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45)
- 2023(10014)
- 2022(8516)
- 2021(8091)
- 2020(6673)
- 2019(15257)
- 2018(15158)
- 2017(28379)
- 2016(15114)
- 2015(16981)
- 2014(16978)
- 2013(16021)
- 2012(14285)
- 2011(12618)
- 2010(12449)
- 2009(10851)
- 2008(10549)
- 2007(8979)
- 2006(7393)
- 2005(6287)
- 学科
- 济(58999)
- 经济(58938)
- 管理(46045)
- 业(42366)
- 企(35649)
- 企业(35649)
- 方法(29749)
- 数学(25638)
- 数学方法(25257)
- 农(16253)
- 财(15998)
- 中国(15771)
- 理论(13438)
- 业经(13193)
- 环境(12472)
- 技术(12344)
- 学(12146)
- 农业(11316)
- 地方(11032)
- 务(10604)
- 财务(10564)
- 财务管理(10535)
- 和(10331)
- 企业财务(9999)
- 贸(9454)
- 贸易(9450)
- 制(9379)
- 划(9292)
- 易(9179)
- 银(8767)
- 机构
- 学院(204531)
- 大学(202045)
- 管理(82131)
- 济(81819)
- 经济(80092)
- 理学(71605)
- 理学院(70875)
- 管理学(69594)
- 管理学院(69193)
- 研究(60203)
- 中国(45740)
- 京(41089)
- 财(37783)
- 科学(36517)
- 财经(30915)
- 江(29888)
- 中心(29791)
- 经(28239)
- 业大(28114)
- 所(27465)
- 农(26954)
- 范(26710)
- 师范(26465)
- 经济学(25900)
- 北京(25008)
- 研究所(24912)
- 州(24047)
- 经济学院(23527)
- 财经大学(23245)
- 技术(22894)
- 基金
- 项目(143444)
- 科学(114661)
- 研究(109142)
- 基金(103751)
- 家(88965)
- 国家(88209)
- 科学基金(77772)
- 社会(69125)
- 社会科(65530)
- 社会科学(65517)
- 省(57217)
- 基金项目(55251)
- 教育(51452)
- 自然(49380)
- 自然科(48183)
- 自然科学(48171)
- 划(47464)
- 自然科学基金(47276)
- 编号(44848)
- 资助(41604)
- 成果(34676)
- 重点(32539)
- 部(31702)
- 创(31686)
- 发(30913)
- 课题(30508)
- 创新(29473)
- 国家社会(28798)
- 教育部(27956)
- 大学(27781)
共检索到2871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冬梅 汪波 张保银
根据被调研高新区科技人才变动工作比例及影响因素,结合各年龄段科技人才的共性和特性,引入生态系统生态位概念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建立科技人才生态位模型;分析了科技人才流动现象与所在生态位关系,提出五点建议,以期为高新区政府及高新企业制定人才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态位 科技人才 人才流动 需求层次理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凌翔 许蓝月
我国国家高新区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建成若干个世界级一流高科技园区,截至目前,国家高新区已历经多次转型升级,自主创新能力大大提高,但也暴露出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园区企业之间竞合关系不协调等问题。本文从产业集群效应的视角构建产业集群与产业升级的模型图,从政府、企业、大学及科研机构三维视角剖析国家高新区问题的原因,在借鉴国内外高新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国家高新区发展新路径。
关键词:
国家高新区 产业集群 集群效应 产业升级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吴道友 程佳琳
科技人才的自由流动是其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和前提。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阵地,高校是科技人才的聚集地,因此,促进企业与高校科技人才双向流动有利于充分发挥产学研战略联盟的作用,实现企业与高校的共赢。当前科技人才在企业与高校间流动并不顺畅,本文通过对27位科技人才的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探索阻滞企业与高校科技人才双向流动的相关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传统保守观念、负向心理情境、岗位考评差异、潜在流动成本这四类因素对企业与高校科技人才的双向流动存在显著的阻滞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企业与高校科技人才双向流动的阻滞因素模型,旨在为企业与高校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体系中合理流动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科技人才 双向流动 扎根理论 阻滞因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鹰
本文回顾了战略生态位管理(SNM)理论,运用SNM理论构建了国家高新区SNM分析模型,从宏观(国家意志契合)、中观(体制机制创新)和微观(四个功能模块)三个层次对新时期国家高新区的发展进行了再梳理和再认识,并分析了国家高新区战略生态位空间的运作机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晨
世纪之交,国家提出了开发西部的重大发展战略。实施这一战略,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其中,西部地区的科技发展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区域科技能力和水平的差距比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更大,科技落后已成为制约西部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高科技人才的匮乏与使用不当正是科技落后的瓶颈。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一再指出:西部与经济的大发展,人才是最关键、最根本的因素。 一、西部地区高科技人才资源的状况 自从我国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跨国公司进军我国西部地区的步伐明显加快。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60多家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娇 李恩平
