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63)
- 2023(15283)
- 2022(13335)
- 2021(12405)
- 2020(10260)
- 2019(23678)
- 2018(23252)
- 2017(44804)
- 2016(24112)
- 2015(26858)
- 2014(26734)
- 2013(26069)
- 2012(23469)
- 2011(21106)
- 2010(20757)
- 2009(18751)
- 2008(18149)
- 2007(15420)
- 2006(13453)
- 2005(11333)
- 学科
- 济(100285)
- 经济(100189)
- 管理(69183)
- 业(63807)
- 企(54145)
- 企业(54145)
- 方法(48543)
- 数学(41193)
- 数学方法(40613)
- 农(25226)
- 中国(23451)
- 业经(22906)
- 财(22644)
- 地方(22466)
- 学(21991)
- 理论(18750)
- 环境(18004)
- 农业(17329)
- 和(16767)
- 贸(16379)
- 贸易(16374)
- 易(15852)
- 制(14923)
- 技术(14851)
- 务(14636)
- 财务(14564)
- 划(14560)
- 财务管理(14537)
- 企业财务(13787)
- 银(12517)
- 机构
- 学院(339256)
- 大学(338833)
- 管理(138056)
- 济(131649)
- 经济(128674)
- 理学(121266)
- 理学院(119924)
- 管理学(117654)
- 管理学院(117037)
- 研究(108210)
- 中国(77957)
- 京(71076)
- 科学(69753)
- 财(57882)
- 所(52329)
- 农(50741)
- 业大(50698)
- 中心(49164)
- 研究所(48440)
- 财经(48003)
- 江(46808)
- 范(46492)
- 师范(46066)
- 北京(44149)
- 经(43820)
- 院(40391)
- 农业(39695)
- 经济学(39570)
- 州(38700)
- 师范大学(37554)
- 基金
- 项目(243999)
- 科学(192886)
- 研究(177620)
- 基金(177509)
- 家(154656)
- 国家(153431)
- 科学基金(133063)
- 社会(112149)
- 社会科(106309)
- 社会科学(106283)
- 省(95813)
- 基金项目(95090)
- 自然(87460)
- 自然科(85350)
- 自然科学(85330)
- 自然科学基金(83749)
- 教育(81732)
- 划(80437)
- 资助(72721)
- 编号(72250)
- 成果(56300)
- 重点(54727)
- 部(53099)
- 发(52393)
- 创(50644)
- 课题(49106)
- 创新(47186)
- 科研(46812)
- 国家社会(46126)
- 教育部(45616)
- 期刊
- 济(136619)
- 经济(136619)
- 研究(91767)
- 中国(55113)
- 学报(52638)
- 科学(49475)
- 管理(48445)
- 农(44510)
- 财(42392)
- 大学(40277)
- 学学(38088)
- 教育(36526)
- 农业(31687)
- 技术(30025)
- 业经(23614)
- 财经(22290)
- 融(21958)
- 金融(21958)
- 经济研究(21150)
- 经(19026)
- 问题(18086)
- 资源(17046)
- 图书(16663)
- 科技(16575)
- 业(15983)
- 理论(15759)
- 技术经济(15757)
- 版(15422)
- 商业(15032)
- 实践(14552)
共检索到464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淑娟 陈静
基于生态位理论,建立包括资源维、市场维、社会经济维和环境维的4个维度的旅游生态位测度体系。选用1996、2001、2006和2011年数据,运用生态位态势模型计算山东17地市旅游生态位及其各要素的时空变化。在分析各城市旅游生态位变化基础上,探讨各城市旅游生态位态势变迁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随着各种类型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对环保的重视,山东17地市旅游综合生态位差距不断缩小,并形成了新的发展格局。旅游竞合模式以中东部为核心逐渐形成,并带动西部地区快速发展。各城市积极采取生态位分离、扩充等策略来优化竞争合作关系,推动区域旅游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区域旅游 生态位理论 竞合模式 山东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唐黎
基于生态位态势理论构建福建省旅游城市生态位测评体系。选用2010—2014年5 a的数据,计算福建省九市一区城市生态位,并进行聚类分析。研究表明:厦门、福州、泉州、漳州、龙岩、南平、莆田、三明、宁德及平潭区九市一区的城市生态位数值分别为:0.162 5、0.156 8、0.152 0、0.098 3、0.089 4、0.086 4、0.075 2、0.074 2、0.071 4和0.033 8;呈现层次分明的4类城市,厦门、福州、泉州的城市生态位居前3位,在竞争中处于有力位置,属于第Ⅰ类城市,而平潭排最后
关键词:
生态位理论 区域旅游 旅游竞合 福建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淑娟 王肖 隋玉正
基于生态位理论,通过构建市场维、资源维、社会经济维、生态环境维的指标体系,评价2004—2009,2009—2014年山东省城市旅游竞争力,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和核心边缘理论,建立山东省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格局。研究发现:青岛市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排名稳居第一,烟台市、济南市紧随其后,其余城市的排名变化不大;山东省城市旅游竞争力呈现核心城市—次级城市—边缘城市的空间格局。核心城市可采取协同发展策略,带动和辐射周边城市的发展;次级城市重在加强市场营销,提升市场竞争力;边缘城市以特色策略为主,生态位扩充策略为辅,扩大生态位,提高城市旅游竞争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淑娟 王肖 隋玉正
