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89)
- 2023(19054)
- 2022(16236)
- 2021(14828)
- 2020(12612)
- 2019(28722)
- 2018(28379)
- 2017(54823)
- 2016(29470)
- 2015(33085)
- 2014(32705)
- 2013(32270)
- 2012(29554)
- 2011(26551)
- 2010(26692)
- 2009(24885)
- 2008(24491)
- 2007(21585)
- 2006(19284)
- 2005(17155)
- 学科
- 济(141538)
- 经济(141390)
- 业(104229)
- 管理(99753)
- 企(92806)
- 企业(92806)
- 方法(59905)
- 数学(49301)
- 数学方法(48621)
- 业经(36890)
- 农(36710)
- 财(36226)
- 中国(30236)
- 地方(27719)
- 学(27643)
- 务(25872)
- 财务(25796)
- 农业(25758)
- 财务管理(25757)
- 企业财务(24448)
- 制(23533)
- 环境(23497)
- 和(22949)
- 理论(22863)
- 技术(22511)
- 划(21945)
- 贸(20520)
- 贸易(20510)
- 易(19821)
- 策(19650)
- 机构
- 学院(432798)
- 大学(429990)
- 济(182048)
- 经济(178500)
- 管理(174244)
- 理学(150600)
- 理学院(149015)
- 管理学(146425)
- 管理学院(145653)
- 研究(141564)
- 中国(107167)
- 京(90845)
- 科学(87170)
- 财(81938)
- 所(70727)
- 农(70088)
- 财经(66374)
- 研究所(64419)
- 江(63839)
- 中心(63723)
- 业大(63587)
- 经(60270)
- 北京(56799)
- 经济学(55372)
- 农业(54739)
- 范(54035)
- 师范(53557)
- 院(51431)
- 州(51051)
- 经济学院(49743)
- 基金
- 项目(291676)
- 科学(231220)
- 基金(213820)
- 研究(211903)
- 家(185806)
- 国家(184254)
- 科学基金(160074)
- 社会(136173)
- 社会科(129201)
- 社会科学(129167)
- 省(113720)
- 基金项目(113028)
- 自然(104248)
- 自然科(101817)
- 自然科学(101792)
- 自然科学基金(99986)
- 教育(96248)
- 划(94774)
- 资助(88314)
- 编号(84985)
- 成果(67156)
- 重点(65022)
- 部(64094)
- 发(62446)
- 创(61630)
- 课题(57734)
- 创新(57163)
- 国家社会(56501)
- 科研(55682)
- 教育部(55096)
- 期刊
- 济(206215)
- 经济(206215)
- 研究(125719)
- 中国(75028)
- 管理(68412)
- 学报(65215)
- 财(65200)
- 农(63721)
- 科学(62225)
- 大学(50191)
- 学学(47882)
- 农业(43946)
- 技术(40108)
- 教育(38957)
- 融(34833)
- 金融(34833)
- 业经(33939)
- 财经(33337)
- 经济研究(32414)
- 经(28695)
- 问题(26586)
- 技术经济(24626)
- 业(24296)
- 统计(21775)
- 现代(20612)
- 科技(19942)
- 策(19898)
- 版(19874)
- 资源(19796)
- 商业(19703)
共检索到6325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沓 韩东平
生态经济形态的趋势性发展驱动着企业由传统的经营模式向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兼顾所有利益相关者利益的环境经营模式转化。本文将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提出的Eco-Efficiency的思想引入企业环境经营模式,应对企业环境经营计量、评价、决策、控制的现实需求,提出"基于环境经营的企业生态经济效率"的概念,论证其与企业环境经营的契合性,并采用模糊数学的思维方式、运用直觉模糊集理论设计企业生态经济效率的测度模型与方法,进行企业生态经济效率的直觉模糊集测度,旨在引导企业实施环境经营战略,促进环境经营生态经济双赢目标实现。这对于Eco-Efficiency思想与环境经营模式的深度融合,对于环境经营模式的推广与有效运用,具有探索意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冯兰刚 赵国杰 魏晓瑞
