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02)
2023(12586)
2022(10849)
2021(9914)
2020(8778)
2019(20406)
2018(20295)
2017(39474)
2016(21410)
2015(23746)
2014(23686)
2013(23358)
2012(21577)
2011(19444)
2010(19154)
2009(17581)
2008(17145)
2007(15248)
2006(12981)
2005(11316)
作者
(63021)
(52789)
(52733)
(50014)
(33134)
(25600)
(24201)
(20939)
(20083)
(18694)
(17905)
(17874)
(16693)
(16613)
(16498)
(16489)
(16448)
(15930)
(15287)
(15207)
(13211)
(12968)
(12837)
(12127)
(12064)
(11665)
(11665)
(11642)
(10792)
(10640)
学科
(89129)
经济(89039)
管理(58304)
(56139)
方法(44691)
(44173)
企业(44173)
数学(40323)
数学方法(39826)
(24408)
(21528)
中国(20588)
(19105)
地方(18545)
业经(17950)
(17097)
贸易(17094)
(16549)
农业(16543)
环境(14817)
(14106)
(13374)
财务(13332)
财务管理(13296)
(12620)
企业财务(12564)
理论(12380)
技术(11934)
(11708)
(11403)
机构
大学(302337)
学院(301909)
(124366)
经济(122007)
管理(116217)
研究(102220)
理学(101390)
理学院(100212)
管理学(98231)
管理学院(97707)
中国(74925)
科学(66359)
(65517)
(58690)
(53153)
(52772)
业大(51372)
研究所(48624)
中心(47766)
农业(46855)
(43975)
财经(43422)
北京(40640)
(39513)
经济学(38414)
(38128)
师范(37594)
(36717)
经济学院(34904)
(34556)
基金
项目(212557)
科学(166548)
基金(155417)
研究(147309)
(138392)
国家(137297)
科学基金(116931)
社会(93416)
社会科(88610)
社会科学(88582)
(83073)
基金项目(82702)
自然(78969)
自然科(77172)
自然科学(77146)
自然科学基金(75782)
(71146)
教育(68210)
资助(64200)
编号(58101)
重点(48429)
(46670)
(46078)
成果(45284)
(44125)
科研(42093)
计划(41392)
创新(41375)
课题(40043)
教育部(39443)
期刊
(128878)
经济(128878)
研究(80894)
学报(54637)
中国(53892)
(51420)
科学(48270)
(41361)
管理(41099)
大学(40750)
学学(38702)
农业(35070)
技术(27188)
教育(27082)
(22303)
金融(22303)
经济研究(21600)
业经(21540)
财经(20931)
(19432)
(18058)
问题(17234)
(15768)
统计(15734)
技术经济(15472)
业大(14498)
商业(14228)
资源(14004)
(13950)
科技(13887)
共检索到4275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贵景  常克亮  陈慧琴  施智杰  
基于消费者责任原则计算京津冀地区电力工业的CO_2排放量,利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LMDI)分析2001—2016年京津冀地区电力工业CO_2排放生产侧和消费侧九个影响因素的贡献值和贡献率,认为发电量效应、碳强度效应、人均GDP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是京津冀地区电力工业CO_2排放量增长的主要促进因素;电力生产结构效应、化石能源转换效率和用电效率效应是主要抑制因素;发电量效应、化石能源转换效率和人均GDP是造成三地电力工业CO_2排放差异的主要因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玉焕  李浩  刘娅  曹叶  张中华  王淞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向阳  任明  高俊莲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向阳  任明  高俊莲  
京津冀地区聚集了中国近1/3的钢铁产能。钢铁行业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也面临着节能和CO_2减排的巨大压力。建立自下而上的综合优化模型,以钢铁行业国家鼓励推广的44项节能技术为基础,在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发展目标约束下,优化技术发展路径。研究表明,高温高压干熄焦技术等25项投资成本较低、节能量大的技术将会被广泛采用。在2015—2025年期间内,与基准情景相比,减排情景和碳税情景下的累计节能潜力分别为1 550万吨标准煤和2 549万吨标准煤,累计CO_2减排潜力分别为4 029万吨和6 629万吨;三种情景下的CO_2减排成本分别为7 931.2亿元、8 021.3亿元和10 217.5亿元。与减排情景相比,在碳税情景下,减排成本增加27.38%,但CO_2减排潜力将进一步提高64.5%。因此,采用成本低、节能量大的技术和征收一定的CO_2排放税能够有效地促进CO_2减排。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鹤  
工业部门的节能减排对于我国实现2020年减排目标意义重大,需要结合不同区域工业化发展阶段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节能减排措施。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例,利用工业CO2排放估算模型及指数分解模型,定量分析了1995年-2009年区域工业CO2排放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减排对策。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东北地区工业CO2排放构成变动较小,排放总量整体呈上升态势,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增长尤为迅猛,区域工业CO2排放强度则快速降低。工业产出规模的快速扩张及行业结构的变动是导致区域工业CO2排放总量迅速上升的主要因素,前者的贡献更为显著,行业CO2排放强度的降低则对区域工业CO2排放量快速增长起到了抑制...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凯  肖燕  李志苗  刘浩龙  
本文基于"自下而上"法估算了1993~2012年中国旅游业能源消费和CO_2排放量,并对其总体变化趋势进行时间序列分析;以LMDI分解技术辨识与分解4个时段(1993~1997年、1998~2002年、2003~2007年和2008~2012年)中影响中国旅游业CO_2排放量变动的关键因素及其对CO_2排放量的贡献值。结果显示:20年来中国旅游业能源消费与CO_2排放量增长态势明显;其中旅游交通是中国旅游业能源消费和CO_2排放的核心部门,年平均比重分别为88.51%和77.42%,旅游住宿次之,旅游活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闫庆友  尹洁婷  
