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290)
2023(21914)
2022(18720)
2021(17542)
2020(14989)
2019(34682)
2018(34419)
2017(65458)
2016(35707)
2015(40553)
2014(40546)
2013(40178)
2012(37021)
2011(33408)
2010(33407)
2009(31294)
2008(31473)
2007(27925)
2006(24641)
2005(22361)
作者
(103711)
(86731)
(86085)
(82171)
(55338)
(41546)
(39318)
(33804)
(32795)
(31119)
(29392)
(29265)
(27686)
(27475)
(26762)
(26577)
(25965)
(25683)
(24942)
(24901)
(21448)
(21277)
(21014)
(19794)
(19327)
(19298)
(19280)
(19269)
(17502)
(17190)
学科
(148163)
经济(147971)
(117022)
管理(115953)
(102004)
企业(102004)
方法(67244)
数学(56040)
数学方法(55349)
(45480)
(43219)
中国(39118)
业经(38855)
(32061)
(30181)
财务(30087)
财务管理(30025)
(29823)
(29353)
贸易(29339)
农业(29072)
(28570)
企业财务(28475)
地方(27646)
理论(25669)
(25215)
技术(24668)
环境(23351)
(23088)
(22982)
机构
大学(516367)
学院(515770)
(209485)
经济(204962)
管理(203466)
理学(174515)
理学院(172594)
研究(170727)
管理学(169724)
管理学院(168757)
中国(132533)
(110796)
科学(104621)
(100458)
(86191)
(85346)
财经(79213)
中心(78730)
研究所(77876)
(77784)
业大(75422)
(71866)
北京(70135)
农业(66894)
(66048)
师范(65424)
经济学(63156)
(62303)
(61883)
财经大学(58530)
基金
项目(340923)
科学(268322)
研究(249181)
基金(248139)
(215698)
国家(213874)
科学基金(184237)
社会(157353)
社会科(149040)
社会科学(149003)
(132089)
基金项目(131047)
自然(119833)
自然科(117044)
自然科学(117012)
自然科学基金(114943)
教育(114451)
(110826)
资助(102708)
编号(101906)
成果(83081)
重点(75915)
(75499)
(71785)
(71045)
课题(69648)
创新(66054)
科研(65330)
国家社会(64866)
教育部(64812)
期刊
(234091)
经济(234091)
研究(151994)
中国(100817)
(81786)
学报(80299)
(78008)
管理(77090)
科学(73642)
大学(60981)
学学(57064)
教育(53416)
农业(53242)
技术(46359)
(45680)
金融(45680)
财经(39331)
业经(38541)
经济研究(36888)
(33740)
问题(30791)
(30227)
图书(28434)
技术经济(26407)
(25382)
(24617)
理论(24280)
统计(23739)
现代(23466)
科技(23232)
共检索到7725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方惠  方虹  雷涯邻  王红霞  
环境规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通过对生产成本、企业进入和技术创新等影响的传导机制而产生的,既有直接效应,也有间接效应,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本文利用产业组织理论的结构—行为—绩效分析框架,分析环境规制对出口企业绩效影响的传导机制。研究表明,当政府对产业实施环境规制时,不仅生产成本发生变化,而且企业所在的市场结构以及市场行为也会发生变化。通过综合考察环境规制对各种因素的影响,才能够对环境规制对企业绩效的最终影响结果作出正确的解释,为管理部门和公众提供更为全面的企业环境绩效信息。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玉婧  
贸易中常用的环境规制措施包括环境技术标准、法规、PPMs、环境标志或生态标签等强制性和自愿性的要求,涵盖了R&D、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消费以及回收等各个环节,由于发展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迟铮  
对外贸易是拉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出口企业不断提高企业绩效,不仅关系到企业能否做大做强,也是中国能否实现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转变的关键所在。以中国出口企业为切入视角,选取2010—2016年沪深A股市场600家出口企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出口企业的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出口企业的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机构持股比例三个指标越高,越有利于提高企业绩效;国有控股型出口企业,由于承担着一些非经济使命,企业绩效相对较差;考虑二次项效应,出口企业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还呈倒"U"型关系;此外,出口企业高管持股比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则并不显著。研究结论为中国出口企业通过优化股权结构来提高企业绩效提供了实证依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昭华  方紫薇  
本文将中国创新型环境规制措施环境信息披露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环境信息披露政策对中国出口企业加成率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机制和资源配置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环境信息披露政策总体上会降低出口企业的加成率水平,并且该抑制效应在不同的企业所有制、污染程度、地理区位、经济区位以及规制强度等方面呈现出显著的异质性;由于存在成本不完全传递效应,出口企业自身仍需承担无法转移出去的部分成本,因而降低了加成率水平;与此同时,企业仍会采取动态性调整行为,通过改善产品质量和缓解融资约束等方式努力抵消环境治理成本上升带来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环境信息披露政策总体上对全行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作用并不明显,但是在污染行业表现出显著的"去错配"效应。该政策通过提高污染行业的低分位加成率水平并降低高分位加成率水平,从而降低加成率分布离散度,提升行业内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欣  孙刚  
本文运用双边随机边界模型,对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我国工业品出口企业的议价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谈判议价对于最终出口价格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我国的出口商在与国外进口商的谈判议价过程中处于劣势,最终形成的出口价格低于基准价格;产业集中度的提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出口议价能力。因此,相关部门应构建出口信息平台,为出口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鼓励出口企业通过集体议价的方式与进口商进行谈判,同时进一步提升我国工业行业的产业集中度。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丁凯  董志勇  
基于公平贸易原则所形成的各种市场准入限制同样也在给中国出口贸易提出更多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SA8000逐渐成为贸易国参与国际竞争必备的通行证。通过SA8000国际标准对中国出口行业的经济学分析以及对医药制造出口企业的实证案例分析对于SA8000对企业产值、利润、出口增长率、产品要素密集度等的影响进行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茜  
