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13)
- 2023(17684)
- 2022(14872)
- 2021(13725)
- 2020(11389)
- 2019(26208)
- 2018(25975)
- 2017(50576)
- 2016(27425)
- 2015(31135)
- 2014(31205)
- 2013(30340)
- 2012(27249)
- 2011(24187)
- 2010(24108)
- 2009(22112)
- 2008(21374)
- 2007(18675)
- 2006(16408)
- 2005(14510)
- 学科
- 济(111341)
- 经济(111191)
- 管理(82821)
- 业(77573)
- 企(63882)
- 企业(63882)
- 方法(49146)
- 数学(42699)
- 数学方法(42133)
- 中国(32709)
- 农(31940)
- 财(29527)
- 业经(26557)
- 地方(24707)
- 制(23285)
- 学(22116)
- 农业(21465)
- 务(18615)
- 财务(18514)
- 财务管理(18472)
- 理论(18370)
- 贸(18063)
- 贸易(18054)
- 环境(17586)
- 易(17470)
- 企业财务(17369)
- 技术(16936)
- 和(16827)
- 体(16663)
- 银(16478)
- 机构
- 大学(386789)
- 学院(385924)
- 济(153631)
- 管理(153527)
- 经济(150247)
- 理学(133419)
- 理学院(131928)
- 管理学(129505)
- 管理学院(128798)
- 研究(125997)
- 中国(92168)
- 京(82003)
- 科学(77468)
- 财(71530)
- 所(61389)
- 农(59233)
- 财经(57473)
- 中心(57204)
- 业大(56662)
- 研究所(55914)
- 江(55586)
- 经(52261)
- 范(51388)
- 北京(51178)
- 师范(50927)
- 经济学(46813)
- 院(46270)
- 农业(46067)
- 州(45302)
- 财经大学(42906)
- 基金
- 项目(268569)
- 科学(212448)
- 研究(197245)
- 基金(195767)
- 家(169749)
- 国家(168374)
- 科学基金(146118)
- 社会(125617)
- 社会科(119034)
- 社会科学(119006)
- 基金项目(104252)
- 省(104167)
- 自然(94593)
- 自然科(92402)
- 自然科学(92382)
- 教育(91046)
- 自然科学基金(90654)
- 划(87652)
- 编号(80418)
- 资助(79457)
- 成果(64461)
- 重点(59802)
- 部(59178)
- 发(57033)
- 创(55549)
- 课题(55162)
- 国家社会(51939)
- 创新(51916)
- 教育部(51261)
- 制(51117)
- 期刊
- 济(166612)
- 经济(166612)
- 研究(113169)
- 中国(71296)
- 学报(58927)
- 管理(56155)
- 科学(55239)
- 财(54976)
- 农(54545)
- 大学(45945)
- 学学(43219)
- 教育(42754)
- 农业(37293)
- 技术(35697)
- 融(30947)
- 金融(30947)
- 财经(28025)
- 业经(27964)
- 经济研究(26109)
- 经(23954)
- 问题(23333)
- 图书(18979)
- 业(18463)
- 版(18143)
- 科技(18058)
- 理论(17899)
- 技术经济(17828)
- 现代(17645)
- 商业(16760)
- 资源(16733)
共检索到5547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非 孙浩杰 王丽萍
文章结合西部地区实际,指出基于现代物流的西部地区城市化动力机制理论研究方向,包括:利用DEA与层次分析结合方法构建城市带物流发展度指标体系;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揭示基于现代物流的西部地区城市化产业动力机制,并梳理各城市带产业结构与物流业的相关性分异规律;基于物流选址、配送模型,结合城市体系空间与规模结构,阐释基于现代物流的西部地区城市化空间动力机制;以大型物流节点规模与数量不断增长现状特点为基础,阐释西部地区大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再造动力机制。
关键词:
城市化 物流 机制 西部地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子量 郭志仪 马丁丑
基于西部地区12个省域2000-2011年城市化相关数据,通过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西部地区省域城市化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空间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西部地区省域间城市化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有着空间集聚的趋势,利用传统OLS模型进行解释会造成空间因素的遗漏,空间计量模型更为适用,进一步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对西部地区省域城市化进程中动力因素的空间交互效应进行验证,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空间效应进行分解,结果显示:西部地区省域产业结构转变对其城市化的正向直接效应最强,但是省域间存在较强的产业竞争,周边省域产业结构转变会对省域城市化产生明显的负向间接效应;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省域城市化的直接效应显著,同时由于西部...
