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70)
- 2023(13383)
- 2022(11526)
- 2021(10849)
- 2020(9026)
- 2019(20301)
- 2018(20226)
- 2017(38468)
- 2016(20810)
- 2015(22756)
- 2014(22382)
- 2013(21311)
- 2012(18806)
- 2011(16630)
- 2010(16414)
- 2009(14779)
- 2008(13933)
- 2007(11713)
- 2006(9805)
- 2005(8219)
- 学科
- 济(75438)
- 经济(75354)
- 管理(61338)
- 业(55319)
- 企(46797)
- 企业(46797)
- 方法(37757)
- 数学(33120)
- 数学方法(32612)
- 财(22077)
- 农(20723)
- 中国(19387)
- 业经(16819)
- 学(16307)
- 环境(15064)
- 务(14994)
- 财务(14946)
- 财务管理(14910)
- 理论(14264)
- 企业财务(14149)
- 地方(14056)
- 贸(13866)
- 贸易(13860)
- 农业(13733)
- 制(13731)
- 易(13455)
- 和(12496)
- 技术(12249)
- 划(12052)
- 银(11320)
- 机构
- 学院(272239)
- 大学(267584)
- 管理(105718)
- 济(104320)
- 经济(102050)
- 理学(92378)
- 理学院(91333)
- 管理学(89463)
- 管理学院(88953)
- 研究(82827)
- 中国(61946)
- 京(54184)
- 科学(51982)
- 财(49117)
- 农(41259)
- 业大(39993)
- 中心(39970)
- 财经(39927)
- 江(39865)
- 所(39583)
- 经(36435)
- 研究所(36072)
- 范(35938)
- 师范(35566)
- 北京(32800)
- 州(32298)
- 农业(32183)
- 经济学(32178)
- 院(31281)
- 技术(30249)
- 基金
- 项目(192093)
- 科学(152465)
- 研究(141128)
- 基金(139707)
- 家(121581)
- 国家(120554)
- 科学基金(105072)
- 社会(89658)
- 社会科(84947)
- 社会科学(84932)
- 省(76419)
- 基金项目(74120)
- 自然(68706)
- 自然科(67123)
- 自然科学(67107)
- 教育(66940)
- 自然科学基金(65869)
- 划(64130)
- 编号(57869)
- 资助(56310)
- 成果(44633)
- 重点(43444)
- 部(42007)
- 创(41007)
- 发(40831)
- 课题(39362)
- 创新(38157)
- 科研(37498)
- 国家社会(37107)
- 大学(36588)
- 期刊
- 济(108940)
- 经济(108940)
- 研究(72852)
- 中国(49535)
- 学报(41021)
- 财(40449)
- 管理(38318)
- 科学(38100)
- 农(36455)
- 教育(32754)
- 大学(31764)
- 学学(29980)
- 技术(25314)
- 农业(25148)
- 融(21048)
- 金融(21048)
- 业经(20283)
- 财经(18952)
- 经济研究(17421)
- 经(16301)
- 问题(14102)
- 版(13544)
- 业(13361)
- 财会(13262)
- 商业(12608)
- 科技(12413)
- 图书(12275)
- 资源(12272)
- 统计(11916)
- 技术经济(11886)
共检索到3816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颖芳 张彦芝
本文从供需关系入手,分析了"无限需求"的原因和误区以及传统供需关系的演变和局限性,并由此引出了符合生态文明的生态供需关系,提出了基于新的生态需求特征、生态供需关系及双循环生态供需过程研究下的"有限规划"理念和现实意义,以及"4C"原则——控制原则(CONTROL)、平衡原则(COUNTERBANLANCE)、协同原则(COOROPERATION)、循环原则(CIRCULATION)在"有限规划"理念下的具体运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董金柱 林大鹏
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我国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三规"在具体实施进程中存在规划标准不统一、规划内容交叉、规划布局难以有效融合等问题。研究从促进规划实施的角度,提出了现实条件下促进"三规"有机衔接的原则、目标、机制框架及有关政策措施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彤玥
近年来弹性城市理论和方法兴起。通过对国内外弹性城市空间规划和总体规划研究与实践的梳理,总结不足:一方面目前"弹性"概念在规划中的运用缺乏明确的定义方式,而是一种通用的涵盖性术语;另一方面缺乏系统地从弹性城市理论层面出发的规划框架构建。基于弹性城市"多元化与创新、自学习、自组织、冗余性、人力和社会资本"等特征原则,初步构建弹性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总体规划框架,尝试提出弹性城市发展目标、建设用地选择、土地利用和基础设施规划策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彤玥
近年来弹性城市理论和方法兴起。通过对国内外弹性城市空间规划和总体规划研究与实践的梳理,总结不足:一方面目前"弹性"概念在规划中的运用缺乏明确的定义方式,而是一种通用的涵盖性术语;另一方面缺乏系统地从弹性城市理论层面出发的规划框架构建。基于弹性城市"多元化与创新、自学习、自组织、冗余性、人力和社会资本"等特征原则,初步构建弹性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总体规划框架,尝试提出弹性城市发展目标、建设用地选择、土地利用和基础设施规划策略。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杨帆 向枝远 杨奕 王泉力 李艺
生态修复是海岸带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韧性理念中有关规划—吸收—恢复—适应的演化规律对于海岸带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沙化较为典型的海南木兰湾海岸带区域为例,开展海岸带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方法及应用研究,基于沙化脆弱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耦合分析划分不同类型空间,并分区制定生态修复规划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沙化脆弱性高的区域主要是旱地和沙地,面积达21.8%,生态系统服务高的区域主要是林地、水域、湿地,面积达67.5%。(2)重建修复区主要位于鱼塘、旱地一带,占总面积的16.4%;人工辅助修复区主要位于旱地以及迎风面一带,面积达5.5%;适度开发区多为基本完全沙化区域,面积为15.8%。相关评估结果和生态修复规划方案能够揭示生态系统各关键因子之间的胁迫—响应机理,为海岸带沙化区域的生态修复及恢复提供科学支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吴昊灵 袁振洲 田钧方 李慧轩
在剖析绿色交通理念及其本质的基础上,对绿色交通理念提出新的理解;从土地利用空间结构、道路网规划、交通发展模式、智能交通和绿色交通新技术、交通管理措施等方面阐述了构建绿色交通体系的五大途径;最后以涿州生态新区规划为例,将理念和构建途径应用于生态新区绿色交通规划中,细化分析了生态新区道路网、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的规划策略和实施方案,绿色交通理念在规划层面得以落实。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程勤阳 何龙娟 陈全 张智博 从玲玲
