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11)
2023(15411)
2022(13390)
2021(12788)
2020(10659)
2019(24847)
2018(24402)
2017(46806)
2016(25067)
2015(28592)
2014(28149)
2013(27770)
2012(25355)
2011(22877)
2010(22381)
2009(20441)
2008(19746)
2007(16875)
2006(14548)
2005(12297)
作者
(70611)
(58756)
(58166)
(55565)
(37398)
(28194)
(26682)
(23263)
(22416)
(20597)
(20060)
(19880)
(18419)
(18335)
(18117)
(17857)
(17475)
(17368)
(16874)
(16674)
(14357)
(14311)
(13992)
(13349)
(13133)
(13013)
(12717)
(12713)
(11674)
(11576)
学科
(102610)
经济(102412)
管理(72002)
(66275)
(55181)
企业(55181)
方法(51085)
数学(44191)
数学方法(43587)
中国(28788)
(26846)
(24512)
业经(22148)
(21532)
(19241)
贸易(19232)
(18769)
地方(18218)
(18142)
农业(17705)
理论(17327)
(16723)
环境(16395)
(15519)
财务(15443)
财务管理(15410)
技术(15284)
企业财务(14613)
(13962)
(13748)
机构
大学(356914)
学院(352404)
(144556)
管理(143096)
经济(141714)
理学(125213)
理学院(123879)
管理学(121610)
管理学院(120982)
研究(118435)
中国(87992)
(75974)
科学(73303)
(62970)
(58028)
(53912)
研究所(53487)
中心(53338)
业大(52270)
财经(52072)
北京(48161)
(47694)
(47575)
(46565)
师范(46168)
经济学(44067)
(43256)
农业(42293)
经济学院(39829)
财经大学(39122)
基金
项目(250540)
科学(198196)
基金(184685)
研究(182274)
(161034)
国家(159766)
科学基金(137960)
社会(117053)
社会科(110426)
社会科学(110394)
基金项目(97656)
(94537)
自然(90014)
自然科(87901)
自然科学(87880)
自然科学基金(86304)
教育(83726)
(80526)
资助(76703)
编号(73387)
成果(58518)
(56411)
重点(55677)
(52488)
(51558)
课题(49480)
国家社会(48745)
教育部(48649)
科研(48142)
创新(48139)
期刊
(148543)
经济(148543)
研究(101267)
中国(63253)
学报(55982)
科学(52226)
管理(51053)
(48069)
(46547)
大学(42863)
学学(39992)
教育(37437)
农业(34194)
技术(30763)
财经(24946)
经济研究(24542)
(24540)
金融(24540)
业经(23112)
(21367)
图书(20113)
问题(19380)
(18103)
资源(17452)
技术经济(17154)
科技(16651)
统计(16517)
理论(16341)
(16038)
(15396)
共检索到498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俊博  范蕾  李新  柳群义  邢万里  赵琪  
中国作为铜资源消费大国,保障铜资源的可持续供应是经济建设进程中的首要任务,科学地计算和评价中国铜资源的社会存量可为中国铜业的可持续发展及铜资源的循环利用提供重要的数据保障。本文运用动态物质流分析(MFA)方法、Weibull分布方法和生命周期方法并结合MinitAb软件计算了1990-2013年中国铜产品的报废量和铜资源的社会存量。计算结果显示:(1)1990-2013年中国铜产品的理论报废总量为1521万t,社会蓄积量为6504万t;(2)2013年中国再生铜产量占精炼铜产量的38.4%,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0%);(3)以国内废杂铜为原料的再生铜产量占再生铜总量的36.5%。研究结果揭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贾冯睿  郎晨  刘广鑫  孙琪  马丹竹  岳强  
铜是战略物资,其高效利用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及国家工业化进程。本文运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建立了金属铜资源物质流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与熵权法构建了铜资源生态效率评价体系,对中国1990年、1995年、2000—2015年铜资源生态效率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单位时间内铜资源生命周期内所产生的可有效利用的金属铜及其附属产品的物质及经济价值总量在1990—2015年间呈先降、后升、再降趋势;铜资源生产、加工、消费和回收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总量及废弃物排放所产生的环境负荷自1990年开始逐年减小;生态效率在1990—2015年期间逐年攀升,于2011年进入中效状态。之后基于未来铜资源生态效率的三种情景进行分析,在情景1和情景2下:2050年中国铜资源生态效率分别达到3.10和3.65,是中效的中等水平和中效的偏高水平;在情景3中:2050年生态效率为4.45,分别为1990年、2000年、2010年、2015年生态效率的3.89、4.15、2.32、1.80倍,铜行业发展状态已达到"微耗损型发展,可持续"的初等水平,预计之后将稳定在4.45左右。依照以上研究结果,铜行业的发展应坚持经济效益和节能环保相结合的方式,以期未来走上绿色、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郭学益  宋瑜  王勇  
