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49)
2023(19772)
2022(16734)
2021(15809)
2020(13342)
2019(30968)
2018(30274)
2017(58755)
2016(31349)
2015(35317)
2014(35025)
2013(34715)
2012(31940)
2011(28758)
2010(28812)
2009(27142)
2008(26189)
2007(22899)
2006(20094)
2005(18156)
作者
(88885)
(73897)
(73281)
(69834)
(47037)
(35418)
(33579)
(28675)
(28002)
(26368)
(25015)
(24903)
(23350)
(23231)
(22936)
(22810)
(21801)
(21611)
(21395)
(21227)
(18290)
(17896)
(17807)
(16843)
(16566)
(16525)
(16294)
(16010)
(14909)
(14559)
学科
(127374)
经济(127229)
管理(92462)
(91509)
(75868)
企业(75868)
方法(60422)
数学(53519)
数学方法(52923)
中国(40689)
(37818)
(33858)
(31610)
金融(31608)
(30627)
银行(30586)
(29397)
(29204)
业经(27710)
(26316)
贸易(26294)
(25644)
(25195)
财务(25118)
财务管理(25071)
(24667)
企业财务(24000)
地方(23652)
农业(22394)
理论(19784)
机构
大学(449423)
学院(445822)
(189876)
经济(186129)
管理(176225)
理学(152254)
理学院(150650)
研究(150091)
管理学(148181)
管理学院(147381)
中国(121713)
(95508)
(90509)
科学(87794)
(74265)
财经(72927)
中心(69538)
(67956)
研究所(67115)
(66509)
(62508)
业大(62450)
北京(61059)
经济学(59342)
(55682)
师范(55161)
财经大学(54708)
(54355)
经济学院(53728)
农业(53290)
基金
项目(297498)
科学(235284)
基金(219524)
研究(217749)
(190654)
国家(189131)
科学基金(163144)
社会(139730)
社会科(132648)
社会科学(132616)
基金项目(115282)
(112075)
自然(105492)
自然科(103100)
自然科学(103072)
自然科学基金(101261)
教育(99843)
(95422)
资助(91840)
编号(87580)
成果(71197)
(67532)
重点(66162)
(62618)
(61635)
课题(59402)
教育部(58510)
国家社会(58425)
创新(57597)
科研(57121)
期刊
(200689)
经济(200689)
研究(135759)
中国(82479)
(69858)
学报(66903)
管理(65530)
科学(62599)
(60671)
(54984)
金融(54984)
大学(51791)
学学(48905)
教育(43135)
农业(41453)
技术(36885)
财经(36620)
经济研究(33861)
(31341)
业经(31079)
问题(26506)
(24169)
理论(22576)
(22071)
技术经济(21286)
国际(21251)
统计(20959)
实践(20089)
(20089)
商业(19760)
共检索到6629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涛  简建辉  
本文以资本结构理论为基础,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我国1998—2004年具有扩张行为的上市公司的资金来源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总结我国具有扩张行为的上市公司在获取资金方面存在的一些规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具有扩张行为的上市公司在筹集资金时,首先考虑债权融资。这有利于给上市公司带来财务杠杆效用、给股东创造更多的价值,同时也意味着我国上市公司经营者有意识地运用负债来经营,其融资行为是理性的。同时,我国具有扩张行为的上市公司在融资结构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内部融资所占比例较低和债权融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孟艳玲  张俊瑞  
以1998~2007年中国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现金流量操控程度度量模型,分析了上市公司现金流量操控行为。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为确保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正、超越上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以及迎合分析师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预测,存在操控现金流量的现象。上述结果不仅证明了现金流量操控程度度量模型的有效性,而且为中国上市公司现金流量操控行为的识别及其程度的度量提供了新的途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进辉  万迪昉  蔡地  
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第一大股东终极持有的现金流量权比例如何影响公司的债务融资决策,从而揭示了负债在大股东治理中的激励约束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公司的债务水平与非国有大股东的终极现金流量权比例呈现一种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而与国有大股东的终极现金流量权比例则呈现一种非线性的正"U"型关系,说明负债的股权非稀释性和破产机制能够有效约束非国有大股东的行为,但并不能约束国有大股东的行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戈游  黄笑艳  
上市公司的财务健康状况对其再融资方式的选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 过去人们对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研究并未充分关注公司现金流量及财务健康状况。本文用现金流量数据衡量上市公司的财务健康程度, 通过对再融资证券发行年度前一年的现金流量进行实证研究, 试图研究其内在规律并揭示上市公司财务健康状况对其再融资方式选择的重要意义, 同时验证了啄食顺序理论的正确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康成浩  韩亮亮  张秀娟  
文章以2002年实施MBO的15家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现金流量的流入结构、流出结构和流入流出比三方面对这些公司在MBO前一年至后一年共计三年间的现金流量结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MBO前后公司现金流量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并在此基础上考察现金流量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运用多元回归建立起现金流量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模型。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媛媛  葛厚逸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媛媛  葛厚逸  
