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80)
- 2023(12322)
- 2022(10550)
- 2021(9395)
- 2020(7981)
- 2019(18250)
- 2018(17669)
- 2017(34722)
- 2016(18078)
- 2015(19909)
- 2014(19626)
- 2013(19346)
- 2012(17700)
- 2011(15878)
- 2010(15607)
- 2009(14260)
- 2008(13268)
- 2007(11350)
- 2006(9868)
- 2005(8560)
- 学科
- 济(102510)
- 经济(102444)
- 管理(54602)
- 业(49753)
- 企(41873)
- 企业(41873)
- 方法(41482)
- 数学(37277)
- 数学方法(36807)
- 地方(23541)
- 农(20544)
- 中国(20076)
- 财(19892)
- 业经(19825)
- 学(17178)
- 环境(16824)
- 地方经济(15371)
- 产业(13787)
- 农业(13701)
- 制(13643)
- 务(12680)
- 和(12655)
- 财务(12630)
- 技术(12628)
- 财务管理(12604)
- 贸(12562)
- 贸易(12557)
- 划(12441)
- 易(12072)
- 企业财务(12039)
- 机构
- 学院(259710)
- 大学(257599)
- 济(122668)
- 经济(120706)
- 管理(105015)
- 理学(91991)
- 理学院(91103)
- 管理学(89617)
- 管理学院(89151)
- 研究(85970)
- 中国(62794)
- 京(51732)
- 财(50593)
- 科学(50417)
- 财经(41742)
- 所(40965)
- 中心(39433)
- 经济学(39348)
- 经(37983)
- 研究所(37592)
- 农(36860)
- 业大(36346)
- 江(36291)
- 经济学院(35305)
- 院(31611)
- 北京(31601)
- 范(31316)
- 财经大学(31060)
- 师范(31000)
- 经济管理(29559)
- 基金
- 项目(182933)
- 科学(146831)
- 基金(135834)
- 研究(132160)
- 家(117531)
- 国家(116673)
- 科学基金(102431)
- 社会(88978)
- 社会科(84846)
- 社会科学(84819)
- 基金项目(72100)
- 省(71827)
- 自然(65307)
- 自然科(63791)
- 自然科学(63781)
- 自然科学基金(62637)
- 教育(59449)
- 划(59192)
- 资助(55532)
- 编号(50604)
- 重点(41372)
- 发(41236)
- 部(40841)
- 创(38408)
- 成果(38119)
- 国家社会(37974)
- 创新(36110)
- 教育部(35551)
- 科研(35268)
- 人文(35151)
- 期刊
- 济(131996)
- 经济(131996)
- 研究(73411)
- 中国(41808)
- 管理(39217)
- 财(39016)
- 学报(35339)
- 科学(35127)
- 农(31569)
- 大学(28226)
- 学学(27285)
- 技术(25438)
- 经济研究(22919)
- 农业(21905)
- 财经(21284)
- 业经(20088)
- 融(18738)
- 金融(18738)
- 经(18538)
- 问题(17136)
- 教育(16629)
- 技术经济(15838)
- 统计(15574)
- 策(14209)
- 决策(12873)
- 商业(12521)
- 资源(12406)
- 贸(11726)
- 科技(11521)
- 业(11506)
共检索到3672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鹤 刘洋 许旭
优化、高效的产业结构及布局是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借用区位商的指标设计理念,尝试性地提出了产业环境商和区域环境商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并以此为基础对成渝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及空间布局进行了优化,为基于区域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产业竞争力等经济社会指标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的传统范式加入了新视角和新方法,也为环保部门参与综合决策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从缓解酸雨问题入手,基于各行业SO2排放的区域环境商和产业环境商测算结果,对成渝经济区产业结构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以造纸业为例,基于各地市SO2排放的区域环境商的测算结果,结合各地市SO2的可增排量和造纸业的产业发展现状,对成渝经济区造纸业的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何雄浪 朱旭光
利用1991~2008年的统计数据对成渝经济区形成前后的产业结构对川渝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就成渝经济区对川渝经济的影响而言,第二产业的影响较大,第一产业的影响呈下降的趋势,第三产业的影响有上升的趋势,川渝经济正向工业型经济转型。成渝经济区成为中国经济的第四增长极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促进成渝经济区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实现大发展,大赶超。
关键词:
成渝经济区 产业结构 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渠立权 骆华松 陈建波
文章提出了区域职能的概念、分类和计算方法,讨论了综合型、内敛型、外向型和松散型等四种区域职能和产业结构的对应关系。以淮海经济区为例,利用2012年的经济数据,计算了区域职能及其它相关指标,发现该地区区域职能较小,区域职能系数仅为19.02%,判定区域经济类型为松散型。据此设定了"松散型—内敛型—综合型"转变的发展目标,并基于区域产业结构问题分析,提出区域优势引导产业分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接受产业转移、壮大地方主导产业、发现培育新型产业等产业结构调整途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郑小强 蒲泱竹
运用基于窗口分析的超效率非期望产出的MinDS模型,测度2010~2018年成渝双城经济圈环境效率,并基于非动态面板模型,研究了产业结构升级对环境效率的非线性影响,最后对环境效率进行了空间自相关检验。结果表明:①成渝双城经济圈总体环境效率偏低,经济圈环境效率呈周期性波动上升态势;②在门槛模型下,人口密度、人均地区总产值对成渝双城经济圈环境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城镇化率对成渝双城经济圈环境效率提升具有抑制作用;③成渝双城经济圈产业结构调整程度与产业结构转型对其环境效率存在单门槛效应,只有技术达到一定水平的条件下,产业结构升级才能显著改善环境效率,通过技术进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是改善环境效率的关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麻智辉
按照主体功能区划分,对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进行合理布局,在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重点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文化、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在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打造昌九先进制造业产业带、浙赣铁路沿线高新技术产业带、沿江临港生态产业带、环鄱阳湖生态农业产业带、环鄱阳湖生态旅游产业带,促进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生态化,使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社会效益不断提高,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生态文明示范区、新型产业集聚区、城乡协调先行区和江西崛起带动区。
关键词:
环鄱阳湖 生态经济区 产业布局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大鹏
