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74)
2023(10889)
2022(9079)
2021(8699)
2020(7379)
2019(16640)
2018(16205)
2017(31224)
2016(17168)
2015(20015)
2014(19884)
2013(18544)
2012(16627)
2011(14652)
2010(14510)
2009(12476)
2008(11708)
2007(10107)
2006(8409)
2005(7424)
作者
(43185)
(36178)
(35725)
(34407)
(22783)
(17129)
(16426)
(13940)
(13889)
(12772)
(12318)
(12149)
(11360)
(11166)
(11043)
(10956)
(10831)
(10740)
(10284)
(10242)
(8868)
(8596)
(8580)
(8350)
(8098)
(8007)
(7989)
(7862)
(7107)
(7077)
学科
(60872)
经济(60767)
管理(53940)
(47385)
(40178)
企业(40178)
方法(29907)
数学(26658)
数学方法(26242)
(20222)
中国(17458)
(17015)
(16156)
业经(14592)
(12663)
财务(12618)
财务管理(12586)
企业财务(11974)
理论(11939)
技术(11745)
(11414)
农业(11136)
(10179)
贸易(10170)
地方(10126)
(10086)
银行(10077)
教育(10067)
(9916)
环境(9688)
机构
学院(227937)
大学(220958)
(90912)
经济(89055)
管理(88358)
理学(76961)
理学院(76160)
管理学(74722)
管理学院(74293)
研究(65742)
中国(49444)
(45257)
(44498)
科学(37121)
财经(35665)
(34300)
(32568)
中心(32247)
业大(30136)
(29815)
(29740)
(29306)
师范(29045)
技术(28760)
经济学(28693)
(26841)
北京(26835)
财经大学(26690)
研究所(26629)
经济学院(25941)
基金
项目(157253)
科学(126929)
研究(122320)
基金(114114)
(96697)
国家(95820)
科学基金(85113)
社会(78151)
社会科(74005)
社会科学(73992)
(63555)
教育(61512)
基金项目(60631)
自然(53416)
(52715)
自然科(52229)
自然科学(52216)
编号(51641)
自然科学基金(51266)
资助(45445)
成果(40877)
课题(36575)
(36327)
重点(35791)
(35432)
(34458)
(32978)
教育部(32549)
国家社会(32023)
创新(31903)
期刊
(94675)
经济(94675)
研究(64443)
中国(49729)
教育(38702)
(37358)
管理(33908)
学报(29067)
科学(27805)
(26595)
技术(25696)
大学(24669)
学学(22797)
(18869)
金融(18869)
财经(18300)
农业(18173)
(15735)
职业(15715)
业经(15466)
经济研究(14525)
问题(12443)
理论(10816)
(10610)
论坛(10610)
财会(10378)
技术经济(10116)
(10011)
实践(9789)
(9789)
共检索到3293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秦  宋建威  
文章分析了现代学徒制对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的影响,如德育对象的复杂化倾向、德育主体的多元化倾向、德育内容的丰富性倾向,进而提出了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方式:加强网络德育教育,提高德育教育的覆盖面;善用企业德育资源,构建校企联合德育平台;优化德育教育内容,打造开放式德育工作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梁菊  
文章阐述了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学生特点,指出了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与原因,最后提出了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方法: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构建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教育管理体系;完善管理组织机构;加强多方联系;成立学生自治组织,旨在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乔伟丽  
现阶段,现代学徒制已经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取得了实质性发展,也为学生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奠定了基础。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加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重视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是提升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文章对当前高职学生职业道德行为养成过程中存在的社会氛围不理想、企业实习环境复杂、人才培养理念落后"、双师型"教师较少、评价体系不科学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要从企业文化引领、师徒共同实习、加强学校教育、以师育徒、科学评价等方面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姚水洪  崔戴飞  邱惠萍  
现代学徒制是现代职业教育制度与现代劳动制度相结合的新型职业教育制度,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方法。文章对现代学徒制育人的"五对接""五共同""五融合"意义做了分析,提出校企双主体开展现代学徒制"双栖、双岗、双导师"护理人才培养的实践策略,应从政行校企协同育人、校企招生招工一体、人才培养"五对接"产教"五融合"、岗位胜任力考核评价、校企天使文化共融等方面进行探索,以有效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天明  
现代学徒制已日益成为我国高职教育的关注焦点,政府、学校"热"与企业、学生"冷"已严重制约现代学徒制的健康推进。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均衡的利益相关者机制和对话平台。政府应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出发,加大法律法规完善和资金投入力度,激发校企合作意愿,构建公平合理的利益机制,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源波  
文章分析了现代学徒制与工匠精神的联系及价值向度,认为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有着强烈的时代诉求。针对当前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中存在的重技能、轻人文,重理论、轻实践,考核体系固化、学生积极性差等问题,从院校层面、企业层面、政府层面和社会层面提出了工匠精神培育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建荣  杨润贤  王斌  
