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93)
2023(10227)
2022(8689)
2021(8161)
2020(6951)
2019(15891)
2018(15784)
2017(30299)
2016(16057)
2015(18163)
2014(17692)
2013(16982)
2012(14980)
2011(13131)
2010(13006)
2009(11480)
2008(10701)
2007(8908)
2006(7404)
2005(5957)
作者
(43306)
(36179)
(36053)
(34261)
(23010)
(17262)
(16274)
(14338)
(13626)
(12707)
(12362)
(12170)
(11377)
(11219)
(11216)
(10886)
(10855)
(10529)
(10381)
(10339)
(8764)
(8763)
(8653)
(8310)
(8111)
(8036)
(7876)
(7803)
(7261)
(7131)
学科
(64841)
经济(64789)
管理(51204)
(48642)
(41643)
企业(41643)
方法(35708)
数学(32101)
数学方法(31465)
技术(17012)
(16628)
(14776)
中国(14584)
业经(14032)
环境(13613)
理论(12014)
(11895)
农业(11378)
地方(11201)
(10613)
贸易(10608)
(10562)
(10430)
(10375)
(10050)
财务(9988)
财务管理(9969)
技术管理(9778)
企业财务(9453)
(8623)
机构
学院(219399)
大学(215848)
管理(92466)
(87967)
经济(86297)
理学(81870)
理学院(81096)
管理学(79317)
管理学院(78929)
研究(64826)
中国(46893)
(43698)
科学(41202)
(36267)
业大(33907)
(32611)
中心(31544)
财经(30558)
(30453)
(30285)
研究所(28147)
(28082)
(27203)
师范(26892)
经济学(26743)
北京(26276)
技术(25504)
农业(25488)
经济管理(24993)
经济学院(24391)
基金
项目(163464)
科学(131442)
基金(120309)
研究(118439)
(105137)
国家(104358)
科学基金(92045)
社会(75882)
社会科(72214)
社会科学(72196)
(65521)
基金项目(64112)
自然(61238)
自然科(59874)
自然科学(59863)
自然科学基金(58763)
教育(56364)
(54650)
资助(48975)
编号(47205)
重点(37078)
(36315)
(36057)
(34873)
成果(34847)
创新(33873)
课题(32032)
国家社会(31883)
科研(31631)
教育部(31413)
期刊
(84394)
经济(84394)
研究(53234)
中国(37740)
管理(33767)
学报(31344)
科学(31122)
(27953)
(27751)
技术(25765)
大学(24906)
教育(24175)
学学(23757)
农业(19841)
业经(14815)
财经(14195)
经济研究(13392)
技术经济(13081)
(13009)
金融(13009)
科技(12460)
(12198)
统计(11963)
(11598)
(11428)
问题(10895)
资源(10696)
决策(9908)
(9901)
商业(9267)
共检索到291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何巨峰  
在简要回顾了有关企业生态位的研究之后,对企业技术生态位的有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结合资源和能力基础观,对企业技术生态位的结构要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技术生态位的技术能力演化模型。为从生态学的视角研究企业技术能力提供了理论和预先分析支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红光  张玉军  
转型升级历来是理论和实践一致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展的影响,转型升级成为了众多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以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能力的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建立了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能力评价的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以5家中小企业的调研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检验,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能力的评价提供了新的标准和方法。对中小企业和政府职能部门而言,这种评价模型既具有理论意义又有着现实意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子龙  谭清美  许箫迪  
运用生态位理论研究区域集群企业与资源要素之间的功能关系,分析集群企业协同竞争的生态学基础。通过建立生态位协同演化模型对区域经济系统中两集群企业之间的协同竞争关系及其演化路径进行深入研究。特定集群企业要求特定生态位,特定生态位只能容纳特定集群企业。若集群企业在区域经济系统中出现生态位重叠,必然会发生资源利用的竞争;集群企业如果进行生态位分离,将能够避免相互之间的资源竞争,实现协同共生。集群企业应当根据市场需求、产品定位和技术创新的特点,实施生态位分离以更加有效利用区域资源。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董俊武  黄江圳  陈震红  
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组织知识的动态能力演化模型。在分析了能力的知识构成 ,并提出企业能力改变的 1 8种维度的基础上 ,本文认为动态能力的演化主要是围绕变异、内部选择、传播和保持四个阶段循环进行。在循环过程中 ,交织着认知性努力与行为性努力 ,并且不断进行新的经营惯例的产生与运用 ,整个过程是一个学习性惯例过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天蛟  刘刚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耿玉德  张朝辉  
基于可视化技术对态势感知系统的支撑机制,构建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因子的态势感知可视化模型,以提取并识别合理的、科学的、适宜的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因子,为林业产业环境优化和生态位"扩态增势"提供整合性的决策依据。研究表明:第一,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是由资源、需求等利导因子,技术、政策和体制等限制因子共同推动,不同因子的优势度存在较大差异;第二,要不断强化高优势度的因子,也要持续关注低优势度的因子,以实现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生态位优化和林业产业正向演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任宗强  吴志岩  许庆瑞  
