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79)
2023(11690)
2022(9750)
2021(8887)
2020(7644)
2019(17336)
2018(16776)
2017(32838)
2016(16926)
2015(19051)
2014(18454)
2013(17991)
2012(16203)
2011(14333)
2010(14169)
2009(13220)
2008(11530)
2007(9585)
2006(8050)
2005(6738)
作者
(45454)
(37752)
(37587)
(35794)
(24100)
(18295)
(17232)
(14741)
(14684)
(13196)
(13182)
(12675)
(12105)
(11785)
(11679)
(11518)
(11124)
(10896)
(10850)
(10843)
(9284)
(9152)
(8939)
(8733)
(8680)
(8540)
(8209)
(7943)
(7478)
(7354)
学科
(71969)
经济(71906)
(49746)
管理(49374)
(41823)
企业(41823)
方法(40174)
数学(37024)
数学方法(36593)
(26767)
金融(26766)
(24156)
银行(24142)
(23299)
中国(22936)
(20944)
(17183)
(15101)
业经(15024)
地方(14901)
(14866)
财务(14818)
财务管理(14789)
企业财务(14228)
(12534)
贸易(12524)
(12194)
农业(12148)
(12013)
中国金融(11256)
机构
大学(229820)
学院(229364)
(98296)
经济(96505)
管理(94700)
理学(83389)
理学院(82654)
管理学(81166)
管理学院(80769)
研究(69076)
中国(60062)
(46144)
(45207)
科学(40129)
财经(38301)
中心(36585)
(35129)
(32848)
业大(32529)
经济学(32132)
(31692)
(31420)
经济学院(29460)
财经大学(29191)
研究所(28893)
北京(27398)
(26696)
师范(26345)
商学(25855)
农业(25819)
基金
项目(166807)
科学(134365)
基金(126104)
研究(119800)
(109210)
国家(108384)
科学基金(95861)
社会(79466)
社会科(75822)
社会科学(75805)
基金项目(67028)
(64102)
自然(62646)
自然科(61308)
自然科学(61297)
自然科学基金(60237)
教育(55636)
(54116)
资助(51752)
编号(46397)
重点(37760)
(37698)
(35753)
成果(35284)
(35172)
国家社会(34277)
创新(33468)
教育部(33273)
科研(33046)
人文(32365)
期刊
(91190)
经济(91190)
研究(62105)
中国(37190)
(35828)
(35282)
金融(35282)
管理(33248)
学报(32843)
科学(31115)
(27196)
大学(26409)
学学(25320)
技术(20974)
财经(18976)
农业(17872)
教育(16638)
(16102)
经济研究(15641)
业经(14471)
统计(12695)
问题(12139)
(11717)
理论(11646)
技术经济(11013)
实践(10594)
(10594)
决策(10538)
财会(10255)
商业(10108)
共检索到3201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汪中  陈恩红  刘贵全  
二代身份证人脸验证是指判断二代身份证图片和身份证使用者当前头像是否为同一人。由于二代身份证图片分辨率较低,与现场采集图像的清晰度、人脸内部变化、外在环境等差异较大,传统的人脸识别方法在解决二代身份人脸验证问题时识别率较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融合的二代身份证人脸验证系统。该系统包括图像采集、预处理、特征提取、特征比对及结果判断五个部分。首先采集二代身份证图片和摄像头照片并进行图像预处理,接着分别提取二代证照片和摄像头照片的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全局特征采用PCA和LDA方法,局部特征采用直方图方向二进制码(HDBC)方法;然后对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在公共特征空间内计算相似性,得到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的相似性,最终根据给定的阈值判断二代身份证持有人是否为本人;最后在大量真实的二代证数据集上进行测试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于传统的单特征提取算法,识别率具显著提高。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周平平  万洪林  刘慧  李天平  
