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03)
- 2023(11200)
- 2022(9640)
- 2021(9093)
- 2020(7608)
- 2019(17164)
- 2018(17106)
- 2017(33717)
- 2016(17788)
- 2015(19774)
- 2014(19249)
- 2013(18662)
- 2012(16645)
- 2011(14798)
- 2010(14690)
- 2009(13267)
- 2008(12365)
- 2007(10492)
- 2006(9197)
- 2005(7681)
- 学科
- 济(71676)
- 经济(71606)
- 管理(48813)
- 业(45618)
- 方法(35595)
- 企(35027)
- 企业(35027)
- 数学(32687)
- 数学方法(32288)
- 中国(21958)
- 农(21329)
- 财(17868)
- 环境(15320)
- 业经(14685)
- 地方(14071)
- 农业(13945)
- 贸(13894)
- 贸易(13888)
- 易(13559)
- 学(12840)
- 制(12727)
- 银(10985)
- 银行(10962)
- 务(10669)
- 财务(10636)
- 财务管理(10611)
- 行(10526)
- 划(10504)
- 和(10436)
- 发(10422)
- 机构
- 学院(246547)
- 大学(245007)
- 济(104135)
- 经济(102163)
- 管理(98144)
- 理学(86165)
- 理学院(85217)
- 管理学(83780)
- 管理学院(83319)
- 研究(78187)
- 中国(58232)
- 京(50263)
- 财(47104)
- 科学(46875)
- 财经(38928)
- 所(37125)
- 农(37099)
- 中心(36553)
- 业大(36449)
- 经(35535)
- 江(34151)
- 研究所(33954)
- 经济学(32678)
- 范(32051)
- 师范(31757)
- 北京(30746)
- 经济学院(29907)
- 财经大学(29300)
- 农业(29032)
- 院(28884)
- 基金
- 项目(174535)
- 科学(139606)
- 基金(129436)
- 研究(127166)
- 家(112568)
- 国家(111696)
- 科学基金(97351)
- 社会(83604)
- 社会科(79514)
- 社会科学(79494)
- 基金项目(69980)
- 省(67639)
- 自然(62824)
- 自然科(61317)
- 自然科学(61302)
- 自然科学基金(60177)
- 教育(58525)
- 划(57103)
- 资助(51413)
- 编号(50986)
- 重点(39241)
- 部(38880)
- 成果(38502)
- 发(38024)
- 创(36480)
- 国家社会(35496)
- 创新(34190)
- 课题(33869)
- 教育部(33764)
- 科研(33744)
- 期刊
- 济(106275)
- 经济(106275)
- 研究(68603)
- 中国(38674)
- 学报(34373)
- 科学(34314)
- 管理(33524)
- 财(33403)
- 农(32678)
- 大学(27191)
- 学学(25989)
- 农业(22869)
- 技术(20861)
- 教育(20355)
- 融(19789)
- 金融(19789)
- 业经(19145)
- 财经(18166)
- 经济研究(17198)
- 经(15602)
- 问题(15482)
- 资源(12503)
- 统计(12275)
- 理论(11874)
- 商业(11726)
- 贸(11524)
- 技术经济(11514)
- 现代(11203)
- 策(11134)
- 业(11061)
共检索到3382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义勇 刘卫斌
以"六普"分县人口数为基础,通过预景的研究方法,模拟无生态约束和有生态约束两种情景下,未来我国城镇人口的空间格局。认为到2032年左右,我国人口将达到最高峰,全国总人口大约14.7亿人。届时中国城镇化也将接近尾声,城镇化率约为70%,全国城镇总人口共约10.3亿,比2010年增加3.6亿。据模拟,2032年左右,无生态因素约束下,东部地区城镇人口增速更快,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城镇人口占全国总城镇人口的比例分别为50.2%、28.7%、21.0%。生态因素约束下,城镇人口由西部、中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进一步集聚,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三个区域城镇人口比2010年分别增长64.9%、47.9%、36.7...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吴晓勤 高冰松 郑军
城镇人口的分布受到资源环境条件的重要影响,通过深入分析不同区域资源环境的特征和约束条件,综合考虑新形势下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目标要求,通过科学预判,制定差别化的城镇化发展分区策略,引导城镇人口在省域范围内的合理分布,将促进快速发展背景下的安徽省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并对其他资源环境约束地区的城镇化策略的制定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资源环境 约束 城镇人口 分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姜芊孜 王佳妍 丁蔚 崔东旭
