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50)
- 2023(17078)
- 2022(14809)
- 2021(13683)
- 2020(11661)
- 2019(26410)
- 2018(26216)
- 2017(50744)
- 2016(27340)
- 2015(30787)
- 2014(30867)
- 2013(30020)
- 2012(27603)
- 2011(24926)
- 2010(24901)
- 2009(23105)
- 2008(22034)
- 2007(19251)
- 2006(16859)
- 2005(14741)
- 学科
- 济(122777)
- 经济(122647)
- 管理(81522)
- 业(75129)
- 企(62632)
- 企业(62632)
- 方法(53625)
- 数学(46113)
- 数学方法(45533)
- 中国(29881)
- 财(29198)
- 农(27864)
- 学(26259)
- 地方(25953)
- 业经(25422)
- 制(21674)
- 理论(20018)
- 环境(19979)
- 务(18947)
- 财务(18865)
- 财务管理(18825)
- 和(18728)
- 农业(18480)
- 银(18058)
- 银行(18010)
- 贸(17995)
- 贸易(17986)
- 企业财务(17877)
- 融(17633)
- 金融(17625)
- 机构
- 大学(388602)
- 学院(387123)
- 济(159480)
- 经济(156106)
- 管理(153814)
- 理学(133078)
- 理学院(131655)
- 管理学(129243)
- 管理学院(128556)
- 研究(128284)
- 中国(97946)
- 京(81495)
- 科学(78973)
- 财(73571)
- 所(63711)
- 农(60500)
- 财经(59228)
- 中心(58653)
- 研究所(58115)
- 业大(57124)
- 江(56097)
- 经(53868)
- 北京(51102)
- 范(49323)
- 师范(48811)
- 经济学(48669)
- 农业(47287)
- 院(47079)
- 州(45128)
- 财经大学(44218)
- 基金
- 项目(266946)
- 科学(209854)
- 基金(194550)
- 研究(193608)
- 家(169361)
- 国家(168000)
- 科学基金(144884)
- 社会(123124)
- 社会科(116549)
- 社会科学(116519)
- 省(103805)
- 基金项目(103007)
- 自然(94665)
- 自然科(92438)
- 自然科学(92413)
- 自然科学基金(90730)
- 教育(88870)
- 划(87124)
- 资助(80772)
- 编号(78355)
- 成果(62608)
- 重点(59258)
- 部(58654)
- 发(56037)
- 创(54793)
- 课题(53491)
- 科研(51274)
- 创新(51175)
- 国家社会(50713)
- 教育部(50617)
- 期刊
- 济(174598)
- 经济(174598)
- 研究(114965)
- 中国(70867)
- 学报(61429)
- 财(56721)
- 管理(56507)
- 科学(55937)
- 农(54048)
- 大学(46988)
- 学学(44625)
- 教育(38778)
- 农业(36960)
- 融(35426)
- 金融(35426)
- 技术(34653)
- 财经(29292)
- 经济研究(28496)
- 业经(27135)
- 经(25024)
- 问题(22153)
- 技术经济(19544)
- 图书(18579)
- 理论(18435)
- 统计(18350)
- 业(18324)
- 科技(17748)
- 版(17728)
- 现代(16773)
- 实践(16628)
共检索到5650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薛丹
通过对环境责任保险的定义和特点的总结,以及对其环境侵权救济功能的探讨,得出结论:社会从矫正的正义观到分配的正义观的转变,是推动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发展的根本原因;赋予第三人直接请求权是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补偿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是对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必要补充。在此结论的基础上,以环境侵权受害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济为出发点,构建了以环境责任保险制度为核心的动态侵权救济体系:民事救济作为第一层次,通过法律程序来确认侵权行为、责任主体以及赔偿额度等事项;环境责任保险作为第二层次,用来分散被保险人的污染损害赔偿责任,补偿受害者损失;公共补偿制度作为第三层次,用来补充民事救济和环境责任保险所未...
