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85)
2023(13043)
2022(11507)
2021(10891)
2020(9126)
2019(21175)
2018(20903)
2017(40850)
2016(21821)
2015(24645)
2014(24499)
2013(23927)
2012(21732)
2011(19067)
2010(18584)
2009(16663)
2008(15894)
2007(13395)
2006(11236)
2005(9251)
作者
(60028)
(49842)
(49315)
(46983)
(31699)
(23927)
(22566)
(19761)
(19064)
(17338)
(17079)
(16556)
(15511)
(15457)
(15421)
(14987)
(14888)
(14862)
(14190)
(14102)
(12257)
(12044)
(11871)
(11506)
(11112)
(11013)
(10863)
(10828)
(9920)
(9919)
学科
(84953)
经济(84866)
管理(61747)
(58364)
(50157)
企业(50157)
方法(44110)
数学(37958)
数学方法(37405)
(21525)
(21070)
中国(20680)
(20568)
业经(19049)
地方(16264)
理论(16115)
农业(14405)
(14357)
(14070)
贸易(14062)
(14050)
财务(13982)
财务管理(13954)
(13632)
技术(13628)
企业财务(13242)
(13149)
环境(13008)
教育(12188)
(11690)
机构
大学(301390)
学院(299010)
管理(123925)
(114887)
经济(112408)
理学(109128)
理学院(107973)
管理学(105940)
管理学院(105391)
研究(92483)
中国(66596)
(62282)
科学(58909)
(50488)
业大(45336)
(44430)
(43989)
中心(43278)
财经(42197)
(40944)
研究所(40716)
(40439)
师范(40069)
(38608)
北京(38375)
农业(34844)
经济学(34556)
(34122)
(33684)
师范大学(32611)
基金
项目(217209)
科学(171420)
研究(159009)
基金(158279)
(137158)
国家(136012)
科学基金(118203)
社会(99776)
社会科(94481)
社会科学(94454)
基金项目(84842)
(84840)
自然(77982)
自然科(76193)
自然科学(76173)
自然科学基金(74776)
教育(73943)
(71277)
编号(65437)
资助(64698)
成果(51661)
重点(48010)
(47858)
(45378)
(45181)
课题(43683)
创新(42197)
科研(41882)
教育部(41489)
大学(41210)
期刊
(115965)
经济(115965)
研究(82314)
中国(48505)
学报(47657)
管理(43579)
科学(43436)
(39207)
(37937)
大学(36767)
教育(34834)
学学(34440)
农业(27824)
技术(26897)
财经(19881)
(19871)
金融(19871)
业经(19697)
经济研究(18300)
图书(17812)
(16888)
问题(15171)
科技(14695)
理论(14623)
(14147)
技术经济(13961)
(13910)
实践(13631)
(13631)
资源(12928)
共检索到4079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可猛  
现象学方法作为一种基本的哲学方法,虽然被广泛运用于人文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领域,但是却始终未能在文化产业研究中获得应有的关注。文章在对现象学的关键概念——"直观"的简要介绍的基础上,结合媒体考古学中"深层时间"的研究逻辑,借用现象学方法将中原文化作为可能性的文本加以考察,着力探究满足文化资源开发中即追求个性创造又追求受众市场的可行方法。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胡萨  
