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78)
2023(11763)
2022(9983)
2021(9208)
2020(8059)
2019(18511)
2018(18420)
2017(36045)
2016(19314)
2015(21676)
2014(21700)
2013(21499)
2012(19777)
2011(17738)
2010(17405)
2009(15994)
2008(15699)
2007(14037)
2006(11723)
2005(10166)
作者
(55821)
(46987)
(46736)
(44635)
(29429)
(22477)
(21336)
(18517)
(17592)
(16576)
(15781)
(15754)
(14771)
(14730)
(14565)
(14414)
(14359)
(14022)
(13496)
(13296)
(11627)
(11494)
(11452)
(10703)
(10602)
(10515)
(10323)
(10182)
(9453)
(9336)
学科
(86084)
经济(86016)
管理(58378)
(57210)
(47171)
企业(47171)
方法(42748)
数学(38081)
数学方法(37635)
(23162)
(20776)
中国(18976)
业经(18443)
技术(17486)
(17296)
地方(17107)
环境(15453)
农业(15379)
(14798)
贸易(14796)
(14378)
(13919)
(13723)
财务(13676)
财务管理(13644)
企业财务(12987)
(12874)
产业(12518)
理论(12222)
(11751)
机构
学院(279548)
大学(276876)
(117630)
经济(115401)
管理(112169)
理学(98070)
理学院(97062)
管理学(95358)
管理学院(94852)
研究(89687)
中国(65522)
(57168)
科学(56684)
(49739)
(47152)
(44639)
业大(43798)
中心(42727)
研究所(41098)
财经(41048)
(40631)
(37296)
农业(37228)
经济学(36485)
北京(35055)
(34798)
师范(34391)
经济学院(33311)
(32576)
(32079)
基金
项目(195957)
科学(155243)
基金(143193)
研究(140406)
(125144)
国家(124198)
科学基金(107403)
社会(89998)
社会科(85660)
社会科学(85636)
(78208)
基金项目(76831)
自然(70531)
自然科(68844)
自然科学(68825)
自然科学基金(67602)
(65111)
教育(64535)
资助(58517)
编号(55810)
重点(44614)
(43473)
(43104)
成果(42719)
(41747)
创新(39106)
科研(38080)
课题(37877)
国家社会(37500)
教育部(37163)
期刊
(120892)
经济(120892)
研究(71761)
中国(46347)
学报(43382)
(41278)
科学(40898)
(39301)
管理(39024)
大学(32798)
学学(31402)
农业(28512)
技术(28089)
教育(23319)
业经(21034)
财经(19943)
(19604)
金融(19604)
经济研究(19197)
(17204)
问题(16646)
技术经济(16228)
(15736)
统计(14663)
科技(14211)
(13740)
(13336)
资源(13257)
商业(13053)
理论(12591)
共检索到3853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箫迪  王子龙  
高技术产业与自然生物体一样,在它们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共同创造出自己的生态位资源空间。高技术产业生态位竞争研究的根本问题是高技术产业自身所处的生态环境以及采取适应该生态环境的经营管理对策的研究。高技术产业系统作为一个多因子系统,对高技术产业系统演化起主要作用的是产品、资源以及技术,它们构成高技术产业系统的核心要素,相对应形成了高技术产业市场生态位、高技术产业资源生态位和高技术产业技术生态位。高技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当立足自身实力和优势,分析环境的特点以及产业与环境的协调关系,利用产业的能动性,依据行业发展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子龙  谭清美  许箫迪  
高技术产业系统具有主体聚集、自组织、涌现、非线性、多样性和动态局部优化等CAS特征,其演化动力来自系统内部的协同和竞争作用。运用相图分析法对高技术产业系统自适应演化和涌现进行建模分析,研究表明:高技术企业之间潜在的协同与竞争机制是高技术产业系统自适应演化和复杂性涌现的决定因素,由外部决定的相关参数是产生自适应演化和涌现的外部条件。利用协同与竞争机制研究高技术产业系统演化过程,通过对外部参数的选择描述系统基于内在规则的非线性演化规律,能够为研究高技术产业系统决策与控制提供一种思维方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付英  
本文从技术生态的视角,选取20个指标拟合构建高技术产业技术生态位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区域空间多维结构模型,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生态位"宽度"和"深度"进行测评并进行了深入剖析。结果显示: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生态位宽度拓展创新水平和发展深度均呈现出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依次递减的分布态势,且各区域内部存在明显差异。同时,技术生态位成长环境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不平衡状态相当严重,高技术产业投入与产出效率、技术创新生态系统适应度呈现出正相关关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付英  
本文从技术生态的视角,选取20个指标拟合构建高技术产业技术生态位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区域空间多维结构模型,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生态位"宽度"和"深度"进行测评并进行了深入剖析。结果显示: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生态位宽度拓展创新水平和发展深度均呈现出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依次递减的分布态势,且各区域内部存在明显差异。同时,技术生态位成长环境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不平衡状态相当严重,高技术产业投入与产出效率、技术创新生态系统适应度呈现出正相关关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洋  欧光军  雷霖  
集群网络的创新合作与协同是基于组织间知识协同的网络在不同知识生态位的匹配和协同,而知识划分在集群协同创新中则处于基础性地位。本文从创新生态观的角度和知识管理理论入手,在组织知识域划分的基础上探究知识生态位的内涵,并从核心知识主体网络中解析出分层结构特性。然后,通过案例探讨和方差分析,得到互补型、辅助型知识间不同的组成形态与突破式、渐进式创新的联系,从而找出生态位的不同形态与不同创新行为的关系,由此探究集群主体协同创新背后知识生态位整合的内在机理,最终剖析出集群知识网络协同创新能力的微观知识基础与实现模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冯春晓  韩民春  
