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824)
2023(20955)
2022(17771)
2021(16500)
2020(13751)
2019(31572)
2018(31139)
2017(59517)
2016(32210)
2015(35998)
2014(35630)
2013(35065)
2012(32468)
2011(28964)
2010(29086)
2009(26672)
2008(26315)
2007(23136)
2006(20484)
2005(18322)
作者
(92085)
(77027)
(76139)
(72202)
(49082)
(36702)
(34632)
(30029)
(29179)
(27426)
(26077)
(26009)
(24582)
(24401)
(23570)
(23518)
(22718)
(22362)
(22066)
(21926)
(18980)
(18922)
(18635)
(17767)
(17147)
(17069)
(17025)
(16979)
(15358)
(15166)
学科
(138821)
经济(138670)
(107929)
管理(101601)
(94406)
企业(94406)
方法(59952)
数学(49418)
数学方法(48664)
(39987)
业经(38230)
(37246)
中国(36532)
地方(30983)
农业(27733)
(26234)
(25948)
财务(25861)
财务管理(25816)
(24783)
企业财务(24464)
理论(23977)
技术(23940)
(23250)
贸易(23229)
(23225)
(22488)
环境(20805)
(20440)
(19613)
机构
学院(453876)
大学(450535)
(182895)
管理(181594)
经济(179048)
理学(156129)
理学院(154400)
管理学(151511)
研究(151070)
管理学院(150671)
中国(115741)
(97106)
科学(93209)
(83870)
(75958)
(75400)
中心(69502)
(68638)
研究所(68260)
业大(67602)
财经(66682)
北京(61318)
(60651)
(59432)
农业(59056)
师范(58881)
(55468)
(55460)
经济学(53963)
财经大学(49361)
基金
项目(306833)
科学(242288)
研究(224984)
基金(222357)
(194025)
国家(192171)
科学基金(166098)
社会(141906)
社会科(134457)
社会科学(134419)
(120443)
基金项目(117265)
自然(108249)
自然科(105772)
自然科学(105745)
自然科学基金(103817)
教育(103086)
(100720)
编号(92314)
资助(91699)
成果(73680)
重点(68334)
(67674)
(66735)
(64944)
课题(63082)
创新(60204)
国家社会(58477)
科研(58370)
教育部(57267)
期刊
(206766)
经济(206766)
研究(132747)
中国(90503)
管理(71190)
(69720)
学报(68744)
(66720)
科学(65267)
大学(52907)
教育(50723)
学学(49720)
农业(48308)
技术(43679)
(39092)
金融(39092)
业经(36047)
财经(32361)
经济研究(31789)
(27851)
(27560)
问题(26890)
技术经济(24374)
图书(23971)
统计(21723)
科技(21643)
现代(21374)
(21125)
资源(20732)
理论(20306)
共检索到6806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林坚  张沛  刘诗毅  肖丹  
工业用地是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长期以来,我国工业用地出让价格偏低并造成工业用地粗放的问题一直存在。国家为此制定了以成本价为基础的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格标准,用以约束地方政府以低价甚至"零价"出让工业用地的行为。论文从土地作为生产要素的角度出发,利用国家级开发区企业的数据,通过生产函数模型来计算土地等别对经济产出的边际贡献,按照要素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将其确定为土地的级差收益,并根据级差地租原理来测算土地的要素价格。通过将土地要素价格与成本价格和市场交易价格相比较,发现:(1)依据级差收益法计算的土地要素价格明显高于基于成本法的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2)土地级别越高,其市场交易价格越接近土地要素...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胡浩然  聂燕锋  
本文使用1998—2007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开发区数据,研究开发区内产业集聚效应与结构优化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设立开发区的地区企业生产率更高,集聚效应有助于提升产业生产率,但是产业结构优化过程抑制了生产率。(2)考虑到产业集聚效应和结构优化相伴而生,其对企业生产率提升存在协同效应,其趋势是先下降后上升,呈现出""形特征。经济集聚过程中存在负向的拥挤效应,前期拥挤效应相对更大,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集聚效应和产业结构优化使得正向效应增大,总的净效应增大。(3)其协同效应在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比中西部地区拐点出现的时间早一年,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关。本文建议合适的政策应当持之以恒和因地制宜,积极主动的政府指导可以减小拥挤效应。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兴平  
开发区的空间配置与使用事关我国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论文通过对长三角相关开发区空间结构的广泛调研,特别是对南京3个国家级开发区的全面问卷调查和走访,对开发区的空间配置与使用状况进行了典型分析。论文对开发区的空间配置与空间使用进行了界定,对开发区空间配置与使用的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开发区空间配置的综合化特征与开发区空间使用的"断裂化"特征之间存在明显的错位。论文分析了造成上述开发区空间配置与使用特征的原因,并提出开发区应该按照新城市空间的功能要求,加强内部不同功能空间使用的融合,形成有机协调的内在空间关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国  张延吉  
从开发区发展动力要素的演替入手,利用43个国家级开发区的面板数据,对21世纪头10年我国开发区发展动力要素及其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外向型经济依然是推动国家级开发区发展的强劲动力;固定资产投资也是国家级开发区发展的重要动力,但其重要性在逐步下降;劳动力数量和土地面积对开发区经济发展影响式微;区位和行政层级对开发区影响显著。根据面板分析结果,结合国家级开发区的实际,对我国开发区转型提出如下建议:强化开放功能,以深化开放推动转型;实施人才战略,以创新促进转型;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地实现转型。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双  陈文波  郑蕉  
研究目的:针对以往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研究仅考虑单一层次且多集中于宏观、中观尺度的问题,尝试从微观企业尺度分析企业、开发区两层因素对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影响。研究方法:综合评价法和分层线性模型。研究结果:江西省开发区企业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偏低,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赣北>赣东>赣西>赣中>赣南的特征,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地域分布一致;开发区企业用地集约度受到企业和开发区两个层次影响。企业层次主要受企业规模、企业所有制、行业类型、研发投入和初始基础设施影响;开发区层次主要受开发区级别、工业用地率和土地利用集约度影响,并且通过影响企业资本类型、研发投入和初始基础设施的系数对企业用地集约度产生加成效用。研究结论:分层线性模型有效解决了开发区企业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的结构分层和嵌套问题,揭示了开发区企业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与机制,研究结果为研究区有针对性的制定土地集约利用政策提供一定依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玲玲  
