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33)
- 2023(19502)
- 2022(16204)
- 2021(15040)
- 2020(12222)
- 2019(28115)
- 2018(27775)
- 2017(52887)
- 2016(28945)
- 2015(32441)
- 2014(32429)
- 2013(31439)
- 2012(28836)
- 2011(25943)
- 2010(25938)
- 2009(23414)
- 2008(22618)
- 2007(19860)
- 2006(17549)
- 2005(15609)
- 学科
- 济(120479)
- 经济(120359)
- 管理(80056)
- 业(77042)
- 企(63478)
- 企业(63478)
- 方法(48565)
- 数学(41660)
- 数学方法(41094)
- 中国(35420)
- 农(34961)
- 地方(31044)
- 业经(30643)
- 财(26923)
- 学(26366)
- 农业(23873)
- 制(21475)
- 环境(20938)
- 贸(20280)
- 贸易(20263)
- 易(19555)
- 理论(19364)
- 和(18908)
- 银(18637)
- 银行(18592)
- 技术(18561)
- 融(18063)
- 金融(18059)
- 行(17815)
- 发(17581)
- 机构
- 学院(402031)
- 大学(400515)
- 济(157719)
- 管理(156143)
- 经济(154234)
- 研究(139075)
- 理学(134337)
- 理学院(132763)
- 管理学(130258)
- 管理学院(129539)
- 中国(103283)
- 科学(87917)
- 京(86938)
- 财(71442)
- 所(69614)
- 农(67806)
- 研究所(63664)
- 江(63213)
- 中心(63036)
- 业大(61348)
- 财经(56780)
- 范(55916)
- 师范(55328)
- 北京(54594)
- 农业(52629)
- 经(51630)
- 院(51507)
- 州(49297)
- 经济学(46636)
- 师范大学(44719)
- 基金
- 项目(278490)
- 科学(218972)
- 研究(204243)
- 基金(199771)
- 家(174801)
- 国家(173291)
- 科学基金(148634)
- 社会(127762)
- 社会科(120905)
- 社会科学(120872)
- 省(110321)
- 基金项目(105904)
- 自然(96427)
- 自然科(94087)
- 自然科学(94063)
- 教育(93817)
- 划(92622)
- 自然科学基金(92303)
- 编号(84100)
- 资助(80951)
- 成果(67353)
- 重点(63295)
- 发(62892)
- 部(60158)
- 课题(58643)
- 创(57600)
- 创新(53729)
- 科研(52876)
- 国家社会(52253)
- 教育部(51219)
- 期刊
- 济(178601)
- 经济(178601)
- 研究(118018)
- 中国(81074)
- 学报(65002)
- 农(62368)
- 科学(60225)
- 管理(58481)
- 财(53444)
- 教育(49770)
- 大学(49429)
- 学学(46417)
- 农业(43227)
- 技术(36872)
- 融(35756)
- 金融(35756)
- 业经(31645)
- 经济研究(27564)
- 财经(27271)
- 问题(23610)
- 经(23329)
- 业(22312)
- 图书(21795)
- 资源(19950)
- 科技(19744)
- 版(19054)
- 技术经济(18884)
- 现代(18406)
- 理论(18365)
- 商业(17800)
共检索到5979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於倩 李洪山 王花 姜洪云
分析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生态环境压力和黑龙江国有林区在现代化发展中的生态地位,重点探讨了黑龙江国有林区现代化发展的特殊路径,提出黑龙江国有林区现代化发展应以发展林区生态经济为基础,以保护、修复和提升林区生态功能为重点,建立和完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以谋求林区合理物质需求和生态需求"双赢"为目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现代化发展道路。
关键词:
区域现代化 国有林区 生态功能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长胜 冯仲科
为了使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纳入量化过程,该文首先确定出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根据社会--经济--资源--自然复合系统的原理构造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结构,然后建立了3个层次、4个系统、13个指标要素的黑龙江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对黑龙江国有林区36个林业局进行了计算,根据综合指数评价指数的大小分为非可持续、基本可持续和可持续3类.其中10个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9个处于非持续发展状态,17个处于基本可持续发展状态.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杜钰玮 万志芳
通过归纳法与演绎法概述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转型状况,并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对影响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转型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外部政策环境、技术水平是推动林业产业转型的关键性因素;外部政策环境与技术水平对国有林区林业产业转型呈现正向影响作用,而市场化程度却呈现负向影响作用;包容性转型路径与差异化转型路径是黑龙江省国有林区选择的新型林业产业转型路径。因此,为了实现新型林业产业转型路径,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应提升林业产业竞争力、坚持执行林业政策、提升林业开放性合作等。
关键词:
林业产业 国有林区 转型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凤霞 王杜春
文章以黑龙江省水稻生产为例,以实际调研数据,通过Logit模型对农户选择稻米质量安全技术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了农户小规模经营下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机制与路径选择。提出在现有农户小规模经营下,必须加强产业化建设,促进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创新;进一步落实粮食补贴制度,走"以工补农"道路;加强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与推广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高锡鹏 万志芳
文章将产业梯度系数引入林业产业发展研究中,根据20102015年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统计数据分析了林区林业产业的产业梯度水平现状、产业梯度系数变动的原因,借助产业梯度系数显现特征,分析了林区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结合宏观经济领域产业转移现实问题以及为促进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自身的发展,提出适合林区发展的产业转移建议,进而为促进林区产业协调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高锡鹏 万志芳
文章将产业梯度系数引入林业产业发展研究中,根据2010~2015年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统计数据分析了林区林业产业的产业梯度水平现状、产业梯度系数变动的原因,借助产业梯度系数显现特征,分析了林区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结合宏观经济领域产业转移现实问题以及为促进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自身的发展,提出适合林区发展的产业转移建议,进而为促进林区产业协调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琦 万志芳 温薇