铜是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有色金属,研究铜资源利用和循环状态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论文从铜的生产、加工制造、使用和废铜处理4个阶段详细阐述了铜循环的"STAF"物质流分析模型,并以此模型分析了2004年我国铜的流动状况和社会存量变化,得出结论:1998~2004年,我国铜工业的PZ、PS、MZ和MS平均值分别为49.08%、25.98%、57.14%和21.45%,远低于欧洲发达国家水平。对比1994年与2004年我国铜物质流图可知,10年来我国铜循环的各阶段中所有流入量和流出量都有较大提高,废铜再资源化程度虽有提高,但较之快速增长的铜需求量仍显不足。因此在资源危机面前,加强政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栾晓玉  刘巍  崔兆杰  刘业业  陈月冬  卢盛  王玉标  
随着塑料生产和消费的快速增长,塑料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对塑料资源代谢过程的研究对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十分重要。本文基于物质流分析方法,构建了塑料物质流分析动态模型,研究了1949—2018年中国的塑料从生产、使用到最终废弃的生命周期代谢过程。结果显示:①1949—2018年,塑料累计消费2205.6 Mt,共产生废塑料1404.8 Mt,其中30.0%被回收再利用,14.0%被焚烧,36.0%进入填埋场,20.0%未经处理直接进入环境;②塑料的使用存量为630.0 Mt,损失存量为870.2 Mt,其中66.7%堆积在填埋场中,33.3%被随意丢弃在环境里;③2018年,消费量为193.1 Mt,塑料消费产生了废塑料140.5 Mt,废塑料后续处理中,回收占32.0%,焚烧占26.0%,填埋占35.4%,废弃占6.6%。研究表明:中国塑料的代谢规模庞大,一次性塑料产品对塑料代谢影响非常大;废塑料是资源损失的关键节点,应加强对其的回收利用;对于已经进入环境中废塑料的污染管控非常重。因此,今后的研究重点应在于环境中废塑料的风险和污染机理以及提高废塑料的回收利用效率,以减少塑料资源损失,降低环境污染。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新  任强  罗胤达  代涛  文博杰  王敏晰  
科学分析金属资源代谢过程和计算金属制品报废量是新时代下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本文使用了动态物质流与静态物质流相结合的方法、生命周期方法、Weibull分布模型和Minitab软件,计算了1949—2016年中国机械行业铁资源的理论报废量,并对13类机械产品在不同消费结构下的报废量进行动态对比。研究发现:(1) 1949—2016年中国含铁产品理论报废量为21.20亿t,其中机械行业理论报废量为4.10亿t,实际回收量分别为17.60亿t和2.80亿t;(2)机械行业报废回收效率为68.3%,其中农业机械类、石油化工机械类、电工电器机械类和汽车(非交通运输类)等产品的报废量增长显著;(3) 2016年铁资源生产阶段中国共投入铁矿石11亿t,经加工阶段后得到7.31亿t粗钢,进入社会终端消费量为6.73亿t,代谢过程资源损失率达38.8%;(4) 2016年中国铁产品社会存量为83亿t,预计2025年将进入存量铁制品的快速报废期。未来中国钢铁产业的战略重点应侧重生产阶段的技术创新,以减少资源损失和环境影响,通过供给侧改革提高钢铁二次资源循环利用效率来解决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丁一  王青  顾晓薇  
生产物品和提供服务都需要物质投入,所有的投入物质或迟或早都会变成排出物质(废弃物或排放物)返回到环境之中。因此,通过测量物品(服务)的物质投入量就能估计其潜在的环境冲击。同时,测量生产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物质投入能够帮助生产者认清资源消耗的分布状况,锁定重点部位,为改进生产方式和工艺流程,提高资源利用率提供决策支持。铜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原材料,铜的生产在提供了铜资源的同时,也消耗和搬动了大量的物质,产生环境压力。本研究以中国粗铜生产为研究对象,量化了我国铜生产的物质投入和生态包袱,并对其国际实物贸易环境负担转嫁进行了计算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肖龙  燕凌羽  
介绍了物质流分析方法,综述了铁物质流分析的研究进展。总体来看,铁物质流分析在应用方面研究较多而理论方面研究较少;从研究方法上看,多使用静态或动态物质流模型,或与投入产出、生命周期等方法相结合;认为未来铁物质流研究将会在理论、应用及方法创新,铁资源需求预测,铁元素流动对生态环境影响,铁元素物质流与能量流、价值流、环境流等的耦合研究,铁元素与其他元素的耦合流动研究,非人为因素铁流动等方面取得进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肖龙  燕凌羽  
介绍了物质流分析方法,综述了铁物质流分析的研究进展。总体来看,铁物质流分析在应用方面研究较多而理论方面研究较少;从研究方法上看,多使用静态或动态物质流模型,或与投入产出、生命周期等方法相结合;认为未来铁物质流研究将会在理论、应用及方法创新,铁资源需求预测,铁元素流动对生态环境影响,铁元素物质流与能量流、价值流、环境流等的耦合研究,铁元素与其他元素的耦合流动研究,非人为因素铁流动等方面取得进展。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石密  时勘  刘建准  
【目的/意义】本文基于社会存在的视角,详细讨论了在信息不确定情境下信息发送者身份、目标受众的社会存在与信息传播意向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相关的理论价值与实践启示。【方法/过程】采用2(信息发送者身份场域:线上vs.线下)×2(身份高低:一般vs.较高)(n=185)实验与问卷相结合的研究设计。【结果/结论】结果表明:不论信息发送者是线下身份还是线上身份,身份越高,其推送的信息被目标受众传播的意向就越高;同等身份的线下信息发送者与线上信息发送者相比,会让目标受众产生更强的社会存在感;信息发送者的身份越高,目标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白雪梅  马红亮  吴海梅  