从企业微观层面,选择2012-2014年中国出口上市公司,搜集其企业家社会资本的不同关系维度数据,实证检验企业社会资本、融资约束与企业出口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家的政府任职经历、商业关系以及或企业家荣誉有利于企业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来提高出口密度,而企业家的政治面貌、政治身份则作用相反。文章结论对企业有效构建社会资本网络,提高筹资能力来降低出口中的流动性约束具有积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佟家栋  赵思佳  冯祥玉  
本文使用CPEII-BACI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中国海关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数据构成的2000—2010年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面板数据,对外部市场需求影响中国制造业企业环境绩效的效果及作用机理展开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外部市场需求增加提高了企业的综合污染物排放强度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这主要源于外需上升引起了企业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投入强度的扩大,而绿色创新效应的影响不明显,但外需会促进企业出口产品结构“清洁化”发展,这有利于企业环境绩效的改善。除此之外,外需扩大对低经济发展水平地区、资本密集型行业和以发展中经济体为主要出口对象的企业的环境污染排放强度负面影响较大。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杰  刘斌  
本文运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进出口数据的合并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考察了环境规制对中国企业出口表现的影响。研究结论显示,环境规制对企业出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能够有效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和价格,而对出口数量和产品种类的作用恰恰相反。研究结果说明,在环境规制的压力下,企业更倾向于提升现有出口产品的质量和价格,而不是追求出口产品种类的多元化和数量的扩张,这种"精—瘦"的产品组合更有益于企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低价竞争、数量取胜"的"中国制造"印象。基于工具变量法的估计结果也验证了本文研究结论的稳健性。扩展分析结果进一步发现,相比于市场化环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翟艳  黄解宇  王保忠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我国出口大幅下降,对出口企业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外需不足的情况下,出口企业面临着生产成本、融资成本、信用成本和环保成本等不断上升的困境。本文提出通过降低产品成本、增加销售量、降低融资成本和信用成本等措施来解决这一困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康志勇  汤学良  刘馨  
环境、出口和创新是当下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然而,研究三者综合关系的"波特假说"并未取得一致结论。本文利用2005—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中国企业专利数据,在识别行政命令型、市场激励型和公众自主参与型三种环境规制政策的基础上,对环境规制、企业创新和出口行为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对三类"波特假说"进行系统检验,即检验环境规制是否可以促进企业创新?何种类型的环境规制能更加有效地促进企业创新?环境规制是否可以通过促进企业创新间接促进企业出口,达到优化环境和发展贸易的双赢目标?研究发现,"弱波特假说"在行政命令型与公众自主参与型环境规制上成立;对于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则未能检验出"弱波特假说";三种类型环境规制都体现出与企业创新的非线性关系,因此认为"狭义波特假说"成立;在行政命令型与公众自主参与型环境规制下可以通过倒逼企业创新来提升企业出口竞争力,即"强波特假说"成立。本文的结论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政策以实现环境与出口贸易双赢提供参考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项后军  项伟康  吴全奇  
该文从总体和行业(具体又分为两种情况)的角度,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中国企业对其出口商品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市场、俄罗斯等金砖国家市场和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市场的价格依市定价(又称:盯市)行为,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在所有的出口目标市场上,我国企业对其出口商品均有价格盯市行为;2.我国企业对其出口商品价格的具体盯市程度,因不同出口目标市场而异。在金砖国家市场,中国企业对其出口商品价格的盯市程度最小;在东盟成员国市场,中国企业对其出口商品价格的盯市程度最大;3.中国企业对其出口商品价格的盯市行为有明显的行业和国别差异;4.中国各行业出口产品的定价均存在价格粘性并且中国企业普遍对其出口产品价格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亚平  李晶  
笔者采用2001年~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面板数据,基于所有制、资本密集度、企业规模等企业异质性,探索出口强度、吸收能力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出口企业存在生产率优势,但出口强度与生产率呈倒U型关系,一方面纯出口企业拉低了出口企业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短期内负的学习效应导致生产率下降。吸收能力则有利于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对出口活动具有正向调节效应,即当吸收能力较强时,随着企业出口强度的增加,生产率有所提升。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魏浩  张宇鹏  连慧君  
文章采用2007~2016年68个中国出口目的地的4万多家企业数据,考察了中国出口对出口目的地企业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国出口虽然降低了出口目的地企业的就业规模,但促进了出口目的地企业就业技能结构的优化。(2)中国出口对中低收入国家、非OECD国家、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就业技能结构的优化作用更大,对规模较小、无国际质量认证企业的作用更大。中国中间品出口对目的地企业就业技能结构的优化作用大于资本品和消费品。(3)从企业的创新方式看,与产品引进、流程引进不同,中低收入水平出口目的地企业的研发投入行为强化了中国出口对企业就业技能结构的优化作用。(4)与主要发达国家的出口影响不同,中国出口影响具有特殊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戴小勇  成力为  
文章基于2005-2009年中国约30万家工业企业数据,以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所描述的出口企业作为参照系,检验了中国出口企业的特征发现:第一,中国出口企业比例高、集中度低、出口行为不稳定;第二,出口企业生产的大部分产品用于出口,外商主导的出口特征明显;第三,出口企业较非出口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利润率、资本密集度反而更低,即"出口溢价"不完全成立。使用基于第一等随机占优的Kolmogorov-Smirnov非参数估计方法检验发现:加工贸易出口模式、要素市场扭曲、产品市场分割,是"出口溢价"在中国不成立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地,文章揭示了中国出口企业特征形成的内在机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