以黑龙江国有林区为研究对象,基于DEA方法对黑龙江国有林区的生态效率进行核算。鉴于黑龙江国有林区的特殊性,选取经济类指标林业总产值作为产出指标,资源类指标万元林业总产值能耗、在册职工人数、环境类指标工业废水、废气、固废作为投入指标,应用DEAP Version软件的核算结果显示:牡丹江和伊春林管局达到了生态效率技术有效,而合江和松花江林管局没有达到生态效率技术有效,为了实现黑龙江国有林区生态效率均达到有效状态,通过清洁能源使用、减少加工企业数量和区域间资源共享三个方面来提升黑龙江国有林区的生态效率。
关键词:
DEA 国有林区 生态效率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静 李崎
文章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将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与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社会保障实际情况相结合,从社会保障的管理主体责任、资金短缺、覆盖项目与最低生活保障4个方面,提出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社会保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国有林区 社会保障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静 李崎
文章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将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与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社会保障实际情况相结合,从社会保障的管理主体责任、资金短缺、覆盖项目与最低生活保障4个方面,提出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社会保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国有林区 社会保障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温薇 田国双
进入21世纪以来,黑龙江省经济的高速发展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恶化,随着国家天保一期、二期工程的有效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停止商业性采伐政策的出台,为保护生态环境,提升生态效益,跨区域生态补偿作为生态环境治理的有效手段,被逐渐关注。如何建立合理的生态功能区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博弈视角研究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的现状和生态补偿的主客体,探求各级政府间的利益冲突关系,寻找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路径,以推动黑龙江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工作的更好开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生态功能区 跨区域 生态补偿 协调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温薇 田国双
进入21世纪以来,黑龙江省经济的高速发展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恶化,随着国家天保一期、二期工程的有效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停止商业性采伐政策的出台,为保护生态环境,提升生态效益,跨区域生态补偿作为生态环境治理的有效手段,被逐渐关注。如何建立合理的生态功能区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博弈视角研究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的现状和生态补偿的主客体,探求各级政府间的利益冲突关系,寻找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路径,以推动黑龙江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工作的更好开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生态功能区 跨区域 生态补偿 协调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彩平 祖立娇
首先结合黑龙江国有林区的具体情况,设计出一套评价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收集整理的实际统计数据,应用因子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子系统的权重;然后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低碳经济复合系统的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黑龙江国有林区低碳经济水平整体具有上升趋势,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最后,提出调整产业结构、增强森林的碳汇功能、加强低碳经济宣传力度等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低碳经济 指标体系 因子分析 层次分析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梅子侠 孙鸽
随着国家把大小兴安岭确定为"国家级限制开发区"和"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区",林区粗放单一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滞后的经济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林区经济要走出困境持续发展,必须创新思维方式、发展方式和管理方式,必须走生态化发展道路,做到"三个坚持"。坚持发展理念上生态为本,发展方式上生态为先,发展保障上生态为重,牢固建立生态化价值目标导向,不断夯实生态化物质基础,健全和完善生态化管理监督机制。
关键词:
新常态 林区 生态化思维 经济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玉芳 郭娟 周妹 李珏 赵明鑫
基于2000~2015年林下经济发展与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了林下经济发展指标与国有林区经济转型之间的VAR模型,运用Eviews 6.0检验了林下经济发展与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协整关系,分析了林下经济发展指标与国有林区经济转型之间的动态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在2000~2015年期间,林下经济发展与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林下经济发展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林下经济发展中的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业对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贡献度最大,非木质林产品加工制造业的贡献度次之。因此,建议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在短期内可以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中的林下旅游与休闲服务业和非木质林产品加工制造业等对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具有较大贡献度的林下产业,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进行"内涵式发展",合理利用和发展对国有林区经济转型贡献度较小的林下经济中的其他行业,在助力经济转型时大力引进先进的技术和大量有用的人才。
关键词:
林下经济 经济转型 贡献度 VAR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