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10)
2023(17752)
2022(15373)
2021(14479)
2020(12335)
2019(28969)
2018(28890)
2017(55700)
2016(30477)
2015(34688)
2014(34879)
2013(34395)
2012(31632)
2011(28366)
2010(28493)
2009(26189)
2008(25667)
2007(22729)
2006(19603)
2005(17001)
作者
(88294)
(73780)
(73261)
(69805)
(46885)
(35657)
(33563)
(29072)
(27914)
(26205)
(25147)
(24584)
(23395)
(23128)
(22924)
(22578)
(22545)
(21817)
(21162)
(20985)
(18361)
(17973)
(17939)
(16817)
(16540)
(16438)
(16381)
(16257)
(14891)
(14624)
学科
(122586)
经济(122445)
管理(85958)
(83013)
(68790)
企业(68790)
方法(60237)
数学(53062)
数学方法(52225)
(33733)
(30484)
中国(30303)
(26874)
业经(26449)
地方(26143)
农业(22461)
(21595)
贸易(21586)
(20986)
(20888)
理论(20856)
(19643)
财务(19551)
(19509)
财务管理(19502)
环境(18716)
技术(18494)
企业财务(18370)
(16525)
银行(16469)
机构
大学(431528)
学院(430882)
管理(170563)
(166718)
经济(162899)
理学(148324)
理学院(146650)
管理学(143630)
管理学院(142869)
研究(140276)
中国(103272)
(91838)
科学(90556)
(74873)
(72024)
(70827)
业大(67255)
中心(65046)
研究所(64983)
(62615)
财经(60669)
北京(57813)
(57657)
师范(57074)
农业(56725)
(55067)
(51349)
(51185)
经济学(49427)
技术(46818)
基金
项目(298416)
科学(233026)
研究(214639)
基金(214545)
(187905)
国家(186185)
科学基金(159429)
社会(132224)
社会科(125108)
社会科学(125073)
(117767)
基金项目(114137)
自然(106365)
自然科(103854)
自然科学(103826)
自然科学基金(101917)
教育(100071)
(99159)
资助(89837)
编号(88724)
成果(71187)
重点(66749)
(65016)
(62991)
(61303)
课题(60979)
科研(57542)
创新(57176)
大学(55642)
教育部(55396)
期刊
(177942)
经济(177942)
研究(119699)
中国(79142)
学报(70859)
(64626)
科学(64227)
管理(60671)
(58181)
大学(53122)
学学(49855)
教育(48560)
农业(44612)
技术(40161)
(31955)
金融(31955)
业经(30211)
财经(28510)
经济研究(28106)
(24254)
(24020)
问题(23435)
图书(23237)
技术经济(21376)
(21292)
统计(21252)
科技(20743)
资源(20295)
理论(20060)
(19348)
共检索到6159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洪波  姜晓峰  
循环经济的本质是改造或调控现有的线性物质流模式,提高资源和能源的效率,形成资源和能源效率较高的物质循环模式。因此,在规划设计循环经济园区时,必须抓住其本质和核心内容,对经济活动的物质流进行分析,调控物质流动模式,实施物质流管理,优化经济结构,最终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文章基于董家河工业园区2014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建立了园区的物质流分析账户,并设计了适用于园区循环化改造的董家河多元复合循环经济模式。分析结果表明,董家河多元复合循环经济模式可显著提高园区的资源产出率与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园区产业关联度可由35%提高到88%,具有显著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丽峰  李丹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和削减污染的根本手段。生态工业园区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载体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完善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是一项迫切的任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曾辉祥  王一羽  王冬琳  甄婧茹  
探索循环经济视角下的生态工业园区"物质流-价值流"一体化分析范式,成为加快推进绿色企业与绿色园区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鉴于此,为了将循环经济资源价值流分析方法延伸至生态工业园区层面,在深入剖析分室模型与园区资源价值流分析耦合机理的基础上,尝试构建了基于分室模型的园区二维评价模型;进一步的,以NX工业园区的固体废弃物再制造产业链为例,围绕物质交换与价值流转进行了详细的案例分析。将分室模型引入循环经济资源价值流分析体系,既有助于优化园区层面的循环经济实施效果评价决策方法,也对园区循环经济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邹雅迪  张健  齐林  欧阳甫宣  
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推进工业园区的循环化改造,通过整合园区资源实现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以园区循环化改造目标为指导构建SEDEA-TOPSIS协同度模型,通过SEDEA模型从物质投入产出效率角度考察其减量化绩效,利用TOPSIS模型从减量化、再循环角度评价其综合绩效,最后对基本目标完成情况的协同度进行评价。实证结果表明:针对以季度为决策单元的工业园区,SEDEA-TOPSIS协同度模型能够较准确地对其循环化改造绩效进行评价,在改造期间工业园区的超效率逐步提高、减量成果明显,季度的综合排名呈上升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健  金钰  陈力洁  
采用MFA(物质流分析)方法对生态工业园区的物质流动系统进行剖析,给出该系统物质总量和物质使用强度的一般分析方法,并以天津市泰达生态工业园区为例,对园区1994年和2004年的物质流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园区产业链优化的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吉平  
可持续发展追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标志着人类文明新型发展道路的开辟。但随着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及城市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工业经济发展和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复杂尖锐。文章通过对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的阐述,探讨了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作用、原则,提出了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建议及政府管理理念的转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丁海军  
