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24)
- 2023(12472)
- 2022(10099)
- 2021(9328)
- 2020(7926)
- 2019(18423)
- 2018(18400)
- 2017(35676)
- 2016(19484)
- 2015(22227)
- 2014(22539)
- 2013(21918)
- 2012(19789)
- 2011(17543)
- 2010(17263)
- 2009(15939)
- 2008(15769)
- 2007(14098)
- 2006(11864)
- 2005(10505)
- 学科
- 济(82557)
- 经济(82474)
- 管理(55398)
- 业(55177)
- 企(44827)
- 企业(44827)
- 方法(40727)
- 数学(36078)
- 数学方法(35621)
- 农(23702)
- 中国(23019)
- 财(21081)
- 业经(18464)
- 地方(16200)
- 学(16144)
- 农业(15779)
- 贸(14901)
- 贸易(14895)
- 制(14578)
- 易(14467)
- 务(13678)
- 财务(13625)
- 财务管理(13588)
- 企业财务(12897)
- 理论(12803)
- 和(12296)
- 技术(11628)
- 环境(11543)
- 银(11520)
- 银行(11490)
- 机构
- 大学(277274)
- 学院(277226)
- 济(114081)
- 经济(111804)
- 管理(108595)
- 理学(94412)
- 理学院(93411)
- 管理学(91654)
- 管理学院(91144)
- 研究(89284)
- 中国(66600)
- 京(57522)
- 科学(55346)
- 财(50776)
- 农(47247)
- 所(44519)
- 中心(42499)
- 业大(42478)
- 财经(41317)
- 江(41135)
- 研究所(40685)
- 经(37563)
- 农业(37270)
- 范(35762)
- 经济学(35546)
- 师范(35380)
- 北京(35203)
- 州(32510)
- 经济学院(32262)
- 院(32061)
- 基金
- 项目(190414)
- 科学(150345)
- 基金(138812)
- 研究(137442)
- 家(120979)
- 国家(120004)
- 科学基金(103626)
- 社会(87746)
- 社会科(83188)
- 社会科学(83165)
- 省(75134)
- 基金项目(73612)
- 自然(67579)
- 自然科(66049)
- 自然科学(66030)
- 自然科学基金(64819)
- 教育(64412)
- 划(63161)
- 资助(56453)
- 编号(55950)
- 成果(44360)
- 重点(43031)
- 部(42269)
- 发(40873)
- 创(39512)
- 课题(38150)
- 科研(37041)
- 创新(36948)
- 国家社会(36532)
- 教育部(36390)
共检索到3936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凤娟
地区的现代化建设需要通过人的现代化来实现。人的现代化建设指标中人均GDP、人均城市建设用地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要求对这个地区的人口进行控制。无锡市区的土地资源有限,所以本文根据能够得到的数据,从经济因素、城市建设面积、交通因素、公园绿地面积、水电资源以及环境资源等方面展开讨论,运用单因素分析法和主成份分析法对相关人均指标进行分析,分别获得2015年和2020年单因素条件下的无锡市区人口承载力和多因素条件下的无锡市区人口承载力。然后从经济、资源及环境等方面提出无锡市区未来的发展战略。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平星 孙伟
在经济发达地区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和经济发展转型背景下,开展人口规模预测研究对协调人口、资源、经济之间的关系具有积极意义。以无锡市区为例,核算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与不同时间阶段经济合理人口规模,分析土地资源人口承载量与经济合理人口规模之间的关系,解析未来人口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无锡市区人口仍将稳步增加,外来人口仍将是常住人口增量的主体,但增速趋缓;2015、2020年经济合理人口分别约为404万和434万人,逐渐超出土地资源承载力所确定的402万人的合理人口规模;经济增长引起的就业人口的需求增长是导致人口总量增长的主要因素。未来需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劳动生产率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等手段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同谦 欧阳志云 贾良清 王效科
本文以佛山市为例 ,在分析该市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因素之间相关关系的基础上 ,以其产业发展规划中的工业总产值发展目标为基准和情景平台 ,通过单一目标、多因素、多途径下的情景分析 ,来模拟工业经济高速发展所可能出现的城市人口变化、对资源的要求、污染物排放量变化 ,评价城市发展对城市生态承载力的要求及其满足程度 ,找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生态承载力限值因子 ,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城市发展模式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苟延农 张晓青 李新运 董俊丽 金云霞
作为全国第二人口大省,山东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关键时期。本文以广义资源供给为立论基础、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构建基于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目标的山东综合人口承载力框架结构和指标体系,分别预测对山东人口发展具有显著制约作用的15项要素人口承载力;接着利用专家咨询法确定指标和子系统权重,测算资源、环境、经济、社会4个子系统和综合人口承载力。结果表明,2020年山东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时,预期人口将处于综合承载力之内;2050年实现基本现代化时,预期人口将超出综合承载力阈值;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始终是制约人口承载力的主要瓶颈,经济发展子系统承载力的略有盈余难以弥补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不足。...