针对传统的基于颜色直方图跟踪算法不能精确跟踪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滤波的自适应融合多特征的人脸跟踪算法.该方法首先在视频序列中提取人脸的肤色和边缘特征,并以加权颜色直方图和边缘直方图描述人脸特征;然后采用自适应融合方法计算粒子集权重.这种自适应融合方法,有效地增强了人脸跟踪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在视频人脸存在类肤色以及光照变化等复杂背景下,该方法改善了跟踪效果并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彭玉青  王纬华  刘璇  赵晓松  魏铭  
为了准确高效地实现人脸表情识别.提出将一种将卷积神经网络与Dense SIFT特征进行融合的混合模型,该混合模型所用的网络结构是在深度可分离的卷积神经网络MobileNet的思想上加以改进.在通道卷积(深度卷积)与空间卷积(点卷积)分离的基础上,将MobileNet结构的点卷积部分使用多尺度卷积核,保证了提取特征的丰富细微性,更加适用于人脸表情特征提取;同时引入DenseNet结构的思想,提升了网络的性能.利用Dense SIFT的128维描述子对特征描述较丰富的优势。将其与改进的MobileNet网络在全连接层进行融合,采用Eltwise层在全连接层元素之间做比较并取最大值,以保证特征的多样性,且更具代表性.在FER2013和JAFFE人脸表情数据集上运用该混合模型,识别率可以达到73.2%和96.5%.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毅  王立明  刘钾  周馨茹  
人脸作为相貌禀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简历筛选和面试等诸多环节,对于印象形成和特质推断有着重要的作用,成为人职匹配的关键信息来源。笔者基于社会感知理论、个性推断理论和职业匹配理论,构建了应聘者面部特征通过个性推断影响职业匹配效应的概念模型,整合主观评价与物理测量两种方式对应聘者的面部特征进行抽取,并通过一系列预实验和正式实验对假设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印证了对应聘者面部特征的社会感知直接影响其职业匹配的效应机理,证明了应聘者具体的面部特征(如眼睛、鼻子、脸部轮廓等)与职业类别(律师和销售员)间的匹配关系,揭示了基于面部特征对应聘者的个性推断在此过程的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对招聘理论和人才特质理论等进行有益的补充和拓展,丰富了劳动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在现实中可以为招聘者和应聘者双方树立正确的相貌观和实现提升人职匹配效应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为了更好地体现图书馆服务的公益性,使读者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得图书馆服务,2011年10月25日,佛山市联合图书馆推出了"二代身份证"免押金书刊借阅服务。佛山市民不论户籍所在地,均可凭"二代身份证"开通借阅服务功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贺  
人脸识别技术正推动图书馆服务创新。文章分析图书馆运用人脸识别技术办证的可行性,讨论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虚拟读者证办理过程、服务内容、比较优势和不同模式,概述深圳图书馆虚拟读者证项目及其效益,讨论虚拟读者证实践应注意的问题,展望人脸识别技术在图书馆的其他应用场景。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高丽霞  
在涉及人员信息的计算机审计中,只有保证作为人员信息的唯一识别码——身份证号码真实存在,后续的数据比对才有意义。但怎么对身份证号码进行验证,成为审计中面临的一个难题。本文采用编写SQL语句的方式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这种方法在社会保障审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在当地三级审计机关全面推广。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高丽霞  
在涉及人员信息的计算机审计中,只有保证作为人员信息的唯一识别码——身份证号码真实存在,后续的数据比对才有意义。但怎么对身份证号码进行验证,成为审计中面临的一个难题。本文采用编写SQL语句的方式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这种方法在社会保障审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在当地三级审计机关全面推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志涛  张婷  李晗冰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村三产融合、身份认同与益贫效应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三产融合具有显著的益贫效应,身份认同对农村三产融合的益贫效应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户主的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以及地区因素对农村三产融合的益贫效应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构建均等化的身份认同有助于放大农村三产融合带来的益贫效应,能够更好地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雪  王瑞  井付钰  张胜森  贾乐东  段谋正  吴宇  
