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99)
2023(19281)
2022(15799)
2021(14499)
2020(12098)
2019(27141)
2018(26907)
2017(51586)
2016(27651)
2015(30621)
2014(30135)
2013(29751)
2012(26895)
2011(23550)
2010(23598)
2009(21976)
2008(21719)
2007(19390)
2006(17092)
2005(14839)
作者
(79303)
(66393)
(66102)
(62363)
(41995)
(31733)
(29757)
(25920)
(25253)
(23470)
(22690)
(22210)
(20988)
(20760)
(20353)
(20222)
(19871)
(19522)
(19234)
(19024)
(16425)
(16261)
(16191)
(15402)
(14981)
(14821)
(14618)
(14571)
(13383)
(13251)
学科
(113975)
经济(113751)
(104062)
管理(87133)
(84948)
企业(84948)
(51606)
方法(50431)
数学(41008)
数学方法(40504)
业经(36858)
农业(34314)
(33668)
中国(31039)
(23806)
(22933)
财务(22884)
财务管理(22854)
企业财务(21688)
(21301)
贸易(21284)
地方(20992)
技术(20784)
(20758)
(20352)
理论(19009)
(18798)
(18779)
(17815)
(17237)
机构
学院(393241)
大学(387048)
(161671)
经济(158542)
管理(156747)
理学(136209)
理学院(134819)
管理学(132488)
管理学院(131772)
研究(125743)
中国(98340)
(81245)
(79426)
科学(78423)
(72776)
业大(64023)
农业(62740)
(62649)
中心(60077)
(59713)
财经(58452)
研究所(57124)
(53366)
经济学(48922)
(48842)
北京(48263)
师范(48263)
(46773)
(44669)
经济学院(44306)
基金
项目(270634)
科学(214644)
基金(198790)
研究(195039)
(174603)
国家(172999)
科学基金(149511)
社会(128217)
社会科(120752)
社会科学(120713)
(107032)
基金项目(105750)
自然(97000)
自然科(94874)
自然科学(94847)
自然科学基金(93189)
(89097)
教育(88047)
资助(78891)
编号(78062)
成果(61472)
重点(60481)
(59329)
(58640)
(58617)
创新(54249)
国家社会(53501)
(52599)
课题(52363)
科研(52188)
期刊
(181802)
经济(181802)
研究(105531)
(80839)
中国(73940)
学报(64157)
科学(59854)
管理(58963)
(57815)
农业(54672)
大学(49641)
学学(47417)
业经(36373)
(36368)
金融(36368)
技术(33920)
教育(33520)
(28862)
财经(28737)
经济研究(27078)
问题(24843)
(24811)
(21523)
技术经济(20222)
科技(18671)
世界(18613)
商业(18469)
现代(18266)
统计(17357)
图书(17215)
共检索到5732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周娟  
农业改革的推进使农业经营者呈现以生产力的分化为基础的阶层重塑,这种重塑对农业经营者和农业经营过程影响深刻。各阶层因生产力、生产方式以及生产目的的不同而产生了异质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其中以大资本为基础、以企业式规模经营为手段、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大规模经营与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其它阶层的需求之间存在本质性冲突,即资本大生产与家庭小生产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具有不可调和性,并且这种冲突由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层面扩展至了社会层面,加剧了阶层间的冲突。同时,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也呈现出反映阶层力量结构的重塑趋势,即朝更有利于资源俘获能力更强的大规模经营者的方向重塑。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詹武  
(一)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历史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双包为主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有力推动着我国农业向专业化、社会化、现代化发展。社会化服务就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的迫切需要下发展起来并促进专业化、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十年来社会化服务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农户间、农户与集体、国营经济部门间自发协作联合,以解决对社会化服务的需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曾福生  李小卉  
我国目前为农业提供社会化服务的力量主要有三股 :一是政府部门 ,二是公司企业 ,三是农村合作组织。本文在比较分析了这三类服务组织的基础上 ,指出农村合作组织以其自身的优势和条件必将成为其中的主导力量 ,同时也探讨了发展农村合作服务组织的基本思路和应注意的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俏  王建华  
"社区意识与理念"对于发展与完善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具有重要启示与指导意义。然而,从现实情形来看,我国虽然已初步形成了多主体共同参与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格局,但服务农户的效果远没有实现,尤其是随着政府部门与企业资本向农村地区的不断渗透,政府与企业的控制力量不断加强,而农村社区内民间组织的服务功能却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文章认为社区开发是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创新路径,并详细论述了具体开发思路。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子  饶芳萍  诸培新  
为了深入分析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土地规模经营的影响,考察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否有效缓解土地规模经营面临的约束,本文首先构建了考虑农业社会化服务要素及土地要素的农户生产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发现增加农业社会化服务要素投入,将促进农户增加土地要素投入,即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土地规模经营有正向影响。其次,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数据,考虑到农户购买农业社会化服务和转入土地的不同生产经营决策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内生性问题,建立似不相关Biprobit联立模型,实证检验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土地规模经营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土地转入决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通过缓解农户的劳动力、技术等资源禀赋约束,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了土地规模经营的发展,因此应进一步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以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现代化。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小芹  简小鹰  
经验调查呈现出:土地流转与农村社会阶层的关联问题。研究发现:地权变革是农村各阶层利益的再分配与重组过程。已经严重分化的农民及其对土地不同程度的依赖和流转意愿是土地流转在农村实践的社会基础。自发流转塑造出中间阶级,是农村社会的中坚力量,其发挥着"中间价值"的功能,这种流转模式基于自愿并使流转双方互利共赢,当前地权变革理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而土地大规模流转则消解中间阶层,从而引发村治困境及农村社会动荡等系列问题,对这种流转模式,在"过密型"农业仍将继续存在的前提下,必须谨慎对待。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赵晓峰  赵祥云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农地规模经营的三个典型案例发现,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过程中,多元利益主体间存在资源禀赋差异,他们为达到资本优势互补,结成了复杂的"吸纳—依附"关系网络,进而重塑了农村社会阶层结构。而这种重塑在农业生产领域规模经营与农业服务领域规模经营两种模式中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农业生产领域规模经营模式中,农村社会阶层分化趋势明显加快,中坚农民和普通农户处于弱势地位;而在农业服务领域规模经营模式中,农村能人主要负责为农业生产提供相关服务,中坚农民和普通农户开展农业生产,农业收益由多元主体共享。农业服务领域规模经营模式所产生的阶层重塑样态表明,小规模经营仍有生存空间和发展潜力,通过农业服务...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子  张建  诸培新  