2015年开始,保险公司在股票二级市场的频繁举牌成为保险业界、监管机构和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热门现象,保险公司作为大股东持股上市公司,能否提升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保险公司是否是优质的机构投资者?本文选取中国A股市场2006~2015年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Tobit模型对保险公司作为前十大股东持股的上市公司的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寿险公司作为大股东,其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公司规模、发展能力、流通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票回报率显著正相关,与贝塔系数负相关;财险公司作为大股东,其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公司规模、发展能力、流通股比例、股票回报率显著正相关。此外,本文进一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保险公司作为大股东持股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寿险公司持股可以显著提升上市公司下一期的经营业绩;财险公司持股对上市公司下一期经营业绩则无显著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武晓玲  濮桂萍  詹志华  
基于代理成本理论及自由现金流量假说分析框架,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自由现金流量引发的盈余管理行为,并以2004~200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进行了相应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自由现金流的代理成本是激发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原因;企业债务对自由现金流引发的盈余管理行为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债务的软约束现象仍然存在。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高文亮  
本文从盈余计量质量与公司未来收益持续性出发,以1999-2002年间我国非IPO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依据不同口径估算的自由现金流量指标与公司未来收益持续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以现金流量表数据估算的长期平均自由现金流量高的公司,也具有较强的未来持续盈利能力,因而以现金流量表数据估算的自由现金流量指标更具信息含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世刚  
笔者以2007年~201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女性高管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女性高管能显著降低上市公司过度自信的概率,降低上市公司投资—现金流的敏感性,降低内部融资偏好;在控制女性高管影响后,管理者过度自信增强了内部融资偏好。本研究为提高管理层的异质性、发挥女性的治理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建平  马会起  干胜道  
公司持有自由现金流量是会产生代理成本的,而管理层持股可以有效地控制公司自由现金流量,因为管理者为私人利益"滥用"自由现金也将承担部分损失。以我国股权分置改革成功的967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均值差异和回归分析后发现:管理层持股对自由现金流量的控制有一定作用,但并不显著。其原因在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太低、经理市场不发达和资本市场不完善等问题。实证结果还为自由现金流量的"负债控制效应"假说提供了新证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牟星  方先明  
文章从分离交易可转债的价格特征出发,构建其理论价格分析框架。基于所构建的理论框架,分析了19家上市公司所发行的分离交易可转债发行日的理论价格,并对其折价情况进行了研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程浩  
公司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代理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文章以我国A股2007—2010年的数据为样本,对公司自由现金流对负债水平的影响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随着自由现金流的增加,为了约束管理者的道德风险,公司负债水平便会越高,并且,内部人控制对这一影响效应产生了负面影响。文章用股权集中度和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合一来衡量内部人控制的程度,即股权集中度下降会削弱负债水平随自由现金流上升而上升的效应;两职合一后,管理人员的控制能力上升,使得这种效应也进一步削弱,从而在理论上为加强公司治理、减少内部人控制以及进一步更好地解决公司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代理问题提供了参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叶志锋  胡玉明  纳超洪  
本文以1998~2007年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其基于银行借款融资动机而进行的现金流量管理行为。本文分别运用分布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将银行借款融资动机与其他动机区分出来,得到了上市公司为获取银行借款而将微负经营现金流量调控为微正经营现金流量的证据。在改变分布检验的区间宽度、控制回归分析的内生性和自选择问题等稳健性检验后,本文的结论仍然成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联生  薄仙慧  王亚平  
现金流量是决定企业价值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王亚平、吴联生和白云霞(2005)的方法,通过假设真实现金流量服从混合正态分布,运用参数估计的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1998年至2004年现金流量管理的频率和幅度进行推断。研究结论表明,1998年至2004年我国上市公司每年都存在现金流量管理行为;从总体上看,有5.67%的公司进行了现金流量管理,现金流量管理的平均幅度相当于股票市场中平均每家公司总资产标准化的现金流量数据提高了0.0043;现金流量管理频率和幅度都随着时间的推进而显著增加;1998年至2000年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流量管理程度与盈余管理程度没有太大的差异,而2001年至2004年盈余管理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