关键词:
空间效应 西部地区 城市化 空间杜宾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贵凯
农村城市化是解决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矛盾的途径之一,而其动力机制更是农村城市化研究的热点所在。本文通过分析比较东、西部地区之间存在的社会背景、地理环境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并针对其提出相应的政策及措施,激发、诱导其多元化动力机制,形成不同于东部地区的、西部地区特殊的农村城市化,从而加速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农村城市化 动力机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云虹 曾菊新
在分析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基础上,指出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过程虽然是多种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制度因素一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认识这一点对加速其今后的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城市化 动力 制度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朱磊
现有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侧重于在宏观层面探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关系,往往难以揭示和反映两者间的作用机理、方式和途径。本文提出“城市行为者”的概念,认为城市化是城市行为者——居民、企业和政府空间行为的结果。而企业是我国现阶段城市化的行为主体,但政府对企业行为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依然很大。
关键词:
城市化 动力机制 城市行为者 企业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瑞鹏 冯晓华
在对1992-2011年新疆城市化、工业化、服务业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原始指标数据进行处理与检验的基础上建立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的计量分析方法对新疆城市化动力机制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比例过重且转移困难、轻工业偏轻、重工业产业地方化不足是造成了现阶段新疆城市化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服务业是新疆城市化最主要的动力,但由于服务业具有"虚高"的特点,服务业在长期内对新疆城市化的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
城市化 动力机制 新疆 VAR模型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魏剑锋
认为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步伐对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意义;从区域情况出发选择发展模式是城市化的战略原则,推动产业聚集是城市化的基本途径,改革户籍制度、创新用地机制是城市化的重要制度保证。
关键词:
中西部地区 城市化 区域发展 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仁锋 沈玉芳 刘曙华
系统地回顾了建国后国内与海外学者对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的历程和主要成果,重点梳理了动力机制演进规律、研究特色及问题。认为中国工业化动力机制研究经历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垄断阶段;西学引介与国内实证并举,建构二元工业化理论阶段(1978-1990);21世纪前后基于实证建构制度变迁诱致型工业化驱动阶段。而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集中于人口、政府和市场驱动三方面实证研究,21世纪前后重点讨论FDI为代表的新生要素驱动机理等。总体上,工业化与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呈现1978、2000两个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制度改革造就的市场机制与政府行为的渐变转型。最后,从制度改革的深入、...
关键词:
动力机制演进 特色与问题 展望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许抄军 罗能生 王家清
对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已有的文献主要从推动主体、内因与外因、产业结构、要素聚集、制度、教育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表明我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在空间上表现为多层次复合性,在时间上表现为动态演进性。21世纪,我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应是多元化的,而教育的动力作用将更加突出。
关键词:
城市化 动力机制 研究进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中和
本文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实践为背景 ,通过对城市化、农村城市化、农村城镇化以及城乡一体化等几个相关概念的比较、辨析 ,研究了城市化的基本内涵 ;在总结、分析不同发展阶段中国城市化发展动力机制的基础上 ,重点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四种主要动力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
城市化 内涵 动力机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魏剑锋
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不仅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而且城市化水平较低。加快我国中西部地区城市化步伐对保护耕地、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资源利用率,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都有巨大作用。本文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自然条件的特性出发,辩证地分析了中西部地区加快城市化的必要性,同时提出了城市化的路径选择和政策措施。
关键词:
中西部地区 城市化 必要性 政策措施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杨 彭怡
本文在分析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基础上,论述了城市化对农业产业化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作用。同时指出,要从根本上实现农业产业化、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只有尽快转移目前农村过多的剩余劳动力,而城市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途径。最后,文章对近期加快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应采取的措施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城市化 农村劳动力转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曹华林 李爱国
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理论与方法,建立"人的城市化"的心理基础与动力机制模型,利用问卷调查数据证实个体在安居和乐业的基础上,积极参与社会交往,产生"城市认同感"和"城市归属感",进而在心理层面实现"城市化"。"城市认同感"和"城市归属感"是"人的城市化"的心理基础和精神驱动力;良好的"社会交往"是"人的城市化"的社会基础和社会驱动力;安居和乐业是"人的城市化"的物质基础和物质驱动力。循此机理,"人的城市化"应该以农村转移人口的安居和乐业为根本,以促进社会交往为核心手段,以提高"城市认同感"和"城市归属感"为突破口和着力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史学斌
以美国系统科学家拉兹洛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在一批新兴学科的基础上,创立了广义进化综合理论。该理论把自宇宙起源直到社会发展的过程看作一个进化统一体,试图说明无生命物质、生物和社会三大领域中发生的进化的一般规律。本文即运用广义进化综合理论的基本原理,对人口城市化的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人口城市化进程是物质世界系统进化的必然,其根本动力来自于城市内能流相对于农村内能流的进化优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涂妍
城市化是经济区发展的重要内容。城市化也是经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之一。黔中经济区是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12个重点经济区之一。现阶段,黔中经济区在城市化进程中存在中心外围发展差距较大、城乡"二元"结构明显、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较弱、外围城镇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本文从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一般分析入手,结合现实区情,提出了从经济增长、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企业规模集聚、制度安排等方面培育经济区宏观、中观、微观动力机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黔中经济区 城市化 动力机制 培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