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42)
- 2023(17730)
- 2022(15435)
- 2021(14445)
- 2020(12042)
- 2019(27823)
- 2018(27746)
- 2017(53627)
- 2016(29343)
- 2015(33178)
- 2014(33015)
- 2013(32526)
- 2012(29722)
- 2011(26653)
- 2010(26649)
- 2009(24228)
- 2008(23172)
- 2007(20321)
- 2006(17868)
- 2005(15150)
- 学科
- 济(118983)
- 经济(118860)
- 业(84304)
- 管理(82577)
- 企(61933)
- 企业(61933)
- 方法(54739)
- 农(50647)
- 数学(48322)
- 数学方法(47535)
- 农业(33706)
- 中国(28838)
- 业经(28436)
- 财(27520)
- 地方(26627)
- 学(25939)
- 环境(23235)
- 制(20685)
- 贸(19969)
- 贸易(19959)
- 易(19322)
- 理论(19079)
- 技术(18471)
- 和(18141)
- 划(17708)
- 务(16876)
- 财务(16787)
- 财务管理(16750)
- 发(15872)
- 企业财务(15780)
- 机构
- 学院(410347)
- 大学(405861)
- 管理(162607)
- 济(159502)
- 经济(155978)
- 理学(142315)
- 理学院(140732)
- 管理学(137789)
- 管理学院(137086)
- 研究(134294)
- 中国(99346)
- 科学(87261)
- 京(85377)
- 农(84606)
- 业大(69428)
- 财(68808)
- 所(67836)
- 农业(65735)
- 中心(63225)
- 江(62649)
- 研究所(62425)
- 财经(55902)
- 范(54139)
- 师范(53612)
- 北京(52186)
- 经(51038)
- 州(48923)
- 院(48283)
- 经济学(46649)
- 经济管理(44188)
- 基金
- 项目(290892)
- 科学(228262)
- 基金(209909)
- 研究(209838)
- 家(184121)
- 国家(182576)
- 科学基金(156784)
- 社会(131103)
- 社会科(123856)
- 社会科学(123819)
- 省(116681)
- 基金项目(111870)
- 自然(104052)
- 自然科(101574)
- 自然科学(101547)
- 自然科学基金(99679)
- 划(96648)
- 教育(96339)
- 编号(86669)
- 资助(86388)
- 成果(67716)
- 重点(65260)
- 部(63314)
- 发(62631)
- 创(60207)
- 课题(58951)
- 创新(56151)
- 科研(55843)
- 教育部(53452)
- 大学(53399)
- 期刊
- 济(172645)
- 经济(172645)
- 研究(110558)
- 农(82879)
- 中国(77051)
- 学报(69026)
- 科学(62209)
- 农业(57141)
- 管理(55655)
- 大学(52328)
- 财(51242)
- 学学(49587)
- 教育(43762)
- 技术(37671)
- 业经(34133)
- 融(32353)
- 金融(32353)
- 业(28506)
- 财经(25502)
- 经济研究(25328)
- 问题(23685)
- 经(21720)
- 版(21625)
- 资源(21301)
- 图书(21293)
- 科技(20245)
- 技术经济(19957)
- 业大(19463)
- 统计(18960)
- 理论(18209)
共检索到5848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建君 陈红 马晋宇
利用黑龙江省2002—2016年水稻生产单位面积碳足迹与单位面积产量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改进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模型,研究农作物产量与碳足迹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并对二者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单位面积碳足迹与单位面积产量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二者之间呈"波浪"型曲线形状;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单位面积产量与单位面积碳足迹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产量变化会导致碳足迹变化,而碳足迹变化并不会引起产量的改变。农作物生产过程中逐步实现农资产品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寻求新兴技术是黑龙江省实现农作物生产低碳发展的可选路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兰
通过选取黑龙江省近十年人均GDP与工业"三废"排放量的统计数据,建立黑龙江省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对黑龙江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黑龙江省1985年以来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变化符合环境库兹涅兹曲线特征。在分析造成黑龙江省环境库兹涅兹曲线特征的原因后,发现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变化与环保投入、环境政策的实施有很大的关系,所以环境质量的改善需要通过政策响应来实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雪靖 杨永健 周诗丹
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黑龙江省农作物秸秆的产量和利用现状进行估算。黑龙江省农作物秸秆资源产量巨大,但存在秸秆焚烧现象严重,综合利用效益低等问题,并且成为新的农业面源污染源。本文提出制定农作物秸秆焚烧排污权,秸秆的收购中引入农业保险等政策,以促进黑龙江省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合理利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哲琦 高苏浩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保险有助于保障人民生活质量,维持农户收入稳定,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水稻产量保险的关键在于产量预测、风险区划及费率厘定方法。本文搜集了云南省16个地级市水稻单产量和6项气象指标数据,尝试引入期望分位数机器学习模型对数据进行训练;利用期望分位数更注重尾部损失的特点对单产量作出精确预测;结合非参数核密度估计单产量分布密度函数,计算纯保费率并根据费率划分低、中、高三个风险区设计水稻产量保险并对补贴政策进行探讨;最后,应用均值—半方差模型对新的产量保险保障农户收入的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新保险能有效减小农户收入的波动以及可能出现的损失,保障农户收入稳定。