【目的】近几年随着观光农业的兴起,花色的选育和改良已成为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鉴定和材料创制的重要研究方向。以甘蓝型油菜黄白花分离F2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二代测序技术,对白花性状基因候选区间定位,开发与白花性状连锁的分子标记,为定位白花候选基因和选育白花新材料提供新思路。【方法】以甘蓝型油菜DH纯系黄花Y05和甘蓝型油菜纯系白花W01杂交,观察F1和F2群体的花色分离,分析白花性状遗传模式。在F2群体中选取30株纯白花和30株纯黄花构建DNA叶片子代池和RNA花瓣子代池,对亲本和DNA叶片子代池进行30×重测序,对RNA花瓣子代池进行5×测序。以法国甘蓝型油菜Darmor-bzh、中双11、Darmor、Tapidor为参考序列,重测序QTL-seq分析流程计算2个DNA子代池的SNP-index和delta(SNP-index)。利用R包画出SNP-index和delta(SNP-index)滑窗分析图,鉴定候选区间。转录组MMAPPR分析流程以法国甘蓝型油菜Darmor-bzh为参考序列,计算SNP频率,ED4(Loess fit)检测峰值和鉴定候选区间。利用MISA进行重复序列鉴定,使用Prime3在候选区间进行SSR引物设计,在F2群体中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SSR引物进行筛选。【结果】甘蓝型油菜黄花与白花杂交F2群体中,白花和黄花性状分离比符合3﹕1,暗示白花性状受1对显性主效基因控制。全基因组重测序区间定位结果显示,白花性状基因候选区间在Darmor-bzh C03染色体52—55 Mb。同时以甘蓝型油菜中双11、Darmor、Tapidor分别为参考序列,均鉴定出白花基因候选区间在C03染色体上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转录组测序定位白花性状基因位于Darmor-bzh C03染色体54—55 Mb。转录组测序和重测序定位染色体结果高度一致。在此区间内MISA和Primer3结合设计SSR引物,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筛选到6个与白花性状紧密连锁共分离的SSR标记。6个SSR标记区间范围在760 kb(52.81—53.57 Mb)。此候选区间与甘蓝、白菜共线性分析,对应白菜A02染色体56.76—57.40 Mb区间,对应甘蓝C03染色体10.99—11.28 Mb区间。【结论】甘蓝型油菜白花性状由1对显性主效基因控制。白花性状基因候选区间在法国甘蓝型油菜Darmor-bzh C03染色体52—55 Mb区间内。此区间760 kb范围内筛选出6个与白花性状基因紧密连锁共分离的SSR标记。
[期刊] 征信  [作者] 乔杰  张茂林  
近年来,人民银行个人征信查询量剧增,留存了大量的个人身份证复印件。如若对这些身份证复印件保管不当,泄漏了个人身份信息,将会引起严重的法律后果。现实社会中,利用身份证复印件进行作案的案件不断上升,涉案金额不断增大。可见,应加强对个人信用报告查询当事人的身份证复印件保护。当客户办理个人征信查询业务时,当面在身份证复印件上加盖印章,防止身份证复印件被再次利用,保护证件人的合法权益。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辉  于立君  毛晓琦  王雪莹  刘朝达  
在VS2013编程环境下,结合OpenCV设计了人脸活体特征检测实验平台。该平台由图像读取、人脸及五官检测、图像分块提取特征和机器学习部分组成。通过分析人脸真实图像与欺骗照片之间的纹理特征差异,实现对人脸真实性的判别。实验平台用于训练分类器的特征是Uniform Pattern LBP特征向量,将该特征应用于活体检测是本实验的创新之处。在该实验平台上对Replay-Attack数据库和实际创建的数据库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平台的准确率及运算速度等方面具有优良的性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林萍  王开良  姚小华  任华东  
