
- 创新(48319)
- 科研(48087)
- 国家社会(47168)
- 教育部(46280)
- 期刊
- 济(138698)
- 经济(138698)
- 研究(93911)
- 中国(59605)
- 学报(56483)
- 科学(51911)
- 农(50613)
- 管理(49323)
- 大学(43062)
- 财(42501)
- 学学(40594)
- 教育(36171)
- 农业(35691)
- 技术(30853)
- 融(24385)
- 金融(24385)
- 业经(24104)
- 财经(21889)
- 经济研究(21670)
- 问题(18662)
- 经(18620)
- 业(18492)
- 图书(18231)
- 资源(17364)
- 科技(17360)
- 版(16628)
- 理论(15936)
- 技术经济(15911)
- 现代(15575)
- 实践(14776)
共检索到4780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申世广 刘小钊 范晨璟
从维持区域生态过程的完整性、预防生态系统退化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和保障区域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可持续性出发,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苏锡常都市圈为研究对象。以生态系统服务效益较大的林地和水域为生态绿化用地的扩张"源",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构建了苏锡常都市圈生态绿化用地的安全格局,以阻力因子的阻力值发生明显突变的点作为不同生态安全水平生态绿化用地的划分依据,最终获得高、中、低3种水平绿化用地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核、一带、五脉、十廊、多斑块"的多层次、多功能、网络化的苏锡常都市圈绿化系统布局结构。该研究为大尺度区域的绿化系统空间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整体解决跨多个行政区绿化系统规划的问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小钊 吴弋 张彧 陈京京
在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以都市圈为代表的跨行政区绿化空间不断被挤压和侵占,生态安全与城市发展面临的矛盾与冲突与日俱增。在当今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以苏锡常都市圈为例,在城乡绿化空间复合功能理念指导下,出于对区域发展矛盾和发展诉求的研判,提出了基于复合功能导向的都市圈绿化系统构建方法,并详细论述了优化山水格局、织补生态空间、耦合组群发展需求的绿化体系和完善典型空间绿化模式等构建策略与途径,旨在探索区域层面绿化系统规划的理论框架和技术方法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悦
苏锡常都市圈是改革开放后长江中下游城市化进程中最为迅速、城镇空间重塑最为明显的区域。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苏锡常都市圈经济发展正处于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构建良性发展的苏锡常都市圈高职院校双创生态系统是重要保障。但目前苏锡常都市圈高职双创系统存在高端创新要素不充分、创新平台资源共享不深入、创新运行机制保障不到位等问题,需要遵循借鉴主要创新模式、加强区域政策扶持、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拓展孵化机制、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的发展思路,实现创新主体错位发展、创新平台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同频共振。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范晨璟 田莉 申世广 周麟
景观指数是计量景观格局、定量化回顾区域土地变化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在传统的景观格局评价基础上,提出引入干扰度指数描述城镇与绿色生态空间相互干扰的强弱,以苏锡常都市圈为例,依据1990、1995、2000、2005、2010、2015年6期遥感影像分类数据,对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分析,重点对城镇与绿色生态空间景观格局干扰水平的变化过程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1) 1990—2015年间苏锡常都市圈建设用地快速扩张,规模增加了3313.93km~2,农田面积缩减了3585.21km~2,而以林地为主的绿色生态空间规模变化不大。2)25年间,研究区内景观多样性Shannon指数不断增加,破碎度NP指数先增加后减少;农田的优势度LPI指数不断降低,形状指数LSI不断上升;城镇景观的形状经历了规则—复杂—规则的过程,并较1990年呈现更加连片紧实的分布状态;林地的规模与形状LSI未发生较大变化,但是城镇对其的干扰度AI不断上升,人类活动对绿色生态空间干扰不断增强。3)上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来自城镇人口增加、经济发展。此外,研究认为干扰度指数的应用能很好地描述城镇对绿色生态空间的影响,本研究结论能够为苏锡常都市圈的城镇与生态绿化系统规划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明 顾康康 李咏
[目的]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优化城乡生态空间布局,对提升生态环境承载力、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方法]以宣城市为例,基于Arc GIS的空间叠加技术,通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识别主要生态源地,并采用最小累计阻力模型(MAC)选取生态战略点及生态廊道分布,构建出生态安全格局,进而对宣城市城乡生态空间布局进行优化。[结果](1)生态极重要和高度重要区域面积为918. 78km~2,占全区面积的35.53%;(2)生态源地的总面积为978.83km~2,占全区面积的37.85%;(3)选取的生态廊道多呈现出南北向的连接走向分布,但两点之间相互连接的空间网络化程度较低,且构建出生态高与较高安全区面积为921.70km~2,占宣城市区面积比重为35.65%;(4)优化并形成"绿核+水廊+绿廊"多层次、网络化的宣城市城乡生态空间结构,并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结论]可为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城市生态安全、优化城乡生态空间布局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汪淳 陈璐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基于快速交通、信息通讯网络及范围经济的新型城市集合形态———网络城市开始形成。网络城市指的是两个或更多的原先彼此独立、存在潜在功能互补的城市,借助快速高效的交通走廊和通讯设施连接起来、彼此合作形成的富有创造力的城市集合体。苏锡常城市群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城市群,存在建设网络城市的诉求和可能性。首先对网络城市的理论进行综述;然后阐述了建设苏锡常网络城市的战略意义,从城市功能整合、支撑体系建设、功能空间组织和协调规则构建4个方面对苏锡常网络城市布局进行了探讨;最后指出建设苏锡常网络城市是提升苏锡常城市群国际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守红