关键词:
环境责任保险 环境侵权 动态救济体系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德明
责任保险是多元化损害救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自身有明显局限性。责任保险发展高度依赖法律环境,当前存在责任保险立法体系不完善、法律体系内部不协调、司法中过度强调责任保险的损害填补工具属性等问题。发展责任保险,首先应准确界定其在多元化救济体系中的位置,不过高,也不过低;其次应从立法和司法两个方面完善和健全法律环境;同时还应准确把握侵权责任与保险责任、责任保险与社会保险的区分等实践焦点问题。
关键词:
责任保险 多元化救济体系 法律环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寰 周聿 李莉
一、侵权行为理论与军队审计责任(一)军队审计侵权责任的界定根据《民法通则》第121条规定,"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把行政侵权行为当作是一种特殊的民事侵权行为,因此也应当适用侵权行为理论的基本观点。军队审计监督是行政执法行为,如果军队审计人员在开展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蒋相之
"风险"是指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社会风险是一种导致社会冲突,危及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的可能性,更直接地说,社会风险意味着爆发社会危机的可能性。侵权行为是社会风险的重要来源,《侵权责任法》是社会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石,侵权责任是责任保险构建的基础。责任保险是社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保险制度是构建合理的社会风险分摊机制的关键。责任保险一方面能够推动社会矛盾纠纷快速解决;另一方面是管理大规模侵权风险的重要手段,因而对社会风险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在风险社会里,人类不仅面临着疾病等传统风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杨鹏艳
责任保险赖以存在及发展的基础在于完善的法律体系,尤其是侵权责任法。一国侵权责任法的不断完善,不仅有利于公民和法人承担责任,同时也会增加公众的维权和自我保护意识,从而刺激责任保险市场的需求与供给。本文采用CHH模型,通过侵权责任扩张与责任保险危机问题,分析了侵权立法对责任保险市场的影响机制,并基于美国责任保险市场发展模式下的影响机制对中国责任保险市场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杨华柏
侵权法和责任保险是两个各自独立却又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体系。本文分别介绍了德国侵权法的法律体系和德国责任保险的概况,以及德国侵权法与德国责任保险之间的相互影响。中国和德国同为大陆法系国家,现行和未来的侵权法又直接或间接地受德国的影响较深,因此,德国在侵权法和责任保险之间的互动关系所涉及经验和教训值得中国借鉴。
关键词:
侵权法 责任保险 侵权责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粟榆
随着大规模侵权事件的不断出现,传统侵权法仅由"加害人承担损失"的观念正逐渐改变,责任保险成为侵权领域中一种新的救济方式。本文在对大规模侵权的可保性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责任保险与其他救济方式相比存在独特的优势,并从法律和保险实务两个角度明确了其保障范围、保障程度及发生责任竞合时的处理方式。
关键词:
责任保险 大规模侵权 救济方式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杨华柏
侵权法与责任保险之间的关系极为复杂,虽然美国法有意分隔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但是在法律实务中,侵权法与责任保险有着极其紧密的关联。侵权法对于责任保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确定侵权责任的可能性和赔偿额多少这两方面,在侵权法规则里,与责任保险的联系最为显著的是平行来源规则和代位求偿权。责任保险反过来也会对侵权法产生影响,这在四个方面得到明显的体现,即:侵权诉讼发生的数量,侵权诉讼的损害赔偿数额,侵权责任范围的变化以及侵权之诉所关注的焦点问题。责任保险对于侵权法的影响是一种较为特别的影响,这种影响会在同一方面的两个相反的方向产生。清楚而深入地认识美国的责任保险与侵权法之间的互动关系,对我国处理侵权法和责任保...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丽媛
相邻环境侵权为相邻妨害与环境侵权概念的交叉部分,具有主体范围扩大、毗邻新解、内容丰富的特征。相邻环境侵权民事责任以违法侵害行为、侵害事实、侵害行为与侵害事实间的因果关系以及无过错责任为构成要件,其法律救济包括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两方面。目前,行政救济机制有待完善,司法救济中需适当放宽诉讼主体资格的限制,应根据生存权的优先性、纷争的地域性、不动产利用的先后关系、损害的回避可能性来确定容忍义务,拓展侵权救济方式。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靓
近年来,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区工厂向农村扩展,农村地区环境状况日益恶化,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为了减少农村环境侵权行为,应该对这种行为的后果适用无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并对主观恶性较大的行为在责任承担上实施惩罚性赔偿。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贾若 李响
随着2004年《道路交通安全法》、2006年《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及相关配套规定的出台,我国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原则及补偿事故损失的责任保险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一变化集中反映为过错责任向严格责任的转变和第三者责任商业保险向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转变。本文着眼于机动车与行人、非机动车之间的交通事故,通过对新旧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表明,在一定假设下,制度变迁提高了社会效率。
关键词:
法经济学 归责原则 交强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贾爱玲
环境污染损害事件中最复杂、最棘手的问题是对受害人的补偿。从兼顾效率与公平两大价值来看,我国应建立企业互助基金和政府救助基金制度。企业互助基金是由危险相近的企业或同行业的潜在污染企业通过缴纳基金份额形成风险基金,当其中某一企业因环境侵权而被索赔时,先由该基金支付赔偿,其后再对被索赔的企业追偿,体现了"污染者负担"原则。当加害人难以确定或加害人破产或者被撤销主体资格,而受害人又急需救助等特殊情形时,应通过政府救助基金对受害人予以及时有效的补偿。政府救助基金由政府主导建立,是政府承担环境民事责任的体现,可以对企业互助基金难以适用的部分环境损害予以一定补充赔偿。因此,企业互助基金和政府救助基金有机地构...
关键词:
社会化救济 企业互助基金 政府救助基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中显
在传统的民法框架之内,环境侵害司救济主要通过环境侵权制度得以实现,即使经过自身地不断调整,在面对环境侵害时,这种司法机制还是体现出很大的局限性。在此背景之下,环境侵害救济走上了社会化进程,这种进程对传统侵权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引发很大争议。文章指出社会化进程对克服司法救济的局限性是积极的,它是侵权法自身功能强化。在风险治理的视角下,环境侵权法通过救济社会化实现了由事后救济到事前预防的功能转向。
关键词:
环境侵害 环境侵权 社会化 救济社会化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姚新超
我国众多的出口企业正面临着发达国家专利壁垒的挑战,开办专利侵权责任保险是其对策之一。该险种承保被保险人因侵害专利权而遭受的损害赔偿和相关费用。瑞士再保险公司的示范合同对该险种作出了相关规范,我国应借鉴和参考国际惯例,为潜在的专利侵权人(即被保险人)提供保险保障。
关键词:
专利权 专利侵权责任保险 损害赔偿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光宇 李震宇 黄涛
对环境侵权进行经济学分析,可以导出我国环境侵权损害赔偿制度应将侵权人造成的外部成本全部内化,赔偿范围不仅应包括目前已有相关规定的财产、人身、精神损害赔偿,还应包括对环境资源经济价值损失、生态价值损害及环境污染后的恢复费用的补偿。
关键词:
环境侵权 外部性成本 充分赔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