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09)
- 2023(10538)
- 2022(9002)
- 2021(8332)
- 2020(7041)
- 2019(16159)
- 2018(15987)
- 2017(31250)
- 2016(16599)
- 2015(18579)
- 2014(18136)
- 2013(17612)
- 2012(15868)
- 2011(13957)
- 2010(13493)
- 2009(12265)
- 2008(11593)
- 2007(9784)
- 2006(8097)
- 2005(7050)
- 学科
- 济(65715)
- 经济(65617)
- 管理(54986)
- 业(49103)
- 企(42772)
- 企业(42772)
- 方法(33621)
- 数学(30540)
- 数学方法(30171)
- 财(21027)
- 制(15915)
- 农(15678)
- 中国(15247)
- 业经(14289)
- 务(13351)
- 财务(13308)
- 财务管理(13279)
- 企业财务(12640)
- 贸(11876)
- 贸易(11870)
- 易(11637)
- 体(11262)
- 环境(10733)
- 银(10606)
- 银行(10590)
- 融(10496)
- 金融(10493)
- 技术(10473)
- 学(10450)
- 地方(10431)
- 机构
- 大学(225124)
- 学院(223908)
- 济(98056)
- 经济(96362)
- 管理(92005)
- 理学(80582)
- 理学院(79866)
- 管理学(78636)
- 管理学院(78206)
- 研究(68353)
- 中国(53445)
- 财(47767)
- 京(44198)
- 财经(38327)
- 科学(38272)
- 经(35092)
- 中心(33322)
- 经济学(31739)
- 江(31547)
- 所(31245)
- 业大(31154)
- 农(30683)
- 财经大学(29072)
- 经济学院(28830)
- 研究所(28163)
- 北京(26519)
- 范(25640)
- 院(25449)
- 师范(25334)
- 商学(24924)
- 基金
- 项目(159472)
- 科学(128699)
- 基金(120624)
- 研究(116829)
- 家(103762)
- 国家(102989)
- 科学基金(91214)
- 社会(77982)
- 社会科(74245)
- 社会科学(74231)
- 基金项目(63965)
- 省(60833)
- 自然(58854)
- 自然科(57569)
- 自然科学(57552)
- 自然科学基金(56535)
- 教育(54567)
- 划(51250)
- 资助(48683)
- 编号(45514)
- 部(37004)
- 重点(35637)
- 成果(35546)
- 制(35279)
- 创(34345)
- 国家社会(33371)
- 发(33186)
- 教育部(32824)
- 创新(32258)
- 人文(32066)
共检索到3160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喜平 沈渭程 杨臣 杜松怀 苏娟 赵凤展 董彦君
为达到具备一定调控能力的高比例能源微电网并入大型配电网或农村电网时,以市场手段管控其参与调峰的目的。采用基于现货实时平衡市场的新能源微电网参与电网调峰辅助服务的激励方法,对现货实时平衡的市场机制环境下,新能源微电网参与调峰辅助服务的激励效果进行研究。通过算例验证,调峰现货实时平衡市场出清结果表明:新能源微电网参与调峰的激励场景下,不仅降低了机组考核费用,也提高了调峰补偿费用,调峰收入增加55.27%。本研究提出的结合并网发电机组提供调峰辅助服务的考核指标,增加了考核与激励环节的新能源微电网参与电网调峰辅助服务的激励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市场调峰主体的潜能与意愿,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营。
关键词:
新能源微电网 实时平衡 调峰 激励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慧 郭婧娟
针对目前正式契约不能有效激励EPC合作主体共同努力的问题,借助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两种不同契约关系下双方的合作关系,探讨关系契约的激励作用。研究表明,在正式契约下节能项目的系统收益并不能达到最优,引入关系契约之后,通过具有"自我实施"性的承诺可以使双方共同努力,从而使节能项目的系统收益达到最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跃辉 陈晶瑛
平衡计分卡是把企业及其内部各部门的任务和决策转化为多样的、相互联系的目标,然后再把目标分解成多项指标的多元业绩评价系统。它不仅是一种测评体系,还是一种有利于企业取得突破性竞争业绩的战略管理工具,并且可以进一步作为企业有效激励机制的基石。分析平衡记分卡与企业激励机制的内在联系,在于实现平衡记分卡思想在企业管理思想中的渗透。从一个新的视角思考平衡记分卡的运用,应注意在激励机制中运用平衡记分卡的几个问题,促进企业有效激励机制的建立。
关键词:
平衡计分卡 激励机制 绩效评价 管理控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正周
一、激励的含义 1.激励的中文含义激励一词在中文中有两层含义:一是激发、鼓励的意思。如在《六韬·王翼》中"主扬威武,激励三军";在《英烈传》第十四回中"太祖又说:‘此举非独崇奖常将军,正以激励诸侯。’";《史记·洪睢传》中"欲以激励应侯"等句中的"激励"一词都是激发鼓励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戴慧
