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88)
- 2023(9099)
- 2022(7758)
- 2021(7332)
- 2020(6355)
- 2019(14439)
- 2018(14104)
- 2017(27324)
- 2016(14362)
- 2015(15962)
- 2014(15482)
- 2013(14792)
- 2012(13186)
- 2011(11618)
- 2010(11090)
- 2009(9678)
- 2008(9014)
- 2007(7220)
- 2006(5888)
- 2005(4911)
- 学科
- 济(55884)
- 经济(55795)
- 管理(40338)
- 业(36984)
- 企(30569)
- 企业(30569)
- 方法(28816)
- 数学(26085)
- 数学方法(25693)
- 财(15208)
- 农(14161)
- 中国(12885)
- 学(12733)
- 业经(11357)
- 制(10578)
- 土地(9874)
- 务(9478)
- 财务(9440)
- 财务管理(9421)
- 农业(9218)
- 企业财务(8992)
- 贸(8924)
- 贸易(8921)
- 地方(8708)
- 易(8708)
- 技术(8522)
- 环境(8114)
- 和(8016)
- 理论(7459)
- 银(7442)
- 机构
- 大学(190144)
- 学院(188035)
- 管理(77769)
- 济(76419)
- 经济(75007)
- 理学(68356)
- 理学院(67633)
- 管理学(66373)
- 管理学院(66016)
- 研究(59121)
- 中国(45335)
- 京(38577)
- 科学(36808)
- 财(35277)
- 中心(29876)
- 农(29847)
- 业大(29141)
- 财经(29112)
- 所(27634)
- 经(26830)
- 江(26285)
- 研究所(25600)
- 经济学(24280)
- 范(23649)
- 农业(23581)
- 师范(23377)
- 北京(22901)
- 院(22665)
- 经济学院(22103)
- 财经大学(22077)
- 基金
- 项目(141933)
- 科学(113791)
- 基金(106916)
- 研究(101332)
- 家(94283)
- 国家(93611)
- 科学基金(81471)
- 社会(66260)
- 社会科(62948)
- 社会科学(62932)
- 基金项目(57259)
- 自然(54028)
- 省(53377)
- 自然科(52815)
- 自然科学(52802)
- 自然科学基金(51811)
- 划(46376)
- 教育(46230)
- 资助(42292)
- 编号(40350)
- 重点(32323)
- 部(32085)
- 成果(30609)
- 创(30019)
- 发(29418)
- 国家社会(28707)
- 科研(28389)
- 创新(28197)
- 教育部(27615)
- 制(27248)
共检索到257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贾小斌 艾廷华 彭子凤
定量化语义关系的判断是地理数据处理的关键,也是地理本体建模与表达的难点,土地利用数据作为典型的专题性地理数据,其语义特征上的邻近关系如何,是土地资源统计、整理、规划、管理和开发需要关注的问题。针对土地利用数据的语义特征,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依据出发,结合其权属特征,建立了土地利用数据语义特征的多细节层次表达模型;随后应用特征匹配的方法,通过计算其在权属、覆盖成因、覆盖类型、用途、利用状态、植被类型、附着物性质、利用方式等方面的匹配关系得到土地利用数据语义邻近度的具体度量值,实现土地利用数据从语义建模到
关键词:
土地利用数据 语义特征 邻近度 特征匹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贾小斌 艾廷华 彭子凤
定量化语义关系的判断是地理数据处理的关键,也是地理本体建模与表达的难点,土地利用数据作为典型的专题性地理数据,其语义特征上的邻近关系如何,是土地资源统计、整理、规划、管理和开发需要关注的问题。针对土地利用数据的语义特征,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依据出发,结合其权属特征,建立了土地利用数据语义特征的多细节层次表达模型;随后应用特征匹配的方法,通过计算其在权属、覆盖成因、覆盖类型、用途、利用状态、植被类型、附着物性质、利用方式等方面的匹配关系得到土地利用数据语义邻近度的具体度量值,实现土地利用数据从语义建模到邻近度计算的整个过程。在试验中则以具有不同语义特征的土地利用数据实体为例进行语义邻近关系计算,并将试验结果与实际经验判断进行比较,证明该模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计算结果符合人类的认知。
关键词:
土地利用数据 语义特征 邻近度 特征匹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韩峰 赖明勇