从生态与经济绩效两方面、以生态经济效率与效果两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并基于粗糙集理论对指标进行优化,设计了基于AHP和粗糙集理论的指标权重,综合考虑了主观经验与客观数据的特点,构建了基于DEA的效率模型和基于综合评价的生态经济效果评价模型。根据效率与效果测度结果,设计生态经济综合指数,并根据分布情况构建钢铁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效果矩阵及其路径优化矩阵。钢铁企业综合绩效的测度弥补了传统绩效考核的不足,只有综合考虑生态经济效率和效果,才能全面衡量企业的生态经济绩效。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彭国富
目前,投资仍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投入过大、能源消耗较高,同时也引发了很多环境问题。根据调查,工业能耗占到我国总能耗的七成左右,而钢铁能耗占工业能耗的15%左右,把钢铁这一典型的"两高一资"产业作为我国支柱产业,势必会造成很多环境污染的问题。钢铁产业的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我国不得不面对的大问题,因此,将环境因素纳入到钢铁企业绩效考核范畴中具有深刻而长远的意义。《钢铁企业生态经济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龚光明
生态效率作为一种管理战略,主张追求盈利能力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对企业的管理控制系统和会计信息系统起着积极作用,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有关企业生态效率、可持续发展、环境管理等方面的文献,从理论、方法及实践层面归纳企业生态效率的研究进展。在反思传统会计模式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借鉴国际企业生态效率理论成果和管理经验,促进我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构建考虑经济环境一体化的我国生态效率会计的思路。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企业生态效率 环境管理 会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方勤敏 刘婷 刘香 张卫枚
随着我国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重视以及相关环保政策法规的出台,企业不但要重视由资源带来的收益,还要承担因生产而污染环境的责任。文章从企业资源生态视角研究环境效率问题,在理清企业中资源、经济收益和环境影响内在联系的基础上采用ISBM-DEA和Tobit回归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衡量环境效率。研究发现,企业资源利用的环境影响程度普遍较高,但企业的资源效率排名高不代表环境效率也高。进一步分析得出,投入的资源类型及其方向不同对环境效率的影响也不同,其中,有形资源及人力资源的投入与环境效率存在负相关关系,部分无形资源的投入与环境效率存在正相关关系。因此,企业要根据自身条件和不同资源的特点进行决策和管理,才能在不降低资源效率的同时提高环境效率、促进企业的绿色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方勤敏 刘婷 刘香 张卫枚
随着我国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重视以及相关环保政策法规的出台,企业不但要重视由资源带来的收益,还要承担因生产而污染环境的责任。文章从企业资源生态视角研究环境效率问题,在理清企业中资源、经济收益和环境影响内在联系的基础上采用ISBM-DEA和Tobit回归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衡量环境效率。研究发现,企业资源利用的环境影响程度普遍较高,但企业的资源效率排名高不代表环境效率也高。进一步分析得出,投入的资源类型及其方向不同对环境效率的影响也不同,其中,有形资源及人力资源的投入与环境效率存在负相关关系,部分无形资源的投入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诸大建 邱寿丰
尝试借鉴德国环境经济账户中的生态效率指标,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构建适合度量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率指标。这套指标是基于GDP与建设用地、能源消耗、用水总量、原材料消耗等4个资源投入性指标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废水排放量、国内生产排放量等3个污染排放类指标生成的,包括土地产出率、能源产出率、用水产出率、原材料消耗产出率、二氧化硫排放产出率、废水排放产出率、国内生产排放产出率等7个指标。应用这套生态效率指标分析我国1990~2005年生态效率的发展趋势,发现1990~2005年各种自然输入要素的生态效率均呈现增长态势,但增长速度仅使自然输入要素与经济产出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弱脱钩。其中,用水产出率增长最...
