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24)
2023(13349)
2022(11758)
2021(11021)
2020(9132)
2019(21266)
2018(20992)
2017(40808)
2016(21907)
2015(24611)
2014(24317)
2013(23761)
2012(21485)
2011(19093)
2010(18686)
2009(16755)
2008(15686)
2007(13114)
2006(11154)
2005(9130)
作者
(60924)
(50929)
(50105)
(47989)
(32270)
(24483)
(22828)
(20172)
(19425)
(17781)
(17545)
(16988)
(15978)
(15725)
(15660)
(15282)
(15250)
(15053)
(14524)
(14339)
(12509)
(12110)
(12079)
(11607)
(11283)
(11261)
(11074)
(11004)
(10160)
(10065)
学科
(84445)
经济(84354)
管理(63415)
(58288)
(48136)
企业(48136)
方法(42986)
数学(37859)
数学方法(37339)
(23785)
(20667)
中国(20149)
(19881)
业经(18666)
地方(17312)
环境(17148)
农业(15944)
(14374)
贸易(14370)
(14301)
理论(14012)
(13939)
技术(13861)
(13641)
财务(13573)
财务管理(13546)
(12985)
企业财务(12842)
(12673)
(10751)
机构
大学(300726)
学院(300353)
管理(124686)
(115270)
经济(112805)
理学(109866)
理学院(108678)
管理学(106608)
管理学院(106089)
研究(94730)
中国(68206)
(62550)
科学(61561)
(50029)
(48249)
业大(48214)
(45637)
中心(44005)
研究所(42387)
财经(41806)
(40716)
(39630)
师范(39270)
北京(38510)
(38319)
农业(37821)
(35395)
经济学(34172)
(33434)
经济管理(32255)
基金
项目(222248)
科学(175061)
基金(162246)
研究(160500)
(141681)
国家(140474)
科学基金(121746)
社会(100707)
社会科(95412)
社会科学(95385)
基金项目(87360)
(86850)
自然(81105)
自然科(79121)
自然科学(79100)
自然科学基金(77640)
教育(73631)
(72835)
资助(66241)
编号(65586)
成果(50363)
重点(49489)
(48557)
(46665)
(46138)
课题(43692)
创新(43045)
科研(42970)
教育部(41642)
大学(41470)
期刊
(116178)
经济(116178)
研究(79633)
中国(49132)
学报(48918)
科学(45145)
(42809)
管理(42283)
大学(37487)
(36717)
学学(35563)
农业(30462)
教育(30340)
技术(26190)
业经(20665)
(19389)
金融(19389)
财经(19017)
经济研究(17735)
(16071)
资源(15995)
图书(15600)
科技(15467)
问题(15404)
(15104)
(14456)
理论(14382)
技术经济(13817)
实践(13460)
(13460)
共检索到4063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梅  言迎  罗军  
近年来洞庭湖湿地季节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水质型缺水问题日渐突出,直接威胁到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分析认为,目前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态等级为中等并有向差等级演化的趋势,必须确保最小生态需水量.采用水量平衡法可以初步估算其最小生态需水量为2.68×108m3,而且将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永宏  李峰  陈心胜  
从湿地水文的角度对典型通江湖泊——洞庭湖3个时期的最小生态需水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974和1988年的最小生态水位均为24m,而1998年为24.6m;(2)1974、1988和1998年的最小生态蓄水量分别为21.06×108、18.04×108和18.80×108 m3;(3)1974~1987、1988~1997和1998~2007年的最小出湖生态需水量的平均值分别为3 396、3 379和4 717m3/s,最小入湖生态需水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 657、2 704和3 745m3/s。可见,随着洞庭湖的演变,1974年最小生态水位比1998年大幅减少,最小生态蓄水量明显增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鸿翔  朱永卫  查胡飞  郭文献  
水位是湖泊湿地水文情势和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指标,如何确定适宜生态水位阈值是确保湖泊湿地健康的关键。以东洞庭湖城陵矶站和鹿角站突变前水位过程(1959~1978年逐日水位资料)为基准期,采用RVA法、年内展布法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建立了东洞庭湖适宜生态水位过程。结果表明:(1)RVA法计算逐月生态水位阈值的波动范围均值是2.18 m,而年内展布法计算逐月生态水位阈值的波动范围均值是5.12 m,水位波动较大,对于东洞庭湖适宜生态水位来说,RVA法计算生态水位的波动范围更有利于维持湿地植物群落健康和生物多样性;(2)受湖底高程影响,鹿角站的高低水位发生时间会比城陵矶站提前15 d左右,而高低水位的历时和波动范围以及动植物敏感期(3~6月)的平均水位变化速率并未有显著差别;(3)水位变异后(2003~2016年),东洞庭湖水位大部时间处于生态水位阈值内,只需要对不满足生态水位的消落期采取调整措施,鹿角站和城陵矶站年均水位差距减少0.46 m,洞庭湖的水动力系统减弱,给洞庭湖生态健康带来了消极的负面影响。研究可为东洞庭湖生态水位和三峡及上游电站联合调度提供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庄大昌  欧维新  丁登山  
