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03)
- 2023(13870)
- 2022(12176)
- 2021(11316)
- 2020(9477)
- 2019(21941)
- 2018(21643)
- 2017(41876)
- 2016(22562)
- 2015(25371)
- 2014(25026)
- 2013(24384)
- 2012(21918)
- 2011(19463)
- 2010(19027)
- 2009(17012)
- 2008(16153)
- 2007(13540)
- 2006(11531)
- 2005(9504)
- 学科
- 济(87929)
- 经济(87838)
- 管理(67048)
- 业(61813)
- 企(52171)
- 企业(52171)
- 方法(45053)
- 数学(39698)
- 数学方法(39141)
- 农(23237)
- 财(22256)
- 中国(21158)
- 业经(19949)
- 学(18818)
- 地方(17662)
- 环境(17349)
- 农业(15589)
- 理论(15079)
- 技术(15012)
- 务(14831)
- 财务(14760)
- 财务管理(14733)
- 和(14642)
- 贸(14548)
- 贸易(14543)
- 易(14119)
- 企业财务(13984)
- 划(13747)
- 制(13499)
- 银(11340)
- 机构
- 学院(308412)
- 大学(308216)
- 管理(128665)
- 济(121017)
- 经济(118492)
- 理学(113497)
- 理学院(112323)
- 管理学(110251)
- 管理学院(109711)
- 研究(96521)
- 中国(69634)
- 京(63908)
- 科学(61453)
- 财(52618)
- 业大(47715)
- 农(46981)
- 所(46031)
- 中心(44797)
- 财经(43832)
- 研究所(42675)
- 江(41911)
- 范(40264)
- 经(40160)
- 师范(39881)
- 北京(39431)
- 农业(36718)
- 院(36055)
- 经济学(36024)
- 州(34569)
- 经济管理(33509)
- 基金
- 项目(226686)
- 科学(179549)
- 基金(165531)
- 研究(165320)
- 家(143750)
- 国家(142609)
- 科学基金(124311)
- 社会(104405)
- 社会科(99029)
- 社会科学(99002)
- 省(89094)
- 基金项目(89046)
- 自然(81988)
- 自然科(80085)
- 自然科学(80067)
- 自然科学基金(78600)
- 教育(76336)
- 划(74522)
- 资助(67405)
- 编号(67387)
- 成果(51951)
- 重点(50344)
- 部(49774)
- 发(47792)
- 创(47646)
- 课题(45253)
- 创新(44390)
- 科研(43574)
- 教育部(43002)
- 国家社会(42836)
- 期刊
- 济(121929)
- 经济(121929)
- 研究(83424)
- 中国(51532)
- 学报(47903)
- 管理(45278)
- 科学(44513)
- 农(41022)
- 财(39178)
- 大学(36908)
- 学学(34908)
- 教育(33507)
- 农业(29244)
- 技术(28345)
- 业经(21528)
- 财经(20250)
- 融(20183)
- 金融(20183)
- 经济研究(19296)
- 经(17216)
- 问题(15982)
- 科技(15820)
- 图书(15451)
- 技术经济(14933)
- 业(14803)
- 资源(14787)
- 理论(14750)
- 版(13991)
- 实践(13717)
- 践(13717)
共检索到4185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于波涛 于渤
为达成工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国家和地区政府分别制定关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改善空气和水质量的政策,推进工业运行、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三者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以生态位态势理论为指导,界定工业生态位的内涵,提出工业生态位的层级划分和工业生态位进化能力的维度结构分析,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研究区域工业增长、能源消耗和环境容量的效率关系,并测算工业运行CRE效率指数对不同投入产出指标波动的敏感度系数,继而挖掘制约工业生态进化能力提升的关键性因素,为促进工业可持续协调发展和政府部门制定工业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东宏
企业作为一种活的非自然生物体,与生物一样,也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选择的过程中进化的。本文从生态位的视角研究企业进化的方向和动力。企业只有找寻出自身进化的基本规律,并遵循这些规律,才能建立起适合未来环境特征的内部机制。为了规范企业的行为和进化路径,实现企业之间、企业与社会、企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进而实现"天人合一"的生态秩序,建构有序竞争的市场秩序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生态位 企业进化 动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文霞
本文运用生态位理论研究区域内产业集群与其环境中资源要素之间的功能关系,分析产业集群协同进化的理论基础,在研究产业集群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的基础上,进而建立产业集群协同进化模型。研究证明:如果产业集群的生态位在区域经济系统中发生重叠,则不同产业之间将会发生资源利用的竞争;如果产业集群进行的生态位进行适度分离,则能够避免相互之间的资源竞争,实现区域内产业集群的协同共生。
关键词:
生态位 产业集群 协同 进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魏晓平 李昆
本文以工业生态链接的关键环节“谁负责废弃物处理”作为研究的着力点,尝试以数量生态学中“复制动态”模型,并结合进化博弈论知识对工业生态链接机制进行了剖析和研究。最后形成的结论是:企业的“生态型进化”具有自我维持特征,经济群落中已有的“生态型”企业的占有率、下游企业对上游企业原料的依赖度以及环境法规约束等因素对企业向“生态型”企业“种群”方向演化具有重要的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晓梅 崔兆杰 朱丽 刘雷
生态工业园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在国内外生态工业园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对生态工业园运行效率的内涵进行了研究与界定,阐明了生态工业园运行效率的表现特征,围绕其表现特征,设置了包含经济运行效率、资源转化效率、污染减排效率、生态工业特征指标和园区管理效率5个准则层在内的指标体系,并对指标的选取、评价标准的制定进行了讨论,最终建立了包含27个具体指标的生态工业园运行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以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工业园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和距离函数模型等数学方法对园区的运行效率进行了评价,针对评价结果,从园区管理、生态工业特征等方面提出了开发区今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也为其他生态工业园区的运行效率...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 运行效率 评价 指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闫安 达庆利