苏锡常,由苏州、无锡和常州三个都市区构成,是我国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江苏省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之一。苏锡常非农化和城市化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具备了都市圈的基本特征。改革开放以来,苏锡常中心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空间不断扩张,城市空间结构也发生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沿交通干线由团块状向带状转变,区域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则表现为两头小、中间大的格局。苏锡常都市圈属于多核心的网络状空间结构,包括3个中心城市、9个次级城市和7个城镇发展轴。经济的快速增长、产业结构的演进、大规模的开发区建设、乡村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行政区划调整等促进了苏锡常都市圈空间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
都市圈 城市化 空间发展 苏锡常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罗成书 周敏 钱苗
自行车骑行是旅游者体验目的地城市的重要方式,规划建设高效合理的自行车旅游慢行系统已经成为众多旅游城市共同面临的重要任务。以著名旅游城市杭州为对象,利用实地调查获得的数据和相关研究成果,从空间布局视角分析了杭州自行车旅游慢行系统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优化和完善自行车旅游慢行系统的对策。结果发现,目前杭州的自行车服务点与休闲旅游点的空间耦合度较低、与旅游流网络特征的协调性较差。最后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自行车旅游慢行系统 空间优化 杭州市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正 雷硕 温亚利
在2017年北京市五环路范围以内1052位受访市民的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多元Logit模型对市民的偏好进行了实证分析,探究了不同城市园林绿化布局方案与包括市民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市民化特征以及园林绿化特征在内的诸多因素之间的关联及影响关系,并就北京市民选择各种园林绿化布局方案的概率进行了估计。研究结果表明:⑴北京市民普遍偏好于以自然形态实施建设的园林绿化布局方式,而市民对于园林绿化的人为管护的需求同样客观存在;⑵市民的年龄越大、收入越高,每年在京居住月份越多、每年去公园次数和在公园支出越多,他们就越偏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斌 尹皓 阳勇
立足城市经济圈层分析,提出实现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的空间布局模式,即中心发散型、区域集中型和点轴联系型,各个模式都有相应的参与主体和参与模式。其实施要点主要包括:政府需承担起领路人的角色;农村职业院校建设是主线;企业和名校作为重要参与者,应强化与学校的合作;建立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城乡一体化 空间布局 圈层分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吉昌 田红娜
做强哈尔滨都市圈对于拉动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实现东北经济区振兴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优化都市圈产业布局,是做强哈尔滨都市圈的关键性环节。因此,研究哈尔滨都市圈的范围及其产业布局现状,弄清哈尔滨都市圈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优化哈尔滨都市圈产业布局应采取的对策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哈尔滨 都市圈 产业布局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云华 董千里
陆港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我国呈现出快速建设发展的趋势。我国陆港发展虽然只有十多年的时间,但已经在我国内陆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很大作用,目前各地规划建设已有近百家陆港。在当前陆港建设发展迅猛的背景下,文章拟从我国陆港发展布局的现状出发,基于各类文献及访谈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对各地陆港的实地调研,总结分析我国陆港空间布局现状、面临的形式及未来发展趋势,探索我国陆港空间布局的演化规律及深化方向,文章的研究结果有助于陆港经营主体更好地把握陆港未来空间演化规律,避免盲目建设,有效提升管
关键词:
陆港战略 港口布局 边境贸易 区域合作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邬跃 杨洋
对物流节点的概念、类别、形成过程及功能进行分析,指出区域物流节点是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基础,是物流作业、信息、资金等要素的聚集地。在科学构建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物流节点进行分类、排序、隶属分析,确定空间布局,最后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
区域物流节点 指标体系 空间布局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高素英 李能 张烨 王羽婵
优化空间布局对推动区域健康发展、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圈层经济理论为优化空间布局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鉴于此,运用ESDA方法和区域复杂网络模型,以河北省为实证对象,分析了区域间布局结构及其联系强度,对网络结构特征度量值进行了聚类分析。研究发现,区域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马太效应",区域网络呈现出无标度的"择优增长"特征,空间布局亟待优化;石家庄和唐山在区域复杂网络中具有良好的资源控制能力和重要地位,河北省可以优化为三大经济圈层,即环京津经济圈、冀中南经济圈和冀西北经济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