关键词:
人口承载力 经济文化强省建设 山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宏
云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全省85%的人口是农业人口,国民收入的75%,财政收入的75%以及80%的外汇收入都直接或间接的来自于农业。同时云南省又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地矛盾比较突出的地区,特别是近年来,资源、环境、人口之间的矛盾随着人口的增加而更加突出,使得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备受注目。如何利用自身独特的地理、区位、资源等优势,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确保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全面、深入地研究云南省各种自然资源,并结合人口、技术、食物营养消费水平等社会经济条件物发展变化的趋势和规律,分析、研究云南省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能力,寻求提高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的途径和措施,探讨经济协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杰
目的:从承载力的视角分析我国各省份医护人员的目标数量,探讨可能存在的医护人员缺口问题。方法:以经济发展程度、人口规模以及政府医疗卫生支出水平为投入项,以医生数、护士数为产出项,运用DEA-SBM模型对我国各省份2008—2017历年的医护人员目标数量进行测算,并通过承载达标率指标加以分析。结果:总体来看,我国医生的平均承载达标率为87.75%,护士的平均承载达标率为89.26%,两者均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省份之间的差异较为突出,特别是部分经济发达省份有着较高的承载力,目标数量相对较高,因此现实中存在着更大的医护人员缺口。结论:医护人员供给的充足与否更应从其经济、人口等与医疗服务支付能力相关的因素来进行考虑;政府应根据承载力的差异对医护人员进行地区间的有效率配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师翠英 荆克迪 李恒宇 盛仲麟
人口承载力分析是一个多目标决策的社会问题,承载力的确定涉及经济、资源、能源等因素。基于P-S方法的人口承载力分析是从目标实现的可能度和满意度这两个角度出发,建立可能-满意度函数,进而测算人口最优规模的过程。文章先对P-S方法进行介绍,再以天津市为例,应用P-S方法测算天津市人口的最优规模,并结合天津市人口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规划发展建议,以期对其他城市的人口规划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可能-满意度方法 人口承载力 天津人口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娟 史文兵 穆兴民
科学识别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对促进科学合理的评价水资源承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归纳总结筛选出15个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应用DEMATEL方法对15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保护现有水资源的数量,并不断提升水资源质量,能够促进社会安定;与此同时,改变工业生产方式,降低工业耗水量,进而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水资源承载力才能提高。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祝尔娟 祝辉
在中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资源环境承载压力日益加大的社会背景下,承载力研究也相应进入新的阶段,需要从全新视角探索其研究路径。承载力研究不仅要注重单要素承载力、城市承载力、绝对承载力、现实承载力的研究,还要注重综合承载力、区域承载力、相对承载力以及潜在承载力的研究,并将这几个研究对象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对全面分析和客观判断一个城市或地区承载力状况、探寻如何疏解承载压力、增强承载能力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凤娟 宁云才
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政策的推动及实施导致城市人口增多,而一定经济土地资源环境下的城市是不可能承载太多人口的,所以人口承载力的测算比较重要。本文选定苏中地区南通、扬州及泰州市区的经济、资源、公共基础设施、环境及人口健康素质等指标,首先利用可能—满意度方法测算选定指标下苏中所属各个地级市市区常住人口的承载力,然后根据数据及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人口承载力风险管理战略建议。如苏中市区通过多种渠道加强经济建设;南通市区道路建设及卫生机构床位数需要优化;扬州市区转移人口到所属小城镇;泰州市区因人均城建面积超过国家规定,需要提升城市建设面积的使用效率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童玉芬
水资源是一个城市人口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资源,而且是难以在短期内改变的资源,因此常常成为决定一个地区或者城市承载力的最"短板因素"而受到极大重视。北京市作为北方干旱缺水城市,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紧张的问题日益显得突出。本文选择系统动力学方法对首都北京的水资源人口承载力进行了定量的动态的分析。模型中考虑了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以及南水北调水量等供水因素,同时考虑了工农业发展用水、生态用水和生活用水量的变动及其用水结构等变量以及它们的变化核相互作用对人口承载力的影响,并对上述因素未来的各种变化进行了模拟仿真。结果显示,如果按照目前的供水和用水标准以及用水结构,北京...
关键词:
北京 水资源 人口承载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关海玲 杜薇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外来人口的不断增长,可以预计未来天津市人口规模也会不断扩张,因此,科学预测未来天津市人口增长规模,合理确定适度人口数量,使得经济、资源以及城市建设等控制在最优人口承载力范围之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选用系统工程中的可能-满意度方法,通过构建天津市人口承载力的指标体系以及可能度和满意度函数,对天津市当前和未来人口承载力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发现,在尚可接受的情况下,所有因素中水资源对人口承载力的约束最强,而经济对人口承载力的约束最弱。
关键词:
可能-满意度 人口承载力 指标体系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贵明
传统产业结构注重产业构成比例和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投入产出联系,注重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发展,却忽视了生态要素的制约,忽视产业和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而难以可持续发展。本文根据产业生态学理论,探讨以资源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基础的生态化结构调整,提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要注意与环境的适应性和产业多样化,并加强环保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通过产业结构的生态化调整解决产业与环境冲突,对于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朗 黄莺 刘爱军
随着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的加剧,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承载力已成为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以江苏省水资源承载力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江苏省的水资源承载力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因子主要包括经济发展因子、人口因子和水资源自然状况因子;2000~2009年,江苏省的水资源承载力整体上呈现出稳步递增的趋势;从空间上来看,江苏省内的水资源承载力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苏南的水资源承载力最大,苏中次之,苏北最小,这主要是受到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和水资源条件的影响。为了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合理、高效地利用水资源,充分发挥水资源的承载潜力...
关键词:
主成分 江苏省 水资源承载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葛敏 许长新
金融产业生态系统和谐发展对社会经济系统和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金融产业生态系统和谐的生态承载力由经济金融资源承载力、产业生态环境承载力和金融产业生态系统生态弹性力这三者的合力表征。其内涵包括时空内涵、技术内涵和社会经济内涵三个方面;其演化具有客观性、整体性和动态稳定性等特征。它可以衡量一定时空条件下,金融产业生态系统维持其系统和谐的自我调节能力,以及金融产业生态系统资源与环境子系统承载一定质量和规模的金融产业和谐发展的能力。金融产业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必须考虑系统的生态承载力。
关键词:
金融产业 生态系统 生态承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