基于研究结论,提出采用全省统一定价的保险设计方案、建立灾前预防和灾后减损机制、优化政府财政补贴等措施,同时对农业保险公司的经营策略献言献策,旨在提高生产区应对灾害能力的同时,降低农户生产风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陆根尧 盛龙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否符合中国的情况,一直是环境经济学界争论的焦点。本文首先运用曲线拟合法分析了1986~2009年浙江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接着运用多元回归法探讨了环境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在样本期间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验证了其在中国的适用性。同时研究发现,浙江省在污染量上升阶段规模因素起主导作用,在污染量下降阶段技术因素起主导作用,而结构因素作用并不明显。因此,政府部门在制定政策目标和各种经济政策措施时,要由追求经济总量的增加向更加注重经济效益的提升转变,以降低规模因素对环境质量的恶化作用,同时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扩大科技投资,以加强结构和技术因素对环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耀蕊 陈红 韩哲英
利用考虑秸秆露天焚烧的碳足迹模型计算玉米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碳足迹,并将其作为非期望产出纳入指标体系,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对2004—2017年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环境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考虑秸秆露天焚烧后的玉米生产环境效率明显下降,玉米生产环境效率同时受到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的双重影响,且随外部条件的变化,在不同时间段内表现出差异化特征,但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对非有效年份玉米生产环境效率进行冗余分析后,提出了环境效率的改善途径,以期为玉米生产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宁静 杨楠 杜国明 孙天成 胡明均 王蕾
为区域低碳农业和生态振兴提供数据支持,助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以黑龙江省为例探究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碳动态特征,基于2000—2020年黑龙江省13个地级市的农业生产投入等数据,构建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模型,分析黑龙江省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时空变化,并利用ArcGIS分析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和碳排放呈现上升趋势,碳足迹呈现波动变化特征,空间上均为“西南高、东北低”的分布格局。综上,黑龙江省农田生态系统表现为碳生态赤字,发挥碳源功能,2010年起碳生态盈亏呈现增长趋势,表明碳源功能逐渐减弱。由此有针对提出加强田间管理、实现农田固碳减排的策略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周巍
近几年国家统计局不断开展遥感技术在农业统计领域的研究应用,为推广实施遥感辅助的农作物播种面积调查,提高主要品种农作物播种面积统计的数据质量创造了条件。本文以2011年黑龙江省开展的秋粮播种面积调查为例,介绍遥感辅助播种面积调查的基本流程,包括遥感资料获取、抽样框编制、样本抽选、地面调查、遥感对农作物分类识别、分品种播种面积的估算等,并探讨了业务化运行的可行性与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
遥感 农作物 面积调查 估算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泓淯 房艳刚 刘建志
选取2005年、2010年和2015年黑龙江省各县(市)农作物生产统计数据,综合运用数理统计和ESDA-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黑龙江省县域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的时空变迁。结果表明:2005—2015年黑龙江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逐年增加,以水稻和玉米更为典型。农作物格局变化明显,各县(市)的种植类型从以大豆及其组合型为主演变为以玉米及其组合型作物为主,形成了以三江平原和松花江流域地区为主的水稻集聚区,以松嫩平原区为主的玉米集聚区和以大小兴安岭地区为主的大豆集聚区。水稻种植还有一定潜力,各县(市)转入区、稳定区明显增加;玉米种植基本达到饱和,大量县(市)从转入区向稳定区过渡,且主要集中在玉米集聚区的松嫩平原地区;大豆生产动力不足,全省82. 7%的县(市)成为大豆转出区。随着种植结构调整,黑龙江省形成了自北向南分别以大豆、大豆-玉米、玉米、水稻-玉米为主的地域结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莉 吴文斌 杨鹏 唐华俊 周清波 李正国
【目的】农作物时空格局特征分析是微观层面农户农作物选择影响机制研究的基础。通过分析宾县乡镇尺度农作物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为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机理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基于黑龙江省宾县1996—2010年乡镇级统计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和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宾县过去15年玉米、大豆、水稻3种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数量变化及空间变化特征。【结果】1996—2010年宾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增加22.86%,主要是由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变化引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加32.80%,经济作物减少52.84%,粮经比从88﹕12调整到96﹕4。玉米种植面积大幅增加73.82%,种植比例不断提高,大豆...
