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06)
- 2023(18050)
- 2022(15545)
- 2021(14542)
- 2020(12227)
- 2019(27748)
- 2018(27460)
- 2017(52708)
- 2016(28752)
- 2015(32505)
- 2014(31915)
- 2013(30915)
- 2012(28021)
- 2011(25153)
- 2010(25128)
- 2009(23084)
- 2008(22390)
- 2007(19695)
- 2006(17226)
- 2005(14847)
- 学科
- 济(107041)
- 经济(106892)
- 管理(88112)
- 业(79926)
- 企(68267)
- 企业(68267)
- 方法(49568)
- 数学(42091)
- 数学方法(41483)
- 财(30282)
- 农(29253)
- 中国(28421)
- 业经(25599)
- 学(25118)
- 制(23856)
- 地方(21180)
- 技术(20584)
- 理论(20384)
- 环境(19828)
- 农业(19234)
- 务(19101)
- 财务(19017)
- 财务管理(18973)
- 和(17986)
- 企业财务(17967)
- 贸(17864)
- 贸易(17855)
- 银(17831)
- 银行(17773)
- 易(17328)
- 机构
- 学院(397408)
- 大学(397184)
- 管理(156898)
- 济(152170)
- 经济(148775)
- 理学(135933)
- 理学院(134383)
- 管理学(131844)
- 管理学院(131105)
- 研究(129996)
- 中国(96466)
- 京(84107)
- 科学(82328)
- 财(72865)
- 所(64027)
- 农(63674)
- 业大(60131)
- 中心(59542)
- 研究所(58504)
- 江(58471)
- 财经(57972)
- 范(53218)
- 经(52658)
- 师范(52634)
- 北京(52438)
- 农业(49724)
- 院(48345)
- 州(47267)
- 经济学(45723)
- 技术(43301)
- 基金
- 项目(277958)
- 科学(218839)
- 研究(202937)
- 基金(201035)
- 家(175532)
- 国家(174081)
- 科学基金(150083)
- 社会(127661)
- 社会科(120908)
- 社会科学(120879)
- 省(109882)
- 基金项目(106833)
- 自然(97881)
- 自然科(95560)
- 自然科学(95531)
- 自然科学基金(93789)
- 教育(93739)
- 划(91888)
- 编号(82481)
- 资助(82097)
- 成果(66347)
- 重点(62185)
- 部(60548)
- 创(58967)
- 发(58768)
- 课题(57143)
- 创新(55106)
- 科研(53094)
- 国家社会(52450)
- 制(52410)
- 期刊
- 济(165014)
- 经济(165014)
- 研究(112124)
- 中国(76444)
- 学报(64734)
- 科学(58669)
- 管理(57964)
- 农(57308)
- 财(56740)
- 大学(49413)
- 学学(46596)
- 教育(46271)
- 农业(39455)
- 技术(35315)
- 融(31852)
- 金融(31852)
- 业经(28235)
- 财经(27798)
- 经济研究(25556)
- 经(23763)
- 问题(21202)
- 业(20269)
- 科技(20128)
- 图书(19786)
- 版(19382)
- 理论(18274)
- 技术经济(17951)
- 资源(17223)
- 现代(16997)
- 商业(16917)
共检索到5728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旸 沈涵
在旅游新型业态体系构建和政策规制的发展过程中,会产生某种生态内生化的趋势,它是伴随着旅游传统产业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旅游产业生命周期的可持续循环而实现的,因此从本质上说旅游新业态的发展是一种基于生态内生化的业态创新。
关键词:
生态内生化 旅游新业态 政策规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芬
在实践领域,旅游产业生态化的企业运作根本动因在于对成本的约束,因此,对生态环境进行内生化的成本核算处理是旅游企业实施生态化的基本判据。本文首先研究将人类劳动向生态系统延伸而形成的生态经济价值理论,建立旅游生态环境成本与旅游生态经济价值的对应关系,将生态环境成本与经济价值、人类劳动关系结合起来,从而为建立生态环境成本内生化模型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以外部成本效应理论为研究起点,论证并分析出通过税费手段摊派外部环境成本的缺陷,建立了旅游产业生态化过程中环境成本低代价内生化应用模型;最后,根据产权理论,总结出政府为旅游产业生态化的战略发展进行必要干预和调控的具体思路。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翟向坤
《乡村旅游新业态研究》一书由浙江大学出版社于2019年4月出版,王昆欣、张苗萤合著。中国旅游协会教育分会副会长、浙江省旅游教育研究会会长,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王昆欣教授长期从事旅游教育与旅游科学研究工作,在旅游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基金项目10余项,在旅游产业发展问题研究上较为权威。随着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和市场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传统型乡村旅游营业形态已无法满足众多旅游者的需要。书中指出,乡村旅游新业态是乡村旅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春宇
回顾中国旅游业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这一对博弈主体之间关系及行为的变化深刻地影响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与演化历程。而现有旅游制度研究当中大多以未明晰的"政府"主体与微观主体之间的二元博弈分析则存在着理论缺陷,它忽视了我国"地方政府"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博弈主体在与"中央政府"、"微观主体"之间进行动态博弈与旅游制度设计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基于上述认识,文章以地方政府经营旅游业原动力为出发点,分析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及其制度演变历程,从时空角度动态审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这一对利益主体博弈关系的演化过程、展示其关系的演化轨迹、逻辑内涵与实质,并基于此初步提出构建旅游地多元博弈模型...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人龙 董亚娟
针对目前旅游新业态驱动机制研究的薄弱环节,从旅游供给、旅游需求、社会环境三个方面相结合的视角,采用系统归纳的方法,构建旅游新业态的驱动机制概念模型,深入剖析旅游新业态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旅游新业态是在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是由旅游需求方面的拉力、旅游供给方面的推力和社会环境方面的助力联合驱动下产生和发展的。
关键词:
旅游 旅游新业态 驱动机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陈秋华 李欠强