在介绍分析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内涵、特征和要求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加快推进我国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与改造的基本思路与对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宋叙言  沈江  
以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发展水平为研究内容,基于生态工业园区生产活动过程中物质投入、利用和输出的系统视角,建立了包含资源节约、废弃物循环利用和污染控制3个评价要素、14个评价指标的生态工业园区生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山东省13个省级及以上生态工业园区2011年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集对分析方法对各生态工业园区的生态绩效进行了测算。研究表明,13个生态工业园区根据其生态绩效可分为三类,且排序结果基本符合实际情况,因此,评价体系具有一定可行性与合理性,且主成分分析法与集对分析法适合用于生态工业园区的生态绩效评价。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鑫  吴文瀚  蔡圃  蒋梦婷  王博  
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经济模式的根本变革,也是促进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方式。以甘肃省四个特色鲜明的工业园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规划的方法,分析了园区的产业结构特征及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过程,构建了物质循环图。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甘肃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并提出了促进该模式发展的对策措施。为甘肃省其他园区更好地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借鉴价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美春  钱瑜  钱新  张玉超  王勤耕  
本文以江苏省南通市袁桥镇生态工业园区规划为例,对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物质集成的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构建袁桥镇生态工业园区运作模式的基础上,以"废物"再利用为出发点,提出了运用第三方物流实现物质集成的方法。本文建立了实现园区物质集成的概念模型,分析了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了应对风险的保障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金平  刘巍  李星  赖玢洁  陈吕军  
中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已逾10年。本文综述了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发展概况,总结了其发展特点和实践启示,构建了中国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发展模式图,以期对1 500余家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的生态化发展提供借鉴。中国生态工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有标准可依,依标准建设,据标准考核,示范试点带动,建立长效机制"的发展路线图,由政府、市场和企业三个方面共同推进,从微观、产业集群、园区和社会四个层面建设实践。微观层面,以企业为主体,通过理念革新和技术进步,提高资源生产力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产生量。产业集群层面,引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构建"园中园"的发展模式,提升竞争力和环境管理。园区层面,完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二旺  田越  
园区管理是生态工业园运行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介绍了美国的双组织管理、欧盟的多样化管理与日本产学官一体化管理模式,以及中国以政府为主导的条块管理模式,并从政府、企业、居民和行业协会与民间组织在园区管理中所发挥作用进行国内外对比研究,旨在总结国外生态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推动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唐玲  孙晓峰  李键  
生态工业园区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组织形态正在蓬勃发展,它是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能源的最佳选择。本研究以天津泰达生态工业园为例,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典型生态工业园的结构特征。通过分析网络密度和簇系数,确定了生态工业园区网络集聚特征;通过平均最短距离计算确定网络节点之间的联系性;分别从点度中心性、中间中心性和接近中心性这三个方面对网络进行中心性分析,识别中心度高的企业以及高链接度的企业;用结构洞判断节点的等级以及通过核心-边缘结构确立生态工业园中节点的异质性。结果表明社会网络分析为生态工业园区提供了一种综合的分析方法和框架。利用网络的结构分析可以找到园区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为我国顺利进行生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寰  王玮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发展循环经济能有效解决我国目前资源相对匮乏、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对于循环经济的评价研究,目前国内外大多采用诸如层次分析、模糊聚类分析等方法。利用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法,选取成都市三个工业园区,对其循环经济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得到较为科学合理的评价结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辀云  
工业园区是城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对世界城市工业园区成功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其各种模式的优劣与适应性对我国城市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的启示为:明确战略定位;明确目标体系;做到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的有机协调;高水平规划建设和管理;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