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67)
- 2023(17596)
- 2022(14172)
- 2021(13191)
- 2020(10830)
- 2019(24657)
- 2018(24636)
- 2017(47574)
- 2016(25298)
- 2015(28482)
- 2014(28382)
- 2013(27765)
- 2012(25025)
- 2011(22115)
- 2010(22250)
- 2009(20515)
- 2008(20247)
- 2007(18076)
- 2006(15865)
- 2005(14224)
- 学科
- 济(113328)
- 经济(113199)
- 业(100583)
- 企(81789)
- 企业(81789)
- 管理(80410)
- 农(51670)
- 方法(48517)
- 数学(39475)
- 数学方法(38826)
- 业经(36893)
- 农业(34472)
- 财(30793)
- 中国(29162)
- 地方(22142)
- 技术(21707)
- 制(21535)
- 务(21278)
- 财务(21214)
- 财务管理(21185)
- 企业财务(20017)
- 理论(19998)
- 策(18111)
- 和(17751)
- 贸(17480)
- 贸易(17466)
- 学(17428)
- 易(16959)
- 划(16730)
- 体(16690)
- 机构
- 学院(359426)
- 大学(348976)
- 济(151152)
- 经济(148298)
- 管理(146902)
- 理学(126589)
- 理学院(125429)
- 管理学(123172)
- 管理学院(122520)
- 研究(109493)
- 中国(88078)
- 京(72279)
- 财(67761)
- 农(66072)
- 科学(64447)
- 江(55806)
- 业大(53805)
- 财经(53744)
- 中心(53419)
- 所(52474)
- 农业(50186)
- 经(48726)
- 研究所(47065)
- 经济学(45435)
- 北京(44531)
- 范(44331)
- 师范(43938)
- 州(43794)
- 经济学院(41093)
- 经济管理(40713)
- 基金
- 项目(240149)
- 科学(191925)
- 研究(181079)
- 基金(174673)
- 家(149383)
- 国家(147977)
- 科学基金(130601)
- 社会(117533)
- 社会科(111198)
- 社会科学(111172)
- 省(96672)
- 基金项目(92418)
- 教育(83053)
- 自然(82264)
- 自然科(80425)
- 自然科学(80410)
- 自然科学基金(78976)
- 划(78340)
- 编号(75076)
- 资助(69974)
- 成果(58514)
- 发(53406)
- 重点(53092)
- 部(52824)
- 创(52633)
- 课题(50609)
- 国家社会(48630)
- 创新(48490)
- 制(46144)
- 业(46044)
- 期刊
- 济(174098)
- 经济(174098)
- 研究(100668)
- 中国(73145)
- 农(67759)
- 管理(57228)
- 财(54507)
- 科学(48805)
- 学报(47346)
- 农业(46011)
- 大学(38708)
- 教育(37048)
- 技术(37032)
- 学学(36754)
- 业经(36024)
- 融(33728)
- 金融(33728)
- 财经(26377)
- 经济研究(25920)
- 业(24235)
- 问题(23691)
- 经(22865)
- 技术经济(20238)
- 统计(18090)
- 版(17678)
- 商业(17339)
- 现代(17204)
- 世界(17170)
- 策(17118)
- 科技(16340)
共检索到534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韦云凤
本文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的调查,系统分析了富川县"集体统一规划、小组协调生产、分户承包管理"、"公司+基地+农户"等主要土地流转模式的特点及其推动土地流转的保障机制,指出了目前农村土地流转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土地流转模式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艳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有转包、股份合作、土地银行三种典型模式,分别以浙江温州、山东宁阳、宁夏平罗为代表,三种模式各有利弊。推进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要建立现代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赋予农民稳定的土地使用权,保障土地处分权和收益权的实现;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做好土地规划和管理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流转程序,规范管理;培育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加强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市场体系、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农业风险管理体系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农民生存对土地的依赖程度。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农村土地流转 模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诗娥 杨汝岱 王璐 吴比
本文从土地流转视角讨论农业生产模式变迁问题。典型事实显示,样本期内农户土地流转率从4%上升到24%,农业经营主体转变加速;农业要素投入模式出现了结构性变迁,劳动投入持续下降,农机社会化服务与中间品投入等持续上升,土地经营规模化与分散化并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明显,农户收入、亩均产出、劳均产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等均快速上升。实证研究表明,土地流转对农业生产模式变迁具有重要影响,土地转出可以促进非农就业,提高非农收入和总收入水平,土地转入能够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具有较强经济显著性;从要素投入来看,土地转入能够显著降低要素投入强度,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规模经济。总结而言,土地流转在提升整体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有效促进了农业生产模式现代化转型,但效应在不断减弱。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涂建军 杨庆媛 周宝同
产业化是推动农村土地整理事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选择 ,其中心思想是把整理后的土地 ,作为土地整理的“产品”推向市场。本研究将农地整理视为一个产业链 ,认为其产业系统由土地 (原料 )、资本、技术、产品、社会保障、目标等 6个子系统组成。产业链上不同的生产流通环节具有相应的模式 ,从而构成一个产业化模式体系 :农地整理产业化的运作模式可采取“企业 +农户”模式、易地代补模式以及企业化运作模式 ;农地整理产业化的融资模式可借鉴 BOT模式和证券模式 ;整理后新增土地的交易及权属调整应引入市场机制 ,形成市场化模式 ;农地整理产业化的组织可采取决策权、管理权、经营服务权相分离的模式。
关键词:
土地整理 产业化 模式体系 产业系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学成 曾启