高职学生"软技能"缺失已经成为他们就业的主要瓶颈。高职院校需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软技能"的有效培养。文章介绍了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学生"软技能"培养的背景,分析了我国高职学生"软技能"培养的现实困境,提出了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学生"软技能"培养路径:改变传统教育理念,构建以学生"软技能"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提高教师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强化学生"软技能"培养和训练;创新教学评价模式,形成学生"软技能"多元评价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连军   干雅平   何艺  
现代学徒制在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高职院校积极探索培育学生工匠精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基于现代学徒制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包括构建现代学徒制校企联盟、构建融入工匠精神培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融入工匠精神培育的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打造工匠型“双导师”教学团队、校企合作开展工匠精神培育实践。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玲  
现代学徒制的实施,不仅延伸了教与学的过程,也给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变化。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学生身份的改变带来管理的复杂化,学习场域的改变降低了学生管理的可控性以及环境改变可能导致管理的无序化。面对这些变化,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在制度顶层设计、学校管理体系、企业管理制度以及教师管理方式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困境。从应然的角度看,现代学徒制要求学生管理工作的主体范围在扩大与外化,也要求学生管理工作与其双重身份相适应,还要求管理方式及内容应作动态调整。政府部门、高职院校、企业、教师等四个管理主体要做好政策供给、制度改革、制度应对及角色转变,进而建立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郭冬梅  
现代学徒制试点带来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系统变革,学生(学徒)管理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顺应教育政策环境和管理情境的变化,坚持立德树人、以人为本、多元参与、问题导向、系统构建、法理学理、教育管理服务有机统一原则,强化法律的保障作用,职业资格以及岗位能力标准的引领和导向作用,不断完善学生(学徒)具体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充实现代学徒制制度体系,为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保驾护航。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董慧  薛伟业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育人是培养现代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成功经验。目前高职教育在校企合作育人的过程中所面临的企业文化如何与校园文化融合、职场文化如何与大学文化融合已成为困扰学生步入未来职场的一个重要课题。以现代学徒制为视角,在校企文化融合的制度保障与机制运行、文化差异与价值认同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思考,目的是在遵循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上,把优秀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提升学生未来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职场发展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秀敏  
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学校与企业合作式的高职教育制度,是解决用工荒和就业难的"突破口",是学生正式就业前的"有效过渡",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提出构建基于项目引领的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要以项目作为牵引,实施培训项目,创建学习资源,试岗顶岗实战,并对培训项目进行评价和反思。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基于项目引领的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精心策划项目,创立项目引领的模块课程;构建专业级导师团队,充分盘活校企资源;发掘专业特色,激发现代学徒制的核心竞争力;改革传统考核评价方式,全面提升学生职业技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邵冬华  
现代学徒制教学方式的构建并不单单取决于学校与企业的内部建设,而是与政府、企业、行业、学校间内在联系的建立息息相关。文章从现代学徒制影响职业院校培养方式的具体表现出发,积极探索目前现代学徒制在我国职业院校实施中存在的矛盾,从而探寻职业院校推进现代学徒制的最优路径,具体包括:制定政府导向的扶持性政策,明确校企权责,加大资金投入;调动企业参与热情,构建产业教育集团,培养人才储备观念;建立沟通利益相关者的交流机制,加强行业资质管理和机制创新。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琳  
现代学徒制作为新时期培养技能人才的一种有效的培训方式,被世界各国所重视。现代学徒制既有利于提升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国发展现代产业经济提供大批掌握精湛技艺并具备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又可以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战略的有效实施提供人才动力。拟通过回顾现代学徒制历史,及对其内涵与特点的描述,总结概括出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最终提出在高职院校推行现代学徒制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鲍义志  
推行现代学徒制,能够促进校企深度融合,为我国高职教育增添活力,推动高职教育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当前我国虽已开始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部分地区的职业院校也进行了不少探索,但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企业的积极性不高、组织开展困难、实施成本较高等。为此,建议加快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强课程体系开发,建设师资队伍,完善学徒评价机制,加强资金保障,以推动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开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