洞庭湖湿地生态服务功能退化制约了湖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退田还湖”是恢复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主要手段;以洞庭湖退田还湖区湿地恢复为例,综合运用资源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评估了退田还湖区湿地恢复后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量,得出了退田还湖后所产生的生态经济效益。只有恢复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好洞庭湖区湿地资源,才能实现洞庭湖区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湖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廖丹霞  谢谦  杨波  
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以洞庭湖湿地为研究区,利用决策树分类模型提取洞庭湖湿地的景观类型。以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为基础,结合洞庭湖湿地的特点,综合压力、状态、响应3个方面来选取评价指标,建立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利用GIS技术评价分析洞庭湖湿地在1987至2013年间6个不同时期的生态系统健康演变情况。结果表明: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在2003年以前处于下降趋势,此后湿地健康状况逐步回升;而外界压力对湿地健康状态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时滞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任唤麟  谭海霞  刘勋  
生态体验旅游是应时而生的新型旅游,西洞庭湖湿地自然与人文生态资源丰富而具特色,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积淀。基于生态体验旅游内涵探讨、生态资源特点分析、旅游开发价值估算与开发条件ASEB栅格分析,结合旅游开发现状,认为西洞庭湖湿地具有开发生态体验旅游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西洞庭湖湿地生态体验旅游开发模式:(1)塑造鲜明的生态体验主题;(2)设计可深度参与的体验活动形式;(3)生态体验与历史文化体验相结合;(4)建设富于体验差异的产品与目标市场;(5)保持湿地的原生态体验功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董明辉  朱有志  庄大昌  
洞庭湖区湿地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三大湿地资源集中地之一 ,在其特殊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长期共同作用下 ,形成了独特的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景观、明显的碟形盆地带状地貌、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极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构成该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主要因素 ,又呈东、南、西三大片分布 ,且各具特色 ;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特殊性。几乎涵盖亚热带内陆所有湿地类型造就了该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围湖造田人工围垦、工业废水农药污染、乱捕乱猎人类干扰导致了该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系统的脆弱性。治理对策为 :退田还湖 ,确保自然湿地生态系统面积 ,科学解决“田湖之争” ,复还湿地生态系统。标本兼治 ,力争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新荣  吴忠才  
湿地保护与生态农业发展一直是理论和实践中众人关注的问题。那么,既要保护好湿地,又要合理开发湿地生态资源,就必须科学设计合理的湿地保护生态农业模式,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洞庭湖区为例,按照种植型、养殖型和综合型研究基于湿地保护的生态农业模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邓学建  米小其  牛艳东  周毅  任巍  李剑志  
本文利用路线调查法对栽培速生杨的沅江江渚头垸和保持原始湿地环境的汉寿青山垸进行了鸟类资源调查。调查发现栽培杨树林后鸟类群落结构发生了改变,湿地鸟类物种数量减少,森林鸟类比例增加(达62%)。鸟类密度和多样性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杨树林中鸟类群落结构单调,其中森林类型鸟类仅占洞庭湖区森林类型鸟类的24.1%.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邓正苗  谢永宏  陈心胜  李峰  邹业爱  侯志勇  李旭  曾静  李波  
洞庭湖流域包含众多河流、沼泽、湖泊以及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生物多样性保育等方面具有巨大的生态服务价值。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人为干扰,洞庭湖流域湿地退化严重,针对洞庭湖流域不同类型湿地开展生态修复已成为当前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大需求。本文从洞庭湖流域的湿地概况、退化现状和原因出发,总结了洞庭湖流域湿地生态修复的关键技术,包括水环境修复技术、水文修复技术、生境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和土壤修复技术;提出了洞庭湖流域湿地生态修复的一般修复模式,即环境评价——目标制定——规划编制——修复实施——管理维护——反馈调节,最终形成持续稳定、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最后,通过洞庭湖流域四种典型湿地类型(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的生态修复案例分析,提出了对应的生态修复模式。未来应从不同类型湿地的退化过程及机理、流域尺度下的湿地生态修复、小微湿地建设、生态修复后的生态监测与适应性管理等方面加强研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庄大昌  
