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45)
- 2023(14460)
- 2022(11933)
- 2021(10946)
- 2020(9071)
- 2019(20521)
- 2018(19931)
- 2017(37916)
- 2016(20429)
- 2015(23219)
- 2014(23069)
- 2013(22140)
- 2012(20372)
- 2011(18177)
- 2010(18389)
- 2009(16336)
- 2008(14658)
- 2007(12654)
- 2006(11065)
- 2005(9912)
- 学科
- 济(87025)
- 经济(86951)
- 业(55038)
- 管理(53415)
- 企(43613)
- 企业(43613)
- 方法(33809)
- 中国(31667)
- 数学(29798)
- 数学方法(29409)
- 融(26772)
- 金融(26771)
- 地方(26037)
- 农(25093)
- 银(24883)
- 银行(24863)
- 行(24126)
- 业经(21621)
- 财(20002)
- 农业(17401)
- 制(17356)
- 理论(15836)
- 技术(15438)
- 贸(14561)
- 贸易(14546)
- 产业(14308)
- 易(14049)
- 地方经济(13692)
- 发(13099)
- 务(13076)
- 机构
- 学院(275622)
- 大学(264098)
- 济(115160)
- 经济(112821)
- 管理(103442)
- 研究(90389)
- 理学(88501)
- 理学院(87595)
- 管理学(86089)
- 管理学院(85592)
- 中国(72579)
- 京(55278)
- 科学(52003)
- 财(51922)
- 中心(43815)
- 所(43208)
- 江(42119)
- 农(41557)
- 财经(41284)
- 研究所(39031)
- 经(37564)
- 业大(37243)
- 范(36554)
- 师范(36178)
- 经济学(35908)
- 技术(35428)
- 州(34625)
- 北京(34597)
- 院(33187)
- 经济学院(32459)
- 基金
- 项目(184926)
- 科学(147086)
- 研究(143092)
- 基金(130492)
- 家(111393)
- 国家(110378)
- 科学基金(96364)
- 社会(90140)
- 社会科(85691)
- 社会科学(85675)
- 省(77054)
- 基金项目(68969)
- 教育(68751)
- 划(62774)
- 编号(60520)
- 自然(59203)
- 自然科(57885)
- 自然科学(57874)
- 自然科学基金(56795)
- 资助(52750)
- 成果(46929)
- 发(45957)
- 课题(43382)
- 重点(42536)
- 创(40660)
- 部(40464)
- 创新(37773)
- 发展(37335)
- 国家社会(36816)
- 展(36701)
- 期刊
- 济(126844)
- 经济(126844)
- 研究(81602)
- 中国(60990)
- 教育(41868)
- 管理(39709)
- 财(39225)
- 农(39005)
- 融(38243)
- 金融(38243)
- 学报(35542)
- 科学(34484)
- 技术(30935)
- 大学(28887)
- 学学(27149)
- 农业(26650)
- 业经(22851)
- 财经(20408)
- 经济研究(20327)
- 经(17734)
- 问题(16681)
- 职业(16632)
- 业(13941)
- 坛(13713)
- 论坛(13713)
- 技术经济(13378)
- 商业(12721)
- 理论(12471)
- 科技(12211)
- 现代(12139)
共检索到4185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窦志铭 王汝志
产业融合带来的是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其对人才的需求必然是复合型的。高职院校要主动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融合的趋势,以培养复合式创新型高技能人才为目标,探索校企"文化育人、复合育人、协同育人"的办学模式,推行"主干专业+拓展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迁移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产业融合 复合人才 校企协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夏霖
第四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主题为"跨界·融合--新兴战略性产业崛起与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论坛以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成果展示与经验交流、新技术革命条件下国际应用型高校建设的新趋势与经验、"十三五"新兴战略性产业崛起与应用型高校建设为主要内容。与会代表围绕"十三五"高校转型发展的新探索、"十三五"战略新兴产业与产教融合发展新机制进行了广泛交流。论坛促成行业企业与高校签署了多项协议,促进产教深度融合。
关键词:
跨界 新兴战略性产业 人才培养 产教融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谢朝阳
当前,技术正发生很大变化并推进商业文明地不断进步,形成新的商业格局,这对培养高职商科人才的模式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面对新的商业背景下的这些新要求,高职院校商科专业唯有与时俱进,积极作为,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才能适应社会变化的要求。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新琴
"双元融合,双全保证"人才培养模式以校企互融、全面全程为内涵;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实践性、多样性、整合性等特征;优势表现为理论上具有先进性、途径上具有互融性、质量上具有复合性;在人才培养中对人才的能力要求更加突出、对人才的专业要求更加新颖、对校企共培人才要求更高、更加突出人才的职业精神,从而保障高职机电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复合型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 高等职业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涛 李旋
当前,高职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高职院校也面临着发展的大好机遇。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学科的交叉整合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大量的毕业生就业困难,这都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改革人才培养的模式,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课程建设,统筹各面的工作,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以改革促和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科学发展观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云峰 周玮