从2006年开始我国对新能源发电实行价格补贴政策,但随着新能源发电成本的大幅下降,从2019年起国家开始规模推进风光电平价上网。在新能源电力价格补贴逐步取消的同时,仍面临一些挑战。其中,包括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入不敷出;因煤炭和电力价格形成机制尚存问题,新能源发电价格优势仍不突出;价格补贴取消后,促进我国能源结构转型需要进一步完善新能源发电激励机制。在借鉴美国对新能源电力的财税激励机制经验基础上,本文提出完善新能源发电激励机制的建议:一是补充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适当调整新能源价格补贴政策;二是利用好清洁能源发展基金等多种机制,促进公私部门对新能源发电项目的投资;三是可适当补充一些对新能源发电的税收激励措施。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晛
针对合同能源管理中节能量的认证难题,提出"有效单位能耗"的定义,据此设计激励机制,并进一步设计加入"标杆"变量的激励机制,以期为降低合同能源管理双方的风险,促进合同能源管理在更多领域的发展提供支持。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曹学泸 黄恒孜 赵雯 朱晓艳
为检验我国第一轮输配电价管制政策效应,本文利用三阶段DEA模型,测算2013—2019年27个省级电网企业的效率,发现这些企业的效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波动趋势,其中2017—2019年的效率没有显著提升。同时,借鉴英国输配电价激励性管制经验,结合省级电网企业效率的测算结果,设计基于相对效率和成本节约的输配电价激励性管制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曼
期货市场在国家粮食安全激励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国家粮食安全涉及多方利益,需要调动各方积极性,在推动各方加大投入的过程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本文提出了粮食安全激励机制的概念和作用,分析了粮食期货市场实现风险规避和形成真实价格的机制,指出了我国农户现阶段不适合参与期货市场,探讨了粮食期货市场通过消除价格垄断、完善国家储备粮制度、加强国际协作、促进现货市场交易等机制,加强了国家粮食安全。
关键词:
期货市场 粮食安全 利益相关者 风险规避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何威风 江厚锋
在西方国家普遍推行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今天,作为股票期权"集大成者"和股票期权文化始作俑者的微软却在2003年7月8日宣布放弃公司激励中的股票期权,取而代之为限制性股票。是什么原因促使微软放弃坚持多年并为其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股票期权?它又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傅钧文
20多年来,由于日本以其良好的经济业绩持续出现于世界经济舞台,日本经济也成为常盛不衰的研究领域。发达国家将日本看成经济的一个“怪异”,发展中国家把日本视作发展模式。不管怎样,每一个接触日本经济的人都会感觉到日本人异常高的工作积极性无疑是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从日本劳动人事的两个制度即长期雇佣制1和资历序列制2入手,试图从微观层次上作一探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道富 王艳艳
对金融、科技和产业循环的再认识创新的本质是基于新的认知,对于更细颗粒度要素和环节,以新结构重新组合来实现特定功能。创新是跳跃和自适应的,既是新发现和新连接,又是开放包容体制的自然产物。从长周期的技术视角看科技、产业和金融的融合发展科技是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和使用。以人类需求为动力和导向,
关键词:
平衡机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杨月坤
本文以现代激励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游戏激励机制的实质,论述了游戏激励机制的成功经验并尝试将其移植到普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上,提出了创新员工激励机制的主要思路。
关键词:
游戏激励机制 激励理论 创新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张明 杨辉
国家审计基本准则要求审计人员熟悉有关法律和法规、掌握审计相关专业知识、具备审计相关专业工作经验、具有调查研究、综合分析、专业判断和文字表达能力,应当说审计工作对审计人员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如何通过有效的激励措施,最大限度地调动审计人员的工作热情,较好地从事并完成审计工作,是管理者必须面对的课题。笔者认为,激励措施必须与个人动机相匹配,应该通过审计人员参与职业设计、领导与审计人员之间的环境转换、建立有效的沟通平台等策略,促成审计人员内部动机与管理激励措施的和谐化,提高激励措施的管理效力。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践,探讨内部动机与激励措施和谐化的实现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