武汉经济开发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位居我国中西部22个国家级的经济开发区榜首,承担着国家经济发展的重任。然而,就目前武汉经济开发区这类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发展现状来看,还面临着众多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因此促进经济开发区的转型和升级已经势在必行。本文以武汉经济开发区为代表,着重探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以转型升级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策略和路径,从而实现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长远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韩民春  蔡宇飞  
按照国家级开发区进行分类,对我国几大产业的主要生产区和其他地区的专业化程度进行度量,并分析国家级开发区的产业结构趋同程度。结果表明,传统产业虽然生产集中,但是专业化生产程度并不高;生物医药产业虽然在全国都有分布,但是专业化生产主要集中在某些地区;数字技术、海洋产业、物联网和创意文化等产业的地理集中和专业化程度相吻合。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国家级开发区存在明显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伟奇  
通过比较长三角地区国家级开发区与城市的空间效益情况,研究国家级开发区设立的合理性及当前的发展状况,客观评价长三角国家级开发区对城市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并分析探寻影响其比较效益的主要因素以及提高的策略和抉择,为科学规划开发区和城市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克强  熊振兴  高魏  
研究目的:比较通过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和其他方式取得土地的企业其土地要素产出弹性的差别,考察招标拍卖挂牌制度安排的资源配置效率,推动土地出让制度改革。研究方法:利用工业园开发区企业微观面板数据,将土地要素引入Cobb-Dauglas生产函数,按取得土地的时间和取得的方式分别分组比较土地要素产出弹性。研究结果:招标拍卖挂牌土地的产出弹性较其他的方式高,其他方式取得土地的企业存在一定程度的规模报酬递减;2008年及以后取得土地的企业较之前的企业的土地要素的产出弹性高。研究结论:划拨交易导致土地资源粗放利用,出让交易方式有助于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2008年以来的土地使用制度激励企业土地集约利用的效果已...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昱  陈银蓉  马文博  
工业用地作为建设用地的主要类型和城市土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集约化程度直接影响到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在512份调查问卷的基础上,以食品制造企业为例,构建了由用地结构、用地强度、土地投入和土地产出4个子目标层、9个因素层组成的工业企业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以指标现状值为基础,采用区间估计方法来确定指标理想值,并构建Bayes判别函数实现了对湖北省52家典型食品制造企业的土地集约利用度判别。结果显示:仅有13.46%的企业土地为集约利用,低度和中度利用企业占样本总数的67.31%,样本企业土地集约利用可挖掘潜力约为100.48hm2。Bayes判别由于对样本信息利用充分、全面,因而判别准确性较高,...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占录  李永梁  
研究目的:通过研究开发区土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提出不同时期开发区的供地政策和增长方式。研究方法:将土地要素引入到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土地扩张和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土地要素是开发区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但土地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功能是在变化的,其经济增长源泉功能在经济发展中逐渐弱化,技术和制度要素促进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增大。研究结论:开发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建立于土地内涵式扩张的基础之上,其特征是提高土地集约度和减弱土地扩张对经济增长贡献程度,途径是提高技术进步在增长中的作用,加强制度创新和管理变革对经济增长的促进。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小风  黄贤金  严长清  李衡  张兴榆  
作为建设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直接影响到建设用地特别是城市土地利用和管理的效果。基于开发区的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能分析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现状,揭示不同区域及不同类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差异,为促进开发区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提供参考。以江苏省为例,通过构建包含开发程度、用地结构、用地强度、用地效益和资源消耗5个子目标、14个指标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RAGA-AHP方法实现了江苏省134个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实码加速遗传算法与层次分析法的集成,能获得高精度的权数并能保证全局收敛性;江苏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性,苏北5市开发区土...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庆梅  
哈尔滨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松花江北岸,是哈尔滨市的北部门户。该开发区现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7平方公里。为了遏制开发区用地盲目扩张,提高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水平,近期,我们选取开发区各行业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对其用地结构、特点、效益等进行调查分析,事实证明,典型企业节约集约用地仍有较大潜力可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翟文侠  黄贤金  张强  周峰  马其芳  钟太洋  
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研究对于城市发展、城市规划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选取23个与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相关的指标,构建了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土地投入、土地产出、土地利用结构和可持续利用度4个方面,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以江苏省18个典型城市开发区调查数据为例,对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认为,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可以分为4个层次:①超集约,即土地供求紧张,分值大于0.3;②集约,土地供求平衡,分值在0~0.3之间;③基本集约,土地供求在一定时期内平衡,分值在-0.3~0之间;④欠集约,土地有所闲置,土地产出率较低,分值小于-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昱  陈银蓉  马文博  
通过构建由用地结构、用地强度、土地投入和土地产出4个子目标层、9个因素层组成的工业企业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Bayes判别法,对湖北省9个工业行业的365家典型工业企业土地集约度进行判别分析,并对中度和低度利用企业可挖掘潜力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365家企业中,集约利用企业共82家,占企业总数的22.47%,中度和低度利用企业共215家,占企业总数的58.90%;集约利用企业比例较大的是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中度和低度利用企业比例较大的是专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中度和低度企业集约利用潜力总面积为865.70 hm2,占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