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26)
2023(14799)
2022(12917)
2021(12018)
2020(9993)
2019(22985)
2018(22601)
2017(43796)
2016(23612)
2015(26414)
2014(26427)
2013(25739)
2012(23275)
2011(20773)
2010(20343)
2009(18380)
2008(17732)
2007(14972)
2006(12879)
2005(10821)
作者
(65796)
(54688)
(54326)
(51695)
(34743)
(26361)
(24677)
(21567)
(20760)
(19107)
(18854)
(18272)
(17200)
(16904)
(16896)
(16399)
(16343)
(16325)
(15603)
(15452)
(13420)
(13149)
(13061)
(12492)
(12210)
(12010)
(11907)
(11888)
(10892)
(10846)
学科
(96925)
经济(96829)
管理(67002)
(60993)
(51965)
企业(51965)
方法(47730)
数学(40047)
数学方法(39492)
(24450)
中国(22874)
业经(22077)
(21846)
地方(21714)
(21594)
理论(18755)
环境(17622)
(16825)
农业(16797)
(15237)
贸易(15233)
(14716)
技术(14281)
(14169)
财务(14100)
财务管理(14072)
(13800)
(13677)
企业财务(13347)
教育(12836)
机构
学院(330282)
大学(330207)
管理(134352)
(126759)
经济(123988)
理学(118085)
理学院(116759)
管理学(114544)
管理学院(113938)
研究(104585)
中国(75061)
(69180)
科学(67466)
(55838)
(50290)
业大(48948)
(48419)
中心(47716)
研究所(46588)
财经(46512)
(46232)
师范(45829)
(45646)
北京(42967)
(42422)
(38984)
经济学(38128)
(37815)
农业(37797)
师范大学(37351)
基金
项目(238062)
科学(188275)
研究(174120)
基金(173110)
(150422)
国家(149213)
科学基金(129393)
社会(110180)
社会科(104402)
社会科学(104376)
(93249)
基金项目(92835)
自然(84677)
自然科(82610)
自然科学(82592)
自然科学基金(81066)
教育(80179)
(78353)
编号(71270)
资助(70631)
成果(55801)
重点(53300)
(51938)
(51063)
(49380)
课题(48168)
创新(45953)
科研(45623)
国家社会(45128)
教育部(44720)
期刊
(131408)
经济(131408)
研究(89598)
中国(53167)
学报(51334)
科学(48151)
管理(46584)
(42729)
(40791)
大学(39402)
学学(37143)
教育(37141)
农业(30440)
技术(28685)
业经(22744)
财经(21669)
(20990)
金融(20990)
经济研究(20206)
(18487)
图书(17410)
问题(17316)
资源(16692)
科技(16107)
(15303)
(15262)
理论(15261)
技术经济(15046)
商业(14610)
实践(14141)
共检索到4511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红梅  郭伟  
区域旅游城市文化系统是一个由自然文化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构成的复杂的文化生态系统。区域旅游城市文化生态位的测量由旅游资源维、社会人文维、旅游经济维和旅游环境维4大维度18项变量构成。文章以河北省区域旅游文化生态位的测评为基础,对该区域旅游系统内的城市进行旅游文化生态位分析测评,指出各类城市旅游文化发展的优劣势及发展潜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伟  郝娟  王会层  
旅游空间格局研究以主要旅游城市为依托,运用生态位测评理论,构建了河北省主要旅游城市生态位测评指标体系。结合聚类分析,从双核心城市、节点城市、网络城市的空间角度构建出河北省区域旅游城市的双扇形空间格局,有利于河北省区域旅游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淑娟  陈静  
基于生态位理论,建立包括资源维、市场维、社会经济维和环境维的4个维度的旅游生态位测度体系。选用1996、2001、2006和2011年数据,运用生态位态势模型计算山东17地市旅游生态位及其各要素的时空变化。在分析各城市旅游生态位变化基础上,探讨各城市旅游生态位态势变迁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随着各种类型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对环保的重视,山东17地市旅游综合生态位差距不断缩小,并形成了新的发展格局。旅游竞合模式以中东部为核心逐渐形成,并带动西部地区快速发展。各城市积极采取生态位分离、扩充等策略来优化竞争合作关系,推动区域旅游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改芳  董观志  
区域旅游业从产生到发展,在区域经济生态维的梯度上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本文从阐明生态位及旅游业的含义出发,提出了旅游业区域经济生态位的概念,构建了影响旅游业区域经济生态位的核心生态因子体系。通过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0-2004年的旅游业相关指标与所在区域的相同指标总值的数据收集,运用比例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获得了我国不同区域的旅游业在本地经济发展中的经济生态位评价综合值,进而对各省份进行了横向比较、聚类及稳定度分析,旨在探索区域旅游业发展演化规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文捷  闫孝茹  
论文基于旅游生态位理论对珠江—西江经济带跨区域城市旅游系统进行研究,通过构建其旅游生态位测评指标体系,进而计算得出区域内各市的旅游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并根据测评结果将区域内各城市旅游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分别与区域内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通过宽度和重叠度数值的高低分布把区域内的城市划分为4类,第一类为重叠度及宽度都较高的南宁和柳州,第二类为重叠度高且宽度较低的梧州、肇庆和来宾,第三类为重叠度较低且宽度也较低的百色、崇左、云浮和贵港,第四类为重叠度低且宽度高的广州和佛山,并根据旅游生态位扩充、分离等理论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类型城市的旅游发展策略,旨在推动整个区域旅游系统向更高级不断进化,为珠江—西江经济带11市的旅游业提供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策略,进而更好地促进区域旅游协同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余构雄  江金波  