将质量管理理论应用于生态旅游景区,从四个方面构建了生态旅游景区质量管理体系框架。首先在组织准备上,要求建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与质量培训机制;其次,提出了四个步骤的质量策划与六个方面的质量控制;第三,ISO质量与环境一体化管理体系为生态旅游景区提供质量保证;最后,通过对游客满意度的测评对质量管理水平进行评价,并为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关键词:
生态旅游 质量管理 景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玲强 李罕梁 赵晟楠
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近年来西藏旅游迅猛发展,为了在经济、社会、环境效应方面寻找平衡点,生态旅游认证成为积极有效的手段和工具。目前中国的非政府组织还很不发达,特别在偏远的西部地区,因此,政府在生态旅游认证体系的初期构建中起到主导作用。运用DEMATEL(意志决定和评价实验法),对西藏构建生态旅游认证过程中已经和将会遇到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确定了政府部门在推行生态旅游认证制度中的职责,以期能对政府部门确定在建立生态旅游认证制度中的职能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生态旅游 认证 意志决定和评价实验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志平 孙显超 郑文斌
目前传统旅游统计方法已无法满足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要求,而基于移动通信大数据的旅游统计新方法在应用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文章分别从大数据旅游统计体系的基础理论、大数据处理规范和统计模型构建三个方面,探究了基于移动通信大数据的旅游统计体系优化方案,并给出了建立旅游统计的大数据处理规范,构建有机统一的多级大数据旅游统计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
旅游统计 移动通信大数据 优化决策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金林
文章分析了绿色文明的兴起对生态旅游的需要,阐述了生态旅游绿色营销体系的三个方 面构成要素,即树立绿色营销理念、制定绿色营销战略、实施绿色营销策略。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绿色营销 体系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秋华 赖启福
从目前旅游区投资效益评价现状、旅游资源与生态旅游的本质要求、“三大效益”的内在逻辑关系等方面阐述生态旅游区投资效益的界定;从评价对象、评价阶段化、动态分析等方面对评价的前提与条件进行分析;以专家组、当地主管部门、社区居民、旅游企业、生态旅游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群体作为评价主体,构建生态旅游区投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个子系统相应的指标要素、评价标准与得分,评价的方法与原则,评价结果的分析方法等;介绍了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概况,对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投资效益进行整体地综合评价,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生态旅游区 投资效益 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杰 严金明 邱卉
研究目的:试图建立一套完整的生态旅游用地分类体系,以规范生态旅游用地发展,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为编制生态旅游用地专项规划打下基础。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对比分析法,梳理历次土地利用分类中有关生态旅游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系统的生态旅游用地分类体系。研究结果:构建了一套包含3个大类、10个二级类、26个三级类的生态旅游用地分类体系,而且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及土地规划用途分类体系做了较好衔接。研究结论:建立与土地利用规划及相关规划衔接的,能适应生态旅游发展的生态旅游用地分类体系十分必要,而且可行。
关键词:
土地规划 分类体系 生态旅游用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倩
近年来,我国生态旅游开发广泛,2009年是我国的生态旅游年,生态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方向,但是不合理的开发使我国的生态旅游资源遭到严重破坏。面对方兴未艾的生态旅游市场,我国缺乏相应的立法规制和立法衔接。因此,尽快形成生态旅游法律体系,使生态旅游的发展有法可依,才能确保我国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对构建我国生态旅游立法体系作了总体思考,主要包括:构建我国生态旅游立法体系的必要性、我国生态旅游立法体系的整体框架以及我国生态旅游立法体系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立法体系 总体思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海霞 张旭亮
受全球资源与环境保护思潮影响,我国出现了一系列由多行业主管部门参与管理的国家级保护区,这些国家级标签地大多被培育成地方旅游业的核心吸引物。而国家级旅游资源的自然垄断性和资源不可分割特征引起的市场失灵需要政府通过旅游规制手段进行调节。从旅游市场化和资源保护的价值选择视角看,我国的国家级保护区体系的旅游规制已是必然,通过对各类国家级标签的旅游规制现状的分析与问题诊断提出国家级保护区体系的旅游规制方案则是首要之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新南 孙斐
本文探讨了高职旅游类项目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及实践模式,并提出应重视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及职业素质等核心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高职教育 项目课程 课程体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悦铮 李鹏升 黄丹
海岛旅游是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科学评价与规划海岛旅游资源有助于改善海岛旅游质量、提升海岛综合效益。目前,国内关于海岛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的研究较少,缺乏统一、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论文在参考现有的国内外海岛旅游评价体系研究的基础上,遵循科学性、综合性等准则,构建符合中国海岛特点的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层次58个指标,从旅游资源条件、区域条件、区位特征三个方面对海岛旅游资源进行系统地测量,同时给出相应指标的评价标准,并通过制定评分等级标准与确定评价指标权重以及建立综合评价模型,使评价体系在海岛旅游资源定量评价中具有可操作性。希冀构建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海岛旅游资源评价体系为我国海...
关键词:
旅游资源 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 海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