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64)
2023(15554)
2022(13606)
2021(12760)
2020(10625)
2019(24607)
2018(24307)
2017(46897)
2016(25432)
2015(28391)
2014(28210)
2013(27489)
2012(25061)
2011(22340)
2010(22022)
2009(19810)
2008(18798)
2007(15704)
2006(13426)
2005(11237)
作者
(70026)
(58372)
(57516)
(55068)
(36954)
(27985)
(26391)
(22952)
(22203)
(20386)
(19937)
(19308)
(18332)
(18128)
(17950)
(17386)
(17345)
(17189)
(16599)
(16350)
(14172)
(13881)
(13810)
(13263)
(12931)
(12829)
(12766)
(12654)
(11543)
(11541)
学科
(99152)
经济(99046)
管理(70448)
(63289)
(51777)
企业(51777)
方法(45810)
数学(40283)
数学方法(39725)
(26850)
中国(26001)
地方(23567)
(22884)
(21996)
业经(21392)
环境(18557)
农业(18222)
(16982)
贸易(16973)
(16423)
理论(16406)
(15826)
技术(14872)
(14857)
(14659)
财务(14590)
财务管理(14558)
(14350)
企业财务(13698)
(12569)
机构
大学(344765)
学院(343959)
管理(137829)
(132438)
经济(129424)
理学(120612)
理学院(119225)
管理学(116981)
管理学院(116353)
研究(113739)
中国(81748)
(73088)
科学(72567)
(57704)
(55304)
(53082)
业大(52426)
中心(52059)
研究所(51118)
(48391)
师范(47960)
(47613)
财经(47534)
北京(45671)
(43372)
(42652)
农业(41527)
(39769)
经济学(39332)
师范大学(39223)
基金
项目(249622)
科学(196271)
研究(182308)
基金(180372)
(157102)
国家(155822)
科学基金(134565)
社会(113972)
社会科(107809)
社会科学(107782)
(97412)
基金项目(97202)
自然(88704)
自然科(86538)
自然科学(86515)
自然科学基金(84863)
教育(83724)
(82601)
编号(75172)
资助(73130)
成果(58843)
重点(55864)
(54215)
(53493)
(51567)
课题(50920)
创新(48102)
科研(47687)
大学(46661)
教育部(46528)
期刊
(138627)
经济(138627)
研究(97388)
中国(58618)
学报(53657)
科学(50070)
管理(47543)
(47316)
(42606)
大学(41069)
教育(39587)
学学(38460)
农业(33432)
技术(30113)
(24194)
金融(24194)
业经(23822)
经济研究(21784)
财经(21436)
问题(19549)
图书(18575)
(18286)
资源(18282)
(17215)
科技(16904)
(15975)
理论(15877)
技术经济(15332)
现代(15278)
(15035)
共检索到4807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可石  刘轩宇  
河流往往是城市形态及其文化的起源地,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滨河区作为城市景观、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逐渐成为城市建设中的重点改造区域。文章就我国城市滨河区景观改造中存在的问题,以美国圣安东尼奥河改造为例,探讨以修复生态系统为前提的城市滨河区景观改造,并从游憩系统、土地利用及文脉延续等角度,对我国现代城市中的滨河区景观改造提出建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加仙  罗璐娇  顾晨璐  
可教性是人类所特有的。人类相对较长的青春期和人脑惊人的可塑性是人类可教性的基础。但是由于缺乏可靠的动物模型、脑科学实验中运用少量样本进行研究而获得的研究成果与运用于大规模教育活动的适应性等问题,使得教与学的研究中存在着严重的偏差。目前人们对学习脑的研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对教学脑却研究得很少。因此,科学的教育呼唤教学脑的研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鑫  吴丹子  李倞  王向荣  