我国高技术产业自2003年以来开始进入发展成熟期,为了揭示其未来发展的重点与突破口,本文基于2003—2007年的行业数据,建立并测度高技术产业五个行业的长期收入潜能指数,结合高技术产业行业结构特征,提出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为其再次实现飞跃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汪芳  赵玉林  
本文基于2002年全国投入产出表,对我国高技术产业部门之间的关联结构和波及结构进行了计量分析,提出了高技术产业部门之间非平衡的有序发展战略。认为现阶段加快电子元器件制造业、计算机整机制造业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产业部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期刊] 改革  [作者] 许箫迪  王子龙  
生态位构建具有不同演化模式是高技术产业对资源环境选择在不同尺度上存在不同选择的结果。我国高技术产业生态位的构建遵循生态空间演化的集聚与扩散效应,是产业要素从原有生态空间分离,进行生态区位选择,在新的生态区位上进行产业集聚与空间扩张的过程。高技术产业生态位构建可以通过多稳定平衡态而成为产业强有力的进化机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何向武  周文泳  
技术引进创新是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式。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和Lotka-Volterra模型,构建高技术产业国内技术购买与国外技术引进生态模型,以《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1995-2014年)》中技术引进相关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运用MAPE方法判别模型预测能力,基于模型参数和生态系统理论分析国内技术购买与国外技术引进生态关系,运用微分方程理论和稳定性理论分析技术引进演化趋势。结果表明:国内技术购买与国外技术引进不存在稳定平衡点,国外技术引进抑制了国内技术购买,国内技术购买促进了国外技术引进。两者发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红  陈范红  
准确测度创新效率是客观评价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基础。通过把高技术产业创新过程划分为技术开发和技术成果转化两个阶段,运用Hicks-Moorsteen指数方法测度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1997—2010年间,由于技术效率的明显提高,中国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在技术开发阶段为6.63%,而技术进步则起着阻碍作用;中国高技术产业在技术成果转化阶段的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为20.75%,主要是因为技术水平以及技术效率的提高。根据以上结论,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为改善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在政策制定时应充分考虑两个阶段的内在差异。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宋慧勇  章仁俊  
本文选取2002~2011年十年的行业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各行业的研发效率变动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显示:从年份来看,整个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TFP)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达到4.7%,TFP和TC(技术进步指数)变化曲线高度相似;技术进步是促进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源泉;从行业来看,不同行业近10年的TFP、TC值均大于1,不同行业的综合技术效率(EC)和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不同。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宾  
我在《生产力发展从盲目到科学》等文章中,讲我国要走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不同的生产力发展道路,我国在生产力发展上要有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方式。其中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沛罡  王海军  
运用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香农-威纳指数和K-L散度测度中国高技术产业结构多样性与专业性,分析了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线性与非线性关系,特别考察了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与高技术产业服务业结构、高技术企业规模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全国及不同地区产业规模条件下,高技术产业内部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呈不同的U型非线性关系,基于此判断各地区高技术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地方与全国高技术产业结构的差异化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各地应寻找有差异的最优结构;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利于经济增长,应鼓励增加其比重;大中型高技术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增长具有负效应,应鼓励中小型高技术企业的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永林  
本文将技术进步分为新产品和生产手段改进两种作用方式,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和回归分析,测算了1998-2008年北京高技术产业技术进步对该产业结构变化的作用,并给出了各个作用效率值。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高技术产业结构变化的作用明显;不同行业新产品和生产手段改进的技术进步对高技术产业结构变化的作用效率有所差别;就高技术产业整体而言,新产品的技术进步对高技术产业结构变化的作用最为显著,但在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中,生产手段改进的作用更为突出。因此,高技术产业作为首都经济的主导产业,应特别重视技术进步,尤其是加强新产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