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46)
2023(12173)
2022(10424)
2021(9715)
2020(8527)
2019(19595)
2018(19449)
2017(37705)
2016(20242)
2015(22863)
2014(22992)
2013(22521)
2012(20839)
2011(18582)
2010(18270)
2009(16666)
2008(16432)
2007(14657)
2006(12137)
2005(10643)
作者
(59460)
(50288)
(49946)
(47563)
(31810)
(24265)
(22788)
(19665)
(18785)
(17753)
(16904)
(16839)
(15943)
(15625)
(15559)
(15501)
(15404)
(14813)
(14478)
(14303)
(12393)
(12268)
(12175)
(11430)
(11310)
(11177)
(11155)
(10987)
(10156)
(10078)
学科
(84026)
经济(83944)
管理(61765)
(59887)
(49598)
企业(49598)
方法(43977)
数学(39258)
数学方法(38773)
(22371)
(21720)
(18941)
中国(18922)
技术(17862)
地方(16556)
业经(16451)
环境(16041)
(15904)
贸易(15900)
(15481)
(15152)
财务(15103)
财务管理(15072)
农业(14630)
企业财务(14381)
(13719)
(12873)
理论(12652)
(12626)
(11648)
机构
学院(291475)
大学(290644)
(117997)
经济(115602)
管理(114521)
理学(100046)
理学院(98983)
管理学(97116)
管理学院(96583)
研究(95100)
中国(69875)
科学(61572)
(59971)
(52037)
(51795)
(48500)
业大(47068)
中心(45202)
研究所(44736)
财经(42632)
(42244)
农业(41342)
(38783)
北京(36683)
(36490)
经济学(36461)
师范(36056)
(34700)
(33730)
经济学院(33285)
基金
项目(205645)
科学(161788)
基金(150585)
研究(144235)
(133495)
国家(132488)
科学基金(113287)
社会(91431)
社会科(86844)
社会科学(86818)
(80630)
基金项目(80456)
自然(76230)
自然科(74441)
自然科学(74419)
自然科学基金(73077)
(68675)
教育(66772)
资助(62061)
编号(56876)
重点(46922)
(45756)
成果(44086)
(43874)
(43286)
科研(40761)
创新(40635)
计划(39389)
课题(38718)
教育部(38701)
期刊
(117755)
经济(117755)
研究(74763)
中国(50398)
学报(49685)
科学(45243)
(44717)
(41825)
管理(39264)
大学(36883)
学学(35278)
农业(30516)
技术(28121)
教育(25631)
(21685)
金融(21685)
财经(20743)
经济研究(19193)
业经(19155)
(17813)
(17035)
问题(16083)
技术经济(15950)
统计(14834)
(14829)
科技(14701)
资源(14223)
(13797)
理论(13044)
财会(12857)
共检索到4043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梁绪虹   王丛丛   刘必林   刘洋   俞晔伟   宋成辉  
西北太平洋黑潮-亲潮交汇区是世界上最高产的渔区之一,鱼类资源众多。为了解交汇区鱼类群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该海域的渔业资源,利用环境DNA(Environmental DNA,eDNA)技术对夏季西北太平洋黑潮与亲潮交汇区进行鱼类多样性分析,通过22个站点水样的采集、DNA提取及测序,共检测出22目,30科,44属,51种海水鱼类,其中灯笼鱼科种类最多,共17种,占鱼类物种总数的33.33%。此外,相对丰度较高的物种为宽尾臂灯鱼、西钻光鱼、日本背灯鱼、远东拟沙丁鱼、斑点多纪鲀、瓦氏角灯鱼、斑头六线鱼、日本鲭、日本海鰶、黑潮眶灯鱼。站点间Alpha多样性差异较大,总体上呈现高纬度断面生物多样性低,低纬度断面生物多样性高的特点。冗余分析表明,影响交汇区鱼类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溶解氧。研究证明了eDNA技术用于监测西北太平洋黑潮-亲潮交汇区鱼类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布的可行性。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洋   梁绪虹   王丛丛   戴小杰  
