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81)
- 2023(17779)
- 2022(15141)
- 2021(13993)
- 2020(11883)
- 2019(26962)
- 2018(26384)
- 2017(51234)
- 2016(27545)
- 2015(30741)
- 2014(30481)
- 2013(30113)
- 2012(27214)
- 2011(24219)
- 2010(23935)
- 2009(22254)
- 2008(21881)
- 2007(19117)
- 2006(16817)
- 2005(14696)
- 学科
- 济(116822)
- 经济(116668)
- 业(98278)
- 管理(92094)
- 企(86831)
- 企业(86831)
- 方法(53894)
- 数学(43655)
- 数学方法(43083)
- 农(35022)
- 财(33480)
- 业经(33303)
- 中国(27037)
- 农业(24544)
- 地方(23972)
- 务(23896)
- 财务(23823)
- 财务管理(23788)
- 企业财务(22552)
- 学(21921)
- 制(21533)
- 理论(21088)
- 技术(21075)
- 和(20823)
- 环境(19784)
- 划(18972)
- 贸(18761)
- 贸易(18754)
- 易(18199)
- 策(16855)
- 机构
- 学院(392984)
- 大学(388705)
- 管理(161247)
- 济(156922)
- 经济(153688)
- 理学(139922)
- 理学院(138446)
- 管理学(136112)
- 管理学院(135379)
- 研究(124141)
- 中国(94401)
- 京(81656)
- 科学(77613)
- 财(72420)
- 农(62846)
- 所(60571)
- 财经(58460)
- 业大(58048)
- 中心(57190)
- 江(57176)
- 研究所(55232)
- 经(53220)
- 北京(50892)
- 范(50353)
- 师范(49897)
- 农业(49063)
- 经济学(46625)
- 州(46344)
- 院(46040)
- 财经大学(43401)
- 基金
- 项目(271712)
- 科学(215529)
- 研究(199055)
- 基金(198630)
- 家(172213)
- 国家(170766)
- 科学基金(148860)
- 社会(126955)
- 社会科(120353)
- 社会科学(120324)
- 省(106544)
- 基金项目(106026)
- 自然(97162)
- 自然科(94878)
- 自然科学(94854)
- 自然科学基金(93155)
- 教育(90378)
- 划(88681)
- 资助(81131)
- 编号(80792)
- 成果(63020)
- 重点(60411)
- 部(59405)
- 发(58365)
- 创(57879)
- 课题(54370)
- 创新(53540)
- 国家社会(52302)
- 科研(51872)
- 教育部(51054)
- 期刊
- 济(172772)
- 经济(172772)
- 研究(109193)
- 中国(67783)
- 管理(61174)
- 学报(57757)
- 农(57449)
- 财(56988)
- 科学(55828)
- 大学(44761)
- 学学(42581)
- 农业(40072)
- 教育(37217)
- 技术(35241)
- 业经(31231)
- 融(30772)
- 金融(30772)
- 财经(28094)
- 经济研究(25888)
- 经(24065)
- 问题(22707)
- 业(22284)
- 技术经济(20322)
- 科技(18808)
- 资源(18756)
- 现代(18470)
- 商业(18112)
- 版(17878)
- 理论(17847)
- 财会(17220)
共检索到5606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改芳 董观志
区域旅游业从产生到发展,在区域经济生态维的梯度上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本文从阐明生态位及旅游业的含义出发,提出了旅游业区域经济生态位的概念,构建了影响旅游业区域经济生态位的核心生态因子体系。通过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0-2004年的旅游业相关指标与所在区域的相同指标总值的数据收集,运用比例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获得了我国不同区域的旅游业在本地经济发展中的经济生态位评价综合值,进而对各省份进行了横向比较、聚类及稳定度分析,旨在探索区域旅游业发展演化规律。
关键词:
区域旅游业 生态位评价 聚类分析 稳定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伟 郝娟 王会层
旅游空间格局研究以主要旅游城市为依托,运用生态位测评理论,构建了河北省主要旅游城市生态位测评指标体系。结合聚类分析,从双核心城市、节点城市、网络城市的空间角度构建出河北省区域旅游城市的双扇形空间格局,有利于河北省区域旅游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红梅 郭伟
区域旅游城市文化系统是一个由自然文化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构成的复杂的文化生态系统。区域旅游城市文化生态位的测量由旅游资源维、社会人文维、旅游经济维和旅游环境维4大维度18项变量构成。文章以河北省区域旅游文化生态位的测评为基础,对该区域旅游系统内的城市进行旅游文化生态位分析测评,指出各类城市旅游文化发展的优劣势及发展潜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淑娟 陈静
基于生态位理论,建立包括资源维、市场维、社会经济维和环境维的4个维度的旅游生态位测度体系。选用1996、2001、2006和2011年数据,运用生态位态势模型计算山东17地市旅游生态位及其各要素的时空变化。在分析各城市旅游生态位变化基础上,探讨各城市旅游生态位态势变迁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随着各种类型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对环保的重视,山东17地市旅游综合生态位差距不断缩小,并形成了新的发展格局。旅游竞合模式以中东部为核心逐渐形成,并带动西部地区快速发展。各城市积极采取生态位分离、扩充等策略来优化竞争合作关系,推动区域旅游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区域旅游 生态位理论 竞合模式 山东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荣浩 王菁华
以对外开放程度、城市化率、政府管制程度和市场化程度等为指标,建立个体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来衡量制度供给质量对旅游发展区域差异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制度供给质量对我国旅游发展地区差异有着显著的影响,其中对外开放程度、城市化率和市场化程度有着显著的正影响,政府管制程度有着显著的负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旅游业制度供给质量的改善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旅游 区域差异 制度供给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洁