以京津冀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广义迪氏指数分解法对其2006—2015年相关碳排放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京津冀地区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量化其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1)经济发展对京津冀地区碳排放的促进作用最大,但是"十二五"期间京津冀碳排放量及地区生产总值逐年贡献率开始下降,说明其经济增长的同时CO2排放量在逐渐降低。(2)分解因素中能源消耗强度、能源消耗碳强度对碳排放呈微弱负作用,而产出碳强度对碳排放呈明显抑制作用且超过了其他所有抑制因素的总和,说明低碳技术进步是节能减排的决定性因素。(3)人口增长对碳排放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云  杨来科  
文章在总结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改进投入产出模型,消除中间投入中进口产品国外CO2排放的影响,计算国内直接碳排放强度矩阵;然后根据现有投入产出表,测算并比较1987年、1997年和2007年中国工业部门出口贸易的国内CO2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并利用两极分解法对1987~1997年和1997~2007年两个跨期中国工业部门出口贸易的国内CO2排放情况进行结构分解,对比分析效率效应、生产结构效应、出口结构效应和规模效应对CO2排放的影响;最后立足于行业部门碳排放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韶华  张伟  
为探讨京津冀碳减排的重点,采用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分解法分别构建京津冀整体、地区、产业碳强度的因素分解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及整体的碳强度呈下降趋势;京津冀整体的碳强度变动受地区碳强度的影响较大;京、津、冀的碳强度受产业碳强度的影响较大;京、津、冀各产业碳强度受能耗强度的影响较大;进一步降低北京市碳强度的重点在于通过降低煤炭消耗比重,优化电力供给结构,降低第一产业碳强度;降低天津市碳强度的重点在于通过提高低碳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第二产业碳强度;降低河北省碳强度的重点一方面在于推动现代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韶华  张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薛勇  郭菊娥  孟磊  
我国正处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下,刺激经济一系列政策的落实观测期,要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本文采用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技术,对1997-2004年我国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CO2排放量变动进行了7因素的分解测算,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是CO2排放上升的主要驱动力,能源节约是驱动我国CO2排放下降的主要因素,经济结构变动的影响相对较小。特别,国内最终需求、出口成长以及出口结构变动均推动CO2排放上升,国内最终需求结构变动以及能源替代表现出了对CO2排放的抑制影响等。同时,在我国经济"三步走"目标的前提下,结合能源节约设计了CO2排放的3类情景,给出了未来CO2排放的态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宁亚东  张永红  丁涛  蔡靖雍  
近年来,中国CO2排放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要有效地抑制CO2排放量的快速增长,研究中国CO2排放量的影响因素尤为重要。本文计算了中国1980-2010年产业部门和民生部门的CO2排放量,基于Kaya恒等式基本原理,采用完全因素分解法分析研究中国产业部门和民生部门的CO2排放特征,探讨影响中国产业部门和民生部门CO2排放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经济的规模效应是影响中国产业部门CO2排放量增长的最主要因素;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和能源消费强度,CO2的减排效果远远高于降低第一、三产业,结构因素的减排效果要高于效率因素;民生部门的CO2排放量正处在快速增长阶段,经济因素(富裕度)是民生部门CO...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闫庆友  王雅娴  于振华  桂增侃  米乐乐  
文章以京津冀地区火电行业的碳排放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基于Shapley值的碳排放因素分解模型,分析2000—2013年京津冀火电行业的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并预测2020年京津冀地区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研究结果表明:(1)经济发展仍是导致京津冀火电行业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因素;(2)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都可以抑制京津冀火电行业碳排放量的增加,但能源强度的作用更强,尤其在河北省;(3)预测结果显示,京津冀火电行业的碳排放总量在2020年将达到约35 318万吨。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闫云凤  杨来科  张云  黄敏  
文章采用投入产出和结构分解分析,定量分析了我国CO2排放增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促进我国CO2排放增长主要因素是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而起到抑制作用的因素只有效率效应。从最终需求角度看,资本投资和城市居民消费增加是CO2排放增长的两大主要来源,农村居民、政府消费和净出口的影响相对较小。从部门来看,机械设备制造业、旅客运输等服务业以及建筑业是CO2排放增长的三大部门。最后,针对实证结果提出了节能减排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蔡博峰  赵楠  冯恺  
研究和分析了城市CO2排放的核心驱动力和主要影响因素。城市化水平和城市CO2排放具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能力的上升是城市CO2排放的主体驱动力,而城市地理位置、空间形态和城市所采取的低碳政策是城市CO2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城市化发展阶段的不同导致驱动力的差异,是发达国家城市人均CO2排放往往低于全国水平,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均CO2排放往往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地理位置对城市CO2排放的影响是长期和不易改变的,主要通过影响城市的采暖和制冷来影响城市CO2排放;而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则是中长期的,密集程度高,空间布局紧凑的城市其人均CO2排放水平往往较低;城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