为了解淀山湖主要鱼类群落的种类组成和多样性特征,利用环境DNA技术对淀山湖鱼类进行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从淀山湖10个站点的环境DNA样本中共检测出7目、12科、36属、43种鱼类,其中6月(夏季)共检测出24种,11月(秋季)32种,大部分种类在淀山湖传统渔业资源调查中均有出现。其中,刀鲚(Coilia nasus)、鲫(Carassius auratus)、大■(Acheilognathus macropterus)、翘嘴红鲌(Culter alburnus)、鲻鱼(Mugil cephalus)为主要优势种。α多样性分析表明,淀山湖秋季的Chao1指数、Observed species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平均值都高于夏季的平均值,表明秋季鱼类物种相对丰富,多样性较高。站点间鱼类物种差异分析表明,多样性和丰富度较高的站点为S1、S2、S3、S5,均为初级生产力较高、人为干扰较小的站点。研究表明,环境DNA技术检测灵敏度高,可以作为淀山湖鱼类物种多样性调查的有效补充手段。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傅利福   胡婉盈   张春玲   崔满满  
与渔业生产数据时空匹配的长时间序列三维实时海洋环境数据的缺乏,一直是制约渔业海洋学深入研究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基于数据同化的思想,采用梯度依赖最优插值方法,以黑潮-亲潮交汇区柔鱼渔场为例,利用Argo观测数据,进行了渔获点上温盐垂直结构的反演实验,在理论检验、与实测数据对比验证该方法有效性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渔场区的温盐特征及其与柔鱼渔获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通过梯度依赖方法构建的温度均方根误差小于1℃,盐度小于0.4;与淞航号实测数据的温、盐绝对误差分别在0.25℃和0.27以内。2018年8月和10月的统计分析表明,柔鱼在5m深度的适宜温度分别为16℃和14℃,50m约为9~12℃,并且柔鱼趋于在低盐海域活动;各水层温度与渔获量均大致呈曲率不同的指数函数关系,且渔获点存在明显跃层,跃层强度变化越大,渔获量随机性也越大,渔获量跃层强度在0.4℃/m左右时渔获量相对稳定。这些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在构建环境垂直结构方面的可行性,其可为渔场环境的深入研究提供必要的技术手段。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苏日昇   魏永亮   唐泽艳   庞邓连   张春玲  
海洋中尺度过程对渔场空间变动的影响是渔业资源评估的重要内容。为了阐明黑潮-亲潮交汇区(145°E~165°E、35°N~45°N)渔场资源丰度对中尺度涡的响应关系,利用上海海洋大学“淞航”号远洋综合调查船2021—2023年6—8月西北太平洋调查航次中上层拖网渔获产量和卫星高度计数据,研究了渔获密度与环境因子和涡旋的关系。结果显示,海水温度和叶绿素浓度与渔场渔获密度分布在空间上显著相关,二者主导中上层渔场资源丰度,40°N以北海域平均渔获产量较高,40°N以南渔获产量偏低。气旋涡1~2倍半径内叶绿素浓度正异常显著,反气旋涡叶绿素浓度东北部正异常,其余方向均减少;涡旋2倍半径范围内,鱼群更偏向于气旋涡南部和反气旋北部聚集。气旋涡虽然是营养性涡旋,但其伴随的上升流导致水温过低,不利于鱼群聚集。黑潮-亲潮交汇区海洋生物倾向于在气旋涡南部和反气旋涡北部聚集。本研究可为西北太平洋短期的渔情预报和渔场重心预测提供科学依据,而黑潮流轴的年际动态差异引起的渔场变动仍需进一步研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俞晔伟  刘洋  朱国平  王丛丛  
欺骗岛是位于南极南设得兰群岛西南方向的火山岛,该岛附近海域受岛上活火山的影响显著,生物资源丰富。为探究该海域内鱼类物种组成,本研究通过对欺骗岛海域环境DNA样本采集、高通量测序开展鱼类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显示,从欺骗岛海域5个采样站点的环境样本中共检测出南极鱼类1目、6科、23属、31种,调查得到的大部分鱼类物种均在以往南极传统渔业资源调查中出现。eDNA序列相对丰度最高的鱼类物种为裘氏鳄头冰鱼和花纹南极鱼,分别占鱼类总丰度的53.52%和28.27%。近岸站点和远岸站点间的α和β多样性的各项指数差异较大,但远岸站点间鱼类物种组成相差不大。研究表明,环境DNA技术作为传统渔业调查方法的补充,对环境干扰小,可以对欺骗岛海域鱼类物种多样性进行快速检测。本研究结果可为欺骗岛海域的鱼类多样性监测和渔业资源管理与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衡  何文珊  童春富  陆健健  
