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97)
- 2023(16968)
- 2022(14662)
- 2021(13834)
- 2020(11516)
- 2019(26696)
- 2018(26337)
- 2017(50256)
- 2016(27152)
- 2015(30563)
- 2014(30342)
- 2013(29557)
- 2012(27133)
- 2011(24274)
- 2010(24032)
- 2009(21529)
- 2008(20825)
- 2007(17916)
- 2006(15677)
- 2005(12958)
- 学科
- 济(106827)
- 经济(106716)
- 管理(76727)
- 业(68019)
- 企(56229)
- 企业(56229)
- 方法(48526)
- 数学(41494)
- 数学方法(40873)
- 农(29048)
- 中国(29018)
- 学(26781)
- 地方(25550)
- 财(25177)
- 业经(23821)
- 环境(21637)
- 农业(19750)
- 理论(19629)
- 和(17743)
- 贸(17084)
- 贸易(17071)
- 易(16481)
- 制(16396)
- 划(16317)
- 务(16169)
- 技术(16124)
- 财务(16087)
- 财务管理(16058)
- 企业财务(15147)
- 教育(13983)
- 机构
- 大学(372442)
- 学院(372004)
- 管理(147521)
- 济(140191)
- 经济(136835)
- 理学(128139)
- 理学院(126630)
- 管理学(124198)
- 管理学院(123515)
- 研究(122502)
- 中国(89197)
- 京(80126)
- 科学(79228)
- 财(62719)
- 所(59615)
- 农(58805)
- 业大(56746)
- 中心(56684)
- 研究所(54844)
- 江(53906)
- 范(52628)
- 师范(52124)
- 财经(51015)
- 北京(50224)
- 经(46406)
- 院(46133)
- 农业(45815)
- 州(44314)
- 师范大学(42360)
- 经济学(41685)
- 基金
- 项目(264644)
- 科学(207666)
- 研究(192777)
- 基金(190456)
- 家(166339)
- 国家(164963)
- 科学基金(142289)
- 社会(120192)
- 社会科(113668)
- 社会科学(113640)
- 省(104136)
- 基金项目(102305)
- 自然(93802)
- 自然科(91467)
- 自然科学(91444)
- 自然科学基金(89718)
- 教育(88862)
- 划(87901)
- 编号(79443)
- 资助(77566)
- 成果(62645)
- 重点(59442)
- 部(57044)
- 发(56716)
- 创(54554)
- 课题(54367)
- 创新(50881)
- 科研(50607)
- 大学(49376)
- 国家社会(49070)
- 期刊
- 济(150355)
- 经济(150355)
- 研究(103942)
- 中国(69852)
- 学报(59587)
- 科学(54965)
- 农(52046)
- 管理(51506)
- 财(47412)
- 大学(45286)
- 教育(44973)
- 学学(42136)
- 农业(36480)
- 技术(33826)
- 业经(25680)
- 融(24783)
- 金融(24783)
- 财经(23151)
- 图书(23139)
- 经济研究(22766)
- 问题(20949)
- 经(19804)
- 资源(19638)
- 业(18840)
- 科技(18135)
- 版(17833)
- 技术经济(16625)
- 理论(16624)
- 现代(16221)
- 发(16082)
共检索到5310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金珊 陈可石 仝德 刘堃
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生态环境面临着城乡建设的巨大威胁。在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约束下,传统规划思路面临着转变的需要。本文以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为例,运用生态学方法,关注自然环境特征,提出了以生态功能区划为基础的城市用地规划,并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及保障措施。从而可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约束城乡建设行为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目的。
关键词:
生态学原理 城市用地规划 龙泉山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元豪 赖启福 林菲菲 严羽爽
提出将生态理念与RMP分析理论相结合的E-RMP视角,以福建省尤溪县、长泰县、连城县的生态旅游规划为例,从生态、资源、市场、产品的角度,对县域生态旅游规划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尤溪县、长泰县和连城县的生态旅游规划在资源分类方面、市场需求方面和产品定位方面均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理论依据薄弱、市场挖掘不充分、重点项目操作性差等;结合生态理念的E-RMP视角在分析生态旅游规划方面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科学性。建议以游客生态体验的角度提出规划编制单位,应注重资源的生态和空间特征评价、增强客源市场的绿色需求分析、提高产品的形象和功能设计。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宋智 余颖
