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24)
- 2023(9321)
- 2022(8130)
- 2021(7548)
- 2020(6407)
- 2019(14721)
- 2018(14517)
- 2017(27992)
- 2016(14565)
- 2015(16056)
- 2014(15718)
- 2013(15139)
- 2012(13324)
- 2011(11647)
- 2010(11197)
- 2009(9838)
- 2008(9416)
- 2007(7811)
- 2006(6564)
- 2005(5064)
- 学科
- 济(59404)
- 经济(59239)
- 管理(44249)
- 业(39703)
- 企(34779)
- 企业(34779)
- 方法(31663)
- 数学(27021)
- 数学方法(26622)
- 财(16089)
- 农(15543)
- 中国(14300)
- 业经(14033)
- 环境(13167)
- 和(11660)
- 学(11145)
- 地方(11115)
- 务(11086)
- 财务(11034)
- 财务管理(11008)
- 理论(10983)
- 企业财务(10482)
- 农业(10213)
- 划(9308)
- 制(8926)
- 技术(8848)
- 贸(8364)
- 贸易(8362)
- 易(8130)
- 银(7369)
- 机构
- 学院(192963)
- 大学(192324)
- 管理(81864)
- 济(79250)
- 经济(77770)
- 理学(72109)
- 理学院(71403)
- 管理学(70120)
- 管理学院(69754)
- 研究(58275)
- 中国(43617)
- 京(38698)
- 财(36191)
- 科学(35733)
- 财经(29692)
- 中心(28721)
- 业大(28288)
- 农(27337)
- 经(27157)
- 所(26508)
- 江(26414)
- 范(24516)
- 研究所(24415)
- 经济学(24304)
- 师范(24280)
- 北京(23366)
- 财经大学(22385)
- 经济学院(22112)
- 经济管理(21982)
- 院(21933)
- 基金
- 项目(143341)
- 科学(115300)
- 基金(106277)
- 研究(105329)
- 家(91823)
- 国家(91071)
- 科学基金(80573)
- 社会(70235)
- 社会科(65770)
- 社会科学(65747)
- 基金项目(57149)
- 省(56342)
- 自然(52108)
- 自然科(50807)
- 自然科学(50797)
- 自然科学基金(49861)
- 教育(48780)
- 划(47285)
- 资助(42037)
- 编号(41832)
- 重点(32389)
- 部(32169)
- 成果(31250)
- 创(30623)
- 发(30501)
- 国家社会(29298)
- 创新(28548)
- 教育部(28170)
- 科研(28043)
- 人文(27832)
共检索到2613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卫权 杨振华 苏维词 周文龙
为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综合、定量评价体系,揭示喀斯特脆弱山区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性。文章从生态资产变化的角度,建立涵盖生态资产和社会资产2个评价角度,11个评价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贵阳市1990~2013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贵阳市1990~2013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且年际增长率波动变化。其中,1995~2000年生态文明综合指数由0.215降至0.201,但2000~2013年生态文明综合指数又上升至0.357,增长率也不断上升。从历年生态资产与社会资产的变化特征来看,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升的关键于社会资产的大幅增加。另外,基于社会资产与生...
关键词:
生态资产 社会资产 土地利用 生态文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秀琼 傅正红 吴小节 陈修德
文章以2000—2013年间的广东省纵向统计数据为评价对象,使用因子分析方法,分别从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社会文明、生态环境文明、生态文化文明和生态制度文明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综合动态监测,计算广东省生态文明发展综合指数,通过曲线回归分析,预测未来几年广东省的生态文明发展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的生态文明发展情况总体呈上升趋势,综合指数从1999年的-1.53增加到了2012年的1.78,上升趋势比较明显。其上升曲线拟合方程为Y=-1.767+0.236t,可预测未来广东省2020年的生态文明指数为3.425。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综合评价 因子分析 曲线回归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从欣 李国柱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内涵的界定为基础,从国土资源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协调、生态制度执行五个层面构建了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统计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熵值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从欣 李国柱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内涵的界定为基础,从国土资源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协调、生态制度执行五个层面构建了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统计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熵值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茜 胡昊 李名升 张殷俊 宋金平 张建辉 张凤英
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核心,以系统间耦合协调发展为导向,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建立了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三大子系统,12个要素,64个指标因子的生态文明综合评价体系,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系统间协调发展度的研究,从全国和省域两个尺度分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规律。运用1990-2010年全国尺度的时序数据进行分析,表明21年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持续提高,环境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能力不断加强。以中国省域为对象,定量研究其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协调发展度的空间分布规律,评价结果显示各省份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协调发展度基本呈现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的格局,但生态文明指数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龙亮军
基于强可持续研究范式,以生态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运用两阶段网络Super-EBM模型进行绩效测算和评价,打开生态福利转化过程的"黑箱",基于综合福利视角将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进一步分解为生态经济效率和经济福利效率,实证研究部分选取2006-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水平进行纵向分析,与此同时,选取42个国家2014年的截面数据进行横向的国际对比研究。研究表明:(1)"十一五"到"十二五"期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绩效(0.986)整体水平一般,均未实现DEA有效,但"十二五"期间已呈现出逐年改善的利好趋势。国际比较层面,瑞士(1.647)、印度尼西亚(1.365)、爱尔兰(1.039)依次排名前三位,中国(0.297)排名相对靠后,位列倒数第二。各国之间差异较大,总体上呈现出"OECD国家(0.677)最高、G20国家(0.611)次之、金砖国家(0.417)最低"的态势。(2)从分阶段效率来看,无论是纵向分析还是横向对比,均发现第一阶段的生态经济效率明显低于第二阶段的经济福利效率,生态经济效率偏低是导致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总体水平偏低的主要原因。(3)与传统的单阶段、径向或非径向DEA模型相比,两阶段网络Super-EBM模型综合考虑了径向和松弛变量问题,测算出来的效率值更为精确,能够更为客观地反映现实。同时,对于其他领域涉及两阶段或多阶段生产系统的效率或绩效评估具有较好的借鉴价值。最后,根据上述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傅春 程浩 罗珍珍