基于“以水定城”的规划理念,以东平县为研究区,通过划定水生态红线并将其作为约束条件,采用多目标土地利用优化模型和PLUS模型进行城镇用地增长预景模拟;通过对比分析多情景下城镇发展趋势,发现城水矛盾突出的关键区域,最终选出最优方案进行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适宜进行城镇开发的面积为389.52km~2,占县域面积的29.09%;水生态空间红线划定区域面积为499.88km~2,占县域面积的37.33%。(2)在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延续现状的情景下设置水生态空间红线,到2040年三种情景下水体面积分别增加了8.16km~2、3.46km~2、8.27km~2,对比发现水城矛盾问题突出的区域主要位于州城街道、八里湾、大安山村等地。(3)以红线约束下的延续现状情景为基础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未来城镇建设用地主要位于东平湖北部、中心城区东部等地。研究验证了将水生态安全红线作为约束条件纳入PLUS模型的可行性,为“以水定城”理念下县域国土空间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与发展建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钟少颖
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1988年,城市人口的增长主要是取决于新增城市数目和原有城市市辖区面积的扩张,到1989~1998年,城市聚集经济、城市市辖区面积变动、和外商直接投资成为影响城市人口增长的最重要的三个因素,1999~2008年,已经进入了一个多种因素共同推动城市人口增长的新时期。总的来看,影响中国城市人口增长既有经济因素,又有诸多的行政和政策因素,譬如控制大城市的人口规模的户籍制度、不同时期不同的区域发展战略等。从发展趋势的角度看,经济因素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而政策和行政因素的效能在不断降低。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钊 杨山 刘帅宾
人口空间分异研究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便捷准确地获取城镇人口全局和局域的空间信息,对于合理制定区域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在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和人口数据之间的定量关联基础上,模拟出格网尺度上江苏省2012年人口密度,采用人口集中指数、空间变差函数识别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并探讨区别于行政单元尺度的人口格局形成机理。区域层面,江苏省人口空间分异呈现苏北地区"低密度点状"分布,苏南、苏中为"高密度面状"分布并存格局。城镇层面,江苏省人口空间分布结构具有4种类型,H-H型地区人口各向差异性最强,网格单元内随机变异最小;H-L型人口各向差异性最小,网格单元内随机变异较大;L-L...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瑀 刘建国 暴婕
利用2009年、2014年建制镇数据,研究京津冀县域小城镇人口分布特征,分析县域小城镇人口分布与土地、经济的空间均衡性,探讨县域小城镇人口空间格局演化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京津冀县域小城镇人口密度西北低,东南高;小城镇人口主要集中在京津唐廊四市交界地区与冀中南山麓平原、中部平原地区;小城镇人口增速较快的县域沿铁路沿线分布。京津廊地区是小城镇人口持续的热点区,2014年石家庄、保定取代了邯郸、邢台成为新的小城镇人口热点区,西北部山区与滨海地区共同构成小城镇人口倒U型冷点区,与热点区形成核心—外围空间结构。京津冀县域小城镇人口、土地、经济空间分布不均衡,西北部地区经济水平低且土地极化严重。小城镇人口和经济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地区,人口与经济重心相互偏离,人均经济水平存在地区差异。京津冀小城镇人口空间格局演化主要受自然因素、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影响,自然因素奠定了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而经济因素则对人口空间格局进行了重塑,政策因素对人口的流动有明显的导向作用。
关键词:
小城镇 人口分布 空间格局 京津冀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尹上岗 杨山 李在军
生态城镇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文明理念的具体实践。以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为研究区域,构建区域生态城镇化指标体系,测度2000—2018年生态城镇化的发展水平,探究生态城镇化指数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生态城镇化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高值区逐渐在浙江集聚,低值区在江苏北部和安徽北部集中,各城市生态城镇化指数差距逐渐缩小,区域生态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2)长三角地区生态城镇化水平的空间自相关性逐渐增强,其空间演化具有较强的变动性、依赖性和整合性,变动性自西至东逐渐减弱,依赖性自西北至东南逐渐增强。(3)财政投入水平、城乡收入差距、工业发展水平、土地投资强度、人口密集程度和科技发展水平对长三角地区生态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依次降低,在众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各城市生态城镇化水平逐渐趋同。加强区域生态一体化建设,提高区域生态城镇化水平,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尹文耀
