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27)
- 2023(15258)
- 2022(13233)
- 2021(12473)
- 2020(10491)
- 2019(24176)
- 2018(23973)
- 2017(46343)
- 2016(24963)
- 2015(28207)
- 2014(28000)
- 2013(26945)
- 2012(24329)
- 2011(21836)
- 2010(21486)
- 2009(19443)
- 2008(18929)
- 2007(16252)
- 2006(13809)
- 2005(11633)
- 学科
- 济(98162)
- 经济(98050)
- 管理(74591)
- 业(67926)
- 企(58217)
- 企业(58217)
- 方法(51499)
- 数学(44705)
- 数学方法(44141)
- 财(25258)
- 农(24283)
- 中国(23976)
- 业经(21772)
- 学(20919)
- 理论(18867)
- 地方(17735)
- 贸(17105)
- 贸易(17098)
- 务(16795)
- 财务(16726)
- 财务管理(16691)
- 易(16563)
- 农业(16450)
- 技术(16307)
- 和(16087)
- 企业财务(15862)
- 制(15277)
- 环境(14595)
- 教育(14205)
- 划(13696)
- 机构
- 大学(352020)
- 学院(346393)
- 管理(142245)
- 济(135428)
- 经济(132527)
- 理学(125388)
- 理学院(124115)
- 管理学(121821)
- 管理学院(121206)
- 研究(104785)
- 中国(75468)
- 京(72265)
- 科学(64489)
- 财(61594)
- 财经(51136)
- 业大(50185)
- 所(49089)
- 中心(48776)
- 范(48763)
- 师范(48371)
- 农(48052)
- 江(47746)
- 经(46751)
- 研究所(45182)
- 北京(44809)
- 经济学(41605)
- 州(39449)
- 师范大学(39092)
- 财经大学(38550)
- 院(38454)
- 基金
- 项目(246062)
- 科学(195364)
- 研究(183163)
- 基金(179631)
- 家(154348)
- 国家(153055)
- 科学基金(134063)
- 社会(115784)
- 社会科(109773)
- 社会科学(109748)
- 基金项目(95582)
- 省(95486)
- 教育(87093)
- 自然(86916)
- 自然科(84957)
- 自然科学(84938)
- 自然科学基金(83424)
- 划(80406)
- 编号(75576)
- 资助(73812)
- 成果(61409)
- 部(55211)
- 重点(54426)
- 创(51493)
- 课题(51270)
- 发(50953)
- 教育部(48565)
- 创新(47827)
- 大学(47528)
- 人文(47523)
- 期刊
- 济(135190)
- 经济(135190)
- 研究(98178)
- 中国(58837)
- 学报(51556)
- 管理(49848)
- 科学(47345)
- 教育(47338)
- 财(46806)
- 农(41524)
- 大学(40727)
- 学学(37400)
- 技术(30605)
- 农业(29193)
- 财经(24858)
- 融(24081)
- 金融(24081)
- 业经(22694)
- 经济研究(22003)
- 图书(21483)
- 经(21181)
- 问题(17657)
- 理论(16763)
- 科技(16282)
- 技术经济(16164)
- 实践(15434)
- 践(15434)
- 版(15336)
- 商业(15299)
- 统计(14942)
共检索到4768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雷志柱 雷育生
隐性知识分享是高校知识管理的关键,然而高校教师对于隐性知识分享表现得并不积极。本文基于理性行为理论(TRA)分析框架,以知识分享意愿为中介变量,提出了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分享行为决定因素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分享行为取决于其知识分享意愿,而知识分享意愿又取决于感知管理支持、感知组织文化、人际信任、心理所有权和感知知识价值等因素。
关键词:
大专院校 隐性知识 知识共享 实证研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乔闻钟 郭岚 廖方伟
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是高校知识管理的关键。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是隐性知识的传播者、接受者以及传播渠道共同构成的对知识进行双向传递、吸收和应用的过程。而传播者的传播水平、接受者的接受能力以及传播的渠道正是教师隐性知识共享流程的桎梏。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解除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困境的实施对策。
关键词:
大专院校 知识管理 知识共享 隐性知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雷志柱 丁长青
文章基于理性行为理论分析框架,构建了知识共享行为决定因素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共享行为取决于知识共享意愿,而知识共享意愿又取决于管理支持、组织文化、人际信任、心理所有权和感知知识价值等因素。
关键词:
理性行为理论 知识共享 模型 实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利 王千
促使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是丰富教育资源、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但现实情境中,依附于教师个人身上的隐性知识共享面临诸多困境,严重影响教师个体及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文章从个体、组织、技术、文化与机制五个层面入手,探讨促进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策略的重要战略意义。
关键词:
隐性知识 共享 转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鲁团花 耿娟娟
隐性知识对高校教师的职业竞争力具有关键性影响。高校作为知识传播和文明传承的主要场所,必须依靠高校教师,这是因为高校教师是高校知识传授的主要实施者,对高校的发展起着主导性的作用。鉴于此,本研究对教师隐性知识共享机制的构建进行了探究,主要从隐性知识的生成环境、隐性知识的组织、隐性知识的群体以及隐性知识的实践等层面来探究隐性知识的共享机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网络实践平台,实现隐性知识的扩散,从而解决高校教师发展外供不足的问题。
关键词:
内在生成理念 隐性知识 共享机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雷志柱 周叶玲
隐性知识共享是增进高校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一种重要组织行为。要想让高校教师自觉主动地参与隐性知识共享活动,首先必须使其具有强烈的共享意愿。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分析思路,文章提出了一个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因素整合框架模型。研究发现:影响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态度因素包括人际信任、心理所有权和知识感知价值;主观规范因素包括领导支持感和创新型校园文化,知觉行为控制因素包括自我效能感和条件便利性感知。
关键词:
大专院校 教师 隐性知识共享 影响因素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代君 张亚珍 李健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职院校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知识共享是一条新的思路。为了克服高职院校教师在知识共享方面的诸多障碍,必须在改善高职教师知识共享意愿、提高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我反思能力、构建教师学习社区等几个方面着力,以实现教师隐性知识的增值与创新。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师 知识管理 隐性知识 共享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永娟 徐媛媛 袁潇
在目前中国经济创新驱动转型的时代,企业对员工个人创新行为的依赖度越来越高。文章基于11家企业184名被试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分析方法,探索员工不同的目标取向通过隐性知识共享行为对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学习目标取向对隐性知识共享行为产生正向影响;绩效证明取向对隐性知识共享行为产生正向影响;绩效回避取向对隐性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效果不显著;同时,隐性知识共享行为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影响,目标取向通过隐性知识共享行为对员工创新行为起间接作用。该研究结论进一步拓展了隐性知识共享行为在目标取向和员工创新行为中间接作用的研究领域,也为创新驱动型组织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依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敏 吴郁松 霍朝光
[目的/意义]为探究科研团队隐性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过程]从个体意愿、组织制度(领导支持)和群体文化(面子,人情,集体主义)的多重视角出发,提出研究假设并构建理论模型。以10多所高校100多个科研团队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研究数据,获得302份有效问卷并利用Smart PLS 2.0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助人愉悦感正向促进科研团队个体成员的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知识的个人所有权和感知知识权利丧失负向抑制个体成员的隐性知识共享意愿;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组织制度和群体文化均正向促进个体成员的隐性知识共享行为,组织制度和群体文化对个体成员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效果显著高...
关键词:
高校 科研团队 隐性知识共享 影响因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仙雅 林盛 陈立芸 白寅
通过引入员工的隐性知识共享行为,深入探讨了组织氛围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信任氛围、沟通氛围和公平氛围显著影响员工的隐性知识共享行为,并且员工的隐性知识共享行为显著影响自身的创新绩效;沟通氛围和情绪氛围对员工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显著;隐性知识共享行为在信任氛围、沟通氛围、公平氛围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扮演着中介变量的角色。
关键词:
组织氛围 隐性知识共享行为 创新绩效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红
重点探讨隐性知识在行为科学的指导下,依托于个体的隐性知识在挖掘和共享方面的内在行为动因和外部刺激手段,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隐性知识挖掘和分享机制,设计隐性知识显性化和实现隐性知识的编码和分享模式,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隐性知识的价值。
关键词:
隐性知识 知识挖掘 知识共享 行为科学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纪晓丽 王立杰
借鉴已有研究结果,将组织文化分为宗族型、活力型、市场型、层级型4种类型,构建组织文化与隐性知识共享间关系的研究模型,并利用我国重庆市184家企业的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对组织文化与隐性知识共享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宗族型文化、活力型文化对隐性知识共享有正向影响,市场型文化对隐性知识共享有负向影响。最后给出促进隐性知识共享的管理启示。
关键词:
知识共享 隐性知识 组织文化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星汶 李立群 于桂兰
本研究通过对318名高校教师的调查,旨在探讨高校教师社会网络联接强度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并探究知识分享以及知识隐性和活性程度在以上关系中的中介和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高校教师社会网络联接强度对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2)知识分享在社会网络联接强度和任务绩效、关系绩效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知识隐性程度和活性程度正向调节社会网络联接强度和知识分享之间的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卫国 李俊龙 吴丙山
隐性知识分享是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创造的起点和关键,只有隐性知识为高新技术企业员工所分享,才能创造和维持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优势。本文从社会网络的视角,探讨对高新技术企业内部隐性知识分享产生影响的五种社会关系网络,构建模型并选择某通信公司客户服务中心某一部门进行调研访谈以获取相关数据,利用Ucinet软件进行回归分析以确定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这五种社会关系网络均对隐性知识分享存在显著正影响,其中情感网络的影响最大,其次为信任网络、工具性网络、认知网络,影响最小的是工作流网络。
关键词:
高新技术 隐性知识 社会关系 知识分享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卢珂 吴价宝
对知识尤其是对隐性知识的有效管理,会很大程度地影响组织的发展。隐性知识共享是与组织相关的伴随着大量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流动和交换的复杂行为,一般会受到组织特征的影响。而组织承诺作为组织的重要特征之一,研究其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知识流动的视角,通过对组织承诺和隐性知识共享意愿之间关系的研究,说明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与隐性知识共享意愿成正比,持续承诺则与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呈反比关系,且规范承诺与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相关程度较大。
关键词:
组织承诺 隐性知识共享意愿 知识流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