【目的】城市滨河景观视觉质量对城市滨河景观品质和城市空间品质有重要的影响。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筛选对城市滨河绿道视觉感知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并通过视觉感知量化处理,实现智能化分析滨河景观,是未来滨河景观的发展趋势。【方法】基于深度学习算法,模拟人的视觉感知,训练一套用于城市滨河绿道景观的图像语义分割模型,并建立一套可量化的视觉景观指标体系。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挖掘各项量化的景观特征与视觉感知之间的关系。最后,以北京二环水系为例,分析视觉感知下的景观特征,总结关于滨河绿道景观视觉感知提升的策略。【结果】(1)训练出的城市滨河绿道图像语义分割模型达到了0.93的准确率;(2)回归模型的结果显示,在10项指标(绿视率(GVI)、蓝色视野指数(BVI)、驳岸硬质度(HRI)、滨河建筑密度(RBD)、桥梁可视度(BV)、干扰因素指数(IFI)、滨河自然开阔度(WO)、滨水围护度(WG)、道路宽广度(RWI)、乔灌草比率(RTG))体系中,有5项对视觉感知的影响作用显著,分别为GVI、WO、BVI、IFI和RTG,其中GVI、WO与视觉感知呈正相关,其余3项呈负相关;(3)北京二环水系绿视率北部高于南部,WO与BVI呈较为均质的状态,IFI整体较低,RTG呈现按河道划分的特征;(4)当提升视觉感知效果时,可重点从影响显著的5项指标出发,根据影响作用的强弱进行权衡。【结论】本文为研究城市滨河景观提供了一种基于图像语义分割的测度方法,为人本视角的大规模滨河绿道景观的量化分析提供更多可能。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卢新潮  徐苏宁  刘羿伯  赵欣  
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滨河区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威胁,尤其在我国北方寒地城市。以哈尔滨马家沟滨河区为例,通过田野调查及生态图底分析,发现其存在水体污染严重、径流量不足、生物多样性丧失、气候防护性差、缓冲绿带破碎化等问题。为此,本文立足于滨河区环境、社会和产业综合协调发展的目标,提出了生态导向下的寒地滨河区规划策略,从恢复河流自然岸线、划定滨河区生态红线、连接河流与周边绿地斑块、构建地区雨洪调蓄系统、增强气候防护设计、控制周边土地开发、贯通滨河区开放空间7方面探讨了规划思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可石  杨天翼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与不断进步,人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逐渐对生态效应、居住环境开始加以重视。城市河流作为城市内重要的景观生态元素,如今成为景观规划、城市设计关注的热点。文章以韩国清溪川改造为例,针对中国城市河流改造整治及景观设计的不足加以阐述,对如何实现城市内河流的改造整治,并进行合理的景观设计进行了探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聪惠  成玉宁  
城市重度污染场地由于具有毒性大、位置深、易于扩散等特征,对其进行修复与改造是目前实践中的一大难题。目前我国尚无针对城市重度污染场地修复改造的专门机制,因此在借鉴美国城市重度污染场地治理项目"超级基金"相关实践基础上,首先解析了城市重度污染场地的判定方法以及修复改造中的挑战,其次从绿化种植、工程技术和设计维护三方面探讨了修复改造的景观策略,最后从目标建构、策略生成和方案比选三个方面对修复改造三大发展方向展开讨论。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晓梅  王列  
河道景观是新型的集旅游度假、金融服务、休闲娱乐和商业贸易等为一体的聚集中心,是城市典型的综合性基础设施。河道改造应该遵循生态、绿色和经济的设计理念。当前的河道改造缺少系统性、科学性,以及地域文化可识别性和生物多样性,而倾向于工程性和概念化。因此,地域性河道景观应该更加注重公众的参与性、设计系统化、文化传承性,强化区域的文化性、景观性和延续性。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吴京婷  吴晓华  汪天瑜  徐斌  
【目的】具有千年历史的杭州上塘河正遭遇活力不足的困境。探讨杭州上塘河滨河景观带活力特征,可为激活运河城市滨河景观带空间活力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上塘河一级缓冲区内的8个样地[城北体育公园(A_1)、东新门广场(A_2)、永丰公园(A_3)、望宸公园(A_4)、水陆院遗址(A_5)、千桃园(A_6)、天都公园(A_7)、西洋桥公园(A_8)]景观空间为研究对象,采用行为注记法对上塘河滨河景观带进行了活力特征调查,采用聚类分析和核密度估算法(KDE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从人群维度来看,人群多元化指标从大到小依次为A_3、A_6、A_1、A_7、A_5、A_2、A_8、A_4,行为多样性从大到小依次为A_6、A_7、A_5、A_2、A_1、A_8、A_3、A_4,主要原因是A_3、A_6水岸空间多元复合,历史文化遗址、景观性设施等吸引人们开展自发性活动。(2)从时间维度来看,人群活动的波动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A_6、A_7、A_2、A_5、A_3、A_1、A_8、A_4,活动时长大于30 min的人数从多到少依次为A_6、A_1、A_8、A_2、A_3、A_7、A_5、A_4。主要原因为A_6、A_1内有滨河夜景、文化活动和完善的配套设施能延长人群驻留时间。(3)从空间维度来看,活动强度从大到小依次为A_6、A_1、A_3、A_7、A_2、A_5、A_8、A_4,单位时间段的人群聚集密度从高到低依次为A_1、A_2、A_6、A_3、A_5、A_7、A_8、A_4。主要原因是人群空间分布会受到空间边界、空间活动面积、空间围合感、周边用地性质、周边人口密度等多因素影响。【结论】营建复合滨河景观,促进空间多元功能融合,挖掘山水、人文景源,增设景观装置小品,完善基础配套设施,营造活力水岸夜景,举办文化互动活动,是提升上塘河滨河景观带活力的有效措施。图6表2参20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林晓青  