【目的】近年来,油茶(Camellia oleifera)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中国四大油料之一。油茶良种不断涌现,但品质参差不齐,“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等现象时有发生。建立油茶品种资源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分子标记数据库,筛选重要SNP位点,开发油茶品种资源DNA指纹图谱,构建油茶品种资源的分子身份证,为品种鉴别、品种追溯等提供分子水平鉴别技术支撑。【方法】以221份普通油茶品种资源为材料,提取未成熟种子RNA,进行转录组测序。以二倍体南荣油茶基因组为参考,识别供试油茶品种资源的SNP位点并基因分型,利用SNP数据分析油茶群体及亚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SNP位点的观测杂合度、期望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PIC)等信息,筛选核心SNP位点并采用Sanger测序验证,得到最优SNP位点组合后,结合品种资源基本信息构建油茶品种资源分子身份证。【结果】从油茶转录组中共检测到1 849 953个高质量SNP位点。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油茶群体观测杂合度为0.2966,期望杂合度为0.2462,固定指数为-0.2048,PIC为0.2073,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1648。参试群体的各亚群间遗传分化较小,存在较高的基因流,主要变异存在于亚群内。根据PIC、连锁不平衡衰退距离(LD)等参数从所有SNP位点中筛选出31个多态性高的核心位点,Sanger测序验证其中8个核心位点基因分型的准确率在91.36%以上。利用核心位点组成DNA指纹图谱,可区分出全部参试油茶品种资源。DNA指纹图谱结合油茶品种资源基本信息,构建成由66位数字组成的油茶品种资源分子身份证。【结论】依据SNP标记的PIC、LD等指标,筛选出31个核心SNP位点,精准区分全部供试油茶品种资源。将31个SNP位点所构建的油茶品种资源DNA指纹图谱与品种资源的起源、资源类型和亚群分布等基本属性信息相结合,构建了每份油茶品种资源唯一的分子身份证,并生成相应的条形码和二维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薛亚鹏  丁艺冰  王宇卓  王晓丹  曹晓宁  Santra Dipak K  陈凌  乔治军  王瑞云  
【目的】糜子(Panicum miliaceum L.)作为一种古老的粟类作物,种质丰富,基于荧光SSR标记构建其DNA分子身份证可为资源的数字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分子检测工具。【方法】以235份中国糜子核心种质为试验材料,对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糜子作物分子育种课题组前期开发的糜子特异性SSR标记进行多次PCR筛选和优化后获取核心引物。基于糜子参考基因组信息,经过BLAST序列比对后将核心标记进行染色体定位。在SSR引物的5′端标注荧光(FAM/HEX),利用毛细管电泳给出材料的基因型,采用“0,1”二进制编码方式记录扩增条带的有无,使用ID Analysis 4.0检测材料的区分程度。采用十进制(0—9)统计扩增片段大小以获得材料的字符串分子身份证。使用Popgene、Powermarker、MEGA、NTSYS进行遗传多样性、遗传聚类和主成分分析。利用二维码在线软件(https://cli.im/)给出材料的二维码DNA分子身份证。【结果】PCR扩增结果发现,7个荧光SSR(RYW3、RYW6、RYW11、RYW18、RYW37、RYW43和RYW125)组合在一起可以将235份材料全部区分开。BLAST结果表明,RYW18、RYW37分布在第2染色体,分别位于0.60和0.80 cM处;RYW125位于第4染色体,定位在10.40 cM处;RYW43、RYW6分布在第5染色体,分别位于52.80和53.00 cM处;RYW11和RYW3定位在第6染色体,分别位于2.10和20.70 cM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35份材料在7个位点共检出87个等位变异,每个位点检出3(RYW11)—25(RYW6)个,平均为12.4286;检出Shannon多样性指数(I)变幅为0.2055(RYW18)—2.0587(RYW6),平均1.1398;观测杂合度(Ho)为0.0086(RYW11)—0.9455(RYW18);期望观测杂合度(He)为0.0795(RYW18)—0.7452(RYW6);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Nei)为0.0793(RYW18)—0.7452(RYW6);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0334(RYW11)—0.8071(RYW6),平均为0.5185。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均将材料划归8个类群。将电泳条带进行数字编码,利用7个标记组合,构建了全部材料的字符串和二维码DNA分子身份证。【结论】以235份中国糜子核心种质为试验材料,利用PCR扩增和毛细管电泳筛选到7个糜子荧光SSR核心标记。基于糜子参考基因组信息将上述标记定位在4条染色体上。利用上述标记扩增供试材料,给出遗传多样性衡量参数,基于遗传距离将材料聚为8个类群,主成分分析解决了聚类结果中出现的偏差。依照最少引物区分最多种质的原则,利用十进制编码方式给出材料的字符串DNA分子身份证,结合表型数据,利用二维码在线软件构建了全部材料的二维码DNA分子身份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