根据2006年冬季在崇西湿地进行的光滩和草滩插网渔获调查,首次对冬季长江口潮滩鱼类种类组成、多样性及相关环境因子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冬季崇西湿地潮滩鱼类主要由淡水小型鱼类组成,共23种,隶属7科,20属。光滩和草滩插网的最大优势种皆为油(Hemiculter bleeleri),两种网具的渔获种类组成具一定的相似性。在一个潮周期内,3种多样性指数D、H′和J值波动范围较大,小汛潮时多样性指数比其它潮汛低。白天和晚上潮水的鱼类种类数无显著变化(P>0.5),但在个体数和生物量上白天较晚上潮水高(P<0.5)。水温、潮汐大小对潮滩鱼类丰度影响较大,而与盐度相关较小。此外,天气状况也是影响潮滩鱼类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钟兰萍  高天翔  张浩博  陈治  王晓艳  
岛礁生境支撑着极高的水生生物多样性,而鱼类物种多样性是水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准确了解岛礁海域的鱼类时空分布格局和多样性特征,依靠传统的渔业资源调查方式存在诸多的困难与挑战,亟需建立灵敏、高效的生物多样性监测方法。本研究于2019年在中街山列岛海域设置了4个采样站位,并在2、5、8和11月4个季节采集了海水表层样品,采用环境DNA metabarcoding技术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中街山列岛近岸海区共检测出37种鱼,隶属于10目26科36属;鱼类种数呈现夏季>冬季>秋季>春季的趋势;四季共有种仅2种,约占鱼类总种数的5.41%;只在一个季节被检测出的鱼类约占总种数的54.05%。结合NMDS分析和ANOSIM检验的结果显示,鱼类群落在不同季节间有显著差异(P<0.05),而在不同站位间无显著差异。鱼类群落的均匀度较为稳定,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在站位间无明显变化,但在季节间表现为夏季最高、春季最低。研究表明,中街山列岛近岸海区的鱼类分布受季节影响较大,而在不同采样站位的差异不大,可能受站位较为集中的影响。本研究将为其他岛礁海域的鱼类多样性调查提供环境友好的新方法,并为渔业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供技术参考。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仝亚东   匡箴   刘鹏飞   梁翼东   凡迎春   徐东坡  
东平湖是黄河下游重要滞洪湖泊,也是南水北调东线最后一个调蓄湖泊。为探究东平湖鱼类多样性现状及鱼类群落特征,本研究采用环境DNA (environmental DNA, eDNA)技术,与传统网具捕捞调查进行对比分析,阐述东平湖鱼类群落多样性特征,探讨环境DNA技术在东平湖鱼类多样性长期监测中的可行性。结果显示,应用环境DNA技术共检测到5目7科23属23种鱼类。进一步分析显示,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1.04,变幅在0.21~2.36;Pielou均匀度指数平均值为0.54,变幅在0.29~0.81;Margalef丰富度指数平均值为0.75,变幅在0.13~2.09。相似性分析(analysis of similarities, ANOSIM)表明,多样性指数在湖区与河道之间没有显著差异。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on-metricmultidimensionalscaling,NMDS)显示,东平湖鱼类群落可划分为4个群聚结构,分别位于东平湖沿岸、湖心以及两条河道内,群聚结构总体差异显著(R<1,P<0.05)。传统网具捕捞调查共捕获4目6科21属24种鱼类,其中有18种鱼类在两种方法中均检测到。两种方法检测到的鱼类中均以鲤形目(Cypriniforms)最多。研究结果表明,环境DNA技术与传统网具捕捞两种方法调查得到的鱼类种类数相似度较高,达到62.06%。东平湖鱼类群落呈现一定空间分布特征,自柳长河、至小清河,东平湖鱼类群落总体呈现南北差异性。本研究证明环境DNA技术在东平湖渔业资源监测中具有可行性,可有效补充鱼类资源监测手段,在禁捕以及开捕时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方法对东平湖渔业资源进行监测,同时也为东平湖渔业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资料支持与技术参考。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吕振波  李凡  曲业兵  张焕君  徐炳庆  王田田  