基于生态位理论,通过构建市场维、资源维、社会经济维、生态环境维的指标体系,评价2004—2009,2009—2014年山东省城市旅游竞争力,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和核心边缘理论,建立山东省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格局。研究发现:青岛市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排名稳居第一,烟台市、济南市紧随其后,其余城市的排名变化不大;山东省城市旅游竞争力呈现核心城市—次级城市—边缘城市的空间格局。核心城市可采取协同发展策略,带动和辐射周边城市的发展;次级城市重在加强市场营销,提升市场竞争力;边缘城市以特色策略为主,生态位扩充策略为辅,扩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泓,顾朝林
从共生概念和内涵入手,研究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在此基础上,以淮海经济区为例,分析了淮海经济区区域背景和旅游竞合条件,对跨行政区域旅游竞合模式和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许峰 秦晓楠 张明伟 漆睿 李静
区域合作旨在建立关联紧密、具有结构强度的城市合作体系,提高区域整体吸引力和竞争力,形成共同抵御风险的机制。传统的城市发展聚焦于内部资源配置,忽略外部资源的引入和整合,从而引发区域间壁垒高筑,阻碍区域合作体系的建立。因此,如何借助城市品牌联合构建区域合作机制成为当前的热点。目前的区域合作研究大多以定性分析为主,品牌合作体系主要建立在历史经验判断以及阶段性市场表现的基础上,缺乏对品牌内部结构的剖析。鉴于此,文章以旅游品牌系统构建为切入点,引入生态位理论的数理研究方法,定量分析区域内各城市旅游品牌发展现状以及相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郑智 刘文辉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合作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区域旅游竞合发展也成为了各地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借鉴共生理论,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竞合的有利条件,并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竞合的策略选择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共生理论 旅游竞合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余构雄 江金波
文章引入生态位理论中的态势理论,构建了包括资源维、市场维、社会经济维和环境维4大维度34项变量的区域城市旅游生态位测评指标体系,对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区域城市旅游生态位进行测评,结合聚类分析,揭示了两大区域的空间网络差异、时间错位差异、扩充差异、泛化与特化差异,继而基于生态位理论深入探讨两大区域的深度合作问题,提出构建区域城市旅游发展互补空间、实现区域城市旅游发展互惠共生等区际合作措施。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汪清蓉 余构雄
区域旅游系统是一个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构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区域旅游城市生态位的测量由旅游资源维、市场维、社会经济维和环境维4大维度32项变量构成。本文以珠江三角洲旅游城市生态位的测评为基础,结合聚类分析,将该区域旅游系统内的城市划分为三种类型,指出各类城市的优劣势及发展潜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红梅 郭伟
区域旅游城市文化系统是一个由自然文化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构成的复杂的文化生态系统。区域旅游城市文化生态位的测量由旅游资源维、社会人文维、旅游经济维和旅游环境维4大维度18项变量构成。文章以河北省区域旅游文化生态位的测评为基础,对该区域旅游系统内的城市进行旅游文化生态位分析测评,指出各类城市旅游文化发展的优劣势及发展潜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兵慧 魏晓芳
旅游区域间的竞合发展是现代旅游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区域旅游竞合活动的开展是一个博弈过程。将博弈论分析方法运用到区域旅游竞合研究中来,对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和区域旅游客源市场开拓进行博弈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山西省区域旅游竞合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
博弈 区域旅游竞合机制 山西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丙泉 李雷鸣 徐小峰
城市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生态效率强调经济增长同生态改进的双重提升已经成为衡量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文章首先应用传统DEA方法对山东省17地市2006—2008年间生态效率进行了评价,明确了全省及各地市生态效率三年变化情况并据此对山东省17地市进行聚类;针对传统DEA方法评价结果出现效率值为1的决策单元较多的缺点,文章应用对抗型交叉评价机制并引入虚拟决策单元以更好的明确各决策单元生态效率提升的潜力。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红梅
湖南"红三角"旅游区的旅游业已发展到一定规模,但区域旅游竞合还存在不少问题。要想推动"红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应当以旅游消费驱动区域旅游竞合。主要措施有建立协调机制,区域总体规划;丰富旅游产品,突出特色互补;完善基础设施,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行业素质,倡导集约发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娟
引用生态位态势理论和生态位扩充模型,以丽江为案例分析点,对丽江地区的游客量生态位和旅游收入生态位以及旅游生态位扩充率进行测算,得出丽江旅游目前的发展状况存在明显的旅游生态位扩充现象,为研究旅游地发展情况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和分析视角。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伟 郝娟 王会层
旅游空间格局研究以主要旅游城市为依托,运用生态位测评理论,构建了河北省主要旅游城市生态位测评指标体系。结合聚类分析,从双核心城市、节点城市、网络城市的空间角度构建出河北省区域旅游城市的双扇形空间格局,有利于河北省区域旅游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