本文依据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推导出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模型,并运用于成渝经济区南部城市群的产业结构分析,深入剖析了该城市群产业结构近10年的动态变化情况,针对其产业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4个方面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加快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工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营造服务业发展环境,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先行,着力推进区域一体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冯芳芳 蒲勇健
根据中心地理论及空间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首先通过引入冰山运输成本建立了一个以重庆、川南、川东北、成都平原四个城市圈为支撑点的空间菱形经济模型,然后分析了不同的运输成本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最后将成渝经济区城际轨道交通网的空间布局与城市圈的空间菱形模型相结合,阐释了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城际轨道交通网的空间布局可降低各城市圈之间的运输成本,从而促进经济区内专业化分工和产业集聚、加快成渝城市群一体化进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徐方
文章认为,在建设生态文明这一目标的指引下,从根本上转变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方式成为首要的问题。优化产业结构体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要求。以建设生态文明为契机,推动现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以区域协作、产业集聚、产业融合和产业转移为优化思路,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生态文明 产业结构优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曹华 张茜
由于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忽视了资源与环境的约束,导致我国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也使得相应的产业结构表现出低层次性、非生态性等特点。当循环经济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战略之后,必然要求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促使产业结构做出相应的优化及调整。主要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出发来研究我国各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问题,通过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指标体系构建,对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效果进行相应的分析比较,并提出未来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
关键词:
循环经济 产业结构优化 评价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罗哲 文春帆 吴洪江
职业教育与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当前成渝经济区职业教育发展无法适应和满足产业经济发展的需要,人才输送、结构层次、资源整合、专业设置和规划实施等方面的矛盾突出。本文立足成渝经济区产业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分析并明确了产业经济与职业教育间现存的矛盾,进而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经济有效的对接融合。
关键词:
成渝经济区 产业经济 职业教育 供需矛盾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毛传新
当前中国区域战略性产业结构布局处于趋异与趋同并存的嬗变时期,分工与集聚将使产业结构布局呈现出新的特点。文章在吸收地域分工、产业集群等理论的基础上,以中国目前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现状和发展导向的一致性与差异性作为划分的基本依据,提出了基于产业群块的区域战略性产业结构布局的划分构想及政策调整思路。
关键词:
布局 产业群块 效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方一平
本文利用数据方差、相关系数和相似系数指标对成渝经济带进行了产业结构特征分析 ,并对该地区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进行量化 ,得出了产业结构转换能力依赖于经济发展水平的结论 ,并提出了产业结构的三个优选方案。
关键词:
成渝带 产业结构 结构优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蕾 周瑞琴
空港地区产业演变研究是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依据,对长三角六大主要空港经济区产业发育现状以及1999—2013年各区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分析表明:总体上,制造业比重持续最高,但已逐步下降,运输业对制造业挤占效应明显。服务业比重稳定在20%左右,商务服务业普遍较弱。行业上,一是零售业、设备制造业快速增长,制造业临空指向有所增强;二是物流业明显受制于机场规模;三是各区大部分行业相同,亦存在区域特色。在归纳世界知名空港经济区模式的基础上,将实证空港经济区与之进行相似度分析,选择各区适宜的发展模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寿育 彭钊 姚秀元 江红兵
确定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方向,必须考虑北部湾经济区的总体功能,并在此条件下对可以发展的产业进行优势选择。从现有基础出发,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准入标准以及产业的市场趋势、发展空间、生命周期、竞争力、解决就业能力等因素,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应选择加工贸易、造船、生物质、海洋、铝业加工、钢铁、石化、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林浆纸、现代中药产业为发展方向。从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来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应着重处理好制度安排的调控作用,按照"十群、四港、十五柱"框架来布局。
关键词:
北部湾经济区 产业发展 方向 布局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占锋 段小梅
为了明确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效应,以成渝经济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全要素生产率(TFP)贡献视角,利用劳动力份额和产值变化分别构建比较静态和跨期动态产业结构变迁指标,借助STATA 13. 1统计软件,采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等定量方法研究2000—2017年成渝经济区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迁效应。结果表明:在成渝经济区经济增长和质量提升过程中,比较静态和跨期动态的产业结构变迁均呈现出显著的结构效应,且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经济增长不同时段的产业结构变迁效应存在显著差异,且结构效应逐渐由劳动力转移为主向以技术等其他要素转移为主变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