为了解夏季黄河口海域鱼类群落结构现状,根据2010年6月、7月底拖网调查数据对该海域鱼类群落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空间分布、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相似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次调查共捕获鱼类32种,全部为硬骨鱼类,隶属于7目、21科、32属。6月优势种为矛尾虾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短吻红舌鳎Cynoglossus joyneri和斑尾刺虾虎鱼Acanthogobius ommaturus,7月为矛尾虾虎鱼、斑鱼祭Konosirus punctatus、短吻红舌鳎和斑尾刺虾虎鱼。7月调查鱼类生物量和丰度均较6月大幅增加,分别由3.6kg/h和459ind./h增加到4...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赵旺  黄星美  邓正华  温为庚  陈明强  王雨  沈铭辉  夏光远  张钰伟  于刚  
美济礁地貌独特、生物资源丰富,其海域微生物与渔业资源正被开发利用。为了解夏季美济礁潟湖海水养殖区细菌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试验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该海区海水细菌的群落结构组成,探索了主要环境影响因子,并采用PICRUSt对菌群功能进行了预测分析。美济礁潟湖海水细菌群落组成丰富,分属于29个门、57个纲、152个目、256个科、439个属,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各个站点的3个水层之间的alpha多样性指数指数均存在差异,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通过冗余分析发现,主要环境影响因子为盐度、COD/NO_3-N、活性硅酸盐、COD。通过PICRUSt功能预测,微生物功能以新陈代谢(氨基酸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能量产生与转换)、遗传信息处理(蛋白质翻译与修饰、DNA复制重组和修复)及信息处理(信号转导机制、辅酶运输、无机离子运输)为主。该研究分析夏季美济礁潟湖养殖区海水细菌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认识南海微生物多样性与合理开发利用、海域渔业的开发、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提供基础数据。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忠利  冉辉  巴家文  杨天友  
2013年8月—2016年8月对沅江水系支流锦江的鱼类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向渔民购买、现场捕捞等方式,共调查野生鱼类43种,隶属于5目11科39属,其中鲤科鱼类25种,占总种类数的58.1%。调查到新记录种5种,分别为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吻(Rhinogobio typus)、洞庭华鲮(Sinilabeo tungting)、云南盘(Discogobio yunnanensis)和大眼鳜(Siniperca kneri)。干、支流均以底层鱼类为主,种类数分别占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麦俊晓   张帅   郑若丹   王腾   赖晓芳   蒋佩文   王文欣   陈作志   李敏  
本研究通过提取南海西沙海域水体样本的环境DNA,利用鲸类线粒体12S r RNA和16S r RNA通用引物进行扩增和高通量测序,并结合目视观测的结果探讨环境DNA技术在鲸类物种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前景。结果显示,4种通用引物在鲸类鉴定方面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利用4种通用引物在西沙海域19个站点的样品中检测到5种鲸类,分别为热带斑海豚(Stenella attenuata)、长吻飞旋海豚(Stenella longirostris)、弗氏海豚(Lagenodelphis hosei)、小布氏鲸(Balaenoptera edeni edeni)和短鳍领航鲸(Globicephala macrorhynchus),采样过程中观测到的3种鲸类分别为:热带斑海豚、长吻飞旋海豚和瑞氏海豚(Grampus griseus)。两种方法检获的优势物种一致,利用环境DNA技术检测到了未被观测到的物种。