如何有效地设计和实施基于MOOC的混合课程,以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是利用MOOC开展混合学习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加里森等人提出的探究社区理论为框架,以某门MOOC在校内面授教学的应用为个案,以阿博等人编制的探究社区量表为基础,应用相关分析法、线性回归分析法及结构方程模型法分析和验证了教学存在、社会存在和认知存在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因果关系。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教学存在、社会存在及认知存在两两之间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教学存在显著预测认知存在及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显著预测认知存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社会存在是教学存在与认知存在的中介变量。这些研究为我们深入开展基于MOOC的中外合作混...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家强  唐代盛  蒋华  
本文对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内涵和基本框架进行了重新思考,以武汉市洪山区的城乡一体化实践为例,系统分析了洪山的城乡一体化现实基础,认为洪山区具备发展科教产业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城乡一体化模式。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智贤  李文乐  
本文通过构建纳入"利率双轨制"的银行信贷投放微观模型,探究了利率市场化盘活社会存量资金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以此为基础,运用1996—2014年我国33家商业银行的数据,通过系统广义矩估计与面板分位数回归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改革不仅通过纠正资金价格扭曲唤醒了社会存量资金,而且通过畅通信贷传导渠道,强化了货币政策盘活存量资金的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效应在股份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中表现较为明显,但在大型商业银行中表现稍弱。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开亚  刘晓薇  张浩  
采用物质流分析方法构建了表征环境压力总量的环境载荷指标,对1990年-2007年安徽省环境载荷变化趋势及其减量化状态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全省环境荷载输出占环境总荷载的比重较小,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主要依靠省内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效率提高产生的减量效应明显,全省环境载荷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相对减量化,但经济增长引起的反弹效应强于环境效率提高产生的减量效应,省内环境总载荷增加,尚未实现环境载荷绝对减量化;全省环境效率处于较低水平,实现环境载荷零增长甚至负增长,仍需要实现环境效率的倍数革命;按照2020年GDP在2000年基础上翻两番的经济发展目标,初步预测2020年环境载荷要在2007年基础上实现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洪波  姜晓峰  
循环经济的本质是改造或调控现有的线性物质流模式,提高资源和能源的效率,形成资源和能源效率较高的物质循环模式。因此,在规划设计循环经济园区时,必须抓住其本质和核心内容,对经济活动的物质流进行分析,调控物质流动模式,实施物质流管理,优化经济结构,最终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文章基于董家河工业园区2014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建立了园区的物质流分析账户,并设计了适用于园区循环化改造的董家河多元复合循环经济模式。分析结果表明,董家河多元复合循环经济模式可显著提高园区的资源产出率与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园区产业关联度可由35%提高到88%,具有显著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彭焕龙  董家华  曾思远  房科靖  
资源环境效率分析是物质流分析评价的重要内容。在传统的物质流分析评价指标——强度和效率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资源环境对物质流的约束、调控和反馈作用,采用输入输出强度指标、资源利用效率指标、资源环境基尼系数、环境经济系统的IPAT分析等,研究资源环境效率分析方法,并以广州市南沙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区域生产力的进步,物质输入强度有所下降,而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人们的物质消费的增长导致输出的增加;区域废弃物排放量仍有一定的增加,但单位GDP物质利用量得到明显降低,单位GDP废弃物输出量也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