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55)
2023(15155)
2022(12347)
2021(11407)
2020(9475)
2019(21477)
2018(21133)
2017(41022)
2016(21492)
2015(23638)
2014(23161)
2013(22827)
2012(20361)
2011(17761)
2010(17686)
2009(16088)
2008(15885)
2007(13549)
2006(11460)
2005(10203)
作者
(57736)
(48603)
(48306)
(45697)
(31034)
(23109)
(21882)
(18796)
(18294)
(17225)
(16404)
(16336)
(15195)
(15032)
(14900)
(14876)
(14399)
(14330)
(13946)
(13850)
(11745)
(11738)
(11650)
(11186)
(10815)
(10758)
(10704)
(10519)
(9686)
(9627)
学科
(90445)
经济(90340)
(89341)
(80397)
企业(80397)
管理(76436)
方法(44021)
数学(35039)
数学方法(34608)
业经(29677)
(29525)
(28804)
(22029)
财务(21991)
财务管理(21969)
中国(21180)
企业财务(20869)
农业(20850)
技术(19331)
理论(18597)
(18045)
(16286)
(15656)
贸易(15647)
(15434)
(15219)
(15099)
(14432)
地方(13864)
(13322)
机构
学院(300650)
大学(295957)
(127236)
管理(125718)
经济(124834)
理学(109308)
理学院(108313)
管理学(106745)
管理学院(106161)
研究(88715)
中国(70418)
(59483)
(59228)
科学(52012)
财经(47956)
(47476)
(44197)
(43871)
中心(42876)
业大(42363)
(41678)
经济学(39321)
研究所(37757)
农业(37148)
北京(36032)
财经大学(35891)
经济学院(35658)
(35214)
(35154)
师范(34805)
基金
项目(206698)
科学(166230)
研究(153835)
基金(153398)
(132121)
国家(130943)
科学基金(116109)
社会(101215)
社会科(96110)
社会科学(96090)
基金项目(81126)
(80849)
自然(74103)
自然科(72495)
自然科学(72478)
自然科学基金(71262)
教育(70705)
(66330)
编号(61604)
资助(60957)
成果(47878)
(46594)
(46281)
重点(45739)
(43820)
国家社会(42962)
创新(42754)
(42088)
教育部(40693)
课题(40616)
期刊
(135540)
经济(135540)
研究(82010)
中国(52793)
管理(50287)
(49493)
(43458)
学报(40075)
科学(39652)
大学(32370)
学学(30642)
农业(30327)
技术(29993)
教育(27943)
(25435)
金融(25435)
业经(24453)
财经(24082)
经济研究(21385)
(20868)
(18674)
问题(17782)
技术经济(16756)
财会(15025)
现代(14677)
商业(14439)
图书(14432)
(13538)
理论(13325)
科技(13257)
共检索到4297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朱智  赵德海  
随着服务外包的蓬勃发展,其理论研究已滞后于实践发展的需要。本文试图突破服务外包以第三产业(服务业)为研究对象的局限性,沿着生产性服务业这条主线,将服务外包的研究领域拓展到第一、二产业内部,通过大力发展业务流程和知识流程外包,促进服务外包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阐述服务外包的演进逻辑,提出服务外包演进的理论框架,并运用第二产业中的生产性服务业外包实践来佐证所提出的理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廖庆梅  刘海云  
本文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分别测算中国制造业各行业20012011年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及各行业的生产性服务外包率,再采用系统GMM方法分析生产性服务外包是否有效提升中国制造业行业在国际上的分工地位。研究结果发现,生产性服务外包整体上对中国制造业行业的国际分工地位作用不明显,但不同技术层级的结果存在差异。低技术行业总的生产性服务外包对其分工地位具有抑制作用,且离岸型和在岸型生产性服务外包均抑制其分工地位提升;中等技术行业和高技术行业总的生产性服务外包促进其分工地位上升,在岸型生产性服务外包提升其分工地位,而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晓鹏  
本文通过对新古典经济学生产函数的拓展分析,提出了划分生产性服务业的具体分类标准,结合我国第三产业统计分类内容,重新聚合了体现为"人流"、"资金流"、"知识流"、"信息流"、"物流"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具体统计范围。在此基础上,运用替代性数据测算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总量与结构特征;最后,从生产性服务业的结构优化角度,区分了外生生产性服务业和内生生产性服务业,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基本问题。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梦霞  石爱民  
本文的主旨是研究一个崭新的营销学理论分支即生产性服务业营销理论。文中首先对生产性服务业营销进行理论界定,进而阐述生产性服务业营销特征;然后,分析目前中国生产性服务业营销实践的发展现状;最后,提出了基于国际领先的生产性服务业营销实践典范的适合中国生产性服务业营销管理的战略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路红艳  
本文根据生产性服务业的地理分布特征和其与制造业的关联特性,探讨了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制造业主导的生态群落集群和虚拟集群模式,提出要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空间虚拟网络的创造,大力培育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集群模式,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在产业集群中的创新、专业化分工、环境优化等方面的作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梁昊光  叶大华  
生产性服务业是全球现代产业转型的主导方向,也是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流模式。在深入分析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结构偏离度和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指出为了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劳动生产率,北京市应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云计算、新型信息服务业、电子商务、设计服务业等产业门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贾勇  李冬姝  田也壮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基于产业互动的视角,以制造业的发展为线索,将生产性服务业的演化分为萌芽期、雏形期、剥离/独立期和产业化期4个阶段。生产性服务业的演化历程表明,制造业的水平决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同样,生产性服务业的水平也体现制造业的成熟度。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詹浩勇  袁中华  