农业现代化发展必须提升小农户的农业生产效率。本文利用2017年江苏省两县农户调查数据,构建引入交互项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从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户规模及两者匹配作用3方面考察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技术效率和生产规模存在负相关,小农户的技术效率高于规模经营主体;农业社会化服务整体上显著促进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但对不同规模农户的技术效率提高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规模经营主体的技术效率提高程度显著高于小农户。因此,从帮助和引领小农与农业现代化对接的目标出发,应在持续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同时,加强小农生产的组织化建设,增加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小农技术效率的提升程度。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农业银行湖南省分行课题组  
巩固发展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推动农业向商品化、现代化转变,必须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综合服务功能,这是深化农村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为此,我们就湖南的粮棉主产区、农业综合开发区、贫困地区、城市郊区等四类地区的9个县进行了典型调查;并在省农委和省级有关单位的配合支持下,就全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现状和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史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阶层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阶层。受传统的影响,我们往往把制定制度甚至创立民主看作是政府的事情。但真正的民主是公民自己的创造和自己努力的结果。农村社会阶层结构变化则是实现这种创造的前提。目前,由政府推动的村民自治建设存在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乏力,宗族、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钟真  黄斌  李琦  
本文从产业融合的定义出发,将其细化为基于农业的外向型融合与内源型融合两个方面,并以乡村旅游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分别作为外向型融合和内源型融合的代表性产业,结合2016年北京市"三农普"村级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模型与中介效应检验方法,系统考察外向型融合与内源型融合之间的联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外向型融合对内源型融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乡村旅游收入的提高有利于农业社会化服务收益的提升;要素禀赋在外向型融合影响内源性融合的过程中,总体上发挥了正向的中介传导作用,但土地要素的中介效应相比于劳动力和资本而言并不明显。这些发现为新时期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印子  
中农阶层是中国农村社会中的治理主体阶层,中农阶层成为维系中国社会稳定的重要社会阶层力量。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中农阶层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结构性位置与农村社会阶层的深层结构有关,农村社会阶层关系的区隔化使得数量庞大的中产阶层不仅无法在村庄治理中发挥应有的"中间价值",反而被吸纳进由富人治村与派性格局所形塑的治理结构之中。在富人治村不可逆的结构性背景下,国家的农村政策制定应充分考虑到村庄社会的阶层结构现状,加大对合适的阶层特别是农村中产阶层的扶植力度,以保障农村社会公共建设具有可供倚靠的治理主体阶层。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孙学涛  
在农业强国建设背景下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提供了重要路径,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补齐耕地短板弱项的方式为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创造了基础。本文基于村庄三期追踪调查数据,运用面板计量模型分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标准农田建设能够显著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高标准农田建设对不同环节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高标准农田建设显著提升了农业产中服务和产后服务水平,但对农业产前服务没有显著影响;与欠发达村庄、丘陵村庄和传统村庄相比,高标准农田建设更能够提升发达村庄、平原村庄和现代村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因此,应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力度,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以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焱剑  曹大宇  廖冰  
[目的]文章旨在探讨农户生计资本对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行为的影响,从产业链全过程视角下推动农户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行为。[方法]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利用江西省569个农户实地调查微观数据,构建二元Logitics模型实证生计资本对农户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行为作用关系。[结果]研究表明:受教育水平、农业劳动力数量、耕地面积、家庭年收入、是否加入合作社、是否担任村干部、获取农业信息渠道数量对产前环节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行为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农业劳动力数量、耕地面积、家庭年收入、获取农业信息渠道数量对产中环节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行为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受教育水平、耕地面积、家庭年收入、是否加入合作社、是否担任村干部、获取农业信息渠道数量对产后环节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行为具有正向显著影响;耕地块数对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全过程采纳行为具有负向显著影响;距离县城公里数、村庄地形、经营方式对农户生产全过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行为均有正向显著影响。[结论]据此提出提供再教育培训,引导劳动力回流;推进“小田并大田”与“宜机化”改造;拓宽农户收入渠道,稳步提升家庭收入;创新农民组织功能,拓宽农业信息渠道;优化服务主体布局,发展多种经营模式的对策启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颖慧   陈红   游星  
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路径,对中国农村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新发展理念,阐释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并利用2007—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探究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整体上,农业社会化服务能显著提高农村高质量发展水平,但不同类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影响效应具有差异性;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村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呈现出中西部地区强于东部地区、粮食主产区强于非主产区的空间格局,对农业及相关产业占比较高的地区影响更为显著;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基于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村高质量发展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非线性门槛特征,在落后地区促进作用更强。因此,应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广度和深度,缩小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水平区域差异以赋能农村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