本文将空间技术要素融入新经济地理框架构建理论和计量模型,探讨了国内、国际市场及空间技术外溢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国内、国际市场均能有效提升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但二者并未呈现明显联动效果;区际研发溢出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区际沟通技术溢出的作用却不显著。伴随国内市场扩大,研发溢出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影响不断降低,而沟通溢出的作用不断增强。然而在城市土地配置和利用中,国际市场对研发与沟通的技术外溢效应均未产生明显影响。内外市场和技术的空间分布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具有明显的两极化倾向,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大幅提升,而中小城市提升幅度相对有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苗红 郭鑫 李欣
以BVD-Zephyr并购交易分析库为数据源,以漏斗式的三重筛选机制为框架,以Doc2vec语义相似度、LDA主题挖掘算法为基础构建基于产业特征的语义匹配模型,进行产业融合趋势预测,以智能可穿戴设备领域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语义匹配模型的关键在于设立契合度、贴合度两个指标以过滤、匹配的方式探索异常值,以减少噪音数据,提高产业融合趋势预测准确性。结果表明:产业融合沿产业链方向展开;电器设备领域以技术互补型的产业融合为主;医疗领域智能可穿戴的应用实践性需要深化(如智能反馈功能)。
关键词:
产业融合 漏斗模型 语义相似度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朱红灿 陈星星
在公共服务渠道类型公共服务特征匹配与渠道模式公共服务特征匹配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公共服务渠道类型与渠道模式公共服务特征匹配度的度量模型,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定量计算渠道类型与渠道模式的匹配情况,构建了一种公共服务渠道管理模型。
关键词:
公共服务 渠道管理 服务特征匹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任斐鹏 江源 熊兴 董满宇 王博
根据1990年、2000年和2009年3期LandsatTM/ETM影像的土地利用分类结果,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工具、变化指数对比分析等技术和方法,对东江流域1990年-2009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区域差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1990年以来,东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表现为城市化过程显著、非城镇用地结构变化明显,以及林地和灌草地大为减少的总体特征;②流域的上游、中游、下游三个区域在1990年-2000年和2000年-2009年两个时段,城镇用地增加量表现出相同的空间分异特征,而年增长率却表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异特征,其中非城镇用地的转化在3个区域差异明显,自然植被退缩的程度表现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斌 刘越岩 汪林宇
为实现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低层特征的有效组织与优化,提高特征的可判别性,重点研究了基于稀疏编码的中层特征学习、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分类技术,提出了基于软概率级联中层特征学习模型实现土地利用/土地覆盖(Land Use and Land Cover,LULC)分类。首先,提取影像的灰度共生矩阵(Graylevel Co-occurrence Matrix,GLCM)、光谱特征、密集尺度不变特征转换(Dense 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DSIFT)作为低层特征;然后由稀疏编码分别对GLCM、DSIFT和光谱特征进行稀疏编码,并结合最大平滑方法对稀疏系数进行优化,获得影像的中层特征,并通过SVM分类器分别计算LULC类别软概率,对其级联获得影像的特征表达;最后,利用SVM分类器再次分类获得LULC分类结果。选用武汉市远城区农村居民点作为实验样区,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总体精度达到88%左右;相较于提取单一低层特征的分类方法,本文算法可有效提高LULC分类精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斌 刘越岩 汪林宇
为实现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低层特征的有效组织与优化,提高特征的可判别性,重点研究了基于稀疏编码的中层特征学习、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分类技术,提出了基于软概率级联中层特征学习模型实现土地利用/土地覆盖(Land Use and Land Cover,LULC)分类。首先,提取影像的灰度共生矩阵(Graylevel Co-occurrence Matrix,GLCM)、光谱特征、密集尺度不变特征转换(Dense 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谭术魁 刘琦 李雅楠