按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商业秘密包括技术信息类商业秘密和经营信息类商业秘密两大类,并且有以下四个构成要件:一是不为公众所知悉(秘密性),二是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价值性),三是具有实用性(实用性),四是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措施性)。实践中,企业的工艺流程、采购资料、制作技术、机密图纸、产品营销规划、货物供应来源信息等都是企业的商业秘密。科技人才是指有品德有科技才能的人,有某种特殊科技特长的人,是掌握知识或生产工艺技能的人。科技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纪建悦 刘艳 刘宝生
科技人才流动绩效评价对实施科技人才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通过建立科技人才流动绩效的指标评价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山东省科技人才流动绩效进行研究,该研究可以为我国其他地区制定科技人才流动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丽
经济全球化使得科技人力资源比以往更自由地流动,不再受到国家的限制和约束。掌握前沿知识、高端技术的科技人才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核心因素,成为国家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这使得各国对科技人才的争夺更为激烈,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人才争夺的"世界大战"。具有"人才收割机"之称的美国,一直处于高层次人才竞争浪潮的顶峰。在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之前,美国连续几年保持全球最有竞争力的经济大国地位。世界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斌 胡一鸣
国家高新区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大量创新人才。本研究基于舒适物理论,通过分析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的内在机理,识别了构成国家高新区人才吸引的主要舒适物类型,包括园区科技水平、产业实力、创业成效、自然环境、社会服务和创新文化,并以此来构建国家高新区人才吸引的评价维度及指标体系。根据2018年-2020年3年的统计数据,通过指数模拟观察这3年国家高新区人才吸引的总体趋势和各级指标的表现差异。研究结果显示,近3年产业推动力和社会支撑力是国家高新区人才吸引力的最主要促动因素,国家高新区在前沿科技端和价值文化端对人才的吸引力较弱,与世界一流园区比较还有较大差距,对全球人才的吸引力不强。本研究旨在为国家高新区人才引进、培养和储备等工作提供理论基础,进而助力国家高新区实现新的国家定位,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关键词:
国家高新区 人才吸引力 舒适物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田瑞强 姚长青 潘云涛 袁军鹏
从ESI高被引作者库中的华人科学家入手,通过网络搜集到其中233名科学家的履历信息,对其进行深度加工。根据科技人才流动的维度定义流动性指数,从而对科技人才的流动情况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对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流动网络结构、人才流动的典型模式进行研究,探讨高层次人才流动特征。指出从海外华人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动的典型模式看,应加强与美国、新加坡、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的海外人才的合作交流机制的建设,积极利用师生传承、同窗同事、国际会议、来访互访等各种资源和渠道进行更深层次、更大范围的合作与交流。此外,应尽快建设国家层面的高层次人才数据库。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马志敏
本文基于山西省调研数据,从个人、组织和社会3个层面入手,利用层次分析法对科技人才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中间层,个人层面是影响科技人才流动的最主要因素,社会层面是次要因素,组织层面对科技人才流动的影响权重最小。在方案层,影响科技人才流动的首要因素是福利待遇,第二大因素是发展前景,第三大因素是家庭因素,第四大因素是人才政策。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吸引及留住人才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人才 人才流动意愿 层次分析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纪建悦 刘艳青 刘宝生
文章在已建的科技人才流动绩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以我国中部地区安徽省为例,结合其实际情况,对原有评价体系进行了调整,并以安徽省1997年~2007年数据为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其科技人才流动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科技人才流动绩效评价体系,为其他省份制定吸引科技人才政策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安徽省 科技人才流动 绩效评价 因子分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盛翔
高新区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深刻地改变着区域经济发展的环境和增长的方式,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发挥高新区增长极的带动和辐射功能。未来时期,高新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需要做到增长极带动功能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互兼顾,重点是要构建多元化网络体系、正确处理好高新区作为区域经济增长极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创新高新区对区域经济增长拉动方式并提高其质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喻科
农村实用科技人才是促进农业科技发展,加快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文章探讨了农村实用科技人才的内涵与特征,梳理了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培养的一般流程,结合调研情况,揭示了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分析了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培养的相应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罗万有
根据宁夏科技人才流动情况调查的数据资料,深入分析了宁夏科技人才流动的原因、途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引导科技人才有序流动、合理配置科技人才资源、防止科技人才流失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科技人才流动 原因 途径 发展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