在实地调查和试验的基础上,依据资源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针对洞庭湖湿地资源的特点,对洞庭湖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直接利用价值和间接利用价值进行了货币化评估,由此得出洞庭湖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80.72亿元;其中调蓄洪水的价值为37.12亿元,占45.99%;研究结果表明,洞庭湖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主要表现在调蓄洪水、供水和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价值。因此,只有合理开发洞庭湖湿地资源,保护好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环境,才能实现洞庭湖区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湖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潘明麒  于秀波  
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就是为了构建人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体系。文章基于洞庭湖湿地利用与保护的现状和面临的威胁,从生态系统管理的角度,首先提出了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原则,包括整体性、分区分类管理、保护与发展共存以及参与性共管等原则,接着分别从机构与体制创新、立法与执法、编制中长期总体规划、促进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和共管、加快湿地产业开发、巩固退田还湖等生态恢复工程、加强洞庭湖湿地生态与环境建设以及先进经验的示范与推广等方面提出了洞庭湖湿地合理利用的生态系统管理策略选择,并给出了洞庭湖湿地生态与环境评估指标的定义及其定量化方法,为其他类似区域的湿地生态系统管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惠良  刘红峰  
【目的】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是提供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保障,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价值。科学评价和测量洞庭湖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目的在于提高洞庭湖南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促进对洞庭湖湿地的保护和修复等系统性科学问题。【方法】运用Hoel和Sterner的经济评价和测算模型,通过分析贴现率和边际价格变化来研究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价值,并综合研究替代弹性、边际效用弹性两者对边际价格和贴现率变化过程的影响及其综合效应,从而揭示出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所蕴含的巨大经济社会价值,并测算出相对准确的价值度。【结果】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曲线呈现出先增长、后下降、再上升的变化发展趋势,总经济价值为人均21 457.8元;同样,不同参数条件的价值评估结果影响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相关决策,贴现率和边际价格变化有其综合影响,收入边际效用弹性和替代弹性的取值对价值评估结果影响较大,但是不会影响总体发展趋势及相对测算价值。【结论】提高洞庭湖湿地生物多样性功能的恢复速率、加强对洞庭湖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对于保持洞庭湖区及湖南省经济较快稳健发展、提高社会福祉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谭支良  
由于洞庭湖区的生态安全在长江中下游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战略地位,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省长周强于2007年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湖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尽快完成组织《洞庭湖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的编制工作。目前,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长沙办公室和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洞庭湖湿地国际研究中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新荣  付红卫  
目前,洞庭湖区湿地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湿地保护、水文水质、生物多样性、血吸虫病感染、农业经济发展等方面,均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系统工程建设的理论与方法对加快洞庭湖区湿地生态农业发展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基于系统工程的视角,我们应从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三个角度来发展该地区湿地生态农业,以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