文章以共生理论为基础,在合作古诺博弈模型框架下,构建了旅游资源开发竞合发展模式,同时在博弈分析中引入经济惩罚机制。最后利用博弈模型求解区域内各子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最优策略均衡,以期为我国旅游资源合作开发建言献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旭晓
在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筛选出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本文运用投入导向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2011年区域旅游业发展的相对效率进行评价。研究收获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研究方法:在DEA评价指标的筛选中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可使指标筛选的结果更加客观合理。二是研究结论:总体来看,我国旅游业发展效率整体处于中等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具体分析,规模效率是影响区域旅游业综合效率的主要因素,而技术效率是次要因素;我国旅游业发展效率呈现"椭圆形"聚类态势,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等4大地区的旅游业平均效率表现为倒"N"型空间分布特征;除了上海、宁夏、湖南、甘肃、北京、浙江和福建等7个地区旅游业发展效率达到了DE...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辉 王燕
旅游作为人类的基本需要,以存在先于本质的存在主义哲学理论为指导,本质在于人们离开居住地,在空间位移过程中所追求的自在生命及其自由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向农 延军平
发生于四川省西部的"5·12"汶川大地震,给所处区域的旅游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为了分析汶川地震对该区域旅游业的影响,本文在四川省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这两个区域尺度上,运用灰色预测方法和灰色关联度方法,从旅游业总量指标、年度特征和季节特征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汶川地震对两个区域旅游业影响的阶段可划分为四个时期:震前平稳发展期、震中急速下挫期、震后努力恢复期和恢复之后发展期,不同区域恢复期持续的时间不同,四川省为1年左右,而阿坝州为3年左右;2汶川地震对不同区域尺度受灾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存在差异,灾后1年内汶川地震造成四川省旅游业总收入减少186.94亿元,游客接待量减少1.84亿人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玉玲 张捷 马金海 孙景荣
危机事件给入境旅游业带来负面影响,准确分析各种危机事件对我国不同区域的影响差异具有现实意义。通过时间序列法和变异系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区域灾害高发期或者灾害发生年,特定时段入境旅游流占区域全年比例往往低于同期全国相应水平,对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引起交通中断的灾害对区域入境旅游流影响较严重。我国东部地区入境旅游业对危机事件反应较为缓和,抗御危机事件能力较强且恢复速度快;西北部干旱地区以及西藏、海南入境旅游业对危机事件反应较为敏感,抗御危机事件能力较弱且恢复速度慢。北京、上海入境旅游业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是易受危机事件干扰。政治与疾病事件对入境旅游业与国内旅游业均造成严重打击,同时多种危机事件叠加也会对入境旅游业造成较大影响,与国内旅游业相比入境旅游业对危机事件反应更为敏感。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良健 邓琼芬
运用区域差异的测度方法,定量分析了我国旅游业发展中东、中、西三大区域及省际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绝对差异在不断扩大,相对差异呈缓慢缩小趋势,省际间和区际间的差异也在不断扩大,但是省际间的差异对全国总体差异的贡献率呈缩小态势,区际间差异的贡献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区域差异 区际差异 省际差异 旅游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邢文庆 马亚妮
随着近年来红色旅游的升温,该旅游形式在陕西省延安市已被作为一项支柱产业来发展。本文以柯布-道格拉斯的生产函数为依据,利用1991—2009年数据,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对延安市旅游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991 ̄2009年,延安市旅游收入对GDP的长期弹性为0.758066,旅游收入对经济增长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田纪鹏 何建民
本文基于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了自都市旅游定位正式提出以来,上海核心旅游资源、核心旅游企业类型数量区域差异及其与旅游经济总量区域差异的关系;上海旅游产业政策演进规律特点及其与旅游经济总量区域差异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上海核心旅游资源、核心旅游企业类型数量区域差异与旅游经济总量区域差异呈正相关关系;上海旅游产业政策不断完善,呈现6大演进规律特点,缩小旅游总人次区域差异的优化效果好于缩小旅游总收入区域差异的优化效果。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黎
基于生态位理论,构建区域旅游城市生态位测评指标体系,选取2010-2014年福建省蓝色海丝生态旅游带六市一区的19组数据,运用生态位态势模型计算福建省六市一区的旅游城市生态位。结合生态位测评结果,构建以福州、厦门为核心城市,泉州、漳州为节点城市,莆田、宁德、平潭区为网络城市的空间格局,并提出相应的构建对策,以优化福建省蓝色海丝生态旅游带旅游城市空间格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传松 任建兰
全域旅游是"十三五"期间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战略,是提升区域发展水平的重要力量。本文在探讨全域旅游与区域发展相互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以19962015年中国旅游业与区域发展相关数据为依据,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旅游业和区域发展的综合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程度,并运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未来5年中国旅游业与区域发展耦合协调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中国旅游业与区域发展综合指数逐渐上升,且旅游发展与区域发展呈现交错向上发展态势。(2)旅游业与区域发展耦合协调度稳步上升,耦合等级由低水平耦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