山地型地貌占城市边缘地貌面积的比例达一半以上,对山地开发的研究是城市边缘规划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山地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和处于城乡交界区域所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使得它的开发有着比平原地区更高的难度。本文从歌乐山生态旅游产业带的规划实践出发,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对山地开发中存在的主要矛盾进行分析,着重研究水文单元和景观单元在开发项目选址和规划决策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卓 毛显强 李贞
在理解生态旅游涵义 ,综述当前生态旅游研究进展的基础上 ,本文探讨如何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建设和管理生态旅游 ,并以山西省平遥县为例 ,提出发展生态旅游的途径 ,即注重生态旅游区规划和景观生态设计、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生态工程、加强生态管理等措施 ,促使平遥县由农业大县转变为生态旅游大县。
关键词:
生态学原理 平遥县 生态旅游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吕永龙
分析了生态旅游产生的背景,认为生态旅游是旅游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条途径。阐述了生态旅游发展的社会、经济、技术和环境的一般政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的一般原则、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潜力与限制条件、生态旅游产业的结构与空间适宜性分布。
关键词:
生态旅游,生态规划,可持续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魏遐 唐伽拉
本文首先介绍了城市生态公园的概念和功能,分析了城市生态公园建设中发展旅游产业的必要性,探讨了我国城市生态公园旅游规划的一般目标、原则和基本步骤,并通过对温州生态园旅游规划的案例研究,详细阐述了我国城市生态公园旅游规划在发展定位、生态环境保护导则、产品设计和设施规划等方面不同于一般旅游规划的规划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
城市生态公园 旅游规划 旅游解说系统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斌 从佳琦
森林作为重要的林业资源,有着非常大的开发优势,尤其随着如今人们愈发追求精神生活品质,森林旅游事业发展势头也愈发迅猛。但在森林旅游开发过程中,森林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问题同样日益凸显。如何在森林环境资源承载力范围内做好景区规划设计工作,是开发人员需要重视的关键问题。本文结合由吴章文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森林旅游区环境资源评价研究》一书,以国内部分森林旅游景区为例,探讨其规划过程中所体现的生态学思想,为同类森林旅游区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文明 符全胜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絮飞
生态旅游作为可持续旅游的实现途径,日益得到理论和实践界的重视,开展生态旅游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要求。目前我国生态旅游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科学性和监督机制。切实保证以开发促进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保护,实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需要对生态旅游的开发和管理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生态旅游 规划与管理 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袁少军 孙增峰
文章讨论了生态一词的涵义及其变化,归纳生态系统与城市的异同点,讨论了生态学原理与城市规划的结合,包括生态学原理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当前存在的问题,今后的改进方向等,最后对长株潭规划生态环境专题研究案例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生态 生态学 城市规划 生态环境专题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曾武灵 汪克夷 李珊珊
游客的重游对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顾客满意理论的滨海生态旅游区游客重游意愿的理论模型,并以大连、青岛等北方滨海城市的游客为样本进行实证。最终验证了游客满意、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景区形象以及过去行为是影响游客重游意愿的主要因素,同时过去行为、服务品质通过游客满意和态度,景区形象、滨海生态旅游认知通过态度间接影响游客重游意愿,并针对分析结果对滨海生态旅游区的发展和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意见,最后讨论了研究展望。
关键词:
滨海生态旅游 重游意愿 实证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雄燕
乡村生态旅游是以乡村原始自然生态及人文景观为基础的认知自然、体验自然的旅游活动。乡村生态旅游的规划一般需遵循生态保护、多方参与、生态设计及自然和谐等原则,通过开发调查、开发潜力评估、功能分区、旅游容量估算、景观设计及服务设施设计等程序来确定功能分区、景观结构、服务设施及社区参与等相关内容的生态设计,从而达到发展乡村经济与乡村社会生态保护的目的。
关键词:
乡村 生态旅游 规划 程序 生态设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