以安东尼绘本馆为代表的儿童图书馆以互联网为平台、以图书导读和亲子活动为特色,在儿童阅读领域开创了颇具特色的现代图书馆服务模式,培养了儿童的自主阅读能力,有效地弥补了公共图书馆和家庭藏书在儿童绘本方面的不足,树立了儿童图书馆的品牌形象。安东尼绘本馆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进一步改善服务模式、加强交流合作与馆员培训。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宇凡  尹得举  
随着城市发展的加快,旧路会出现交通混乱、人口过多、绿地减少、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目前,旧路绿化景观多采用行列式种植,道路绿化景观品种单一,忽视生态系统和植物的自然规律。文章基于生态理念的绿化景观原则,强调"因地制宜"原则、"物种多样性"原则和"生态位"原则,以西安市长鸣路改扩建绿化景观设计为对象,分析现状,提出规划构思,即生态理念的道路绿地景观规划包括生态环境、景观、以人为本等内容,其作用的发挥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应注重规划的整体性、可持续性和可操作性,建设布局科学、配置合理、结构完整的生态型道路绿化景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肖湘东  易秋丽  马建武  许可  李晓策  刘莹莹  
苏州古城区河网密布,水源丰富,在水景观环境日益严重的今天,通过评估水质后改造水景,实现生态建设,以服务自然服务社会。现以苏州古城区水系中桃花坞第二直河南北方向河段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调研与分析,对该处进行初步的水环境评价,再根据自然生态、文化传承与人的需求原则,进行后期的景观改造,达到改善环境,服务当地居民的目的。还通过对这一地区民生、民情以及环境现状的调查,结合古往今来桃花坞地区的历史渊源,对这一地区中沿桃花坞河及内城河一带进行生态、经济、人文3个方面的改造尝试,希望能从河道景观改造出发,对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民生活状况起到一定的改善和提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新佳  宋飏  吕扬  王士君  
随着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产业中心向郊区的搬离,城市中心遗留下大量可能存在污染的城市棕地。棕地重建对于缓解环境压力、缓和城市用地紧张、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刺激经济增长等产生诸多有益作用。目前我国棕地改造方法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其景观改造缺少对生态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文化、景观的整体把握。文章提出"生态,景观,文化"三位一体的景观设计理念,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修复棕地的生态环境,应用景观美学理论重构棕地的视觉景观形象,应用社会行为学与设计学理论塑造地方人文精神和历史文化。生态修复是基础,景观重构是表象,文化塑造是内涵,三者相互依存、有机结合构成一个完整的棕地景观改造系统。以长春拖拉机厂为实际案例,以"三位一体"理念为改造方法,构建城市棕地改造程序,塑造地块内生态、景观、文化要素为一体的城市棕地新景观,旨在为城市棕地景观改造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燕  张帅  陈淑晶  
以戚墅堰机车厂为例,从设计实践出发探索了大运河畔常州工业遗存改造设计的方法。设计着重体现工业风貌,并从商业发展、文化传承、环境修复3个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构想,欲通过该方案,使戚墅堰机车厂遗址的保护与利用达到多元化、特色化发展。旨在探索大运河畔城市工业遗产在改造和更新过程中如何得到更好的保护与发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齐玉婷  龙岳林  孙虹  李艳  吴菲  
乡村小河流是一种极具开发和利用价值的景观资源。四季田园项目设计者将一条曲折的小河改造成为具有生产、游览、休闲、观光功能的景观带,并且保留了原有的灌溉与泄洪功能。该景观改造设计突出自然生态的理念,合理利用原有地形,采用微地形处理,就地实现土方平衡,创造生物多样性的立地环境。植物种植上选用既观花又观果的果树品种作为主调树种,选用常绿果树作基调树种,选用多样的地被植物和水生植物作配调植物。依地形的起伏变化设置游道和休闲亲水设施,从而充分发挥小河流景观的多种功能。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杨南昌  
安东尼·凯利(Anthony E.Kelly)博士是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的教育和人力发展学院教授、教育技术项目主席,曾长期担任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专家,多家正式、非正式学习研究机构和教育与人力资源部项目经理。他还担任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客座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客座教授。多种工作角色与经验使得凯利教授在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上都取得了较高成就,是2009-2010年度"富尔布赖特新世纪学者计划(NCS)"的获得者。他还受聘为《教育研究者》、《教育心理学研究者》、《教育技术研究与进展》、《学习科学杂志》等多家重要国际学术期刊的编辑委员会成员或评论员。凯利教授学术研究领域广泛,目前主要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