结合生态资本运营理念,在剖析生态资本运营基本内涵的基础上,系统地探讨了农业园区规划的方法与思路,分析了在经济欠发达、生态环境较好地区的农业园区规划纳入生态资本运营理念的重要意义。生态资本运营的理念直接影响园区的定位和总体目标的设定,并分别从资产保值和增值的角度影响土地利用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在这两项规划互动的基础上园区的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得以确定。最后,以海南省保亭热带作物研究所农业科技示范园为例分析了生态资本运营理念对规划的影响。
关键词:
生态资本 农业 园区 规划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毛锋 朱高洪
生态城市是当今国内外众多城市发展的新追求,而以何理念和规划方式促进其健康发展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系统学角度探讨了生态城市的基本理念与目标要求,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所须遵循的基本原理;利用系统生态学方法论,构建了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模拟模型;进而,形成了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的内容、过程和方法综合集成体系,较好地解决了生态城市或区域综合协同发展的科学规划问题。
关键词:
生态城市 基本理念 建设规划 模型方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超深 陈坚 靳来勇
在市场力量为主导的土地开发过程中,法定规划目标被屡屡突破,部分城市居住建筑体量超过了城市发展实际需求,与此同时,规划管理上没有有效的制度与技术约束机制,在此背景下,提出"收缩型规划"的概念,分析其主要特征及发展趋势。进而指出传统的交通规划以总规或控规静态规划目标为主要规划依据,存在资源配置错位等诸多问题,例如,交通设施在城市新区的超规格供给扭曲城市自然生长机理、交通设施规模供给大于实际需求、过大的规模误导城市交通战略及模式的确定、使得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呈现更加琐碎化的特征且不利于低碳城市建设等问题。最后,提出利用情景分析法,研判城市可能发展情景,并以此制定多个方案或着重研究最可行方案。蕴含了倡导...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雷 李旺君
探讨了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反规划"理念对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借鉴意义,提出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适当揉入"反规划"理念的基本应用思路,并从规划概念、规划原则以及与传统规划的区别的角度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以城乡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粮食安全格局、建设用地合理布局的构建为核心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内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钧建 严金明
文章在回归预测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影响土地需求量的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讨论并运用计算机软件Crystal ball进行Monte Carlo模拟,对蚌埠市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目标期2020年的城乡建设用地需求量进行了预测;并最终确定了合理的城乡建设用地需求量区间,为土地利用弹性规划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用地需求预测途径,有助于土地利用规划在定量的基础上更加符合现实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崑 王静 张九玲 于靖 丁晨旸
城市河道是城市环境的重要载体和发展进程的见证者,当代城市河道建设在传统的景观规划设计指导下出现多种问题。鉴于此,文章提出在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中结合弹性设计理念,并探索该理念指导下的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以驻马店市平舆县小清河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将弹性设计理念应用在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中,使城市河道成为生长性景观,为以后城市河道景观的规划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袁源 王亚华 周鑫鑫 张小林
研究目的:基于大数据视角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升弹性、增强效率的理念探索与实践应用研究。研究方法:借助互联网LBS数据(人口迁徙和人口热力),分别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尺度进行区域人口流动格局分析和存量建设用地潜力评估。研究结果:(1)规划编制理念应推动双向驱动决策机制,从经验判断走向数据支持;(2)人口迁徙和热力数据在宏观和微观场景中的实践应用有助于空间规划编制实现提升弹性、增强效率的目标。研究结论:大数据技术方法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落实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中具有重要作用,应得到进一步研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尹贻梅 刘志高 戴俊骋 周青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建设的更高阶段,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众多方面,因此应当成为当前区域空间规划的新的理念和新的指导思想。以宁波北仑为例,提炼出生态文明理念对区域空间规划的新要求,介绍生态文明空间规划的内容和方法。文章首先分析了北仑发展现状及空间演化过程,认为其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与区域空间格局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然后详细探讨了北仑生态文明整体空间格局功能区划、产业空间、生态空间以及生活空间规划;最后提出了北仑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区域空间规划 宁波北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孟雪 滕欣 赵奇威
本文运用马拉维原则,探讨构建海洋空间规划生态系统特性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海洋部分)和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规划的编制评估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也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评估制度的制定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海洋空间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 生态系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