关键词:
生态效率指标 中国 循环经济测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长江 赵成国
生态—经济关系协调是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生态化经营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传统环境会计聚焦于企业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对企业生态化经营背景下的环境可演变为资源的事实缺乏关注。文章从企业可持续发展会计与测度研究、生态与经济互动研究、企业生态效率理论与测度研究、生态效益会计与测度研究、企业环境财务会计与测度研究、企业环境管理会计与环境绩效评价研究六个方面回顾相关文献,提出了生态—经济互动视角下的企业生态经济效益会计核算理论与测度方法研究框架,以期推动企业生态经济效益会计理论与方法研究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易经章 胡振华
一、企业兼并效率的评价方法回顾和评析 1.反常收益法。这种方法是以并购前后股东财富的变化来计量,将收购公告发布前后某段时间内并购双方股东实际收益R与假定无并购公告影响的那段时间内股东的“正常”收益E(R)进行对比,得出所谓反常收益 AR(Weston,1999)。即:AR= R-E(R) 在反常收益法中,对实际收益R的计量一般是计算测算区间股价的变化和股息的支付。而对“正常”收益E(R)的估算则较为复杂和困难。学者们通常采用所谓的“市场模型法”来估算E(R),即通过个股收益与市场股票收益的关系构造回归模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万伦来
本文在阐明企业生态位内涵的基础上,将企业生态位解剖为生存力(反映企业"态"的属性)、发展力(反映企业"态"和"势"界面的属性)、竞争力(反映企业"势"的属性)等3个层面及其相应的6个维度:生产制造能力、核心技术能力、界面管理能力、战略管理能力、营销管理能力、学习创新能力,并建立了企业生态位综合评价的方法。
关键词:
企业生态位 企业仿生学 企业管理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范正根 邓志康 齐亚伟
房地产业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构建SBM-Undesirable模型和GML指数模型分别测算中国房地产业生态效率及动态生产率,借助Tobit回归模型探究生态效率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我国房地产业生态效率在区域上呈现东部地区领先、中西部地区局部赶超态势,省域上呈现俱乐部收敛现象;(2)房地产业动态生产率由波动转为平稳,省域上房地产业生态发展增速存在差异;(3)经济发展水平、企业利益、居民住房消费能力、政府扶持力度及技术革新程度对房地产业生态效率具有促进作用,行业规模对房地产业生态效率具有抑制作用。基于上述结论,各地应注重改善房地产业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房地产业生产要素之间的流通,推动房地产业协调均衡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邓国营 徐舒 赵绍阳
本文利用住房市场微观交易数据,采用倍差法(DID)与基于分布函数转化的Change-in-Change(CIC)估计方法,考察了成都市成华区电厂搬迁带来的环境改善对该区域住房市场的影响。文章在特征价格均衡框架下建立了一个一般均衡模型,并通过比较静态分析推导出三个可检验命题。检验结果证明模型与实际数据高度一致。研究结果显示:电厂搬迁后,成华区住房交易量的上升幅度相对其他城区高出54.6%,成交均价显著上升6.8%~10.3%。CIC估计结果得出,房价在价格分布的不同分位数上都显著上升,而且均价越高的住房在电厂搬迁之后涨幅越高。总体测算,环境的改善带来了此区域高达4.6亿元的住房资产溢价,说明环境...
关键词:
环境治理 经济价值 分布处理效应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大元 孙妍 杨广
当前,我国正面临环境不断恶化与能源日益短缺的严峻形势,企业对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有重要影响。本文研究"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企业提升环境效益与能源效率的动力机制,提出了企业环境效益、能源效率与经济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假设。以178家企业为样本的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环境效益对经济绩效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能源效率的提升对经济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企业有积极性提升能源效率,而对环境效益的改善则动力不足,因此相关政府部门的政策方向与重点应是提升企业环境保护的意愿与能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崔宝玉 刘学
笔者利用DEA-BCC和ToBiT模型,测算了411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的经营效率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各省(市、区)农业龙头企业经营效率总体偏低且相互之间效率差异较大,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省(市、区)的农业龙头企业反而显现出经营效率上的劣势;纯技术效率而非规模效率是造成经营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投入产出模式并非经营效率的绝对决定因素,研发投入和劳动效率的提高是企业经营效率提升的重要源泉;市场化程度和流动资产周转率对中、东、西部地区企业的作用方向与力度并不一致;企业规模、所有制形式、财税扶持、企业是否上市等对经营效率均没有显著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