结合引物Cet-12S和Marver3的检测结果可以涵盖所有站点(n=17)和所有鲸类物种(n=5),表明针对不同基因片段的引物结合使用有利于检测效果的提高。对于检出的鲸类序列和物种数,4种引物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Cet-12S检出的鲸类序列数和物种数占比最高,分别为33.0%和21.1%,而其他引物检出的鲸类序列数和物种数占比仅为0.2%~0.6%和2.0%~4.1%。此外,Cet-12S非特异扩增的序列数和物种数显著低于其他3种引物,是特异性较高的鲸类环境DNA通用引物。相较目视观测,环境DNA技术具有灵敏度高、效率高且成本低等优势,适用于鲸类的物种多样性研究。本研究丰富了西沙海域的鲸类物种多样性信息,为鲸类保护和研究提供了技术参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朝晖  华春  虞蔚岩  任源浩  周梅仙  朱杰  吴鑫伟  汪凤月  
2009年6月至2010年8月采用样线法对江西大鄣山夏季鸟类资源及其生境分布状况进行调查,并计算其物种多样性、均匀性、优势度及不同生境群落间的相似性。共记录江西大鄣山夏季鸟类13目31科78种,其中留鸟45种,夏候鸟21种,冬候鸟7种,旅鸟5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鸟类6种,省级保护鸟类22种;结果表明:东洋种鸟类占有明显优势(50.0%),古北种次之(28.2%),广布种占21.8%。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和白腰文鸟(Lonchu-ra striata)为当季优势种。6种群落类型中,Shannon-Weiner指数与Simpson指数排序均为:阔叶林>农田居民区>针阔混...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何倩   刘淑德   唐衍力   董秀强   赵伟   奉杰   于梦杰  
为了解山东琵琶岛海域人工鱼礁区鱼类群落物种及功能多样性的时空变化特征,于2020年7月—2021年4月在富瀚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开展4个季度的渔业资源和环境因子调查,采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基于12个功能性状的功能多样性指数分析了鱼类群落多样性的时空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鱼礁区鱼类物种和功能多样性指数均呈现显著的季节变化,而对照区仅功能多样性指数呈现显著的季节变化;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功能均匀度指数和功能离散度指数在空间上存在显著差异;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功能丰富度与物种数和Margalef丰富度具有显著相关关系,功能均匀度与物种数和Pielou均匀度具有显著相关关系;群落特征加权平均数指数(CWM)表明,鱼类群落优势性状组成呈现一定的时空变化特征;冗余分析结果显示,透明度和无机氮对物种多样性指数具有显著影响,而酸碱度、无机氮、溶解氧和透明度则对功能多样性指数影响显著。以上结果说明,鱼类群落物种和功能多样性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但变化趋势不一致,表明物种和功能多样性指数在解释鱼类群落差异时存在一定的互补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浩东  肖才升  李庠  匡政成  王为  李育强  
为解决长江流域缺乏适合短季棉材料分子分析的SSR引物问题及加强对引进短季棉材料遗传信息的了解,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引进的15份短季棉品种为材料,利用SSR标记进行DNA指纹图谱构建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从214对候选SSR引物中筛选出稳定性好、多态性高、基本覆盖棉花26条染色体的68对引物,对15份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了PCR扩增,共检测出178个有效等位位点,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2.62个;引物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值介于0.244 9~0.906 1,平均0.693 8。品种指纹分析结果显示,在15份材料中,12份材料可采用特征引物进行一次性区分,其他材料需采用引物组合来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