研究目的:探究中国土地利用空间均衡度时空分异格局和动态变化,为深入理解土地利用空间均衡发展规律,加强土地利用科学管控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指数模型,马尔科夫链。研究结果:(1)中国土地利用空间均衡度总体呈平稳波动,省份间土地利用空间均衡度差异逐渐缩小,阶段性变化以土地利用空间均衡度下降为主要特征;(2)中国土地利用空间均衡度空间分布不平衡,且地区差异显著,具有东、中部地区高,西部地区低的特征,土地利用空间均衡度在空间上整体表现出从集中到"分散化集中"的演变过程;(3)土地利用空间均衡度的4种状态中,优质均衡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空间均衡度 时空特征 中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赵春燕 李际平 袁晓红 陈端吕 马文俊 郑柳
科学的森林经营需要考虑林分、景观和自然地理区域三个逐渐增大的可行尺度,林业数据库中实现尺度变化通过空间数据综合实现,数据综合实现大比例尺到小比例尺的选取与图形概括。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1∶10 000的空间数据作为数据源,分析拓扑邻近和语义邻近,利用ArcGIS的图形综合功能,完成小班多边形聚合与融合操作。结果表明:以小班面积作为综合选取的条件,综合后小班数基本符合数据综合中的开方根规律;综合前后各个树种比例变化幅度不大,基本上满足树种之间的面积平衡。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徐勇,沈洪泉
驱动力机制是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核心和主要方向,而将人文要素数据匹配到土地利用单元的方法研究是探讨人文因子驱动土地利用变化机制的基础工作之一。本文在详细阐述人口和经济产值与土地利用单元匹配方法的基础上,进而以北京市丰台区为例,采用人居密度和土地经济产值密度指标,定量计算并分析了1999年丰台区人口居住和土地经济产出的空间分异特征。丰台区人居密度差异巨大,最高与最低相差近29倍;土地经济产值密度高低差异主要体现在非农业用地与农业用地之间,最高的城镇用地是最低的粮食种植用地的45倍。研究结果表明将人文要素数据匹配到土地利用单元的方法是可行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坤 尚俊茹 刘珊
基于资源依赖、合作创新等相关理论,分析了知识位势匹配对校企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并考察了地理邻近和市场化水平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知识位势匹配对校企合作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与高校的知识位势差越小,校企合作创新绩效越高;地理邻近对校企知识位势匹配与合作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存在显著的倒U型调节效用;市场化水平显著增强了校企知识位势匹配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稳 詹庆明 黄正东 周俊 周海燕
中国许多大城市处于制度转型与空间重构的背景下,城市就业与居住空间关系正发生明显变化职住空间的合理布局成为城市规划考虑的重要课题。研究利用武汉市大样本政务数据进行数据集成与空间化,得到居民个体精细空间数据,对武汉都市发展区的通勤特征、职住空间匹配关系进行分析与测度,发现:武汉都市发展区居民平均通勤距离处于合理范围;都市发展区职住空间总体匹配较好,但不同区域职住空间匹配差异明显;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布局的调整与职住空间失配现象密切相关;"武汉三镇"之间、新城组群与邻近主城区之间显著的交叉通勤是影响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肖芳
[目的]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分析20052010年河南省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日后河南省合理利用各类土地资源提供思考和借鉴。[方法]主要采用数据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查阅文献搜集20052010年河南省土地利用情况相关数据,通过ArcGIS 10.2软件,得到河南省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结果]河南省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2010年占河南省土地总面积的63.12%。20052010年,河南省的耕地转移面积最大,为5.055 4万hm2。其次为水域用地,转移面积2.184 8万hm2。草地转移面积最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黎韶光 郑明媚 雷海生 赵勇 李谦
研究目的:分析景观边界特征的生态意义,用边界为参数构建土地利用格局的计算模型。研究方法:在景观生态学边缘效应的理论基础上,选择浙江省临安市青山湖街道为研究区域,用边界特征谱分析土地利用格局特征。研究结果:青山湖街道农用地与其他地类邻接程度均高于建设用地与未利用地,耕地、园地是当地人为活动较频繁的区域。研究结论:基于边界特征的土地利用布局定量研究,可为土地利用规划布局方案选择提供简便易行的评定方法。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景观生态学 边界特征 布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