城镇是城市网络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试图通过辽宁城镇人口和经济发展制约因素的分析,就人口城市化过程中如何形成合理的城市网络,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俊良 彭艳
本文认为我国小城镇人口规模呈现出总人口规模太小、内部城乡人口结构不合理、地域差异大规模偏低等特点;进而指出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建制镇标准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完全转移、乡镇企业布局太分散、管理制度的限制等;最后提出修订设镇标准扩大镇域规模、打破乡镇企业的社区特征促进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立足体系全局规划城镇人口规模、推进制度改革等措施。
关键词:
小城镇 人口规模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周一星,史育龙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始终用市镇的行政地域概念代替城镇实体地域概念来区分城乡。由于市镇设置标准和行政范围的多变,我国城镇人口的统计口径也频繁变化。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城镇人口采用市镇行政辖区的总人口。大跃进时期城镇数量猛增,市镇郊区扩大,城镇人口增长过猛,随即在1964年的第二次人口普查时,城镇人口改用市镇行政辖区内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玮
确立合理的城镇人口统计口径,是一切有关城镇问题研究的基础。我国虽然几次调整城镇人口的统计口径,但是仍存在明显的不完善之处,急需尽快解决。 一、目前的城镇人口统计口径所存在的偏差 目前我国统计部门对城镇人口的统计口径有两个: 1.市镇总人口。是指市镇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常住人口。其中对市带县的大中城市,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燕 谢长青
本文利用2004年的数据,通过建立成本收益模型,分析小城镇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测算出我国小城镇人口规模达5万时,经济效益最优,规模净效益最大。基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城镇规模过小,经济效益不高的现实,提出今后小城镇发展应采取各种政策措施,扩大小城镇对人口和产业的吸引力,以推动人口规模的扩大,增强其规模经济效益。
关键词:
小城镇 城镇规模 成本收益模型 人口规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丽君 何镜如 王哲
收集1997—2007年相关数据资料,在提出相关假设的基础上,逐步剥离影响旅游发展的因素,测定城镇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城镇旅游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10~14岁和25~44岁人口在城镇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呈下降趋势,45~64岁和65岁及以上的人口在城镇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225~44岁及45~64岁人口是城镇旅游消费的主力,人均旅游花费、出游率和出游量较高,旅游花费贡献率和出游量贡献率较大;3城镇人口数量增长、城镇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城镇旅游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在所有促进城镇旅游发展的因素中,城镇人口数量增长与城镇人口年龄结构同时变化对城镇旅游花费增长的总影响在33%~42%,对城镇出游量增长的总影响在27%~50%,但对出游量增长的影响有减弱的趋势;4城镇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城镇旅游发展的影响较小,在所有影响城镇旅游发展的因素中,城镇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城镇旅游花费的影响在1.2%以下,对城镇出游量的影响在3.2%以下,构建相关模型,揭示各年龄阶段人口变化对城镇旅游发展的边际贡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段成荣 邹湘江
我国城镇人口历史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达到51.27%,但这一社会结构历史性转变的背后却存在城镇化水平虚高的问题。如果将城镇人口总数扣除被迫城镇化且生活困难的失地农民,以及未享受市民待遇的流动人口,我国真实的城镇化水平约为41.6%。同时,城镇人口过半以后也面临诸多挑战:整个社会没有建立起顺应城市社会形态的价值体系;对于城镇的作用以及应该怎样发展城市缺乏清醒认识;城市管理对城镇化发展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城市常住居民享有平等的市民待遇任重而道远。因此,应对城镇化挑战,提升城镇化质量的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城市化的作用和实质,遵循城市发展的自身规律以及积极探索建设顺应城市社会形态的文化体系。
关键词:
城镇化 城镇人口 农村人口 城镇化质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金英红 周云
分析了小城镇人口构成成分、人户分离、城乡两栖、就业压力、人口素质、人口老龄化严重等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