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05)
- 2023(9827)
- 2022(8442)
- 2021(8121)
- 2020(6660)
- 2019(15316)
- 2018(14798)
- 2017(29143)
- 2016(15629)
- 2015(17198)
- 2014(16606)
- 2013(15695)
- 2012(14370)
- 2011(12607)
- 2010(12252)
- 2009(11066)
- 2008(10317)
- 2007(8542)
- 2006(7300)
- 2005(6044)
- 学科
- 济(58211)
- 经济(58156)
- 管理(47358)
- 业(44711)
- 企(37403)
- 企业(37403)
- 方法(29552)
- 数学(26806)
- 数学方法(26419)
- 财(18530)
- 农(17068)
- 中国(14852)
- 业经(12555)
- 务(11938)
- 财务(11893)
- 财务管理(11864)
- 贸(11418)
- 贸易(11415)
- 企业财务(11321)
- 易(11169)
- 制(11133)
- 农业(10808)
- 地方(10536)
- 策(10449)
- 技术(9308)
- 环境(9276)
- 学(8791)
- 银(8697)
- 银行(8687)
- 划(8490)
- 机构
- 学院(202651)
- 大学(200579)
- 济(86823)
- 经济(85230)
- 管理(84932)
- 理学(74253)
- 理学院(73615)
- 管理学(72473)
- 管理学院(72084)
- 研究(62712)
- 中国(47973)
- 财(41989)
- 京(39474)
- 科学(35638)
- 财经(33095)
- 中心(30648)
- 经(30377)
- 江(28975)
- 业大(28494)
- 所(28370)
- 农(28309)
- 经济学(26872)
- 研究所(25824)
- 财经大学(24894)
- 范(24424)
- 经济学院(24410)
- 师范(24227)
- 院(24140)
- 北京(23811)
- 州(22428)
- 基金
- 项目(144808)
- 科学(116477)
- 研究(108376)
- 基金(107669)
- 家(92946)
- 国家(92196)
- 科学基金(81114)
- 社会(70570)
- 社会科(67070)
- 社会科学(67055)
- 基金项目(56731)
- 省(55773)
- 自然(52146)
- 自然科(50970)
- 自然科学(50959)
- 教育(50439)
- 自然科学基金(50052)
- 划(46947)
- 编号(43640)
- 资助(43400)
- 成果(34261)
- 部(33172)
- 重点(32303)
- 创(30861)
- 发(30819)
- 国家社会(29679)
- 课题(29469)
- 教育部(29258)
- 创新(28835)
- 人文(28769)
共检索到2850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瑞燕 吴荷青
一、引言预算管理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手段,已经成为现代企业重要的管理控制方式。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预算管理的侧重点不一样。王斌(1999)最早提出预算管理模式概念,并根据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特点,提出初创期应以资本预算、成长期应以销售预算、成熟期应以成本预算、衰退期应以现金预算为预算管理的重点。预算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受到许多因素影响,但H orngren(1982)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先贺 卜华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研究预算管理松弛成因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企业预算管理松弛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
预算管理 松弛成因 治理对策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雒敏 麦海燕
预算松弛的存在会增加企业的内部成本、侵蚀企业的资源、降低企业经营效率。基于预算松弛的产生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要解决预算松弛问题,应从公司治理的以下方面入手:(一)控制机制为加强对预算管理的控制,首先要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胡郑利
一、预算松弛对企业的影响预算松弛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适度的预算松弛有利于更好的发挥预算执行者的能力。研究表明,当面对的目标是困难难度中等却又能够达到的时候,预算执行者的自信和工作热情能够被更好的激发,在这种情况下,预算执行者的表现达到最佳。这是由于影响业绩的因素并不都是预算执行者所能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何红渠 程惠
企业实施预算管理的形式多种多样,但目的却都是通过预算管理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运用全面、全过程的控制、监督机制,促进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从而提升企业的价值和竞争力,进而实现企业的长期战略规划和战略目标。正如英国GKN集团给预算重新下的定义:预算不是会计师为会计目的而准备的会计工具,而是为确保集团战略目标实现的组织手段。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章晓霞