直观性教学原则是经典的教育原则之一。但是,人们关于“直观”的理解通常停留在感觉经验阶段,以为直观性教学只能采用感性直观的方式。胡塞尔现象学提出的“本质直观”思想拓展了直观的对象领域,直观的对象既包含感性觉察到的个别对象,也包含想象建构的本质对象。基于现象学视角,直观性教学意味着教师能够以本源性、构成性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充实”知识内容的“意义”,重新激活和唤醒知识符号的原初意义,使之能够被学生的意识直接体验到,由此让知识从学生的心中生长起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刘  
为深化旅游世界研究命题,建议从主观视角出发将其视为游客通过切身体验产生的自我构造。运用现象学和民族志研究方法,基于感性实事对意向充实的现象学直观理念,该文研究了旅游世界的历时与共时构造过程。(1)从历时性角度来看:游前处于前构型阶段,旅游世界的预先构想在有意与无意的社会建构材料充实下达到非本真构造;游中处于当下充实阶段,旅游世界的空乏意指在感性实事的相即充实中当下构造,可分为感性实事符合意指、超出意指、未达到意指3种表现;游后处于旅游世界的回忆与表述阶段,当下化的回忆凸显了自由的意识权能性,糅和切身体验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邓勇勇   魏向东  
本质直观作为一种哲学方法,是胡塞尔现象学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胡塞尔的整个哲学生涯。文章回顾了学术界关于旅游本质的研究,并进行了相关评述。阐述了“直观”旅游的发生原理,构建了本质直观的7个步骤:“悬搁”旅游经验事实、选择一次典型的旅游体验、进行意识的自由想象、整合意识中的旅游体验、形成新的旅游体验摹本、聚焦旅游体验的感知和情感以及逐层地精神递推,并以此展开旅游本质的实践操作。在胡塞尔现象学“直观”视角下,旅游本质的确立不仅与研究者“直观”能力相关,也需要与他者进行深入交流,才能得以澄清并最终形成共识。借助“直观”,文章提出了旅游本质是“自在生活”的观点,阐述了本质直观对于旅游的启示意义,以期从一个更高的层面观察和反思当前旅游研究及实践。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阮朝辉  
马克斯·舍勒的现象学态度直观的价值理论、教育理论,不仅对哲学伦理学具有奠基作用,而且也为教育价值及其评价理论提供了现象学审视的全新视角。舍勒认为价值分为感官价值、生命价值、精神价值、神圣价值;相应地,作为存在范畴的教育的价值也可分为教育感官价值、教育活力价值、教育实用价值和教育神圣价值;教育评价不能仅仅停留在教育的生命价值这一较低的层级,因为人是生命和精神的同构的在者,因此,教育评价应基于人和教育本身,对教育进行生命和精神同构的价值判断。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秀红  
现象学以研究现象的本质为己任,试图系统地解释和描述生活经验中的内在意义。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具有现象学的主体间性特征,这种主体间的对话和共同反思的关系是回归教育本质的路径。对话教学是师生基于关系价值和关系认知、整合反思与互动、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合作创造知识和生活的话语实践。有效对话发生在对话双方自由的探究中或自发的讨论中。有效对话教学应该具备这样几个特点:交流中相互平等;沟通中相互理解;合作中共享;存异中创造。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黄旺  
在现象学精神病学乃至一般认识论中,始终存在着主体是否及如何能够经验陌生意识(疯狂意识)、理解他人之心的"不可知论"威胁。以闵可夫斯基为代表的现象学精神病理学将理解精神病患者的主观世界作为其目标,这使得他们必须以克服"现代精神病学中的不可知论"为前提条件。围绕该问题,文章阐述了闵可夫斯基精神病理学的直观与同情的工作方法及其特征,然后将其放入现象学与解释学理论中加以反思,借以揭示其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文章得出结论:一方面,直观与同情作为一种区别于科学观察的"内在认识方式",是我们得以理解陌生意识,克服不可知论的唯一途径;但另一方面,作为"实项内容"层面的意识,它不能被自我之外的任何他人经验到,这要求我们将他人作为一个主体来尊重。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徐献军  