基于高职双创教育与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内在关联分析,对3种不同的融合层次进行对比研究,进而提出融合模式,即构建以创业为引领的职业理想和规划、培养创新创业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精神、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为主体的职业技能教育,最后从根本途径、引领示范、资源保障、政策保障、氛围助推等5个维度提出融合路径,以此完善现有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体系,以期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双创教育 职业技能 职业精神 融合培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瑞丽 南海
服务外包是智力人才集聚的新兴产业,其人才规格具有典型的行业特征,单靠院校专业教育或企业内部培养,都不能满足我国服务外包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要求,通过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上达成共识,发挥各自优势,才能共同培养服务外包创新人才。据此,高职院校需要主动构建基于产教融合服务外包不同人才需求层次的人才标准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评价体系,并构建校企"双主体"、具有"跨界性""动态性"的服务外包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产教融合 服务外包 创新人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前
高等职业教育要在市场经济中获得长远的发展动力,必须面向市场,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发展定位 人才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琳
我国经济发展已步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这要求有大批的高技能人才作为发展支撑。高等职业教育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与开发方面具有基础与主导作用。高等职业院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是院校系统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途径。国家从政策层面对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进行了大量改革,在当前形势下,迫切需要发挥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作用,改革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与开发,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人才需求。
关键词:
高技能人才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与开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红
文章首先指出了人才培养自评工作对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意义非凡,然后分析了人才培养自评工作的流程与特点,最后阐述了人才培养自评工作的开展与实施:建立和谐高效的自评工作制度;形成全要素网络化的自评内容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自评指标体系;利用数据平台开展自评工作;狠抓自评后的工作整改与落实;营造与构建内部评估文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自评工作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殷成志
复合型人才是集多门理论知识、技能为一体,并且拥有跨学科意识以及创新精神的多功能人才,高校强化复合型人才培养将有助于大学生职业的发展。文章根据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途径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复合型人才 大学生 职业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项男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社会经济发展急需"俄语+"复合型人才。当下的俄语人才培养存在语言知识运用能力不强、第二专业知识掌握不够精准、口语表述能力较低、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等问题。通过"俄语+专业"学习意识培养、校本教材编写、"互联网+"俄语教学模式、"学生中心"高效课堂、实习基地建立等途径,能够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俄语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
复合型 俄语 人才培养 经济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尹勋锋
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研究起步较晚,人才培养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完善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渠道是高职院校的立足之本。在高职院校音乐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以"职业精神"为出发点,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音乐技能人才,树立职业道德,提升职业能力。以实例说明,信息技术可衡量"标准",并发挥"标准"在音乐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的作用;继而发展学生思辨力以及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科学建构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传播平台,是提升高职学生音乐职业能力的关键所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华
文章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及金融与证券专业综合实训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现代学徒制的实施策略及实施内容,指出现代学徒制是金融与证券专业教学任务中最重要、最全面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特别是在综合实训中,实施现代学徒制对于学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缩短上岗"磨合期"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陶莹
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倚重于产业技术人才培养,从行业协会、高校、企业、社会多角度考量,研究、设计出定位准确、职能清晰、管控有力、运营高效,与新能源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非常强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关键词:
新能源 人才培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