一般认为,产品生命周期由四个阶段组成,即介绍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但对于实践中的财务经理们来说以下五阶段的产品生命周期更具有实际意义。一、初创阶段。初阶阶段是进行产品开发和市场调研的阶段, 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此阶段最大的挑战就是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如何应对现金流的不足,并同时保持适应性和考虑未来成长机会。初创阶段的第一步就是与营销部门合作,以增大未来新产品的销售,增加未来现金流入。这些现金流包括由于新项目开始运作而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爱民 吴帅
预算目标的确定过程是预算各方讨价还价的利益博弈过程,预算目标的结果是预算各方博弈均衡的结果。本文通过剖析预算目标的动态博弈过程,发现信息不对称是预算松弛产生的根本原因,而博弈过程中各方压力的大小也影响预算目标的确定。
关键词:
预算松弛 预算目标 信息不对称 动态博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蒙亲绒
预算管理是高校科学配置资源、推进财务管理的重要管理工具,但在管理实践中并未完全发挥作用。预算松弛现象尤为严重,掩盖了高校真实的资源需求水平和财务状况,最终造成预算管理失效。通过阅读大量相关文献,结合自身高校财务工作经验,认为高校目前的分级管理体制、成本补偿机制以及与预算挂钩的绩效考评机制的不完善助长了预算松弛的发生,提出高校首先应该从"人"出发,构建预算文化,同时通过设计利益制衡制度、完善风险控制制度、引入更科学的业绩考核制度,为防范预算松弛提供制度保证,以优化高校预算管理。
关键词:
预算松弛 预算管理 代理理论 预算文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沈青青 左燕 安灵
本文利用门槛模型回归发现,预算松弛与公司业绩呈现出先弱后强再减弱的非线性关系。预算松弛程度过小会对公司后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且会挫伤经理人的积极性;预算松弛程度过大不利于经营管理的改善、资源利用率的提高;而适当的预算松弛不仅能缓解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利益问题,还能有效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等因素带来的风险,从而实现共赢的格局。
关键词:
高管权力 预算松弛 堑壕效应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亚南 成军 徐珍珍
精准把握专业群生命周期的发展规律及特征是高职院校专业群治理能力提升的前提和基础。高职院校专业群生命周期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区域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主要经历孕育筹备期、组建形成期、磨合震荡期、成熟运行期、衰退老化期/蜕变重生期,其发展趋势并不是一个单向度的线性发展过程,通常会因为学校专业群治理能力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在生命周期发展的不同阶段,专业群的组织形态、管理运行、课程结构、教师协作等呈现显著的差异性,需要采取动态化的治理策略,即在专业群生命周期前期,高职院校应以产业需求为主要依据科学组群;在中期应以整合互融为目标优化专业群组织运行;在末期,应以精准诊断为抓手推进专业群蜕变重生。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群 生命周期 动态治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萍
治理结构对于高科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文章对传统的企业治理逻辑进行了梳理,并构建了一个修正的企业治理分析框架。按照该框架,人力资本特征对于其所有者在公司治理谈判中的谈判力有很大的影响。随着高科技企业的发展,人力资本各项特征也将动态的变化,从而引起其所有者的谈判力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因此,高科技企业必须根据其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参与企业治理各方所拥有资本特征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治理模式。
关键词:
高科技企业 企业治理 人力资本 权变治理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孙绪鑫
企业在不同时期具有鲜明特征和明显差异,这些特征及差异必然影响到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公司治理系统效能。本文结合广义公司治理理论和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构建了由所有者子系统、经营者子系统、市场子系统、监督子系统等组成的广义公司治理系统,并分别探讨在企业不同时期各子系统所发挥的效能对公司治理系统的影响。
关键词:
公司治理 生命周期 系统 效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丹在《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中撰文,用战略管理中的行业生命周期理论,对中美两国社区教育行业的发展态势进行比较分析,并对中国的社区教育发展策略加以探讨。依据行业生命周期理论来看,美国社区教育处于行业生命周期的成长期中后阶段,体现出如下特点:1.教学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静 李从东
根据知识在集群中所处的状态及作用将知识生命周期划分为产生、培育、扩散、重构四个阶段。文章分析了各阶段知识活动及其演化特征。对影响集群知识管理的四个要素:知识辨识,知识流通的非正式系统、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分析,指出应结合不同阶段的特点,对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
关键词:
知识管理 知识生命周期 集群知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