关键词:
宾县 农作物 格局 时空变化特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晶 黄晓丽 倪红珍 王立坤 于靖
为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我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兴修水利。如何评价供水投资效果及其对国民经济产生的影响,以便于确定合理的投资定位与投资决策,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之一。构建黑龙江省静态CGE模型,根据黑龙江省近几年供水投资实际增长规模设计三种投资方案,定量估算一定的供水投资政策对黑龙江省经济总量、其他部门投资、不同部门的总产出和供用水量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①供水部门投资能拉动国民经济发展,当投资增长规模约为40%~50%时,GDP增长速率最大;②供水部门投资增长会拉动高用水工业和农业部门投资上涨,导致一般用水工业、建筑业、一般用水服务业和高用水服务业投资下降;③各部门总产出增长率大小依次为高...
关键词:
CGE 供水投资 经济影响 供用水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熊斌 付凌波
随着全球变暖的不断加剧,我国对电力行业的碳排放控制愈发严格,不少省份也开始制定电源结构调整战略以减少碳排放量。论文以解决"火电为主"的典型电源结构的碳排放问题为目标,在重点考虑煤炭约束和碳排放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加入不同情景分析技术,建立基于总量控制的电力碳排放两阶段优化模型,并选取黑龙江为典型省份,通过模型实证计算,分析未来一定时间段内该省电源结构调整方向以及电力行业污染治理模式。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朱平辉 袁加军 曾五一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是环境经济学中的一个经典假说,但目前采用空间计量方法进行研究的文献并不多见。本文基于中国1989—2007年省级面板数据,使用空间固定效应模型,对七种工业污染排放进行EKC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地区工业污染排放具有较强的空间依赖关系;与传统面板模型相比,空间面板模型的估计结果是稳健的,并且模型的拟合优度以及回归系数显著性均有所提高;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为只有一个拐点的"倒N型"关系,人均工业废气与人均GDP为传统的两个拐点的"倒N型"关系,现处在曲线上升阶段,其他五种工业污染排放与人均GDP之间为"倒U型"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凤霞 王杜春
文章以黑龙江省水稻生产为例,以实际调研数据,通过Logit模型对农户选择稻米质量安全技术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了农户小规模经营下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机制与路径选择。提出在现有农户小规模经营下,必须加强产业化建设,促进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创新;进一步落实粮食补贴制度,走"以工补农"道路;加强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与推广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曹大宇 李谷成
使用一个包括污染方程和产出方程的联立方程模型,并且利用我国1995~200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对我国农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进行了检验。污染方程的估计结果表明,在人均化肥投入和人均农业产出之间不存在倒U型的EKC关系,而在人均农药施用和人均农业产出之间存在倒U型的EKC关系。产出方程的估计结果表明,人均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对人均农业产出均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化肥和农药投入与农业产出之间确实存在相互作用。政策含义在于要达到农业产出增长与环境相互协调的目的,必须同时从农业污染和农业要素投入两个方面着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