在胡塞尔现象学中,直观无疑具有基础性的方法论地位。但胡塞尔希望直观不仅能成为在哲学中使用的基础方法,也能在具体科学中得到应用。精神病理学与现象学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为二者面向的都是精神进程。雅斯贝尔斯首先将现象学引入了精神病理学,并在精神病理学中发展与运用了现象学直观。他成功地建立起了现象学与精神病理学之间的相互澄明关系。在他这里,现象学直观不再只是纯粹的哲学概念,而是可以帮助医生把握患者疾病体验的基本方法;同时现象学直观的原则,也帮助他摆脱了源于自然科学的还原主义,并发展出了理解心理学。雅斯贝尔斯对现象学直观的阐释及发展,正是一种鲜活的现象学。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徐辉富  
教育现象学是我国需要发展和丰富的研究方法之一。本文结合胡塞尔超验现象学精神,对教育现象学作了比较全面的概述和分析,内容包括教育现象学的内涵、主要思想、研究步骤、研究意义和评价等。文章能够对相关研究者提供启发和参考。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杜丹  王善江  
存在是人类认知中最基本的概念范畴,中西方哲学及语言学对“存在”方式及词源的探索由来已久,无论在现实世界还是在可能世界,所有的事物都以不同的存在方式存在,人类世界的各语言也以不同的编码方式表达它们不同的存在方式。“存在”在现象学的呈现是复杂的,现象学为此提供了正确的概念、工具和方法来定义、识别和研究人类的存在。存在主义在现象学的基础上深化了最初的概念及认知方式,最重要的是确定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及其真实本质。通过对跨语言中存在动词和存在方式的现象学分析,并以海德格尔“此在”观为视角,发现了其类型特征、语言共性、存在现象及其本质内涵的哲学理据。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赵义泉  张向葵  
 超越式学习是一种学习现象,它既不属于接受式学习,又区别于发现式学习。超越式学习是由两个要素构成,即学习量的拓展和学习质的改变。超越式学习在量的拓展的同时,必须对学习对象进行考问、质疑、批判,找出人们对其评价的问题,分析其不足,形成自己的观点。超越式学习的出发点是在学习过程中将书本知识的接受和发现与对学习对象的改造、发展、批判结合起来,从而把人培养成能改造现存世界的人,即具有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孙进  
德国的学科文化研究是德国高校社会化研究框架内的一个新的研究分支。本文分析了学科文化的概念,并从现象学的层面描述了德国学科文化的表现特征。从概念上来看,德国现有的学科文化概念分别以布迪厄的习性理论和帕森斯的行动理论为基础。从现象学的层面来看,学科文化的特征集中体现在学科的认识论取向、课程符码、教学文化、学业组织、师生互动模式、学科成员的衣着打扮、学习风格、居住形式、政治态度及其典型的感知、思维和行为模式等方面。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柯涛  
区域文化影响区域经济,区域经济需要区域文化的支撑。文章分析了中原文化对建立中原经济区的引领和阻滞,认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必须发掘中原文化中的精华,指导中原经济区的建立,同时还需要建设中原文化,支撑中原经济区的建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史瑾  涂玥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改革者和研究者意识到教师"实用理性"对改革产生的消极影响。本文探讨了实用理性教师文化的内涵,对实用理性教师文化进行了现象学反思,结果发现,"实用"、"保守"是实用理性教师文化的本质表现,是教师应对"教育生活世界"时产生的自适应结果,而通过教师伦理意识的提升及发挥教育体制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则有助于实用理性教师文化的重建。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胡君进  
现象学的基本精神是"回到事情本身"。"回到事情本身"的方式是本质直观,是超越经验意见而到达本质观念。当前的教育现象学研究往往把狭隘的经验主义和现象主义奉为圭臬,并认为教育现象学研究就是对教育经验和教育现象的体验描述,这实际上是打着现象学的幌子而将现象学等同于或降格为经验研究,其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现象学自身的背弃。总的来看,纯粹的教育现象学研究并不是具体的研究方法,也不是描述经验中的教育现实,更不是日常教育生活的体验研究,而是一种致力于通往"回到教育事情本身"的研究态度,其归根结底是一种探究本质的研究精神。把握住现象学研究的实质内涵,有利于教育现象学研究领域的进一步自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