文章引入生态位理论中的态势理论,构建了包括资源维、市场维、社会经济维和环境维4大维度34项变量的区域城市旅游生态位测评指标体系,对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区域城市旅游生态位进行测评,结合聚类分析,揭示了两大区域的空间网络差异、时间错位差异、扩充差异、泛化与特化差异,继而基于生态位理论深入探讨两大区域的深度合作问题,提出构建区域城市旅游发展互补空间、实现区域城市旅游发展互惠共生等区际合作措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鹏  
本文基于循环经济理论,以大湘西区域为例,提出要做好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构建新体系、构筑旅游循环产业链和完善政策支撑体系等方面构筑旅游循环经济体系,实现生态文化旅游领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伟  郝娟  
旅游城市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载体,它是一个由自然文化环境、市场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构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旅游城市生态位的测量由旅游资源维、旅游市场维、旅游社会维、旅游经济维和旅游环境维5大维度22项变量构成。以河北省主要旅游城市的测评为基础,对该区域系统内的旅游城市生态位进行综合分析,指出各旅游城市发展的优劣势及发展潜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娟  
引用生态位态势理论和生态位扩充模型,以丽江为案例分析点,对丽江地区的游客量生态位和旅游收入生态位以及旅游生态位扩充率进行测算,得出丽江旅游目前的发展状况存在明显的旅游生态位扩充现象,为研究旅游地发展情况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和分析视角。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汪清蓉  余构雄  
区域旅游系统是一个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构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区域旅游城市生态位的测量由旅游资源维、市场维、社会经济维和环境维4大维度32项变量构成。本文以珠江三角洲旅游城市生态位的测评为基础,结合聚类分析,将该区域旅游系统内的城市划分为三种类型,指出各类城市的优劣势及发展潜力。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许峰  秦晓楠  张明伟  漆睿  李静  
区域合作旨在建立关联紧密、具有结构强度的城市合作体系,提高区域整体吸引力和竞争力,形成共同抵御风险的机制。传统的城市发展聚焦于内部资源配置,忽略外部资源的引入和整合,从而引发区域间壁垒高筑,阻碍区域合作体系的建立。因此,如何借助城市品牌联合构建区域合作机制成为当前的热点。目前的区域合作研究大多以定性分析为主,品牌合作体系主要建立在历史经验判断以及阶段性市场表现的基础上,缺乏对品牌内部结构的剖析。鉴于此,文章以旅游品牌系统构建为切入点,引入生态位理论的数理研究方法,定量分析区域内各城市旅游品牌发展现状以及相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黎  
基于生态位理论,构建区域旅游城市生态位测评指标体系,选取2010-2014年福建省蓝色海丝生态旅游带六市一区的19组数据,运用生态位态势模型计算福建省六市一区的旅游城市生态位。结合生态位测评结果,构建以福州、厦门为核心城市,泉州、漳州为节点城市,莆田、宁德、平潭区为网络城市的空间格局,并提出相应的构建对策,以优化福建省蓝色海丝生态旅游带旅游城市空间格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唐黎  
基于生态位态势理论构建福建省旅游城市生态位测评体系。选用2010—2014年5 a的数据,计算福建省九市一区城市生态位,并进行聚类分析。研究表明:厦门、福州、泉州、漳州、龙岩、南平、莆田、三明、宁德及平潭区九市一区的城市生态位数值分别为:0.162 5、0.156 8、0.152 0、0.098 3、0.089 4、0.086 4、0.075 2、0.074 2、0.071 4和0.033 8;呈现层次分明的4类城市,厦门、福州、泉州的城市生态位居前3位,在竞争中处于有力位置,属于第Ⅰ类城市,而平潭排最后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淑娟  王肖  隋玉正  
基于生态位理论,通过构建市场维、资源维、社会经济维、生态环境维的指标体系,评价2004—2009,2009—2014年山东省城市旅游竞争力,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和核心边缘理论,建立山东省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格局。研究发现:青岛市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排名稳居第一,烟台市、济南市紧随其后,其余城市的排名变化不大;山东省城市旅游竞争力呈现核心城市—次级城市—边缘城市的空间格局。核心城市可采取协同发展策略,带动和辐射周边城市的发展;次级城市重在加强市场营销,提升市场竞争力;边缘城市以特色策略为主,生态位扩充策略为辅,扩大生态位,提高城市旅游竞争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淑娟  王肖  隋玉正  
基于生态位理论,通过构建市场维、资源维、社会经济维、生态环境维的指标体系,评价2004—2009,2009—2014年山东省城市旅游竞争力,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和核心边缘理论,建立山东省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格局。研究发现:青岛市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排名稳居第一,烟台市、济南市紧随其后,其余城市的排名变化不大;山东省城市旅游竞争力呈现核心城市—次级城市—边缘城市的空间格局。核心城市可采取协同发展策略,带动和辐射周边城市的发展;次级城市重在加强市场营销,提升市场竞争力;边缘城市以特色策略为主,生态位扩充策略为辅,扩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