文章以调研的制造企业为原型,通过抽象构建了一个能力发展演变的系统动态模型,通过对能力解构与仿真研究资源投入与能力动态变化关系,指出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制造能力仍是我国制造企业的发展的基础,而整合能力是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杠杆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燕青  姚远  徐菁鸿  
文章将生态位适宜度的相关理论推广到创新生态系统评价问题中,构建了创新生态系统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模型。该模型考虑创新生态系统所处空间(资源环境)和时间因素对其生长评价的影响,引入加权弱化缓冲算子弱化系统外部环境资源和时间因素对系统数据的干扰;引入生态位优先模型明确生态因子对系统内部环境资源的利用和占有。最后,通过一个算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朱芳阳  贾清显  谭保华  
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物流产业能否降本增效及生态发展事关经济增长范式转变的成败。从生态位角度研究物流产业问题,通过分析物流产业生态位适宜度动态演化规律与其内部生态因子间的耦合、协调程度,来科学预测我国31个省份物流产业的发展趋势。研究表明:目前各省份物流产业的生态位适宜度在0.333~0.671范围内,难以适应物流产业绿色发展、生态发展要求,且受其内部生态因子之间耦合、协调程度的影响。就此提出未来物流产业科学管理、低碳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吕玉辉  
实施和影响技术创新活动的机构、制度及周边环境要素的总和构成技术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具有的相似性。技术创新系统是一种耗散结构系统,具有开放性和目的性。企业的技术创新系统可分为三个亚系统,即输入亚系统、生产亚系统和输出亚系统,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有序的流动,顺畅的物质流、能量(价值)流、信息流是技术创新系统稳定的基础,创新系统具有稳定性和平衡性的特征。技术创新系统也将遵循产生、成长、成熟、衰退四个阶段,系统演化的结果一是系统衰亡或被新的系统所代替;二是在旧有的生态系统中孕育新的生命使原有的生态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文霞  
本文运用生态位理论研究区域内产业集群与其环境中资源要素之间的功能关系,分析产业集群协同进化的理论基础,在研究产业集群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的基础上,进而建立产业集群协同进化模型。研究证明:如果产业集群的生态位在区域经济系统中发生重叠,则不同产业之间将会发生资源利用的竞争;如果产业集群进行的生态位进行适度分离,则能够避免相互之间的资源竞争,实现区域内产业集群的协同共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晓霞   胡宽义   曾安逸   董定超  
【目的】探究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对小花十万错分布的影响,为有效制定其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MaxEnt生态位模型对小花十万错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进行预测。【结果】当年降水量在2000~3500 mm,年均气温25~26℃,年均温变化范围6~14℃时最适合小花十万错的生长,且最冷月最低温度处于20~30℃及最冷季平均温度在27℃左右时,小花十万错才能保持最大的生长效率,当最干月降水量在40 mm以上时才能保持存活,以上研究结果说明小花十万错具有喜温、畏寒、不抗旱的特点。在地理分布上,当前小花十万错仅在海南、台湾、广东三省有发现记录,但根据MaxEnt模型对当下气候的模拟分析,小花十万错在云南、广西、贵州、福建、江西、四川甚至西藏的某些地区具有适生区的存在,说明这些地区都存在被小花十万错生物入侵的危险。通过对未来气候的分析,可以得出小花十万错在我国境内的分布范围为扩张趋势,扩张的地区集中在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海南等地。【结论】小花十万错的生长分布最易受年均温变化范围、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海拔等因素影响。当前,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海南、台湾等省份均面临小花十万错的入侵风险,以台湾最严重,广东和海南次之,其余省份暂未发现该种的入侵记录。但从气候分析来看,存在小花十万错中、高适生区的云南、四川、广西等地仍然有被该种入侵的可能。因此,应根据防范区域的特点以及适生等级来制定区域性、重点性的防治计划,并在已被入侵的地区推广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手段遏制小花十万错向邻近区域扩散,而在未被入侵的区域制定侧重于加强检疫、扩大检测的防治办法,预防小花十万错的跨区域传播。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闫安  达庆利  
基于企业生态位构建和企业基因,建立了企业的三轨迹进化模型。该模型指出,环境选择、企业内部构建和企业外部构建是企业进化的三种主要力量,生态继承、基因继承和显型继承是企业进化的三条主线,由此体现了企业进化的多样性、遗传变异和环境选择三种机制。企业进化模型表征了企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同进化,并说明了企业是由其内生性和外生性共同决定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计斌  董玉红  李海涛  
将生态学中生态位思想引入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并将其作为人力资源评价模型,是企业管理理论的一种创新。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改进人力资源生态位测算方法,提出一种更科学,更具参考价值的评价模型。并以实例说明本文模型的实现过程。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焦俊刚  孙梦雅  
以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理论为基础,建立企业员工三维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以AHP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企业员工竞争力模糊评判模型,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员工竞争力的测评方法。通过案例研究,收集数据,对A公司员工竞争力状况进行模糊评判,评判结果为"优",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