一、建立灵活、高效的土地流转机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土地流转即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在不同经济实体(企业或农户)之间的流动和转让。 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因而,建立灵活、高效的土地流转机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学成 曾启
试论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化杨学成,曾启土地流转即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在不同经济实体(企业或农户)之间的流动和转让。本文论及的范围仅限于我国农村改革开放以后的土地流转问题。除了有特别指出的外,“土地流转”系指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一、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选择:计...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邱峰
土地流转信托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次新尝试,对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三农"具有较强的创新实践意义。继中信信托拉开商业信托公司参与土地流转的序幕后,土地流转信托不断掀起热潮,在破解农村土地流转诸多难题的同时,也日益暴露出其深刻的内在矛盾,其中涉及到盈利、风险、法律等诸多问题。土地流转信托虽好,但相应政策措施必须跟进,以保证这一模式持续良性推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任勤 李福军
2007年成都在被国务院确立为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经过两年多的探索,无论是在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探索方面,还是在土地流转中介服务体系构建方面,都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和做法。本文在对成都农村调研的基础上,了解农民对于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的需求现状,归纳总结成都市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的模式,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完善和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的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土地流转 中介组织模式 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鲜梅
本文作者在基于山东省胶州(良乡一村)、吉林省松原(王府村、新凤村、则字村)、江苏省常熟(新丰村、梅南村)和太仓(东林村、电站村)等各地土地流转情况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具有代表性和特殊性的几种土地流转模式——"良乡模式"、"新凤模式"、"则字模式"梅南模式"、"东林模式"进行比较研究,提出可供借鉴的经验要素与政策建议。首先,从"经营主体、流转形式、土地价格、土地用途与分配方式"等节点,对"五种模式"的内容和特点进行比较;同时,依据农村土地法律法规、农地流转政策精神,以及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求,从"经营主体差异度、地权剥离明晰度、农地用途偏离度、地租价格合理度、农民权益保障度、收益分配透明度"等方面...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文宗瑜
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都在加大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简称"农地流转")力度,各地农民也在自发地尝试一些"农地流转"新方式。认真研究"农地流转"的态势及新模式,有利于实现政策上的突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宏伟 靳共元
当前农村各地不断创新发展的土地流转模式,表明环境条件变化对新制度安排的强烈需求。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土地经营模式,无法适应农业生产现代化的要求。农户自发形成的土地分散流转,亦不能有效解决土地细碎分割的现实问题。而依托村集体进行的土地集中流转有利于土地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符合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未来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将逐渐转向以集中流转为主。
关键词:
土地流转 流转模式 分散流转 集中流转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高晓芹
土地信托流转模式产生的背景现实背景。近年来,农村土地的有效流转,极大地推进了农业集约化、机械化和现代化进程,也为培育和壮大各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和规范农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创造了条件。但在农地流转过程中,一些种地大户从承包户那里承租的农地无法抵押,资金不足且又没有金融杠杆支持,致使其发展后劲严重不足、效率低下。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卫柏 柳钦 李中
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实现规模经营,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对土地互换、出租、入股、股份合作、转包等土地流转模式创新进行剖析,既有成功的经验,也存在改变耕地用途、法律冲突、风险不确定、侵害农户利益、融资困境等方面的问题,通过法律规范、制度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建设、政策支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创新,对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农村土地 流转模式 剖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谷树忠 王兴杰 鲁金萍 王亦宁 张新华
农村土地流转是发生在我国农村的重要社会经济现象,既关系到土地供给的总体结构及其变化,也关系到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更关系到耕地保护与利用,从而关系到国家和地区粮食安全。我国实行统一的、最严格的以保护耕地为基本出发点的土地管理制度,但各地由于在农村土地流转方面所面临的问题不同,土地流转的形式和方式也不尽相同,形成了包括转包、互换、转让、出租、入股、置换、重组、兼并、股田等在内的土地流转模式。各种土地流转模式对耕地保护及粮食安全等方面均有其不同的效应。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流转需要不断创新,包括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制度创新,这种创新应以保护农民利益和保障粮食安全为基本宗旨。
关键词:
农村 土地流转 模式 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