本文基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政策背景与实践,探索了生态文明竞争力的内涵,通过借鉴国内外生态文明竞争力相关评价指标体系,从生态安全屏障、生态资源利用、生态环境治理、生态体系保障和生态经济支撑等方面选择了28个指标,利用熵权TOPSIS评价方法构建了中部地区生态文明竞争力评价模型,实证分析了2010-2014年中部地区的生态文明竞争力水平,从省际角度进行了横向与纵向比较分析,提出了提升中部地区生态文明竞争力水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竞争力 中部地区 综合评价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秀琼 彭韵妍 吴小节 李双玫
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中国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在遵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一般原则基础上,文章从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社会文明、生态环境文明、生态文化文明和生态制度文明五个方面,构建了中国31个省市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2013年统计数据,对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研究表明,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状况可以划分为四个类型,即全面优等型、全面偏优型、全面中游型、全面劣势型;从空间分布来看,生态文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天祥 廖杰 魏晓
城市生态文明程度是"两型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体现。从生态文明理念出发,界定城市生态文明的概念及特征,在借鉴"压力—状态—响应(PSR)"概念模型基础上提出从城市生态文明状态、压力、整治和支撑四个方面构建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进行评价,丰富和完善了现有评价体系。最后,以长沙作为案例,实证检验了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生态文明 评价指标体系 熵值法 长沙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关海玲 江红芳
文章从生态文明的内涵及特征入手,构建了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对2007~2011年间山西省市域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朔州,晋城的综合得分较高,长治,晋中次之,而太原、阳泉,临汾的综合水平较低,并对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熵值法 城市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傅春 程浩 罗珍珍
本文基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政策背景与实践,探索了生态文明竞争力的内涵,通过借鉴国内外生态文明竞争力相关评价指标体系,从生态安全屏障、生态资源利用、生态环境治理、生态体系保障和生态经济支撑等方面选择了28个指标,利用熵权TOPSIS评价方法构建了中部地区生态文明竞争力评价模型,实证分析了2010-2014年中部地区的生态文明竞争力水平,从省际角度进行了横向与纵向比较分析,提出了提升中部地区生态文明竞争力水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竞争力 中部地区 综合评价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俊杰
基于生态足迹方法测度了中国各省市1995-2013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及2009年的人均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绝大部分省市人均生态足迹均呈快速上升趋势,各省市人均生态足迹呈现较大的、不同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综合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发现,青海、云南、广西、黑龙江和甘肃生态压力很小,而天津、山西、上海、山东、辽宁和北京的生态压力很大;总体而言,发达地区的生态压力大于欠发达地区。绝大部分省市的生态效率均呈快速上升趋势,平均为年均上升5.6%。因素分解结果表明,总体上,生态效率的上升均是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结果,要素替代的贡献为负。这说明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仍不够。TFP的增长速...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一 牟莉莉
近年来,环境问题成为全民关注的社会性问题,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环境保护行业的支持与研究,给中国环保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民营环保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一方面,它们在国家政策利好形势下,抢抓机遇占领市场、做好营销与服务,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另一方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有效性决定了其核心竞争力的高低,而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是企业内部管理的关键环节,通过科学的绩效管理手段,能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本文旨在借助科学的绩效管理手段,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企业绩效管理体系,在较大程度上提升绩效管理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弥补目前绩效管理研究方法中的主观性与随意性,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为民营环保企业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绩效管理方法。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环保企业 绩效管理 民营企业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占少贵 傅春 陈建军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已有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江西省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计算出江西省城市生态文明各指标的权重重,发现发现人均EDP、工业"三废"排放量、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等指标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最大。在此基础上,运用线性加权综合得分模型型,计算出2008-2012年江西省11个地级市城市生态文明综合得分。结果显示:江西省城市生态文明综合得分差距较大且层次多样,地域差别比较明显。得分最低的集中在赣南,其次是赣北,而得分最高的集中在赣中,其次是赣东和赣西。但是是,随着生态保护力度的加大大,各地级市的城市生态文明综合得分差距在逐步缩小小。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威 贾文涛
当前,土地整治向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转型,以新时代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思想,强调提升国土空间品质,关注国土空间全要素,以空间结构调整优化国土空间功能,以资源高效利用提升国土空间质量,以生态系统修复打造美丽生态国土,以整治修复制度体系建设筑牢美丽国土根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