基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态发展,集群式价值链网络沿着产业组织和空间范围维度演进,为企业、城市、集聚经济圈和国家产业升级提供动力,同时也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在不同空间层次形成单核或多核集聚、体系化集聚、集聚经济圈内部"中心-外围"网络化集聚、基于国家价值链重构的"中心-外围"网络化集聚等集聚模式。我国城市要在关注集群式价值链网络演进动态情境基础上合理选择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为高端服务要素集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区域间二、三产业协同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詹浩勇  袁中华  
基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态发展,集群式价值链网络沿着产业组织和空间范围维度演进,为企业、城市、集聚经济圈和国家产业升级提供动力,同时也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在不同空间层次形成单核或多核集聚、体系化集聚、集聚经济圈内部"中心-外围"网络化集聚、基于国家价值链重构的"中心-外围"网络化集聚等集聚模式。我国城市要在关注集群式价值链网络演进动态情境基础上合理选择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为高端服务要素集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区域间二、三产业协同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詹浩勇  袁中华  
基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态发展,集群式价值链网络沿着产业组织和空间范围维度演进,为企业、城市、集聚经济圈和国家产业升级提供动力,同时也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在不同空间层次形成单核或多核集聚、体系化集聚、集聚经济圈内部"中心-外围"网络化集聚、基于国家价值链重构的"中心-外围"网络化集聚等集聚模式。我国城市要在关注集群式价值链网络演进动态情境基础上合理选择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为高端服务要素集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区域间二、三产业协同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孟雪  
本文在服务外包的背景下,在生产性服务业中定量分析了反向服务外包对我国生产率的影响。数据样本选择2004-2009年18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并利用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定量计算了我国生产性服务投入以及反向服务外包和当地服务外包的规模。本文的结论是:由于我国服务外包尚处于初级阶段且规模较低,因此反向服务外包对我国生产率产生了负向影响,同时本文也证明了反向服务外包对未来生产率的负向影响会逐渐减少,甚至可能为正;反向服务外包的变化对未来生产率变化的影响为正,因此扩大其规模有助于降低目前的负向影响。同时,本文也得到了行业层面的结论,这些结论有助于我国进一步发展服务外包。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宋丹霞  黄卫来  徐杨  
针对服务外包的兴起、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的背景,在对服务供应链内涵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服务外包视角的生产性服务供应链的基本模式,并从供应链结构、运营模式、供应链稳定性及供应链管理内容等方面对其特性进行了探讨,最后从企业外在拉动力和内在推动力两方面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供应链的形成动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斯婕  张萃  
从行业异质性角度切入,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城市生产率效应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基于作用机制的理论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不仅通过自身来对城市生产率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对其他有着上下游投入产出关系和技术关联的其他行业生产率影响,来对城市总体生产率产生影响。基于2003—2012年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实证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及其六个细分行业的集聚对城市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但不同行业的影响程度不同,这显然与各子行业的特性差异密切相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钱龙  
利用投入产出法和联立方程模型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业与服务业生产率的双向互动机制,结果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服务业生产率两者呈现非对称的双向互动效应,且需求拉动作用大于供给推动作用;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相对中西部地区互动程度更明显;从行业异质性考察,两者互动的作用局限在传统生产性服务业领域,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与服务业生产率的互动效果较弱,产业内互动发展层次低和结构低端等问题比较突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富  
文章基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视角,通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中国制造业产业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中国制造业产业安全从1993年以来呈现波动状态,特别是自2005年以来,中国制造业产业安全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灰色关联分析表明物流业对中国制造业产业安全的影响最大,科技、电信和现代商贸业其次,金融业影响最小,分析也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速度非均衡、与制造业融合不深以及生产性服务业高端人才缺乏等问题进一步影响了中国制造业产业安全,为此应大力推进中国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密切融合,消除生产性服务业进入壁垒,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