基于企业生态位构建和企业基因,建立了企业的三轨迹进化模型。该模型指出,环境选择、企业内部构建和企业外部构建是企业进化的三种主要力量,生态继承、基因继承和显型继承是企业进化的三条主线,由此体现了企业进化的多样性、遗传变异和环境选择三种机制。企业进化模型表征了企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同进化,并说明了企业是由其内生性和外生性共同决定的。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学平
多类集群型图书馆是在一定区域内,不同系统、不同行业图书馆的集聚体,其生态位的形成是服务竞争的结果,也是图书馆态与势转化的结果,生态位的态势互动,是其协同进化的基础。协同进化是集群图书馆的发展趋向,它能以最小的成本和资源消耗实现图书馆最大化的发展。文章分析了多类型集群图书馆生态位的态势互动机制,构建了互动模型,探讨了其生态位协同进化的战略、战略模型及战略实施的策略。
关键词:
集群图书馆 生态位 态势互动 协同进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志峰
企业生存发展环境的复杂多变,加剧了企业生态位发展演化风险,诱发了企业生态位衰退。预防和化解企业生态位衰退的根本途径是提高抗衰力。抗衰力是企业生态位自我整合能力、自我调试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有效结合,在企业生态位发展演化过程中通常会表现为整合力、抵御力和发展力。企业生态位抗衰力的运行机理表现为逻辑起点、运行过程、管理方式和结果表现等方面。企业生态位抗衰力提升需要根据企业生态位发展的实际要求,不断改进策略。
关键词:
企业生态位 抗衰力 运作机理 提升策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程跃 周泽康
在对企业网络能力和生态位进行维度划分的基础上,将企业生态位类型划分为幼稚型、专业型、竞争型、规模型和理想型五种,并阐述了其优化路径。以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进行案例分析,揭示了网络能力对新兴技术企业生态位动态优化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案例企业的生态位动态优化过程是幼稚型—专业型—规模型—理想型,该过程中各维度能力通过循环发展调整创新网络的密度、宽度和重叠度,改变生态位生存状态,使生态位得到动态优化。
关键词:
新兴技术企业 网络能力 生态位 动态优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纪秋颖 林健
本文借鉴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理论,阐明高校生态位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对高校核心能力进行了分析,将高校核心能力解剖为反映高校"态"属性的占有能力、反映高校"态"和"势"界面属性的适应能力、反映高校"势"属性的进化能力三个层面及其相应的三个测度:生态位高低、生态位适宜度、生态位进化动量。提出了基于高校生态位的高校核心能力综合评价方法,并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家利 闫晓红 王力军 魏文辉
Cre/loxP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自发现以来,在植物基因重组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已成为提高转基因植物安全性的有效方法。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基本概况及其在转基因植物表达载体构建方面的应用,尤其是在基因删除、定点整合、多基因表达以及杂种优势利用等方面的应用做了重点阐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阮平南 黄蕾
组织进化的基本准则和目的是提高环境适应性和组织生存能力。在产业集群进化过程中,集群内企业种群间的竞争与协同是推动集群进化的主要动力。竞争使生存潜力最大,环境资源利用最充分的企业种群得以生存和繁衍。协同使企业种群通过彼此间的协调与影响,在长期的相互适应过程中共同进化,以提高企业种群的环境适应性和资源利用效率。竞争与协同促进了企业种群间的生存平衡和持续发展,进而推动了产业集群的进化。
关键词:
产业集群 进化 竞争 协同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贵 吕长青
由于区域内创新资源的有限性,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创新主体生态位之间的重叠程度对创新效率的影响愈发的显著,基于此本文运用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模型对我国30个省市20112015年的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水平进行了测度,并分别与运用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法所测得的区域知识创新效率和产品创新效率进行了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生态位适宜度对两个阶段的创新效率均具有正向的相关关系,但这种影响只具有短期的时间维度,并不存在两年及以上的相互作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对外开放会对产品创新阶段的创新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贵 吕长青
由于区域内创新资源的有限性,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创新主体生态位之间的重叠程度对创新效率的影响愈发的显著,基于此本文运用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模型对我国30个省市2011~2015年的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水平进行了测度,并分别与运用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法所测得的区域知识创新效率和产品创新效率进行了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生态位适宜度对两个阶段的创新效率均具有正向的相关关系,但这种影响只具有短期的时间维度,并不存在两年及以上的相互作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对外开放会对产品创新阶段的创新效率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会促进知识创新阶段创新效率的提高。最后,在协调系统内部各生态位之间的发展关系时,应注重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对两个阶段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何巨峰
在简要回顾了有关企业生态位的研究之后,对企业技术生态位的有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结合资源和能力基础观,对企业技术生态位的结构要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技术生态位的技术能力演化模型。为从生态学的视角研究企业技术能力提供了理论和预先分析支持。
关键词:
生态位 技术能力 演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